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九章通货膨胀

第九章通货膨胀. inflation. 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 一、含义 1 、通货膨胀 : 物价水平 普遍而持续 的上升。. 三个含义: 1 )总体价格水平。 2 )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3 )明显价格上涨。. 通货紧缩: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下降。. 2 、通货膨胀的度量. 1 )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 Comsumer Price Index 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 局限性: 不包括资本品、中间品的价格变动。. 3 )生产者价格指数. 根据企业,而不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的。. 意义: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通货膨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通货膨胀 inflation

  2. 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 一、含义 1、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 三个含义: • 1)总体价格水平。 • 2)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 3)明显价格上涨。 • 通货紧缩: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下降。

  3. 2、通货膨胀的度量 •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Comsumer Price Index • 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 • 局限性: • 不包括资本品、中间品的价格变动。

  4. 3)生产者价格指数 • 根据企业,而不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的。 • 意义: • 该指数所反映的生产成本的变化,最终会通过企业的定价行为反映到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中来。

  5. 4)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数(平减指数) IPD • GNP Implicit Price Deflator • 将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乘以100。 •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的优缺点: • 优点:涵盖面广,能够全面地反映价格变动。 • 缺点:数据不易搜集,难以经常性地统计公布。

  6.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 1.依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公开的通货膨胀和隐蔽的通货膨胀。 • (1)公开的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普遍地放开,即市场机制运行充分,没有政府管制自由升降的条件下,由各种价格指数充分反映出来的物价上涨情形。 • (2)隐蔽的通货膨胀:是指价格因严格的政府管制而维持表面上的稳定,商品和劳务供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各种非价格形式反映出来。

  7.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 按照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区分: 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以内,包括爬行(5%)、步行(5-10%)的。 严重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小跑式通货膨胀;100-1000%是飞跑式、奔腾式的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超过1000%,亦称超级通货膨胀、飞行的通货膨胀。

  8.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 定义:由于总需求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之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 表现为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 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弗里德曼语) 成因 : ①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而形成赤字,靠透支来弥补; ②国内投资总需求过热; ③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形成所谓的“消费膨胀”。

  9.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 定义:由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成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10.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 • 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资的提高引起产品单位成本增加,便会导致物价上涨。 • 在物价上涨后,如果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而再度使成本增加,便会导致物价再次上涨。 • 这种循环被称为工资—物价“螺旋” 。 • 主要原因: • 工会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压力的存在,会使工人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11.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 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在追求更大利润时,依靠其垄断市场的力量,运用价格上涨的手段来抵消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 如果其他社会力量或政府拥有某种垄断力量,他们也可以运用这种力量来保持自己在总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进而导致通货膨胀。

  12.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 由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失调引致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 如果某一部门的成本(包括劳动成本)大幅度上升或产品出现严重短缺,也就是说存在结构失调,则恢复原结构或建立稳定的新结构的各种活动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 (1)需求转移型 • (2) "瓶颈"制约型. • (3)部门差异型 • (4) 国际传递型

  13.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 (1)需求转移型.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而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要素的转移则需要时间.因此,需求增加的部门因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使工资和产品的价格上涨,但是需求减少的行业,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却未必会发生价格和工资的下降.其结果,需求的转移导致物价的总体上升.

  14.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 (2) "瓶颈"制约型.有些国家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得资源在各部门间的配置严重失衡,有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另一些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部门则严重滞后,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当这些"瓶颈"部门的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时,便引起其他部门,甚至是生产过剩部门的连锁反应,形成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上涨.

  15.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 (3)部门差异型.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不同会引起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生产率较快的部门与较慢的部门的货币工资都应与其劳动生产率相一致.但较慢部门的工人往往要求与较快部门工人的货币工资上涨率看齐。其结果,较慢部门的生产成本便上升,进而造成物价整体水平上升.

  16.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 (4) 国际传递型.即指一些开放型经济的小国,它们的开放经济部门的价格、收入,受世界市场的传播,该部门价格、工资上涨 .便引起国内其他部门工资、价格上涨,最终导致这些小国的物价全面上涨.

