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I’ll Have What She’s Having: Effects of Social Influence and Body Type on the Food Choices of Other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 36, April 2010. I’ll Have What She’s Having: Effects of Social Influence and Body Type on the Food Choices of Others. 指導 教授 :胡凱傑老師 99353011 周 恒 銓 99353015 陳伊君 99353027 謝 宜臻 99353041 鍾  岳. BRENT MCFERRAN DARREN W. DAHL GAVAN J. FITZSIMONS

comfort
Download Presentation

I’ll Have What She’s Having: Effects of Social Influence and Body Type on the Food Choices of Other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36, April 2010 I’ll Have What She’s Having: Effects ofSocial Influence and Body Type on theFood Choices of Others 指導教授:胡凱傑老師 99353011 周恒銓 99353015 陳伊君 99353027 謝宜臻 99353041 鍾 岳 BRENT MCFERRAN DARREN W. DAHL GAVAN J. FITZSIMONS ANDREA C. MORALES

  2. 作者簡介 Gavan J Fitzsimons Brent McFerran Dahl_Darren Andrea C. Morale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行銷領域 助理教授 ColumbiaUniversity 行銷領域 助理教授 Duke University 應用行銷研究 教授 Duke University 行銷心理學 教授

  3. 摘要 • 本研究探討周圍顧客的體型如何影響消費者食物上的消費。 • 我們發現消費者定錨於在周圍他人食物的量,但份量會隨著其他消費者的體型而作調整。 • 我們發現人們會跟隨另一個一開始選擇大份量的消費者來選擇較大的份量,但若此消費者是肥胖的則此份量會明顯較小於消費者是瘦的。 • 我們還發現當在外觀上低自尊的及低認知負荷的消費者其調整會更顯著。

  4. 前言(1/2) • 肥胖和不健康的食物消費是主要的健康議題,在探討流行病原因中,有些作者認為是久坐或是基因,但大部分研究指出飲食的顯著增加是肥胖的主因。我們很常在公共場所吃飯,卻很少有研究探討我們對於食物的選擇如何被周圍的人所影響。 • 雖然之前的研究已經開始探討人們的食物消費選擇受到社會和人際交往的影響,但其在文獻上缺乏探討我們的食物選擇被其他消費者的體型所影響。

  5. 前言(2/2) • 回顧社會影響力的文獻,我們建議人們在食物的選擇,如很多其他領域的消費行為,強烈受到人際關係的影響。 • 根據參考群體的研究,消費者不希望仿效不喜愛團體的成員。 • 在使用定錨和調整的模型中,我們建議消費者定錨於周遭消費者的消費量,然後我們認為被觀察對象的體型會影響消費者所選擇食物份量的大小。 • 三個研究的結果都和此框架一致,其提出一個全面的調查,在社會性影響和食物選擇的文獻上提出了新的洞見,顯示人們如何參考他人的選擇以形成自己的消費選擇。

  6. 概念背景 • 定錨和調整過程 • 社會影響和食物選擇 • 肥胖和消費 • 認知健康性的食物選擇

  7. 定錨和調整過程 • Wansink, Kent, and Hoch(1998)提出購買份量的定錨和調整模型,此模型中定錨以一個零售店為實驗,與多個單位價格、購買數量限制及可增加購買量的暗示銷售有關。消費者在購買時大多都以一個較低的購買量當「錨點」,之後再根據購買當下所得之資訊,做向上但不足額的調整;如果一開始是較高的定錨,則會做向下但不足額的調整。 • 當Wansink等人提出定錨和調整模型聚焦於零售店可以建立影響購買數量決策,我們知道定錨可以來自各種的消費環境。我們建議其他消費者還可以設置購買的規範,做為消費者使用來決定消費多寡的定錨。

