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西溝堡與部份壕溝

六英吋隱沒式大炮 ( 一號 ) 複製品 六英吋隱沒式後裝大炮 1890 年,鯉魚門堡壘配備的兩門第四型後裝六英吋大炮,安裝在隱沒式炮架上,可發射重 100 磅( 45 公斤)的炮彈,有效射程達 8,200 米。備用時,大炮隱藏在裝甲鐵盾之下;發射時,炮架的液壓動力裝置會把大炮升至發射位置,並隨即發炮。發射時的後座力會驅動大炮重回炮位,再次隱沒。約在 1970 年,堡壘壕溝內發現了一枚六英吋大炮的炮管。經鑒定後,証實是原有的其中一門隱沒式大炮。其後在 1982 年,壕溝內再發現大炮的炮架。大炮與炮架先後被送往英國,目前在伍利奇皇家炮兵博物館展出。現在香港海防博物館內展示的是該門大炮的複製品。.

Download Presentation

西溝堡與部份壕溝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英吋隱沒式大炮(一號)複製品六英吋隱沒式後裝大炮1890年,鯉魚門堡壘配備的兩門第四型後裝六英吋大炮,安裝在隱沒式炮架上,可發射重100磅(45公斤)的炮彈,有效射程達8,200米。備用時,大炮隱藏在裝甲鐵盾之下;發射時,炮架的液壓動力裝置會把大炮升至發射位置,並隨即發炮。發射時的後座力會驅動大炮重回炮位,再次隱沒。約在1970年,堡壘壕溝內發現了一枚六英吋大炮的炮管。經鑒定後,証實是原有的其中一門隱沒式大炮。其後在1982年,壕溝內再發現大炮的炮架。大炮與炮架先後被送往英國,目前在伍利奇皇家炮兵博物館展出。現在香港海防博物館內展示的是該門大炮的複製品。六英吋隱沒式大炮(一號)複製品六英吋隱沒式後裝大炮1890年,鯉魚門堡壘配備的兩門第四型後裝六英吋大炮,安裝在隱沒式炮架上,可發射重100磅(45公斤)的炮彈,有效射程達8,200米。備用時,大炮隱藏在裝甲鐵盾之下;發射時,炮架的液壓動力裝置會把大炮升至發射位置,並隨即發炮。發射時的後座力會驅動大炮重回炮位,再次隱沒。約在1970年,堡壘壕溝內發現了一枚六英吋大炮的炮管。經鑒定後,証實是原有的其中一門隱沒式大炮。其後在1982年,壕溝內再發現大炮的炮架。大炮與炮架先後被送往英國,目前在伍利奇皇家炮兵博物館展出。現在香港海防博物館內展示的是該門大炮的複製品。

  2.    1908年彈藥儲藏室圖則彈藥儲存室堡壘內建有兩間地下室,分別稱為火藥室和炮彈室,是六英吋後裝大炮存放彈藥的地方。火藥室可儲存二百個用絲綢包裹的火藥筒,隔鄰的炮彈室則用作存放一百六十枚已裝上炸藥的炮彈。這些炮彈均以繩索滑輪吊往上方炮位使用。   1908年彈藥儲藏室圖則彈藥儲存室堡壘內建有兩間地下室,分別稱為火藥室和炮彈室,是六英吋後裝大炮存放彈藥的地方。火藥室可儲存二百個用絲綢包裹的火藥筒,隔鄰的炮彈室則用作存放一百六十枚已裝上炸藥的炮彈。這些炮彈均以繩索滑輪吊往上方炮位使用。

  3. 北溝堡南溝堡及北溝堡溝堡是一種獨立的隱蔽式防禦建築物,自圍繞堡壘而建造的壕溝的內牆伸展。溝堡牆壁開有槍洞,當敵軍進侵時,守軍可從槍洞伸出機槍和步槍攻擊。鯉魚門堡壘建有三個溝堡,分別位於其北面、南面及西北面。士兵可從溝堡經由地下通道到達堡壘內部。北溝堡南溝堡及北溝堡溝堡是一種獨立的隱蔽式防禦建築物,自圍繞堡壘而建造的壕溝的內牆伸展。溝堡牆壁開有槍洞,當敵軍進侵時,守軍可從槍洞伸出機槍和步槍攻擊。鯉魚門堡壘建有三個溝堡,分別位於其北面、南面及西北面。士兵可從溝堡經由地下通道到達堡壘內部。

  4. 堡壘北面的壕溝壕溝敵軍欲進侵堡壘時,必須先攀越圍繞堡壘三面的壕溝。建造壕溝首先須在岬角上挖掘深坑,開鑿得來的石塊則用於堆砌壕溝兩側的高牆。鯉魚門堡壘設有三座沿內崖而建的溝堡,在敵軍進侵時,可利用溝堡的側翼火力將敵軍擊退。堡壘北面的壕溝壕溝敵軍欲進侵堡壘時,必須先攀越圍繞堡壘三面的壕溝。建造壕溝首先須在岬角上挖掘深坑,開鑿得來的石塊則用於堆砌壕溝兩側的高牆。鯉魚門堡壘設有三座沿內崖而建的溝堡,在敵軍進侵時,可利用溝堡的側翼火力將敵軍擊退。

