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三章    材料的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

第三章    材料的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 冲击载荷的特点. 1 、冲击载荷加载速率高,而静载荷加载速率低。. 2 、在冲击载荷下,冲击应力不仅与零件的断面积有关, 而且与其形状和体积有关。若零件不含切口,则冲击能 被零件的整个体积均匀地吸收,从而应力和应变也是均 匀分布的;零件体积愈大,单位体积吸收的能量愈小, 零件所受的应力和应变也愈小。若零件中有切口,则切 口根部单位体积将吸收更多的能量,使局部应变和应变 速率大为升高。. 第一节 冲击弯曲试验与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 :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用能 量定性地表示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征的物理量。.

corb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材料的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材料的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 冲击载荷的特点 1、冲击载荷加载速率高,而静载荷加载速率低。 2、在冲击载荷下,冲击应力不仅与零件的断面积有关, 而且与其形状和体积有关。若零件不含切口,则冲击能 被零件的整个体积均匀地吸收,从而应力和应变也是均 匀分布的;零件体积愈大,单位体积吸收的能量愈小, 零件所受的应力和应变也愈小。若零件中有切口,则切 口根部单位体积将吸收更多的能量,使局部应变和应变 速率大为升高。

  2. 第一节 冲击弯曲试验与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用能 量定性地表示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征的物理量。

  3. 一、冲击弯曲试验 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4. ①原理: 将试样水平放置在试验机支座上,缺口位于冲击相背方向。 试验时,将摆锤置于H1位置,位能GH1,释放摆锤冲断 试样后,剩余能量GH2,则GH1-GH2即为试样变形和断 裂吸收的功—冲击吸收功AK,单位“J”。 试样冲断时所消耗的冲击功A k为: A k = m g H1 – m g H2 (J)

  5. 2、 多次冲击试验 当冲击次数少于500~1000次,试样断裂规律与一次冲击 相同. 当冲击次数大于(N)>105时,断口具有典型的疲劳断口 特征,因此应进行小能量的多次冲击试验。 多次冲击试验在落锤式多次冲击试验机PC-150上进行, 冲击频率为450周次/min,600周次/min,冲击能量0.1~1.5J 可调。

  6. 冲击功A-冲断次数N曲线,A↑→N↓。

  7. 二、冲击韧性及其工程意义 1、  一次冲击 ① 冲击韧度 FN缺口处截面面积 αk表示单位面积的平均冲击功值。 αk是一个综合力学性能指标,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有关。

  8. a、检查金属的冶金质量和热加工质量 缺陷:气孔、夹杂、偏析、分层、过热、 过烧、回火脆性等。 ② 一 次 冲 击 弯 曲 试 验 的 用 途 b、测定材料的冷脆性转变温度, Ak~T曲线 c、σs相近的材料,根据Ak值评定材料对大能 量冲击破坏的缺口敏感性。 d、反映材料对一次和少数次大能量冲击断裂的抗力, 对某些在特殊条件下服役的零件,如弹壳、防弹甲板 等,具有参考价值;

  9. 2、  多次冲击 ①衡量指标:冲击能量A~冲击次数N。 ②材料对多次冲击的抗力取决于以下因素: a、冲击能量高时,材料的抗多次冲击能力主要取决于 塑性;冲击能量低时,材料抗多次冲击能力则主要取决 于强度。 大多数受多次冲击载荷作用的零件属于小能量冲击, 因此强度是影响零件寿命的主要因素。

  10. 35钢:经200℃、500℃回火后的多冲击曲线,两条曲线在35钢:经200℃、500℃回火后的多冲击曲线,两条曲线在 102周次左右相交。交点以左,经500℃回火钢塑性高、 强度低,其冲击疲劳抗力高,寿命长;交点以右,冲击 能量低时,经200℃回火钢塑性低, 强度高,其冲击疲劳 抗力高,寿命长。 回火:当把钢中的马氏 体加热到共析温度下的 某一温度时,就会沉淀 出稳态的α相和Fe3C, 这种处理称为回火。

  11. b、不同的冲击能量要求不同的强度与塑性配合b、不同的冲击能量要求不同的强度与塑性配合 图为40钢在不同能量下的冲断次数与回火温度关系曲线, 曲线有峰值,且峰值随冲击能量的增大,向高温方向移动。 表明:不同冲击能量下,欲使 寿命提高,需不同的强度—塑 性配合。 锻锤锤杆:45Cr 油淬+650℃回火 ,αk高,塑性高,强度低,易折断,寿命低。 改用盐水淬火+350~500℃中温回火,强度提高, αk与塑性降低,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12. c、 αk值对冲击疲劳抗力的影响 材料强度不同,塑性和冲击韧性对冲击疲劳抗力的 影响不同。 ⅰ、高强度钢、超高强钢,塑性和冲击韧性作用大。 ⅱ、中、低强度钢,塑性、冲击韧性作用不大, 因为中、低强度钢的冲击韧性已经较高。