  8. 社會影響和食物選擇(1/2) • 過去的研究表明,消費決策被周圍的人所影響,人們在零售方面對於他人行為是敏感的。 • Herman等人認為,食物選擇被希望傳達的某一些印象或堅持社會規範所影響。他們回顧實驗顯示,當同伴設定一個規範,其他參與者傾向吃更多(或更少)如同伴一樣。 • 這項研究證明一個定錨如何被消費者設立來影響他人的消費量決策。由於社會規範是強大的,我們期望發現人們定錨於他人的消費量,依據高或低定錨來決定自己的消費量。

  9. 社會影響和食物選擇(2/2) • 儘管這類研究證明飲食行為的效果是社會影響力的函數,但關於誰是在旁邊的其他消費者是不可知的。根據此研究,只要他們選擇了相同的份量,不管共餐的人是苗條的或肥胖的並沒有差異。然而,研究顯示我們觀察肥胖的人和正常體重的人是不一樣的方式,因此對於他們的食物選擇,我們可能無法以相同方式做出反應。

  10. 肥胖和消費(1/2) • 一些最近的研究已經開始探討肥胖的人消費之影響。如肥胖的人被認為是消費量的增加。 • 一個有趣的研究,Christakis and Fowler (2007)發現當親近的人(如朋友,兄弟姐妹,配偶)變胖時,自己變胖的機會便會增加。 • 然而,肥胖是大部分人都希望避免的,研究表明我們避免與不受歡迎族群的相關行為。 • 上述研究專注在消費者對於他人吃多寡的反應以及他人體型如何影響消費,很少研究一起探討兩者。

  11. 肥胖和消費(2/2) • 消費者研究開始顯示,社會上的人被他人在期望團體或分離團體而影響。人們想要成為期望團體的一份子,相反地想要避免成為分離團體。 • 我們的研究延伸過去結果利用專注於參考團體如何影響消費者量的選擇,探討分離團體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專注於數量是重要的,因為它可以讓我們來測試定錨和調整模型。 • 由於肥胖代表分離團體以及研究說明我們避免不想模仿的選擇,我們期望定錨於另一個消費者的的調整可被他的體型影響。如果其他消費者建立了大量食物選擇的規範,當此人是肥胖時我們預測消費者會向下調整,導致消費者明顯減少吃的量。 • 肥胖者被認為吃不好且放縱,但這種影響可能只存在於不健康的食物類別。

  12. 認知健康性的食物選擇(1/2) • 雖然有許多研究探討飲食行為,這些研究往往集中於不健康項目,如餅乾、冰淇淋和糖果。消費者連結減重和吃對的食物而不是吃適當的份量,但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實現健康體重上後者至少是和前者一樣好。 • 人們對於肥胖者的印象為大份量漢堡和薯條而不是沙拉。因此肥胖與健康食物的連結並不是強烈的。 • 在相關的研究,Johnston (2002) 發現,參與者在觀察有大胎記(birthmark)的消費者之消費量後並沒有改變他們的冰淇淋攝入量。雖然胎記創造了一個恥辱並使其成為分離團體一員,但這沒有與肥胖連結,所以沒有影響消費。因此影響人們的行為,配對刺激(不健康食品)及目標(肥胖的人)需要同時存在。

  13. 認知健康性的食物選擇(2/2) • 具體而言,當他人所選擇的食物是不健康的,在他人是瘦的時消費者將吃的更多比起他人是胖的。然而,當食物是健康的,體型對消費的影響力將會降低。 • 研究一的目的是要測試體型的定錨和調整過程之觀點,以及研究此模型是否受限在不健康食物下。

  14. 以下三個研究 研究一 食物:健康v.s.不健康 食物拿取量:多 v.s. 少 研究二 外觀自尊:低 v.s.高 研究三 認知負荷:低 v.s.高 性別 節制飲食

