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现状及思考

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现状及思考. 徐伟伟. 基本情况. 中医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 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扩大 中医药科技水平进一步增强 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 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作用进一步发挥. 中医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止到 2010 年末,全省共有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 93 家(省级 4 家,市级 13 家,县(市、区)级 76 家),与 2005 年相比: 资产规模达到 136 亿元,增长了一倍; 建筑面积达到 207 万平方米,增长了 40%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现状及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现状及思考 徐伟伟

  2. 基本情况 • 中医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 • 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 中医药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扩大 • 中医药科技水平进一步增强 • 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 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 • 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作用进一步发挥

  3. 中医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 • 截止到2010年末,全省共有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93家(省级4家,市级13家,县(市、区)级76家),与2005年相比: • 资产规模达到136亿元,增长了一倍; • 建筑面积达到207万平方米,增长了40%; • 实际开放床位23280张,增长了44%。

  4. 中医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 • 省中医院等10家市级以上中医院列入重点建设项目,长兴县中医院等9家单位列入中央投资建设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13多亿元,其中中央投资近2亿元。 • 今年,义乌、桐庐、永嘉、庆元等政府对中医院建设实施交钥匙工程,温岭市成立了中医医疗中心。 • 23家相对欠发达县中医医院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备专项补助资金4600万元。

  5. 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0年,全省公立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达到3398万人次,占全省医院总诊疗人次的22%,比2005年增长57%;总出院人次61万人次,占全省医院总出院人次的15%,增长了59%。

  6. 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仅少于北京、上海、河南、广东) • 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32个 •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7家 • 重点建设好35所特色优势明显、管理规范的中医名院。 • 建立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06个 • 下发了骨伤科等12个专科58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推广使用了58个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 • 三级甲等水平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由5家扩大到10家。

  7. 中医药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扩大 我省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设置率分别达到95%和90%,比全国平均高18和15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我省的绍兴、湖州已创建成为全国先进市(全国15个),并有先进县(市、区)30个,省级中医工作先进单位42个,其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90%以上乡镇卫生院须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他中医临床诊室。

  8. 中医药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扩大 • 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中医药技术研究推广工作 • 编撰出版了《农村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手册》和《常见病防治与中医药适宜技术》等 • 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19个,推广应用城乡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60项 • 举办50多期培训班,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1万余人次

  9. 中医药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血液病)落户省中医院 • 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 • 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5个 • 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20个 • 国家级立项资助7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10. 中医药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 省级重中之重学科4个 • 省中医药重点学科58个 • 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26个 • 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5个 • 今年启动中医药重大疾病攻关计划,资助力度50万元,额度为卫生厅历来最多的项目 • 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

  11. 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2010年,全省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9414名,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的13%。有国医大师、工程院院士各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9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8名,省特级专家2名,省级名中医128名。

  12. 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 中青年临床名中医31名,基层名中医77名 • 农村中医骨干661名 • 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419名 • 乡村医生中医大专学历教育在读学员468名 • 举办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85期和375期,培训学员40000多人次 • 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班69期,累计培训3300多人

  13. 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 2008年中医中药中国行浙江站活动成功举办,发放科普宣传资料5万多份,《中国中医药报》浙江特刊2万多份,中医药实用技术手册10万册,直接受益群众达100万多人。 承办了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医院内普遍设立了百草园、陈列馆、科普宣传廊,将中医药大医精诚的传统文化、历代名医名家的雕像和名言与医院整体有机结合起来。

  14. 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 • 成立浙江省中医药博物馆,整理出版中医药古迹文献9本,共计2400多万字。 •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畲族医药分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方回春堂传统膏方制作工艺、张同泰道地药材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6个项目入选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我省有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重点单位3家,试点单位7家。

  15. 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 规范中药饮片的使用,出台限方、限价政策,并探索县级中医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 • 大力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推行临床路径,强化科室设置,实行均次费用零增长等 • 重点抓好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中提高使用中医药补偿比例、城镇医保中提高中医药服务项目报销比例等政策的落实

  16. 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 将中医药防治慢病列入医改责任书,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社区管理模式 • 开展中医药“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配套试点工作 • 抓好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改造建设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中药房建设

  17. 主要问题及思考 • 认识不足,继续与创新重点不明 • 县级中医医院规模普遍偏小,功能不够完善 • 补偿机制不够健全,中西医并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 管理机构薄弱,市县普遍没有专职机构 • 院内制剂不断萎缩,中药制剂审批套用西药标准

  18. 认识不足,继续与创新重点不明 个别地方对中医院应具有综合服务功能这个定位不了解,对中医院应用现代科技,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不理解,不知道中医药事业在保持原汁原味同时,更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医院在大型设备配置、技术准入、规模扩大等方面往往得不到支持。 继续与创新孰轻孰重争论较大,往往顾此失彼,重点不明。

  19. 思考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明确功能定位,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创新为先,大胆应用现代文明成果。

  20. 县级中医医院规模普遍偏小,功能不够完善 我省58个县(市,不含市辖区),设有独立法人的县(市)中医医院53家,5个县(常山、三门、景宁、建德、洞头)没有设立独立法人的县中医医院。53家县级中医医院,总建筑面积93.71万平方米,院均平均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总固定资产32.67亿元,院均固定资产6164万元;一半以上的县中医医院占地面积不到10亩;达到二级甲等标准以上的县中医院只有29家。

  21. 思考 合理配置区域卫生资源,没有设立公立中医医院的县,地方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中医院;已建的县级中医院不得随意变更、撤销或改变其性质。加大现有中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达到《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要求,到十二五末,争取全省90%的县(市)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

  22. 补偿机制不够健全,中西医并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补偿机制不够健全,中西医并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从我省已开展的卫生强市、强县考核情况来看,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10%的标准落实并不理想,11个强县(市)考核中9个县考核不达标,最低的仅为1.6%。根据2005年颁布的《浙江省医疗服务价格(暂行)》规定,全省共有医疗服务收费项目5000项左右,中医仅有90项;同一学科中医服务费明显低于西医服务费,以骨科为例,西医骨科235个项目平均收费为969元,中医骨伤科10个项目平均收费为166元,为西医骨科收费的17.13%。

  23. 思考 •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发展中医专项经费,将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的10%的目标列入医改考核指标,增大中医药在卫生强市、强县考核中的分值。 • 增加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数,调整针灸、推拿、中医正骨等传统项目的服务价格。同时,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和中医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 • 按照中医药服务量进行财政补助。

  24. 管理机构薄弱,市县普遍没有专职机构 从全国情况来看,已有19个省市的中医药管理局升格,编制最多的达到46人;有228个地(市)卫生局设有中医处(科),占69.94%。我省仅杭州、温州、丽水卫生局设立了中医药管理机构,各县(市)卫生局普遍没有配备中医药专职管理人员,影响了中医药政策的贯彻落实。

  25. 思考 各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置中医管理机构。有条件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置中医管理机构,未设置管理机构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配备中医专职管理人员;将市卫生局是否设置独立的中医药管理内设机构作为创建“卫生强市”的准入指标,同时,要求已经通过“卫生强市”的市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

  26. 院内制剂不断萎缩,中药制剂审批套用西药标准院内制剂不断萎缩,中药制剂审批套用西药标准 自2005年国家药监局出台《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将传统中医药制剂用现代临床药学的标准来要求,使传统中医药技术得不到继承和发展,医院制剂室很难达到标准,效益减少,审批难度加大。

  27. 思考 积极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沟通协调,出台扶持中医药制剂发展的政策,简化审批程序,逐步增加中药院内制剂品种数,加大制剂的开发和挖掘的支持力度,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