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知识产权及其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知识产权及其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主讲人 杨萍 2013.4.26. 主要内容. 一、对知识产权内容的理解 二、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运行机制 三、专利保护概要 四、知识产权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一、对知识产权内容的理解. ◆ 知识产权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的一 种新的智力成果(智慧信息),而依照 法律享有(或者是法律赋予)的独占权 。. 一、对知识产权内容的理解. ◆ 知识产权是以财产权为主的一种权 利。 授予知识产权不是奖状和荣誉 ,它是一种知识资本,可以转化为

Download Presentation

知识产权及其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知识产权及其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主讲人 杨萍 2013.4.26

  2. 主要内容 一、对知识产权内容的理解二、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运行机制 三、专利保护概要 四、知识产权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3. 一、对知识产权内容的理解 ◆ 知识产权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的一 种新的智力成果(智慧信息),而依照 法律享有(或者是法律赋予)的独占权 。

  4. 一、对知识产权内容的理解 ◆ 知识产权是以财产权为主的一种权 利。授予知识产权不是奖状和荣誉 ,它是一种知识资本,可以转化为 经济资本。

  5. 一、对知识产权内容的理解 ◆关于知识产权制度 1.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发明创造的法律 制度。 2. 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通行的用法律和经济手断推出科学技术进步的管理制度。 3. 是一个促进竞争和创新的制度。

  6. 一、对知识产权内容的理解 ◆关于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 1.自主创新不等于自主知识产权。(案例) 2.没有自主创新、没自主知识产权,就会被淘汰。 3.没有自主创新、没自主知识产权,就会受制于人。 4. 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就有竞争力。

  7. 二、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运行机制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表1-1 中国知识产权立法概表

  8. 二、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运行机制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表1-2 中国加入国际公约概表

  9. 中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 专 利 布图设计 国家知识 产权局 知 识 产 权 海 关 商 标 国家工商行政 管理总局商标局 著作权 国家版权局 科学技术部 计算机软件 农 业 部 植物新品种 其他部门 国家林业局 其他知识产权 二、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运行机制 (二) 知识产权执法运转机制

  10. 二、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与运行机制 ◆国家科技计划(或者政府投资)的知识产权归属政策 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以外,国家授予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以下简称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可以依法自主决定实施、许可他人实施、转让、作价入股等,并取得相应的收益。同时,在特定情况下,国家根据需要保留无偿使用、开发、使之有效利用和获取收益的权利。 ● “谁完成,谁享有 ● “谁享有,谁负责” ● 国家保留行政推广权

  11. 三、专利权保护概要 (一)专利的概念和种类 (二)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四)发明人、申请人和专利权属 (五)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12. (一)专利的概念和种类 ◆什么是专利 ◆专利权 ◆专利的种类型

  13. (一)专利的概念和种类 ◆什么是专利 “专利” 通常所指的是:已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从法律角度来说,“专利”指的就是专利权。

  14. (一)专利的概念和种类 ◆专利权 就是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也包括专利的处分权,如:交换、继承、转让、入股等)。(案例)

  15. 林肯的专利 • 1849年5月22日,林肯获得了第6469号美国专利。该专利是一种抬升搁浅船只的装置。该专利使林肯成为迄今为止唯一的曾经拥有专利权的美国总统。 • 1858年,林肯将“专利法的创建”与“发现美洲大陆”、“印刷术”并列为人类历史上的三个最为重要的进展。 • 在美国专利局的大门上铭刻着林肯的语录:“专利制度为天才之火,添加了利益之油”。

  16. 林肯的专利

  17. (一)专利的概念和种类 ◆专利的类型 (1)发明专利 (2) 实用新型专利 (3) 外观设计专利

  18. 专利的种类型 (1)发明专利 ◆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 案。” ◆ 具体是对产品和方法的保护。产品可以是一个独立完 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设备或仪器中的零部件。方 法如制造方法、测量方法、分析方法、产品新用途等。 ◆ 保护可以是发明人首创性的,也可以是发明人在现 有技术方案或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对其的改进,这种 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是非显面易见的,要求具有显 著的进步性。

  19. 专利的种类型 (2)实用新型专利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具体是对具有一定形状的装置+新的技术方案的保护。 ◆必须是具有一定形状(空间形状或平面形状)的装置,而且该装置在其构造的方面,必须有新的技术方案支持。

  20. 专利的种类型 (3) 外观设计专利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 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 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具体是对:(形状、图案、形状+图案、色彩 +形状+图案的组合)+ 艺术美感+工业化成批 生产。 ◆外观设计与前两项专利类型有明显的不同, 它更注重创造的美感和艺术性。

  21. (二)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性条件(二)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 新颖性 ◆ 创造性 ◆ 实用性 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是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性条件,又称为“可专利性”,或专利的“三性”条件。