  15. 研究一 -參與者 (1/2) 食物:健康v.s.不健康 • 假設 =>2*2+2 夥伴的體型:瘦v.s.肥胖 控制因素:沒有夥伴,M&Msv.s. 燕麥 • 參與者 => 95名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在學女性 • 她們在完成這次測驗後能夠得到10元的酬勞。 • 女性對於體型上的社會比較較為敏感(Trampe, Stapel, and Siero 2007),且我們的夥伴亦為女性,故我們限制這次的研究對象為女性。

  16. 研究一 - 參與者 (2/2) • 參與者 (1)N=4 她們不會注意到夥伴拿了什麼 (2) N=2 拿和吃的量超過平均的三個標準差以上 (3) N=1 對食物過敏,選擇不吃任何東西 • 參與者在中午到下午六點鐘之間,被獨自邀請進入實驗室裡,目的要讓參與者體驗欣賞電影的檢視實驗。 • 實驗進行前會聲稱「為了把握時間」,告知參與者必須兩兩一起受測(另外一位參與者是一位受訓過的夥伴) • 「為了要讓實驗更逼真」,我們提供參與者甜點,使之在觀看影片時能邊享用,並且在電影放映前選取自己想要的點心量。

  17. 研究一 - 步驟 (3/3) • 這位夥伴食用五湯匙量的甜點(接近71克的燕麥或者108克的M&Ms),此量是被前測過,對一個人而言是很大的量。 • 該參與者被邀請食用點心,不論是夥伴或者研究人員都不能看到該參與者選擇了多少量。 • 該參與者以及夥伴接著會被分別帶領到一間有電視的房間,欣賞的電影是一段五分鐘的親切影片—Robot,看完後要填寫關於他們體驗的一份問卷。 • 這份問卷包含一些有關這部影片的模擬問題(包括產品的放置)、房間(包括是否有合適的光線和椅子),飲食尺度的限制、他們的身高體重、操作確認以及猜忌的調查(suspicion probe)。

  18. 研究一 - 操作 (1/2) • 我們在瘦和胖的條件都使用同一位夥伴,而她和大量主要的參與者有相同的種族特性,為了要操縱夥伴的體型,這位夥伴需要在肥胖的條件下穿著一個專業製造的肥胖義肢 重約81.8公斤 BMI接近33 衣服尺寸為16號 ↓穿義肢後 ↑穿義肢前 身高是157.5公分 重47.6公斤 BMI為19.2(為正常值的底線) 衣服尺寸為00 FIGURE 1. The Confederate Without The Prosthesis And With The Prothesis.

  19. 研究一 - 操作 (2/2) • 我們使用Wansink和Chandon(2006)的論文中的操作方法,麥片和M&M巧克力被用來作為健康和不健康的食品,因為它們是相似的熱量密度,但是在健康程度的認知上有極大的不同。 • 為了要確定這次研究個體的內部操作有效性,我們實施一個前測,證實麥片確實在感知上是較健康的、較不快樂的且較M&Ms不易造成變成肥胖。

  20. 研究一 - 方法 (1/4) 一、相依變量(Dependent Measures) • 主要影響變數: 將參與者拿取及食用的點心重量, 作為夥伴體型的函數。 • 為了要評估參與者吃了多少量,盛裝M&Ms和麥片的碗必須在會議前以及會議結束後都要量秤重量,以計算她起初拿了多少量。 • 由於影片時間很短,並非所有參與者都將她們拿取的食物吃完,但是她們離開房間時不允許將她們的碗帶走。

  21. 研究一 -方法 (2/4) • 在我們的範例中,參與者會看到夥伴拿了多少食物,但她們並沒有觀察到夥伴實際的消耗量。 (與Conger et al. 1980;Johnston 2002; Polivy et al. 1979的研究方法不同) • 我們研究中選擇要放多少在盤子裡是一個「一次決定(one-shot decision)」。跟過去研究不同的是,參與者不能夠「離開一下(go for seconds)」或者臨時改變她們想要拿取食物的量。 • 本身而言,這代表一個管理更多的測驗,因為參與者不能在看到其她人吃完食物後,再更新她的選擇。

