1 / 45

高产高效 无公害蔬菜生产 技术规程

高产高效 无公害蔬菜生产 技术规程. 一、无公害蔬菜含义.  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无公害食品标识. 二、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一)农药残留量不超标。 无公害蔬菜不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它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 (二)硝酸盐含量不超标。 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 432ppm 以下。 (三) “ 三废 ” 等有害物质不超标。 无公害蔬菜必需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的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产高效 无公害蔬菜生产 技术规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产高效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2. 一、无公害蔬菜含义 •  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3. 无公害食品标识

  4. 二、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 (一)农药残留量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它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 • (二)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 • (三)“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必需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的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

  5. 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 采用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提高蔬菜的抗逆性,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是防止蔬菜污染的重要措施。 1、栽培技术规程2、施肥技术规程3、农药施用技术

  6. 1、栽培技术规程 •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和低富集硝酸盐的品种。尤其是对尚无有效防止方法的蔬菜病虫害,必须选用抗病虫品种和嫁接育苗。2.做好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工作。对靠种子、土壤传播的病害,要严格进行种子和苗床消毒,减少苗期病害,减少植株的用药量。3.适时播种。蔬菜播期与病虫害发生关系密切,要根据蔬菜的品种特性和当年的气候状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7. 1、栽培技术规程 • 4.培育壮苗。采用护根的营养钵、穴盘等方法育苗,及早炼苗,以减轻苗期病害,增强抗病力。适龄壮苗,带土移栽。5.实行轮作。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避免同种蔬菜连作,实行水旱轮作或其它轮作方式。 • 6.加强田间管理,改进栽培方式。提倡深沟高厢栽培,避免田间积水,利于通风透光,降低植株间湿度,及时清除病、虫、残株,保持田园清洁。7.采用设施栽培的方式。通过大棚覆盖栽培,可以明显的减少降尘和酸性物的沉降,减少棚内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8. 2、施肥技术规程 • 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商品蔬菜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目前商品蔬菜硝酸盐含量过高,主要原因是氮肥施用量过高,有机肥施用偏少,磷、钾肥搭配不合理而造成的。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施肥技术使商品蔬菜硝酸盐含量降低到允许的标准之内。1.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土壤中氮的浓度和施用氮的类型直接影响作物的抗病性、商品性和硝酸盐的含量。因此,使土壤保持疏松、肥沃,是使作物减少病虫害,获得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随着菜地长期施用无机肥,致使土壤严重缺乏有机磷、钾,土壤养分失去平衡,土壤中残留大量酸性物质,引起土壤板结酸化,使作物抗逆性下降,病虫害严重,品质变劣,所以,必须重视有机肥的使用。无公害蔬菜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

  9. 2、施肥技术规程 • (1)农家肥料。指含有大量的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和生物废物等物质的肥料。主要有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桔杆和饼肥等。 • (2)商品肥料。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和叶面肥。 • (3)无机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 (4)城市垃圾需经无害化处理,质量达国家标准后,才能限量使用。

  10. 2、施肥技术规程 • 2.科学施用化肥。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除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外,必须科学施用化肥,根据作物需肥量,实行氮、磷、钾配方施肥。 • 3.采用先进的施肥方法。化肥深施,既可减少肥料与空气接触,防止氮素的挥发,又可减少氨离子被氧化成硝酸根离子,降低对蔬菜的污染。根系浅的蔬菜和不易挥发的肥料宜适当浅施;根系深和易挥发的肥料宜适当深施。 • 4.掌握适当的施肥时间(期)。在商品菜临采收前,不能施用各种肥料。尤其是直接食用的叶类蔬菜,更要防止化肥和微生物的污染。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11. 3、病虫防治技术 • 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1、农业栽培技术防治 (1)在宏观蔬菜生产安排上把蔬菜生产纳入当地大农业生产中的一部分,统一安排农田耕作、轮作计划。除城镇郊区常年菜地外,各地的季节菜地、反季节菜地都要因地制宜种植蔬菜。一个地方种植蔬菜的种类、品种不要过多,一般按“一村品”或“一村两三品”的精神安排生产。而且一村中的现代化三个种植的蔬菜品种,要分属不同科,这样可断许多病虫的食物链,一些寡食性的害虫,就会因断粮饿死,猖獗不起来。 (2)在微观上,每一茬菜的栽培过程,要从选地、整畦、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种子消毒、播种育苗,至定植、田间管理,到产品采收及产品处理等等各个农事环节,都必须发生。