  13. 四、冲击脆化效应 弹性变形以声速在介质中传播,在金属介质中声速很大 4982m/s,而普通摆锤冲击试验时,绝对变形速度只有 5~5.5m/s,冲击弹性变形总能跟上冲击外力的变化, 因而应变速率对金属材料的弹性行为及弹性模量没有 影响;而应变速率对塑性变形、断裂有显著影响。

  14. 冲击载荷作用下,瞬间作用于位错上的应力相当高,结冲击载荷作用下,瞬间作用于位错上的应力相当高,结 果造成位错运动速率增加,使滑移临界切应力增大,金 属产生附加强化。使许多位错源同时开动,抑制了单晶 体的滑移,同时,冲击载荷增加位错密度,出现孪晶, 减小位错运动自由行程的平均长度,增加点缺陷的浓度, 塑性变形不均匀等等,这些都使金属塑性受到抑制 бs↑↑,бb↑→冲击脆化。

  15. 材料塑性与应变速率之间并无单值依存关系一般,材料塑性与应变速率之间并无单值依存关系一般, 缺口试样冲击试验时的塑性低于静载试验高速变 形时,某些金属可能显示高塑性。 如密排六方金属的爆炸成型

  16. 第二节 低温脆性 一、系列冲击实验与低温脆性 1、系列冲击实验:不同温度下对同一种材料进行冲击 实验。分别在低温、室温和高温下对材料进行冲击实验, 得到不同温度下材料的系列冲击值Ak(或αk),从而 获得Ak—t,或αk—t曲线。

  17. 2、低温脆性 体心立方、密排六方金属或合金在温度低于tk时,由 塑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Ak↓↓的现象,称为 低温脆性。 材料发生冷脆性转变的温度→冷脆性转变温度tk

  18. 材料低温脆性的产生:与бs、бc随温度变化有关材料低温脆性的产生:与бs、бc随温度变化有关 金属先屈服后断裂,即韧性断裂。 ① t>tk,бc>бs 金属还没有屈服及发生断裂,即脆性断裂。 ② t<tk,бc<бs 面心立方金属бs随温度变化不大, 故在很低温度下仍未与бc曲线相 交,故不表现低温脆性现象。 奥氏体不锈钢可以用作低温钢

  19. 二、冷脆性转化温度及其评价方法 韧性 材料塑性变形和断裂全过程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强度和 塑性的综合体现。因而在特定条件下,能量、强度和塑性 都用来表示韧性。 所以依照试样断裂消耗的功,断裂后塑性变形的大小及断 口形貌均可确定tk。

  20. 1、按能量法定义冷脆性转变温度tk 能量、强度、塑性都可用来表示tk 当低于某一温度时材料吸收的 冲击能量基本不随温度而变化, 形成一平台(低阶能),以低 阶能开始上升的温度定义tk, NDT—nil ductility temperature,即无塑性(零塑性)转变温度。 在 NDT以下,断口有100%结晶区(解理区)组成。

  21. 2、当温度高于某一温度时,材料吸收的能量基本不变,2、当温度高于某一温度时,材料吸收的能量基本不变, 形成一个平台(高阶能),以高阶能对应的温度定义为 tk,FTP(fracture transition plastic)。 高于FTP的断裂, 断口为100%的纤维状断口。 该定义tk的方法, 最为保守。

  22. 3、以高阶能和低阶能的平均值对应的温度定义tk,FTE(fracture transition elastic)。 4、以Akv=15呎磅(20.3N·m) 对应的温度定义tk, V15TT。 根据实践经验,若冲击韧性大 于15呎磅或在V15TT以上工作, 低碳钢船用钢板就不会发生脆 性断裂。

  23. 5、冲击试样断裂后,断口形貌如图 缺口分为纤维区,放射区(结晶区)和剪切区,在不同 温度下,三个区的相对面积是不同的。 温度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纤维 区面积突然减少,结晶区面积突 然增大→材料由韧变脆,当结晶 区面积占整个断口面积50%时的 温度定义为tk,50%FATT或 FATT50(fracture appearanc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50%FATT反映了裂纹扩展变化特征,可以定性评定材料在裂纹扩展过程中吸收能量的 能力。

  24. 冷脆性转变温度 tk反映了温度对材料韧、脆性的影响, 也是一种安全性指标。 t工作>tk,机件安全 余量:Δ=t0-tk,取20~60℃ 对于受冲击载荷的重要零件, Δ取上限; 不受冲击载荷作用的非重要零件, Δ取下限