  22. 研究一 -方法 (3/4) 二、其他變量(Other Measures) • 參與者的飲食控制或限制的傾向是由Herman and Polivy的十點量表測量得來(量表信度為α=0.83) 「你多常節食?」 「你在其他人面前會敏感地吃但是自己一個人時卻又揮霍地吃?」 「你在吃過多東西之後會有罪惡感嗎?」 • 研究時間:在我們的研究之前,評估期間至少一周 • 調查方法:線上調查。 • 許多研究顯示,被限制飲食的人的行為和其他沒有被限制的人不同,因此我們把這個變數包含在我們分析裡的共變異數中。

  23. 研究一 - 方法 (4/4) • 在問卷的最後會用七點量表(-3~+3)檢查評估該夥伴的體型: • 「這次實驗另外的主題是…」(非常過重/非常過輕;非常肥胖/非常瘦) • 「和我自己比較,這次實驗的其他學生…」(非常過重/非常過輕)(量表信度是α=0.76) • 在這次和隨後的研究,我們主要的參與者都有正常的BMI值,故參與者的BMI變異不列入討論。 • 猜疑調查的結果顯示沒有參與者懷疑夥伴的肥胖不是真的,也沒有注意到她和其他參與者不是同類。 • 在這次研究中,我們也記錄每天會議進行的時間,且在分析中作為控制變因。

  24. 研究一 -結果 (1/4) 一、操弄性檢驗(Manipulation Check) • 操弄檢驗是成功的 相依變數:知覺上的BMI值 獨立變數:攝取的總量&夥伴的體型 • 參與者的限制飲食導向及每天的時間做為共變異,則揭露只有一個主要因素影響夥伴的尺寸 【F(1,59)=52.92,P<0.001】 • 平均的樣本顯示參與者感知該夥伴穿著服裝時(M=0.46)比沒有穿著(M=1.93)來得肥胖。

  25. 研究一 -結果 (2/4) 二、獨立變量(Dependent Measures) • 我們將兩種食物(麥片或M&Ms)的拿取量和食用量在分析前就先標準化 • 為了幫助解釋,未標準化的平均呈現如下: • 共變異數的分析(ANCOVA)和從碗裡拿取的食物量作為相依變量揭露了只有一個主要影響夥伴體型的因素【F(1,60)=3.96,P=0.05】 • 參與者在當夥伴是瘦的時候比胖的時候拿更多食物(單位:克) • 食物類型和夥伴體型之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1) • 顯示不論食物被感知是健康或不健康的,參與者在看到肥胖的人拿很多食物,和一個瘦的人拿取一樣的量後,在拿取的量上較為克制。 (Mgranola=41.33, MM&Ms=74.27) (Mgranola=33.47, MM&Ms=58.20)

  26. 研究一 -結果 (3/4) • 與控制組相比,如果當時有夥伴在現場,參與者平均會從碗裡拿較多的食物: 有夥伴=>M granola=38.06, MM&Ms=66.23 沒夥伴=>M granola=22.33, MM&Ms=22.71(單位:克) 【F(1,85)=19.53,P<0.001】 • 不論食物被感知為是健康或者不健康的(F<1),參與者不論吃麥片或者M&Ms,當夥伴是瘦的時候的實際消耗量均為胖時的接近兩倍。 (Mgranola=21.47, MM&Ms=33.00) (Mgranola=13.13, MM&Ms=20.47)

  27. 研究一 -結果 (4/4) (Mgranola=12.44, MM&Ms=11.86) (Mgranola=18.00, MM&Ms=26.73) • 相較於控制組,參與者在有夥伴時吃得比沒有夥伴時多 【F(1,85)=4.40,P<0.04】 • 控制組的參與者吃得比那些旁邊站有一位胖的夥伴的人少,且當夥伴為瘦子時,控制組吃得更少 • 參與者+瘦夥伴 >參與者+胖夥伴 > only參與者(控制組)