  12. 3、病虫防治技术 • 2、生态防治技术 • A、清园 • B、深耕 • C、消毒 • D、植物治虫 • E、轮作 • F、换土

  13. 3、病虫防治技术 • 3、生物防治 • A、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防治虫害 • B、利用微生物和病毒等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害虫

  14. 3、病虫防治技术 • 4、物理防治 • A、高温杀菌 • B、黄板诱杀 • C、高新技术 • D、人工捕杀

  15. 3、病虫防治技术 • 5、化学防治 • 病虫害防治的药剂选用原则 (1)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经过农业部药检定所登记。严禁使用未取得登记和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农药,以及无厂名、无药名、无说明的伪劣农药。 (2)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杀虫脒、呋喃丹、氧化乐果、甲基1605、1059、苏化203、3911、久效磷、磷胺、磷化锌、磷化铝、氯化物、氟乙铣胺、砒霜、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二溴丙烷、401、氯丹、毒杀酚和一切汞制剂农药以及其它高毒、高残留等农药。 (3)尽可能选用无毒、无残留或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条原则。

  16. 3、病虫防治技术 • 首先,选择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药。如:Bt、8010、白僵菌、天霸、天力二号、菜丰灵等。 • 其次,选择特异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如:抑太保、卡死克、除虫脲、灭幼脲、农梦特等。 • 第三,选择高效低毒残留的农药。如:敌百虫、辛硫磷、克螨特、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 • 第四,在灾害性病虫害会造成毁灭性损失时,才选择药效为中等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如:敌敌畏、乐果、速灭杀丁、天王星、敌克松等。

  17. 3、病虫防治技术 • 6、农药安全使用的准则(1)喷洒过农药的蔬菜,一定要过安全间隔才能上市。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同。一般笼统地说,喷洒过化学农药的菜,夏天要过7天、冬天要过10天,才可以上市。  (2)农药使用要按照农药瓶上的说明书的规定,掌握好农药使用的范围、防治对象、用药量、用药次数等事项,不得盲目私自提高使用浓度。

  18. 3、病虫防治技术 • (3)喷洒农药要遵守农药安全规程。在配药、喷药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配药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必须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严禁用手拌药,拌种要用工具搅拌,用多少、拌多少。拌过药的种子应尽量用机具播种。如果手撒或点种时,必须戴防护手套,以防皮肤吸收农药中毒。剩余的毒种应销毁,不准用作口粮或饲料。 • 配药和拌种时应远离饮用水源、居民点的安全地方,要有专人看管,严防农药、毒种丢失或人、畜、禽误食中毒。

  19. 3、病虫防治技术 • 使用手动喷雾喷药时应隔行喷。手动和机动药械均不能左右两边同时喷。大风和中午高温是时应停止喷药。药桶内药液不能装得过满,以免晃出桶外,污染施药人员的身体。 喷药前应仔细检查药械的天关、接头、喷头等处螺丝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以免漏药污染。喷头过程中如发生堵塞,应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排除故障。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施用过农药的地方要竖立标志,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以防人、畜中毒。 施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将喷雾器清洗干净,连同剩余药剂一起妥善保管。清洗药械的污水应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不准随地泼洒,防止污染饮用水源和养鱼池塘。盛过农药的包装空箱、瓶、袋等要集中处理。浸种用过的水缸要洗净后保管。

  20. 3、病虫防治技术 • 7、农药使用的方法(1)熟悉病虫种类,了解农药性质,对症下药。蔬菜病虫等有害生物种类虽然多,但如果掌握它们的基本知识,正确辨别和区分有害生物的种类,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用的农药品种,就可以收到好的防治效果。蔬菜病害可分侵染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不会传染,是由栽培技术不当引起的(如缺素、水渍根等),只要找出原因,排除,病就好了。侵染性病害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线虫性病害等四大类。其中以真菌性病害为最多,约占80%。这四大类病害的用药不同,搞错了药就无效。例如用防治细菌性病害防治如黄瓜霜霉病或病毒性病害(如番茄花叶病毒病)则无效的。蔬菜虫可分为昆虫类、螨类(蜘蛛类)、软体动物类三大类型。昆虫类中依其口器不同,分成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咀嚼式口器害虫,必须根据不同的害虫采用不同的杀虫剂来防治。只有选择对路的农药,才能奏效。

