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第四章 汽油机点火控制

第四章 汽油机点火控制. 传统的点火系统,其点火时刻的调整是依靠机械离心式调节装置和真空式调节装置完成的,由于机械的滞后、磨损及装置本身的局限性,故不能保证点火时刻在最佳值。而用 ECU 控制的点火系统,则可方便地解决以上问题。因为用微机可考虑更多的对点火提前角影响的因素,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达到最佳点火时刻,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改善排放指标。. 第一节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ECU 控制的点火系统主要有 ECU 、传感器和点火执行器组成. 电控点火系可分为有分电器式和无分电器式两种型式。. 1 )、分电器式点火系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汽油机点火控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汽油机点火控制

  2. 传统的点火系统,其点火时刻的调整是依靠机械离心式调节装置和真空式调节装置完成的,由于机械的滞后、磨损及装置本身的局限性,故不能保证点火时刻在最佳值。而用ECU控制的点火系统,则可方便地解决以上问题。因为用微机可考虑更多的对点火提前角影响的因素,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达到最佳点火时刻,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改善排放指标。传统的点火系统,其点火时刻的调整是依靠机械离心式调节装置和真空式调节装置完成的,由于机械的滞后、磨损及装置本身的局限性,故不能保证点火时刻在最佳值。而用ECU控制的点火系统,则可方便地解决以上问题。因为用微机可考虑更多的对点火提前角影响的因素,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达到最佳点火时刻,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改善排放指标。

  3. 第一节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ECU控制的点火系统主要有ECU、传感器和点火执行器组成

  4. 电控点火系可分为有分电器式和无分电器式两种型式。电控点火系可分为有分电器式和无分电器式两种型式。 1)、分电器式点火系 ECU根据各输入信号,确定点火时刻,并将点火正时信号IGt送至点火器,当IGt 信号变为低电平时,点火线圈一次侧被切断,二次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电,再由分电器送至相应缸火花塞点火。

  5. 点火线圈分配式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是将来自点火线圈的高压电直接分配给火花塞,有同时点火和单独点火两种形式。点火线圈分配式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是将来自点火线圈的高压电直接分配给火花塞,有同时点火和单独点火两种形式。

  6. 第二节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的控制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 1)、开环控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是靠预先在台架上用实验方法测得的数据来确定的。这些数据存入ECU的只读存储器ROM中,工作时,ECU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来选择调取。 2)、闭环控制方式是根据发动机实际运行结果的反馈信息来控制点火提前角的,所以闭环控制又称为反馈控制。通常,闭环控制方式是利用爆震传感器反馈爆震信号来控制点火提前角的。 目前广泛应用的电控点火系统,是在开环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再配以闭环控制方式的混合控制方式。

  7. 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提前角+基本提前角+修正提前角

  8. 起动期间:固定值   起动后     基本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由转速和负荷确定     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部分负荷工况根据冷却水温、进气温度和节气门位置等信号修正。       满负荷工况要特别小心控制点火提前角,以免产生爆震。      最大和最小提前角的控制:微处理器计算的点火提前角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发动机很难正常运转。

  9. 二、闭合角的控制 闭合角控制电路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蓄电池电压调节闭合角,以保证足够的点火能量。在发动机转速上升和蓄电池电压下降时,闭合角控制电路使闭合角加大,即延长一次侧电路的通电时间,防止一次侧储能下降,确保点火能量。

  10. 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是和初级电路断开时的初级电流成正比。通电时间短时,初级电流小,会使感应的次级电压偏低,容易造成失火。初级电流大,对点火有利;但通电时间过长,会使点火线圈发热,甚至烧坏,还会使能耗增大。因此要控制一个最佳通电时间。

  11. 第三节发动机爆震的控制 闭环控制所用的反馈信息可以是发动机的爆震信号、转速信号或气缸的压力信号等。最常见的是利用发动机的爆震信号作为反馈信息,用来控制大负荷等工况下的点火提前角; 爆震传感器将发动机的爆震状况反馈给ECU,一旦爆震程度超过规定的标准,ECU立即发出点火系统推迟点火;当爆震程度低于规定的标准时,ECU又会将点火时刻提前,循环调节点火时刻的结果,使发动机始终处于临界爆震的工作状态。

  12. 若用发生爆震的循环次数与实际工作循环的次数之比值(爆震率)来衡量爆震强度,可以定量地把爆震分为四个等级:若用发生爆震的循环次数与实际工作循环的次数之比值(爆震率)来衡量爆震强度,可以定量地把爆震分为四个等级: 爆震率在5%以下时为微爆震 5%~10%为轻爆震 10%~25%为中爆震 25%以上为重爆震。 当发动机出现1%~5%的轻微爆震时,其动力性、经济性接近最佳值。闭环控制方式即按轻微爆震来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

  13. 一定时间内无爆震时,就逐步增大点火提前角,直至发生轻微爆震;爆震率大于5%时,又将点火提前角减小,直至爆震消除。一定时间内无爆震时,就逐步增大点火提前角,直至发生轻微爆震;爆震率大于5%时,又将点火提前角减小,直至爆震消除。

  14. 第四节典型电控点火系 一、桑塔纳2000GLi型轿车点火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