  28. 研究一 -討論 (1/5) • 研究一提供了人們在食物的選擇上與其環境中的他人息息相關的證據。 • 當參與者一開始觀察到另外的消費者拿取大量的定錨組合(anchorset)時,相對比當他們被隔離做選擇時拿取的食物量多。 • 但是我們發現已確定的定錨量之調整範圍,會根據其他消費者的體型而減少 =>向下調整的程度:(其他消費者)胖>(其他消費者)瘦 • 有趣的是,我們觀察到不論食物被感知為是健康或者不健康時,有幾乎完全相同的影響。 社會上對於包含胖瘦、健康&不健康食物的影響效應都是很普遍的。 但我們的結果顯示其實是獨自選擇食物所造成的影響,而非刻板印象中,是由於和肥胖的人一起選擇食物而造成的影響。

  29. 研究一 -討論(2/5) • 當參與者被夥伴陪同拿取食物,再獨自到一間房間裡觀賞影片: • 第一,參與者似乎有可能已經選擇一部份去傳達對於夥伴印象的渴望,導致她無法解釋為何當她被隔離時,也需要吃得較多(Roth et al. 2001)。 • 第二,飲食行為上的社會影響效應已經顯示,即使當夥伴是虛構的或者不是生理上真實呈現時也持續存在(Roth et al. 2001)。

  30. 研究一 -討論(3/5) 外群:一詞源於「社會認同理論」,為個人認為蔑視、反對或者渴望參與競爭的社會群體。 • 我們的發現理論上和最近由Berger and Rand(2008)所顯示的一致。 • 他們發現消費者在被告知外群(outgroup)(v.s.內群)是在校園裡消費垃圾食物的最多數後,會吃較少的垃圾食物。 • 但是,儘管外群和調整過程之間的連結有被記錄,Berger and Rand的發現,可能不只受到組織狀態影響而減少,也會藉由外群號稱的消費量而減少。 • 在Berger and Rand的研究中,外群總是和不健康的消費存在高度的定錨。

  31. 研究一 -討論(4/5) • 例如,當Berger and Rand(2008)發現人們在被告知畢業的學生(為一外群)酒喝很多後,會喝得較少,那萬一他們反而是被告知說畢業的學生酒都喝得比較少呢? • 他們如果被告知外群成員都是重度酒精嗜好者,他們會喝得比他們能喝得更少?或者結果會事與願違,反而造成人們偏離成喝得更多呢? • 根據文獻,消費者應該對那些成功的反社會群體定錨的論點,做很大程度的調整(Berger and Heath 2008; White and Dahl 2007)。

  32. 研究一 -討論(5/5) • 根據這項理論,我們預測消費者會跟隨小的定錨而向上調整,但是該調整的大小會受到其他消費者的組織狀態而減少。 • 因此,消費者在看到肥胖的消費者(v.s.瘦的)選擇較小的份量之後而消費較多。 • 研究二中會檢驗這個預測,並且檢視消費者是否只是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吃較多食物,或者他們當環境裡有其他肥胖的人時會吃得較少。

  33. 研究二 - 實驗方法 假設=>2 * 2 + 1 與實驗一的不同 →實驗中限制飲食 →參與者不再只能選擇單一食物(研究一,參與者的食 物選擇有限制),在裝有糖果的7個碗中做選擇 定錨研究→操作夥伴選擇數量 若一個人選擇量的多寡,同時影響消費者選擇,這將是一個消費者定錨食物選擇的證據 食物拿取量:多 v.s. 少 控制因素:沒有夥伴 夥伴的體型:瘦v.s.肥胖

  34. 研究二 - 樣本選擇 參與者包含115英國哥倫比亞大學女學生 刪除樣本 2位參與者指出他們並沒有注意到夥伴拿了什麼 3位參與者吃的量過高(中位數+3σ以上) 2位參與者有操作上的失敗,導致受試者錯誤 有效樣本108位女學生

