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静.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Disorders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 Metabolism. 概述 水钠代谢障碍 钾代谢障碍 镁代谢障碍 钙磷代谢障碍. 概 述. 体液. 水 + 溶质 ( 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等 ) 。约占体重 60% 。. ICF. ECF. 40%. 血浆 5%. 组织间液 15%. 第三间隙液. 体液含量及分布因年龄、性别、胖瘦情况而异。. 分布于一些密闭的腔内, 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 跨细胞液 ( 第三间隙液). 关节腔、颅腔、胸膜腔、腹膜腔等.

co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Disorders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 Metabolism • 概述 • 水钠代谢障碍 • 钾代谢障碍 • 镁代谢障碍 • 钙磷代谢障碍

  2. 概 述 体液 水+溶质(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等)。约占体重60%。 ICF ECF 40% 血浆 5% 组织间液 15% 第三间隙液 体液含量及分布因年龄、性别、胖瘦情况而异。

  3. 分布于一些密闭的腔内, 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 跨细胞液(第三间隙液) 关节腔、颅腔、胸膜腔、腹膜腔等

  4. 体液中的电解质 阳离子 阴离子 Cl- HCO3- Na+ K+ Ca++ Mg++ ECF SO42- HPO42- 有机酸 K+ HPO42- 蛋白 ICF Mg++ Na+ Ca++ SO42- HCO3- Cl- ECF和ICF的阳离子总数=阴离子总数。

  5. Na+ Na+ Cl- Cl- HPO42- SO42- 有机酸 HPO42- SO42- 有机酸 蛋白质 K+ Ca2+ Mg2+ K+ Ca2+ Mg2+ HCO3- HCO3- 血浆 细胞间液

  6. 血浆 7% 组织间液 0.05-0.35% 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 间液,对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稳定血容量有重要意义 血浆蛋白

  7. 量(ml) 出 量(ml) 尿量 1000-1500 饮水 1000-1300 皮肤 500 食物 700-900 呼吸 350 内生水 300 粪便 150 合计 2000-2500 2000-2500 水平衡: • 钠水出入平衡 • 日需要量 1500-2000ml

  8. 骨 (40%) ECF (50%) 130-150mmol/L (血钠) ICF(10%) 10mmol/L 体钠分布 多吃多排 体钠 肾 食盐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汗液 钠平衡: 小肠摄入

  9. 水的生理功能:1.促进物质代谢; 2.调节体温; 3.润滑作用; 4.组成器官成分(结合水)。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1.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2.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 位,并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 3.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10. 体液平衡的调节 口渴中枢 ADH 醛固酮 心房肽

  11. 机体水分不足或摄盐过多 细胞外液渗透压↑ 刺激口渴中枢 下丘脑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 ADH分泌↑ 抑制醛固酮分泌 饮水 远曲小管集合管水重吸收 肾对钠重吸收↓ 血浆渗透压降低

  12.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脱水 低渗性水过多(水中毒) 高渗性水过多(盐中毒) 等渗性水过多(水肿) 水过多 • 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根据体液的渗透压来分

  13.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高钠血症 等渗性脱水 水肿 正常血钠性水紊乱 根据血钠的浓度和体液容量来分

  14.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特点: ①失钠>失水 ②血钠浓度 ③血浆渗透压 <130mmol/L <280mmol/L

  15. 体液排出 + 单纯补水 注意:低渗性脱水往往与治疗不当有关 但大量体液丢失也可引起(低血容量 ADH分泌增多) 继发性 失水 • ●经肾丢失 排钠性利尿剂 •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 • 肾实质性疾病 • 肾小管性酸中毒 • ● 肾外丢失 经消化道:呕吐、腹泻、胃肠吸 • 引术丢失体液 • 经皮肤:大汗、大面积烧伤 • 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胸水、腹水 (1)原因

  16. 失钠>失水 血浆渗透压↓ 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血容量进一步减少易发生休克 (2)对机体的影响 无口渴感 多尿 尿比重↓ ADH↓ 水重吸收↓ 脱水征 尿钠含量与病因的关系

  17. (3)治疗 去除原因、补充等渗氯化钠溶液

  18. (水中毒) •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特点 血钠下降,血清钠浓度<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水潴留。 (1)原因和机制 水摄入过多 无盐水灌肠、精神性饮水过多 水排出减少 急性肾功能衰竭 ADH分泌过多:恐惧、疼痛、 失血、休克、外伤

  19. 水潴留 (2)影响 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升高脑疝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血液稀释 水向细胞 内转移 ECF↑ ECF低渗 细胞肿胀

  20. 防治 防治原发病 轻症 暂停给水可自行恢复 急性重症水中毒 利尿剂或高渗氯化钠迅速缓解低渗状态,但要防止钠离子过多使细胞外液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21.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 特点 : ①失水>失钠 • ②血钠浓度>150mmol/L • ③血浆渗透压>310mmol/L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量同时减少

  22. (1)原因 水源断绝、进食困难、无口渴感等 入水↓ • 经肾 中枢性尿崩症ADH分泌↓ • 大量渗透性利尿剂 静脉输入 • 甘露醇等 出水↑ 经肺:癔病、酸中毒 深而长的呼吸 经皮肤:发热、甲亢、大量 出汗(汗为低渗液) 经胃肠道:腹泻呕吐消化液的丧失

  23. 尿少 失水>失钠 ADH↑ 水吸收↑ ECF高渗 口渴感 饮水↑ ICF↓ 脑细胞 脱水 细胞脱水 (2)对机体的影响 ECF量回升 渗透压回降 ECF 细胞内液外移

  24.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 脑体积显著缩小 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 静脉破裂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细胞脱水 ?