  21. 3、病虫防治技术 • (2)正确掌握用药量。各种农药对防治对象的用药量都是经过试验后确定的。因此在生产中使用时不能随意增减。提高用量不但造成农药浪费,而且也造成农药残留量增加,易对蔬菜产生药害,导致病虫产生抗性,污染环境;用药量不足时,则不能收到预期防治效果,达不到防治目的。  为做到用药量准确,配药时需要使用称量器具,如量杯、量筒、天平、小秤等。一般的农药使用说明书上都明确标有该种农药使用的倍数或亩用药量,田间应遵循此规定。一般建议使用的用量有一个幅度范围,在实际应用中,要按下限用量。现在推行的有效低用量即有效低浓度,用这个药量就要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目的。

  22. 3、病虫防治技术 • (3)交替轮换用药。正确复配,以延缓抗性生成。同时,混配农药还有增效作用,兼治其它病虫,省工省药。  蔬菜上哪些农药在水中的酸碱度不同,可将其分成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类。在混合使用时,要注意同类性质的农药相混配,中性与酸性的也能混合,但是凡是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的有机磷杀虫剂以及西维因、代森铵等都不能和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混用,但必须随配随用。农药混用还注意混用后对作物是否产生药害。一般无机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混用后可增强农药的水溶性或产生水溶性金属化合物,这种情况下植株易受药害。为了延长一个农药品种使用的“寿命”,防止单一用药产生抗药性,有的农药在出厂时就已经是复配剂。如58%瑞毒锰锌是由48%的代森锰锌和10%的瑞毒霉(甲霜灵)混合而成。

  23. 3、病虫防治技术 • (4)选适于不同蔬菜生态环境下的农药剂型。例如喷粉法工效比喷雾法高,不易受水源限制,但是必须当风力小于1米/秒时才可应用;同时喷粉不耐雨水冲洗,一般喷粉后24小时内降雨则须补喷。又如塑料大棚内一般湿度都过大,应选用烟雾剂的杀虫、杀菌剂使用。 • (5)使用合适的施药器具,保证施药质量。用喷雾器或喷粉器将农药均匀地覆盖在目标上(蔬菜的病虫、杂草),通过触杀或胃毒或熏蒸等作用,收到防治效果。农药覆盖程度越高,效果越好。以喷雾法而言,雾滴越小,覆盖面越大,雾滴分布越均匀。雾滴一般以每平方厘米上有20个雾滴为好。目前生产上推出的小孔径喷片(孔径0.7~1毫米)和吹雾器比较适用。施药要求均匀周到,叶子正反面均要着药,尤其蚜虫,红蜘蛛多喷叶背,不能漏行、漏株。

  24. 3、病虫防治技术 • (6)加强病虫测报,经常查病查虫,选择有利时机进行防治。各种害虫的习性和为害期各有不同,其防治的适期也不完全一致。例如防治一些鳞翅目幼虫,如:甘蓝夜蛾幼虫、斜纹夜蛾幼虫(夜盗虫)、甜菜夜蛾幼虫等,一般应在3龄前(即大部分幼虫进入2~3龄时)防治。此时虫体小、为害轻、抗药力弱,用较少的药剂就可发挥较高的防治效果。而害虫长大以后,不仅为害加重,抗药性增强,用药时必然增加。如果用药过早,由于药剂的残效期有限,有可能先孵化的害虫已被杀死,而后孵化的害虫依然为害,而不得不进行第二次防治。因此欲达到适时用药,既要有准确的虫情测报,又要抓时间、抢速度,力求在适宜的时间内进行施药,控制其为害。

  25. 3、病虫防治技术 • 8、物理机械方法治虫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人工或器械杀灭害虫的方法均属于物理机械方法。(1)防虫网覆盖栽培蔬菜。系指应用大棚或小拱棚的骨架,上覆盖30日尼龙网,在全封闭的情况下,栽培蔬菜,利用尼龙细网的阻隔,达到防虫害的目的。大棚适合瓜类、豆类和大叶菜类栽培用,小拱棚适合短期绿叶菜类栽培用。  防虫网覆盖,防虫效果达96%以上,可以不必喷洒任何农药治虫,抗御台风暴雨、冰雹的自然灾害;还有增湿降温的效果 。最适合夏秋季病虫害发生高峰季节的蔬菜栽培或育苗用。(2)人工机械捕杀。当害虫发生面积不大,不适于采用其它防治措施时,可进行人工捕杀。