  35. 研究二 - 實驗過程 夥伴先遞上一個碗,然後在參與者的眼前選擇她的糖果 食物很少條件下, 夥伴隨機從7個碗中選擇了2個糖果 食物很多條件下,夥伴隨機在7個碗中選擇了接近30個糖果 (全距27~35; Mheavy=31.42 , SD=1.71 ; Mthin=30.9 , SD=2.1 ,F<1)

  36. 研究二 - 相依評量 主要影響因素 (1)體型如何影響其他消費者選擇 (2)確認參與者認知夥伴拿的量 在一個給定的數量內 7個碗糖果數-會後剩下-夥伴拿的量=參與者拿了多少糖果 →是否因為體型而影響其他人的選擇 節制飲食尺度的信賴度是α=0.77夥 夥伴體型認知信賴度是α=0.84(與實驗一同) 確認參與者認知夥伴拿的數量 →單一的7點量表衡量: “另一批學生在零食吧檯上拿了多少?”(沒有拿/拿很多)

  37. 實驗結果

  38. 研究二 - 操弄檢驗 確認參與者認知→影響參與者拿的量 ANCOVA,兩因子(糖果拿多少,夥伴體型)做為相依變數 參與者節制飲食導向與共變數,揭露出一個主要影響夥伴體型的因素(F(1,81)=115.36 , P<.001) 樣本的中位數顯示 參與者會覺的夥伴帶上義肢會顯得她胖一點 ANCOVA的結果 參與者相信比起夥伴只有拿2個(M=2.4)當夥伴拿30顆糖 夥伴會拿更多 (F(1,84)=221.71, P<.001) (M=0.10)

  39. 研究二 - 相依性評估(1/6) 在ANCOVA裡,碗中的糖被拿走的數量當作相依性評估來接露一個主要影響拿走數量的因子(F(1,84)=71.9,P<.001 ) 使得比起夥伴只有拿2個(M=4.72),當夥伴拿30顆糖時,參與者會拿更多 更重要的是,主要的影響被預測體型X糖果拿的數量的交互作用限制(F(1,84)=8.87, P=.01) 計畫中的比較(在高/低定錨情況中)指出 當夥伴拿了30顆糖,當她胖的時候(M=10.6),參與者會比夥伴在瘦的時候(M=14.45; F(1,39)=5.07, P=.03)拿得更少 相反的是,當夥伴拿了2顆糖時, 夥伴胖的時候(M=5.43)參與者比”她”瘦的時候(M=4.04)拿得更多 夥伴胖 (M=14.45) 拿30顆糖 參與者拿得少 夥伴瘦 (M=4.04) 拿2顆糖 參與者拿得少

  40. 研究二 - 相依性評估(2/6) 控制團體(M=8.5) →沒有夥伴陪伴 在以下的狀況下顯著不同 瘦/拿得少(F(1,40)=19.14,P<.001) 胖/拿得少(F(1,39)=6.78,P<.01), 瘦/拿的多的條件(F(1,38)=10.40,P<.01)

  41. 研究二 - 相依性評估(3/6)

  42. 研究二 - 相依性評估(4/6) 確認參與者認知→影響參與者吃的量 ANCOVA,兩因子(糖果拿多少,夥伴體型)做為相依變數 參與者節制飲食導向與共變數,揭露出一個主要影響夥伴體型的因素(F(1,81)=115.36 , P<.001) 主要因素影響夥伴拿的數量是顯著的(F(1,84)=22.18, P<.001),使得當夥伴拿的多(M=8.12)參與者吃糖數量比夥伴(M=3.72)拿的少時來的多→夥伴拿的多,參與者吃的也多 還有一個主要因素影響節制飲食尺度(F(1,84)=7.71, P<.01) 預測體型X拿的數量有交互作用 • 43