  25. (3)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优先补水 适当补钠 见尿补钾

  26. 水肿 概念(水肿、积水) 病因与发病机制 水肿的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 常见水肿的特点

  27. 水肿 过多液体积聚 组织间隙 积水 或 体腔 局部性水肿 范围 原因 原因 原因 全身性水肿 分类 部位

  28. 病因 组织间液↑ 水肿发病机制示意图 病因 血管内压↑ 其它因素 血管内外交换 体内外交换 钠水潴留

  29. 血管内压 血浆胶渗压 有效流体静压 组织静水压 组织胶渗压 有效胶体渗透压 平均实际滤过压=有效流体静压—有效胶体渗透压

  30. 组织液生成过多 基本机制1 基本特征 1. 毛细血管内压↑ 2. 血浆胶体渗透压↓ 3. 微血管壁通透性↑ 4. 淋巴回流受阻

  31. 内压↑ 有效滤过压↑ 组织液生成↑ 右心衰竭 静脉回 流受阻 淤血 静脉 压↑ 局部受压 1. 毛细血管内压↑ 机制 原因 水肿

  32. 组织液生成过多 基本机制Ⅱ 1. 毛细血管内压↑ 2. 血浆胶体渗透压↓ 3. 微血管壁通透性↑ 4. 淋巴回流受阻

  33. 血浆胶渗压↓ 有效滤过压↑ 蛋白合成↓(肝脏病、) 蛋白丢失↑(肾病) 蛋白消耗↑(肿瘤等) 2. 血浆胶体渗透压↓ 机制 原因 血浆 白蛋白 ↓

  34. 组织液生成过多 1. 毛细血管内压↑ 2. 血浆胶体渗透压↓ 3. 微血管壁通透性↑ 4. 淋巴回流受阻

  35. 血浆胶渗压↓ 组织胶渗压↑ 通透性↑ 蛋白 漏出 损伤微血管壁 各种炎症 通透性↑ 释放炎症介质 3. 微血管壁通透性↑ 机制 原因

  36. 组织液生成过多 1. 毛细血管内压↑ 2. 血浆胶体渗透压↓ 3. 微血管壁通透性↑ 4. 淋巴回流受阻

  37. 蛋白性液滞 留组织间隙 淋巴回流↓ 组织胶渗压↑ 瘤细胞 淋巴转移 淋巴道 受阻 淋巴性水肿 丝虫病 4. 淋巴回流受阻 机制 原因 水肿液蛋白含量高

  38. 钠水潴留 滤过 or/and 重吸收 病因及基本机制2 基本特征 球管失衡 肾排钠水↓ 1. 肾小球滤过率↓ 2.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 3. 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钠水↑

  39. 1. 肾小球滤过率↓ • 原发性GFR↓: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 继发性GFR↓— 有效循环血量(ECBV)↓ • 休克、脱水、心衰等

  40. 近曲小管 钠水吸收↑ ECBV↓ ANP↓ GFR(125) FF = 肾血浆流量(600) 重吸收↑ ECBV↓ FF ↑ (2) 近曲小管 作用? 利钠、利尿、扩血管 抑制ADH、醛固酮 • 心房肽 (ANP) • 肾小球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FF) ? ?

  41. GFR(125) FF = 肾血浆流量(600) 20%

  42. ECBV↓ 交感神经兴奋↑ GFR(125) 20% FF = 肾血浆流量(600)

  43. ECBV↓ GFR(125) FF = 肾血浆流量 交感神经兴奋↑ 入球小动脉 粗而短,收缩+ 出球小动脉 细而长,收缩+++ (300)

  44. ECBV↓ 交感神经兴奋↑ GFR (100) 33% FF = 肾血浆流量(300)

  45. ECBV↓ 出球小动脉 明显收缩 交感神经兴奋↑ 肾血流量↓ GFR轻度↓ FF = 肾血浆流量 FF

  46. 重吸收↑ ECBV↓ FF ↑ ?

  47. 3. 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钠水↑ 分泌↑ 醛固酮分泌增多 ADH分泌增多 灭活↓ 肝硬变 刺激因素:渗透压、血容量、应激

  48. 漏出液渗出液 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1.水肿液的性状---漏出液和渗出液 外观较清亮 较混浊或呈血性 蛋白较少 较多 含量 25g/L 25g/L 比重1.015 1.018 细胞数少 多

  49. 水肿的特征 1.皮肤特征 显性水肿(frank edema) 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 全身性水肿病人在出现凹陷前, 已有组织液增多,可达原体重的1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