  25. 三、影响材料低温脆性的因素 1、晶体结构的影响 体心立方、密排六方金属及其合金存在低温脆性,面心 立方金属及其合金一般不存在低温脆性。 产生原因 迟屈服现象,б>бs高速加载,体心立方金属瞬间并不 屈服,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生屈服,且温度越低,持续 时间越长(不屈服,就不能削减应力峰值),这为裂纹 的发生和扩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6. 2、化学成分的影响 ①  间隙溶质元素含量增加, 晶格畸变程度加大,位错 运动阻力提高,屈服强度升高,脆性增大,韧脆转变温度 提高。 ②  置换型溶质元素影响较小(也提高冷脆性转变温度)。 ③  杂质元素S、P、Pb、Sn、As偏聚于晶界,产生 沿晶脆性断裂,提搞了冷脆性转变温度。

  27. 3、显微组织的影响 ① 细化晶粒,可提高材料的韧性,冷脆性转变温度下降。 原因 晶界是裂纹扩展的阻力;晶界增多有利于降低应力集中, 降低晶界上杂质度,避免产生沿晶界脆性断裂。

  28. 铁素体:碳原子溶入到α-Fe的八面体间隙内形成的间隙铁素体:碳原子溶入到α-Fe的八面体间隙内形成的间隙 式固溶体。 奥氏体:碳原子溶入到fcc的γ-Fe中的八面体间隙内形 成的间隙式固溶体。 渗碳体:是铁和碳形成的稳定化合物Fe3C. 贝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非层片状混合物。铁素体 为基,渗碳体为分散的圆形质点。具有硬度、强度、 韧性的最佳组合。 较高温度下形成上贝氏体,粗大。 较低温度下形成下贝氏体,细小。

  29. 马氏体:含碳低于0.2%的钢,在淬火或快冷条件下,马氏体:含碳低于0.2%的钢,在淬火或快冷条件下, FCC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无韧性,硬。 回火马氏体:十分细小的渗碳体在铁素体中的混合物, 是在马氏体形成之后重新加热时形成的。比马氏体韧 性改善。 回火索氏体(tempered martensite)是马氏体于回火时形成 的,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 。 贝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非层片状混合物。铁素体为 基,渗碳体为分散的圆形质点。具有硬度、强度、韧性 的最佳组合。 较高温度下形成上贝氏体,粗大 较低温度下形成下贝氏体,细小

  30. ② 金相组织 a、较低强度水平(低碳钢),回火索氏体最好tk↓↓, 下贝氏体组织次之tk↓,层片状珠光体最差tk↑。 b、中、高碳钢,等温淬火→下贝氏体组织tk↓↓, 优于淬火+回火→回火马氏体组织。 c、相同强度水平,上贝氏体的tk高于下贝氏体组织 (低碳钢低温上贝氏体的韧性高于回火马氏体的韧性)。

  31. d、低温合金钢,经不完全等温处理获得贝氏体和马氏体d、低温合金钢,经不完全等温处理获得贝氏体和马氏体 的混合组织,其韧性比单一贝氏体或单一马氏体组织好。 晶粒细小的混合组织。裂纹在此种组织内扩展要多次改变 方向(多裂纹陶瓷相似)消耗能量较大,故钢的韧性较高。

  32. e、马氏体钢中存在稳定的残余奥氏体,可抑制解理断e、马氏体钢中存在稳定的残余奥氏体,可抑制解理断 裂,从而显著改善钢的韧性。 f、 第二相的影响取决于第二相的形状、尺寸、分布状态、 第二相本身的性质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力。 第二相以球状、细小、均匀分布→tk↓,韧性较好

  33. 4、温度的影响 蓝脆 碳钢、合金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出现脆性,而在该温 度范围内,钢表面氧化为蓝色,故称为蓝脆。 静拉伸: 蓝脆的温度范围为230~370℃。 冲击载荷:蓝脆的温度范围为525~550℃。

  34. 5、加载速率的影响 提高加载速率,其作用如同降低温度,使材料脆性增大, 冷脆性转变温度提高。 加载速率对 tk的影响与钢的强度水平有关 ①  中、低强度钢的 tk对加载速率比较敏感。 ②  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的 tk对加载速率的敏感性较小。

  35. 6、试样形状和尺寸的影响 缺口曲率半径越小,tk越高,即V缺口试样的tk高于U 缺口试样。 不改变缺口尺寸,只增加试样的厚度时,tk升高;试样 各部分尺寸按比例增大时,tk升高。 试样尺寸增大,应力状态变硬,且缺陷增多, 脆性增大→tk↑。

  36. 作 业 第三章 1、名词解释:冲击吸收功;低温脆性;冷脆性转 变温度(韧脆转变温度) 2、用图说明体心立方(密排立方)金属的低温脆 性现象。 3、影响材料低温脆性的因素有哪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