  43. 研究二 – (相依性評估5/6) 計畫中比較指出 當夥伴拿很多糖時,當夥伴胖時(M=6.25)參與者會吃得比他在瘦(M=9.82 ; F(1,39)=5.11, P=.03)的時候少 當夥伴拿的非常少的糖時,夥伴胖時(M=4.26),參與者會吃得比夥伴瘦時還多(M=3.20 ; F(1,44)=2.76 , P=.05 , 單尾檢定) 控制團體(M=7.88)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是顯著的不同, 瘦/拿得少(F(1,40)=19.72, P<.001) 胖/拿得少(F(1,39)=9.94 ,P<.01) 夥伴胖 (M=6.25) 拿30顆糖 參與者吃得少 夥伴瘦 (M=3.2) 拿2顆糖 參與者吃得少

  44. 研究二 - 相依性評估(圖五)6/6

  45. 研究二 - 討論(1/10) 影響一個人吃的多寡是依賴著他人的動作 我們展現出消費者介由其他人的消費選擇訂出自己的基準 →這種行為發生在消費者觀察他人的選擇之後 更重要的是,這個結果支持我們的交互作用的假設 當夥伴顯示要拿很多食物時(高定錨) →在夥伴很胖,參與者調整選擇吃得很少 相反的當夥伴看似要拿少量(低定錨) →當夥伴很胖,參與者調整選擇吃得很多

  46. 研究二 - 討論(2/10) 重要的是,這項實驗顯示你的行為並不代表減少我的的行為 →看的是定錨的大小 消費者與其他團體聯絡,可能增加他們行為上的差異,但不是看到胖的人選擇很少的數量而少吃(參與者消費更多) 來自於低定錨所向上升的調整(Wansink et al. 1998) 研究二,對於個性與健康貢獻裡 (e.g. Gerrard et al. 2005 ; Gibbons and Gerrard 1995 ; Gibbons et al. 1998)點出現實中那些沒有加入的行為變數(i.e. 非吸菸的人,非酗酒的人)也可能影響那些行為者的偏好

  47. 研究二 - 討論(3/10) 雖然之前的研究有實驗吸菸者,青少年父母以及魯莽的駕駛影響人們對於他們生活型態風險的喜好度,卻沒有對那些規避風險的人做實驗 根據我們的研究,想像一個”不冷靜(uncool)”非酗酒的人,當他們努力避免自己與那些(酗酒的)團體相連結,實際上可能誘使增加酗酒量 相同的,Oyserman, Fryberg and Yoder(2007)的實驗,少數群體的健康知識與宿命論者的可以影響一個人觀感 (油炸食物有多黑心?) 他們並沒有實驗為,推薦團體成員吃的(不)健康,改變食物選擇的真正的行

  48. 研究二 - 討論(4/10) • 然而研究一與研究二的結果支持社會的影響力對於人們食物的選擇以介由體型影響消費者,卻沒有人針對這些影響做研究 • 真的站在胖子旁邊而真的吃得比較少? • 或是你根本不會在意哪個胖子的出現? • 明確個性或情境因子對於提升參考團體敏感度有影響嗎? • 社會比較學研究(Festinger 1945 ; Kruglanski and Mayseless 1990; Wood1989) 評論個自身有相關的評價,意思是說人們以自身的觀點比較自己的行為與他人的相關性 • 在社會比較理論基礎中,許多研究支持消費者會和與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較(see Wood 1989)

  49. 研究二 - 討論(5/10) 假若那些外群體影導人們自我的調整,可是我們並沒有找到BMI影響我們結果的證據 (我們希望那些自己增重的胖子(高的BMI值)不要自我調整成與那些分散的外群體(outgroup)相同的水準) →人們顯現出的滿意度,可能與自己的BMI值沒有相關 例如:有些人患有神經厭食症,客觀的來說常常都是瘦子,但是他們對自己的身材還是很不滿意; 相同的, 消費者有很高的BMI值對於他們的外表很滿意且很有自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