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 近代发 展历史,产生“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那么,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 近代发 展历史,产生“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那么,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 第 10 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要求: 1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 2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对内. 兴办洋务企业. 近代工业起步. 1 、经济结构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对外 :. 2 、社会结构的变化:.

cole-lyn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 近代发 展历史,产生“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那么,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么,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么,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要求: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3.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对内 兴办洋务企业 近代工业起步 1、经济结构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对外: 2、社会结构的变化: 买办阶层出现

  4. 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男 耕 传统的经济结构 耕织结合 女 织 家庭,自给自足

  5. 据材料回答小农经济解体的原因及表现? 外国商品 的冲击 耕织分离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数倍)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西方列强 的经济掠夺 材料二: 西方列强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大批丝、茶从上海、广东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8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53万担。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 农产品 商品化

  6. 开埠后的宁波口岸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7. (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冲击 原因: 小农经济解体 (2)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耕织分离 表现: 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8. 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中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市场、劳动力、资金等) 此外,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买办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

  9.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对内 洋务企业 近代工业起步 1、经济结构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对外: 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社会结构的变化: 买办阶层出现

  10. 近代化:(又叫现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即机器大生产。近代化:(又叫现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即机器大生产。 近代工业:即采用机器大生产的工业。

  11. 北京 英法联军 天津 太 平 天 国 19世纪50-60年代的清政府 天京 内忧 外患 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12. 奕訢 “洋务派”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13. 洋务企业的内容 1.创办军用企业---(自强) 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1861 曾国藩 官办 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 1865 李鸿章

  14. 材料一:1885年后,江南制造总局停止造船,成为专门制造枪炮弹药的兵工厂。1867—1894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大批军火……这些军火由清政府调拨给各地清军。材料一:1885年后,江南制造总局停止造船,成为专门制造枪炮弹药的兵工厂。1867—1894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大批军火……这些军火由清政府调拨给各地清军。 企业目的是为了给清军提供新式装备,自给自足,产品不投入市场 材料二: “仿照衙门样式的机构设置,设立相应的对口部门,重权威和官僚主义,设一个最高的官职负责,然后按官位大小设职务,其运作的目的重在管理,而不是责任服务 ” 封建性 管理体制腐朽,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机构 ★

  15. 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有哪些弊端? (阅读P47下面的小字部分回答) 生产消耗高而效率低 主管官僚不懂业务,生产技术大权都掌握在洋人手中 大小官员贪污成风 “对于官办企业或官督商办企业,官员最感兴趣的就是用人权与财务大权,有此二权,便可任何安插亲信,贪污中饱。” —《“官不过问”的失败》

  16. 洋务企业的内容 1.创办军用企业---(自强) 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1861 曾国藩 带有浓厚封建性质的官办企业 官办 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 1865 李鸿章

  17. 2.创办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开始; 口号:寓强于富) 以官督商办为主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 1872 李鸿章 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1881 李鸿章 ● ★

  18. 生产民用品,销售于市场,获取利润 材料一: 资本主义色彩 开平煤矿生产的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不仅如此,它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轮船招商局名为官督商办,实则商人投资而无实权,实权为国家派的官僚掌握……正因为他们受到清王朝及其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 封建性 ★

  19. 2.创办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开始; 口号:寓强于富) 以官督商办为主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 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企业 1872 李鸿章 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1881 李鸿章 ● ★

  20.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评价洋务企业 材料一: 开平煤矿生产的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不仅如此,它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 推动了中国 早期近代化 材料二 在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陆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未能达到“自强”“求富” 目的

  21.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原因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表现 对 内 影响 军用企业 经济结构 的变化 创办洋务企业 近代工业起步 民用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对 外 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社会结构的变化 小结 买办阶级出现 艰难处境

  22.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民间投资经营的资本主义经济。 1、原因 鸦片战争后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洋务运动诱导 外商企业的刺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23. 2、代表企业 天津贻来牟 机 器磨坊 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 继昌隆缫丝厂

  24.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初步发展的原因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③实业救国热潮 ④收回利权运动

  25. 大生纱厂 股票 2、代表性人物及行业: 张 骞 江苏海门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

  26. 荣宗敬 荣德生 1873年荣宗敬出生于无锡。14岁时来到上海,从一介学徒做起,三十几年间和弟弟荣德生(荣毅仁之父)一起创办了21家棉纺、面粉企业。获得了“面粉大王”的桂冠。

  27. 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步履维艰 材料1:洋商见我工商业竞用新法,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2:1881年南海知县徐庚陛以继昌隆缫丝厂“夺人生业”.“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为由,下令予以封闭,该厂被迫迁往澳门。 材料3:189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房,京城官员见生意兴隆,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压迫到官府讲理,反被清政府作为“不安分”的“刁商。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28. 民族工业的艰难处境 本 国 封 建 势 力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民 族 工 业 压制 阻碍 决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9.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比例失调,集中于轻工业领域 材料二:

  30. 沿海和沿江地区最早受列强侵略,自然经济瓦解早,有劳动力和市场;沿海和沿江地区最早受列强侵略,自然经济瓦解早,有劳动力和市场; 外商企业最早在沿海沿江地区建立,刺激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建立; 交通条件好,便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分布特点: 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主要是东南沿海

  31.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步履维艰的原因总结 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外部因素 国内封建主义的阻碍 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薄弱 自身因素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 集中在东南沿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