  17. 三 通货膨胀的作用效果

  18. 通货膨胀的效应------强制储蓄 •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来源有限,增加税收会触动有关的利益集团。 • 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融资,中央银行增发钞票导致通货膨胀,实际是向所有人普遍征收了一种税收,即通货膨胀税。 • 通胀之后政府还债压力减小。

  19. (2)再分配效应 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累进所得税); 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债务人获利,对于储蓄者不利; 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通货膨胀的效应 (3)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货币收入的结余可分为两部分:实物资产储蓄和金融资产储蓄。通货膨胀会通过储蓄率和部分有效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引起资产结构的调整。

  20. 二、通货膨胀的效应 • (四)秩序紊乱效应 • 1.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如果利息率没有随预期的物价上涨率而相应调整,那么,预期的物价上涨会促使社会消费增加 、社会储蓄减少,从而缩减了社会投资、制约生产的发展。

  21. 二、通货膨胀的效应 • 2抑制型通货膨胀,用配给制和价格控制代替正常的价格机制,这会降低资源的流动性,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整个经济处于僵化状态。 • 3它会使整个经济环境变化无常,使企业对未来的生产失去信心,迫使他们行为趋向短期化和投机方向上。

  22. 二、通货膨胀的效应 • 4通货膨胀会助长企业大量囤积商品,人为加剧市场供求矛盾,而且通货膨胀下的卖方市场往往诱发企业的粗制滥造,使商品和劳务质量降低。 • 5.通货膨胀妨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由于币值不稳和易变,货币不能真实的表现价值。同时使市场价格信号紊乱,使整个市场机制的作用功能失调。 • 6累进税形成无须立法的征税。

  23. 3、菲力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 菲力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 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就较高;反之,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失业率较高. • 政府陷入两难境地,政府无法同时解决两个问题

  24. (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 1.“促进论” • 在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要素尚未充分有效地使用、劳动者没有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因此政府可以选择通货膨胀政策,实行财政赤字预算,扩大货币发行,增加政府的投资性支出,以扩大总需求,劳动总供给增加,从而刺激经济增长。这样,由于投资乘数(即增加投资可以引起几倍于投资量的国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在通货膨胀的同时,实际产量也增加了。

  25. (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 2.“促退论” • (1)较长时期的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经营成本,使生产性投资下降;(2)它会造成对资金的过度需求,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降低金融体系的效率;(3)它会打乱正常的资金分配流向,使资金流向非生产部门,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4)在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产生预期之后,政府可能会加强全国的价格管制,从而使经济运行更加缺乏竞争性和活力。

  26. (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 3.“中性论” • 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因此,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无正效应,也没负效应,它是“中性”的。

  27. 四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一)、实行紧缩政策 • 1.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其主要方法是: • (1)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从而压缩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压缩其贷款能力,达到紧缩贷款规模、减少投资、压缩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28. 四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 (2)提高利率。一方面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促使商业银行提高贴现率,导致企业利息负担加重,利润减少,从而抑制企业贷款需求,以达减少投资、减少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提高存款利率,鼓励居民增加储蓄,把消费基金转为生产基金,减少通货膨胀压力。

  29. 四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 (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或市场出售手中持有的有价证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金或企业居民手中的现金和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从而达到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 (4)中央银行规定基础货币指标,通过控制基础货币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 (5)道义上的劝告。中央银行用口头或书面的要求去影响商业银行,实现其紧缩信贷总规模、压缩市场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30. 四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 2.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削减开支,压缩公共工程的支出,并提高个人所得税,使消费者的可支配的收入减少,以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减少政府和个人支出,以紧缩对市场商品的需求。

  31. 二.收入政策 • 1.工资管制:是指为抑制工资上升导致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管制工资上涨的措施. • (1)确 定 工 资—— 物 价 指 导 线, • (2) 政府实行冻结工资物价措施. • ( 3 ) 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三).供给管理政策 书270

  32. 附1: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 年 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RPI 6.0 2.4 1.9 1.5 2.8 8.8 6.0 7.3 18.5 17.8 年 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88 1999 RPI 2.1 3.9 8.6 13.2 21.7 14.8 6.1 0.8 -2.0 -2.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33. (1)1980通胀高峰(6%) 财政赤字。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 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0年为22.6%。 2.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 • (2)1985通胀高峰(8.8%) • 信贷规模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5年为23.9%。 • 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5年为19.8%。 • (3)1988通胀高峰(18.5%) • 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 • 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引起了较高的通货膨胀。 • (4)1994通胀高峰(21.7%) • 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 • 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社会投资增长率1993年为12.1%。

  34. 第二节通货紧缩 • 1、通货紧缩是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下降。 • 2、流通中的货币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预期普遍不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严重缩水。 • 3、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发生的物价连续下跌,另一个是通货量,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 • 实质:通货紧缩是“伴随物价下跌而出现的经济衰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