  5. 軍營殘蹟此建築物建於1910年,是駐守中央炮台及西炮台的皇家炮兵的營房。1941年12月18日晚,日軍成功從魔鬼山橫渡鯉魚門海峽,並在此處與守軍發生激烈戰鬥。守軍雖奮力抵抗,但由於人數和火力遠遠比不上日軍,最後被迫撤退。軍營殘蹟此建築物建於1910年,是駐守中央炮台及西炮台的皇家炮兵的營房。1941年12月18日晚,日軍成功從魔鬼山橫渡鯉魚門海峽,並在此處與守軍發生激烈戰鬥。守軍雖奮力抵抗,但由於人數和火力遠遠比不上日軍,最後被迫撤退。

  6. 西溝堡與部份壕溝 西溝堡西溝堡是一個隱蔽的防禦設施。溝堡牆壁開有槍洞,供守軍從溝堡內以機槍射擊入侵壕溝的敵人。在日軍攻佔香港島時,它曾是一個重要的防守據點。時至今日,我們仍可在這裏尋到不少子彈和炮彈造成的痕跡。

  7. 炮台遺蹟上同時展出一個安裝重型大炮用的三腳支架複製品。炮兵在安裝大炮時,首先利用支架將大炮逐少地吊起,然後在其底部墊上一些稱為「楔木」的巨型木塊以固定位置。當大炮被吊至適當的高度時,便可以推入或移走炮架。這個工序正式叫做「定位」,有時俗稱為「上炮」,必須由經過嚴格訓練的炮兵執行。

  8. 西炮台四點七英吋速射炮炮位西炮台1887年3月,西炮台曾裝有兩門九英吋(23厘米)前裝線膛大炮,為鯉魚門炮台最大型的火炮。現在該處展出的九英吋炮管重達12噸(12,200公斤),發射重256磅(116公斤)的炮彈,有效射程達5,400米,1990年於金鐘花園地盤出土。炮位下方建有彈藥室、儲物室和士兵掩護處。1898年後,兩門九英吋大炮被移走,改為配備兩門四點七英吋(12厘米)速射炮,安裝在前方不遠處的炮位上。西炮台四點七英吋速射炮炮位西炮台1887年3月,西炮台曾裝有兩門九英吋(23厘米)前裝線膛大炮,為鯉魚門炮台最大型的火炮。現在該處展出的九英吋炮管重達12噸(12,200公斤),發射重256磅(116公斤)的炮彈,有效射程達5,400米,1990年於金鐘花園地盤出土。炮位下方建有彈藥室、儲物室和士兵掩護處。1898年後,兩門九英吋大炮被移走,改為配備兩門四點七英吋(12厘米)速射炮,安裝在前方不遠處的炮位上。

  9. 儲水庫及儲油室儲水庫及儲油室興建於1890年代。儲水庫可儲存六萬加侖(227立方米)的雨水。透過管道,將水輸往海邊的布倫南魚雷發射站內,供蒸汽鍋爐使用。儲水庫及儲油室儲水庫及儲油室興建於1890年代。儲水庫可儲存六萬加侖(227立方米)的雨水。透過管道,將水輸往海邊的布倫南魚雷發射站內,供蒸汽鍋爐使用。 油庫設有兩口小油井,用作儲存潤滑油,供發射魚雷所用

  10. 布倫南魚雷發射站鯉魚門的布倫南魚雷發射站建於1892至1894年間,位於岬角岸邊,由岩洞開鑿而成,遺蹟仍存至今,印證了布倫南這位愛爾蘭工程師的創造力。預備發射時,士兵須以滑輪將魚雷吊運至滑道的吊架上,然後將魚雷向前傾斜,使其四個小輪與滑道上的軌道銜接並鎖定。連接魚雷的金屬線經滑輪送至引擎,啟動螺旋槳將金屬線旋緊,繼而釋放金屬線,推動魚雷沿滑道下水發射。可是,正如大部份鯉魚門炮台的防禦設施一樣,布倫南魚雷發射站從未在戰爭中使用過。布倫南魚雷發射站鯉魚門的布倫南魚雷發射站建於1892至1894年間,位於岬角岸邊,由岩洞開鑿而成,遺蹟仍存至今,印證了布倫南這位愛爾蘭工程師的創造力。預備發射時,士兵須以滑輪將魚雷吊運至滑道的吊架上,然後將魚雷向前傾斜,使其四個小輪與滑道上的軌道銜接並鎖定。連接魚雷的金屬線經滑輪送至引擎,啟動螺旋槳將金屬線旋緊,繼而釋放金屬線,推動魚雷沿滑道下水發射。可是,正如大部份鯉魚門炮台的防禦設施一樣,布倫南魚雷發射站從未在戰爭中使用過。

  11. 中央炮台:六十四磅前裝線膛大炮(一號)此炮台於1887年3月建成,配置兩門六十四磅第三型前裝線膛大炮,安裝在旋轉炮架上。大炮的射程為3,600米,發射重64磅(29公斤)的炮彈。一號大炮位於海拔51米處,射程弧度為95度。炮位上展出了一門1870年代製造的七英吋(17.8厘米)前裝線膛第一型大炮,重4.5噸(4,582公斤),1990年於金鐘花園地盤出土。裝置大炮的旋轉炮架為複製品。中央炮台:六十四磅前裝線膛大炮(一號)此炮台於1887年3月建成,配置兩門六十四磅第三型前裝線膛大炮,安裝在旋轉炮架上。大炮的射程為3,600米,發射重64磅(29公斤)的炮彈。一號大炮位於海拔51米處,射程弧度為95度。炮位上展出了一門1870年代製造的七英吋(17.8厘米)前裝線膛第一型大炮,重4.5噸(4,582公斤),1990年於金鐘花園地盤出土。裝置大炮的旋轉炮架為複製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