  22. (二)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性条件(二)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 新颖性:新颖性指的是一项发明是前所未有的。 (1)新颖性的时间标准。我们国家采用的是:一项创 新发明如果在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没有与其相 同的,该发明就具备了时间上的新颖性。 (2) 新颖性的空间标准。我们国家采用的是:世界新颖 性。也叫绝对新颖性,指的是,提出专利申请的发 明必须在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在世界范围内未被 公知公用,这就是说,未在出版物上公开发表、未 公开使用,也未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23. (二)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性条件(二)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 创造性 创造性也称为先进性或非显而易见性。它是指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

  24. (二)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性条件(二)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实用性。 实用性指发明能在工农业等各种产业中应用。凡不能在产业上应用的发明,就不具备实用性。因此,抽象的理论、原理、科学发现,不能授予专利权。

  25.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科学发现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动物和植物品种 ◆用原于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26.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例如,赌博用具、走私工具、犯罪工具,伪造货币、有价证券或身份证的方法或装置、万能钥匙等。(案例)

  27.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科学发现 1) 主要是指人类揭示自然界已经存在 的 ,但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客观规律 的行为。(案例) 2) 科学发现包括科学理论的提出,如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的万有引力等 理论等。

  28.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导人们思维、推理、分析和判断的规则和方法,具有抽象性特点。它们不能被设计或制造,不能以工业化方式来制造或者使用,不具备实用性。

  29.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其实施对象是人 或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充满了人为 的主观因素,不可复制,也不能在工业上应 用。 2)同时出于社会利益的考虑,也不应该允许某 个医生对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垄 断,因 此不能授予其专利权。

  30.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动物和植物品种 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一般是 依照生物的方法繁殖的,而不是人工制 造的。不可复制的。

  31.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用原于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是指用核裂变或核聚变的方法获得的元素或化合物。放射性元素的自然衰变是人工不可控制,自然不属于专利法保护范围。而人工核反应所获得的物质不能被授予专利则是出于国防的考虑,为保护本国核工业而作出的规定。

  32.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 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33. (四)发明人 申请人 职务发明创造与专利权属 ◆发明人(设计人) ◆申请人 ◆职务发明创造与权利归属

  34. (四)发明人 申请人 职务发明创造与专利权属 ◆发明人(设计人) • 发明人即完成发明创造的人,对发明创造的 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2. 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提供物质技术条件的 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 或者设计人。 3. So,未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不是共同发明人 。

  35. (四)发明人 申请人 职务发明创造与专利权属 ◆申请人 1. 申请人是指就一项发明创造向专利主管部门申请专利的人。(专利申请权人) 2. 可成为申请人的有: 1)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2)职务发明创造人所属单位 3)约定的委托人或受托人(无约定的为发明人) 4)共同发明人 5)申请权的继受人

  36. (四)发明人 申请人 职务发明创造与专利权属 ◆职务发明创造与权利归属 A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B 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37. ◆职务发明创造与权利归属 A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包括: 1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2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3 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38. ◆职务发明创造与权利归属 A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权利归属: 1 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归单位;申请被授权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2 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归发明人 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授权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39. ◆职务发明创造与权利归属 B 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40. ◆职务发明创造与权利归属 B 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权利归属: 1 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2 无约定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单位。

  41. (五)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 专利权人的权利 ◆ 专利权人的义务

  42. (五)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 专利权人的权利 (1)自行实施其专利的权利。 (2)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 (3)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 (4)请求保护的权利。 (5)转让专利权的权利。 (6)在产品上标明专利权的权利。

  43. (五)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 专利权人的义务 (1)充分公开发明内容的义务。 (2)缴纳年费的义务。

  44. 四、知识产权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一)在立项—课题研究—结题阶段 ( 创造) (二)知识产权申请保护阶段(保护) (三)知识产权实施阶段。(运用) (四)介绍国外大学的一些做法

  45. 三、知识产权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一)在立项——课题研究——结题阶段 ◆立项前 ◆立项时 ◆项目实施(课题研究)中 ◆结题时

  46. 三、知识产权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二)知识产权申请保护阶段(保护) ◆申请前的准备 ◆专利申请

  47. 三、知识产权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二)知识产权申请保护阶段 2.专利申请 (1)中国专利申请 (2)国外专利申请(PCT申请)

  48. 三、知识产权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三)知识产权实施阶段。 ◆专利权人自行实施其专利 ◆许可他人实施 (1)独占许可 (2)独家许可又称排他许可 (3)普通许可 (4)交叉许可 (5)分许可 ◆转让专利

  49. 三、知识产权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 (四)介绍国外大学的一些做法 发明披露→专利申请递交→PCT申请→选择指定国→许可转让 ◆大学关联模式 ◆校外公司模式 ◆校内管理模式

  50.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