  26. 3、病虫防治技术 • (3)黑光灯诱杀。很多夜间活动的是昆虫具有趋光性,可利用各种诱虫灯进行诱杀。夜蛾、螟蛾、毒蛾、菜蛾等几十种蛾类以及金龟子、蝼蛄、叶蝉等害虫可用黑光灯诱杀。 • (4)黄板诱杀蚜虫。黄色对蚜虫有强大引诱力。在蚜虫可使菜蚜晚发生半个月左右,以后蚜虫量也很少。还可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因为病毒病是靠有翅蚜虫传播感染的。黄板为塑料薄膜或塑料薄板制成。一般为长方形。薄膜的四周用方框固定,左右加一根支柱,以便插入地里。塑料薄膜一般为两层,膜内壁涂黄色广告色,膜外两面涂机油;黄色的塑料板,只要两面涂机油就可以了。设置田间高度不超过1米,略高于菜株,每1亩地设8块。

  27. 国家对蔬菜上禁止使用农药的标准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 六六六(HCH), • 滴滴涕(DDT), • 毒杀芬(camphechlor), • 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 • 杀虫脒(chlordimeform), • 二溴乙烷(EDB), • 除草醚(nitrofen), • 艾氏剂(aldrin), • 狄氏剂(dieldrin), 汞制剂(Mercurycompounds), 砷(arsena)、 铅(acetate)类, 敌枯双,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 甘氟(gliftor), 毒鼠强(tetramine), 氟乙酸钠(sodiumfluoroacetate), 毒鼠硅(silatrane

  28. 国家对蔬菜上禁止使用农药的标准 • 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methamidophos), 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 对硫磷(parathion), 久效磷(monocrotophos), 磷胺(phosphamidon), 甲拌磷(phorate), 甲基异柳磷(isofenphos-methyl), 特丁硫磷(terbufos), 甲基硫环磷(phosfolan-methyl), 治螟磷(sulfotep), 内吸磷(demeton), 克百威(carbofuran), 涕灭威(aldicarb), 灭线磷(ethoprophos), 硫环磷(phosfolan), 蝇毒磷(coumaphos), 地虫硫磷(fonofos), 氯唑磷(isazofos), 苯线磷(fenamiphos) 三氯杀螨醇(dicofol),氰戊菊酯(fenvalerate)不得用于茶树上。 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29. 国家对蔬菜上禁止使用农药的标准 • 三、具体使用标准 • 很多菜农在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往往不注意蔬菜上市前的使用间隔时间,造成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大。现将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蔬菜上常使用的农药合理使用标准介绍如下,供菜农在蔬菜上市前使用农药时参考。

  30. 国家对蔬菜上禁止使用农药的标准 • 三、具体使用标准 • 一、杀菌剂 •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在上市前7天使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5天;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7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7天;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4-5天;50%加瑞58%瑞毒雷锰锌可湿性粉剂2-3天;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3~4天。  • 二、杀螨剂 • 50%溴螨酯乳油安全间隔期14天;50%托尔克可湿性粉剂安全间隔期7天。

  31. 国家对蔬菜上禁止使用农药的标准 • 三、具体使用标准 • 三、杀虫剂 • 10%抵氰菊酯乳油2-5天;2.5%溴氯菊酯2天;2.5%功夫乳油7天;5%来福灵乳油3天;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天,1.8%爱福厂乳油7%;10%快杀敌乳油3天,40.7%乐斯本乳油7天;20%灭扫利乳油3天,20%氰戊菊酯乳油安全间隔日5天;35%优杀硫磷期7天;20%甲氰菊酯乳油安全间隔期3天;10%马扑立克乳油安全间隔期7天;喹硫磷25%乳油安全间隔期9天;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安全间隔期6天;5%多来宝可湿性粉剂安全间隔期7天。

  32. 蔬菜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 春莴笋——黄瓜——西红柿 • 保康县农业局在2003年开始试验示范,试验成功以后,200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截止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达2000余亩,农户累计收入达3800万余元。有效地帮助农户致富和解决城区市民吃菜难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春淡和秋淡市场蔬菜品种单一的问题。从2005年开始,县政府和农业局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办示范样板,帮助农户建立标准拱棚并扶持一定的资金,从而带动我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我县城关镇土门村菜农刘龙波,从2004年开始种菜,共建6个标准拱棚,约有3亩地,通过这种栽培模式,年纯收入约4万元左右。

