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 (间接凝集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 (间接凝集法). 凝集反应. 是指 颗粒性抗原 ,例如细菌、红细胞、螺旋体、细胞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成 致敏颗粒 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后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凝集反应是经典的血清学反应,使用历史悠久并一直沿用至今。 1896 年, Widal —— 诊断伤寒病; 1900 年, Landsteriner —— 发现人类 ABO 血型. 凝集反应. · 反应阶段: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反应特点: IgM 的作用比 IgG 大数百倍

clyd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 (间接凝集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间接凝集法)

  2. 凝集反应 • 是指颗粒性抗原,例如细菌、红细胞、螺旋体、细胞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后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凝集反应是经典的血清学反应,使用历史悠久并一直沿用至今。 • 1896年, Widal——诊断伤寒病; • 1900年,Landsteriner——发现人类ABO血型

  3. 凝集反应 • · 反应阶段: •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 反应特点: • IgM的作用比IgG大数百倍 • IgG与抗原结合后,常不出现凝集反应,称不完全抗体

  4. 凝集反应分类 根据凝集反应中抗原的性质,反应的方式分为:

  5. 特殊类型: • 自身红细胞凝集反应试验 • 抗球蛋白参与的凝集试验

  6. 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在适当 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参加反应的颗粒性抗原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

  7. 玻片法:(定性) • 细菌鉴定 • ABO血型的鉴定 试管法: (半定量) • 肥达试验(Widal test)---伤寒 • 外斐试验(Weil-Felix test)---立克次体 • 交叉配血试验

  8. 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或偶联与免疫无关、大小适当的颗粒性载体的表面,使之成为致敏载体颗粒,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或被动凝集反应(passive agglutination)。 其敏感度高于直接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9. 常用载体: • RBC • 聚苯乙烯胶乳(polystyrene latex) • 明胶颗粒 • 活性炭 • 皂土(bentonite) • 火棉胶

  10. 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 分类依据: • 根据致敏载体用的是抗原(正向)或抗体(反向) • 根据载体(RBC、胶乳、明胶) • 根据凝集反应的方式(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协同凝集试验)

  11. 1.(正向)间接凝集试验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体1.(正向)间接凝集试验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体

  12. 2.反向间接凝集试验用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2.反向间接凝集试验用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

  13. 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原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原

  14. 4.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 原理同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壁中含有A蛋白(staphylococcus protein A,SPA),SPA具有能与特异性抗体IgG的Fc段结合的特性,因此当这种葡萄球菌与IgG抗体连接时,就成为抗体致敏的颗粒载体。

  15. 5.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

  16. 血凝试验强度

  17. 6. 胶乳凝集试验 • 聚苯乙烯胶乳微粒作为载体(羟化聚苯乙烯胶乳) • 敏感性不及RBC试验 7. 明胶凝集试验 • 载体为明胶颗粒

  18. 间接凝集反应的应用 快速、敏感、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 • 抗体的检测 •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检测 • 超敏反应患者的抗体测定 • 抗原的检测 • AFP • HBsAg • HCG

  19.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autologous red cell agglutination assay) • 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 • 试剂:抗人O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能与不论何种血型的红细胞结合,但不引起凝集反应。) • 临床应用:HIV检测、HBV检测

  20. 抗球蛋白试验 • 1945年Coombs建立,又称Coombs试验 • 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一种很有用的方法。 • 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作为第二抗体,连接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特异抗体,使红细胞凝集。

  21. 直接Coombs试验(Direct Coombs test) 检测RBC上的不完全抗体

  22. 间接Coombs试验(Indirect Coombs test) 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23. 临床应用: • 在输血上的应用 • 血型抗原抗体的检查 • 对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性疾病的诊断 • 对溶血性贫血的研究 • 对细菌或立克次体的不完全抗体检查

  24. 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检测(间接凝集反应) 1.梅毒螺旋体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螺旋体的苍白亚种,是一种小而纤细的螺旋体状微生物,螺旋密而规则,两端尖直,运动活泼,镀银染色为棕褐色,抵抗力极弱,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

  25. 2.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可经性接触、输血及母婴垂直传播。本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病期长,临床症状复杂。2.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可经性接触、输血及母婴垂直传播。本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病期长,临床症状复杂。 3. 梅毒螺旋体检查是对早期现症梅毒检测的最好方法,但是梅毒螺旋体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目前只能将其接种于家兔睾丸内来保存和传代。

  26. 4. 临床血清试验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常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DRL)、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TRUST),主要应用于初筛试验和疗效观察; 另一类为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常用有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等,主要应用于确证试验。

  27.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plasmareagincirclecardtest,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plasmareagincirclecardtest,RPR) 1)原理:梅毒患者血清中存在着能与VDRL(性病研究所实验室)抗原发生凝集反应的反应素,本试剂利用这一原理,将VDRL抗原吸附于活性炭颗粒表面,当待测血清中存在反应素时,即与其发生凝集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黑色凝块。 2)VDRL抗原:牛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组成。

  28.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redunheatedserumtest,TRUST)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redunheatedserumtest,TRUST) • 原理 TRUST试验原理与RPR试验原理相同。唯TRUST抗原中加入甲苯胺红染料颗粒代替碳颗粒作为指示物,使阳性结果出现红色絮状凝集现象,阴性结果见甲苯胺红颗粒集于中央一点或均匀分散。

  29. 方法: 1.定性试验: (1)分别吸取50uL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待测血清 于三个卡片圈内; (2) 将TRUST抗原悬液抗原摇匀,每孔加入50ul ; (3)将卡片置旋转器旋转8分钟,(100±5转)/min; (4)立即在强光下观察结果。 结果: (1)圆圈内出现小至大的红色絮状物为阳性,不分其阳性的程度。必要时可依絮状物的大小和多少,用“+”号表示。 (2)圆圈内仅见甲苯胺红颗粒集于中央一点或均匀分散为阴性。

  30. 方法: 2.定量试验(在纸卡上进行): (1)在纸卡圆圈内加入50uL生理盐水(一般做6个圆圈),勿将盐水涂开; (2)吸取50uL血清作倍比稀释(1:2~1:64),最后所稀释的圆圈内应弃去50uL; (3)滴加50uL抗原悬液、混匀。 旋转时间和速度、观察结果同定性试验。

  31. 思考题 1.凝集反应有哪些?有何优缺点? 2.梅毒检测程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