  33. 蔬菜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 春莴笋—黄瓜—西红柿 • 1、茬口安排与效益:莴笋品种有正兴抗寒1号、2号、正优1号、耐寒白尖叶,在头一年10月上中旬播种,11月底至12月初定植,第二年2月采收完毕,每亩产量5000公斤,产值8000元。黄瓜品种有津优30、唐秋新美、丽白、银光、早熟翠玉等,在1月初播种,3月上旬定植,每亩产量5000公斤,产值8000元。西红柿品种有世纪星、秦皇906、秦皇908、斯诺克,在5月底播种,7月上旬定植,每亩产量3000公斤,产值6000元。春莴笋—黄瓜—西红柿高效种植技术要点

  34. 蔬菜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 春莴笋 • (1)品种选择、莴笋品种有正优1号、正兴抗寒1号、正兴抗寒2号、耐寒白尖叶。 • (2)培育壮苗,栽培莴笋多先育苗而后移植。播种时应当稀播匀播以利培养壮苗,每亩大田用种量15克左右。播前种子放入50%水中浸15分钟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20分钟,取出清水洗净,再放入自然水温中浸3—4小时,取出用干净湿棉布包裹外套方便代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种。出苗后用百菌清600倍喷2—3次。适控肥水防徒长,苗龄30天左右。 • ( 3)定植,每1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8克进行土壤消毒。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45%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作中高畦,地膜全覆盖。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定植行距30—40公分,株距25—30公分 • (4)田间管理,定植后应及时灌水,可结合 灌水追肥,以促进缓苗。越冬莴笋除了定植成活后灌水追肥一次外冬季不再灌水追肥,以免引起冻害。到春暖后要及时追肥灌水,以促进叶片生长和嫩茎膨大,注意防治霜霉病。

  35. 蔬菜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 黄瓜 • (1)品种选择:黄瓜品种有津优30、丽白、银光、唐秋新美、早熟翠玉。 • (2)播种育苗:1月初,将种子置于55度温水中浸泡30分钟,置于28—30度环境中催芽,露白后播于营养钵中,电热线育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夜间覆盖保温,苗期防止冻伤造成瓜、花打顶。 • (3)定植:3月上旬,苗龄 50—60天,叶龄5—6片叶即可移栽,在移栽前7天通风炼苗,使瓜苗叶色深绿,根茎粗壮,根系发达。整地、施肥、作畦,株距30厘米,行距60厘米,每亩施用45%三元复合肥50公斤,腐熟圈肥2500公斤,进行白地膜全覆盖栽培。 • (4)田间管理定植以后以保温为主,棚温保持20—30度为宜,夜间14—17度,竹竿引蔓、绑蔓、辅助上架。第一雌花坐果后,在黄瓜根20厘米处追肥,每亩施尿素2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同时要喷施叶面宝等营养液,以后每采摘两批商品瓜都要追肥和灌水,同时用克霉灵500倍液或速克灵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克露或普力克600—800倍液防治黄瓜霜霉病。

  36. 蔬菜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 西红柿 • (1)品种选择:西红柿品种有世纪星、秦皇906、秦皇908、斯诺克。 • (2)培育壮苗:营养钵、遮阳避雨育苗,每亩用种量为10—15克。播前种子放入50度水中浸15分钟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20分钟,取出清水洗净,再放入自然水温中浸2—3小时,取出催芽露白即播种,苗期用百菌清600倍液防治2—3次。适控肥水防徒长。苗龄30—35天。 • (3)定植:每1平方米用50%敌克松5—8克进行壤消毒。每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黑地膜全覆盖作中高畦。选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定植前用百菌清500倍液喷雾1次,定植行距65—70厘米、株距30厘米。 • (4)田间管理:栽后7天左右要薄施提苗肥,第1—2穗果膨大,第3—4穗果坐住后适当施重肥,每施复合肥15—20公斤,株高30—40厘米时及时搭“人”字形支架,绑蔓,一般单杆整枝,每穗果留4—5个。早霜来临前及时扣膜,围好侧膜,注意防冶西红柿青枯病、疫病、美洲斑潜蝇等。

  37.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