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台灣老街的巡禮

台灣老街的巡禮. 五年七班 17 號 蘇宥綺 製作 資料來源:台灣的老街 黃沼元 著. 老街的定義與成因 ~. 日治時代前,「街」是人們對於早期聚落市集的統稱。 老街是大陸移民來台開墾後,所造成的人口聚集處,當然,其中也有日治時期因產業而興起的城鎮。 (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老街多集中在台灣的西部地區。 ) 老街是明末清初一直到民國初年的產物,所以至少都有近百歲的歷史了。. 北部地區老街 ~~.

cullen-head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老街的巡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老街的巡禮 五年七班 17號 蘇宥綺 製作 資料來源:台灣的老街 黃沼元 著

  2. 老街的定義與成因~ • 日治時代前,「街」是人們對於早期聚落市集的統稱。 • 老街是大陸移民來台開墾後,所造成的人口聚集處,當然,其中也有日治時期因產業而興起的城鎮。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老街多集中在台灣的西部地區。) • 老街是明末清初一直到民國初年的產物,所以至少都有近百歲的歷史了。

  3. 北部地區老街~~ 因為水運、港口的發展,帶動了台灣北部地區許多城鎮的興起。但也因為河流的淤積與交通形式的改變,老城鎮的光芒逐漸淡去……。今日的大稻埕、湖口、九份、三峽,不再是昔日重要的商業街,僅留下優美的建築,讓今日的人們散步其中,懷想當年……

  4. 北部的老街有: 開蘭第一頭城老街 (宜蘭) 雨港的崁仔頂老街 (基隆) 維持舊時風華的迪化街 台北第一艋舺老街 鳶山下的三峽老街 樟腦、茶香滿溢的石碇老街 基隆與台北間的水返腳老街 景致秀麗的茶鄉—坪林老街 溫泉與廟口—金山老街 山城、河港、熱鬧的淡水老街 以豆腐名勝天下—深坑老街

  5. 見證北台灣最早的開發—新莊老街 • 以陶瓷著稱的鶯歌老街 • 台灣貓村之稱的瑞芳侯硐老街 • 自水中淘金興起的九份老街 • 楊梅的老街與新街 • 伯公岡上的富岡老街 • 華麗精緻的大溪老街 • 竹塹城的北門老街 • 以擂茶著稱的北埔老街 • 洋溢紅磚風味的湖口老街 • 倚山濱海的苑裡街

  6. 開蘭第一頭城老街 和平街是頭城最早發展的街道,古稱「頭圍街」。清代頭城的精華 區域,就是這裡,它見證了頭城以往的繁華歲月。同時,它也曾是宜蘭地區最重要的經濟中心,現在則是全宜蘭碩果僅存的老街,特別值得珍惜。

  7. 台灣貓村之稱的瑞芳侯硐老街 侯硐舊名為「 猴洞」,此地於清乾隆末年時期,仍少有居民定居,山中洞穴多藏有猴群,幾經演變猴洞便成為該地地名。1920年(大正9年)1月27日瑞芳、猴洞段鐵路開始營業,民國51年4月1日改站名為侯硐。侯硐地區昔日以煤礦為主要生產活動,所以留下來的煤礦坑自然就成為觀光勝地。 近年來,因侯硐煤礦博物園區的成立再加上火車站後的山城內有許多可愛的貓咪而形成貓村。

  8. 中部地區老街~~ 從艱辛的開墾路開始,移民們跨入中部平原,逐一開創出風味各異的家園,平埔族人則漸往內山移居…… 中台灣的老街,風貌眾多,濱海倚山各有所長,但今日,僅餘觀光化的鹿港小鎮,古意的街道完整,成為中台灣老街的首選。除此之外,中台灣其實還有許多靜謐的老街值得欣賞哦!

  9. 中部的老街有: • 以鐵具聞名的犁頭店老街 • 航運繁盛的梧棲港口街 • 貓羅溪畔的大里老街 • 保存先民開拓遺跡的石岡老街 • 泉州風獨具的鹿港老街 • 以甘蔗起家的溪湖老街 • 中台灣的重心—草屯舊街

  10. 犁頭店老街 (南屯老街) 這裡不僅是台中地區開發的源頭,同時也是台中盆地最大都市。台中能以「後起之秀」的姿態,取代鹿港與彰化的核心地位,成為台灣中部農業與工業中心,並且躋身為中部最大商業都市,犁頭店街曾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中部最早的斜貫古道,從彰化縣城(半線街)經南屯老街(犁頭店城)到豐原(葫蘆墩),全長共30公里,至今多數皆已消失,現今在南屯老街及周邊仍可追憶其過去的歷史痕跡。

  11. 大里老街 大里老街就在大里市公所附近,大里福興宮的正前方。在一百多年前的清領時期,這裡可是台灣中部著名的商店街,當時的舊街全長約兩百公尺,可以直通大里溪畔的船運碼頭,由於當時大陸和台灣之間貿易鼎盛,台中或者南投內陸地區的貨物往來,許多都必須經由大里的碼頭轉運,使得當時的大里成為台灣第六大商埠,當時這裡的繁華景象,是今天難以想像的。目前的老街僅存一百多公尺,街屋仍可見到百餘年前的建築風格,讓我們得以了解當時店舖型房屋的特色。

  12. 南部地區老街~~ 紅毛番(荷蘭人)從台南大員上了岸,國姓爺鄭成功也帶兵來到南台灣。 台灣南部是開發最早的地區,留下的不只是古老的建築,還有許多動人的歷史故事與遺跡。到南台灣的老街漫步,眼見的是宏偉典雅的建築,用心更能感受其中的悠悠人情與風采……

  13. 南部的老街有: • 斗六的太平老街 • 醬油和建築齊名的西螺老街 • 北港朝天宮前的宮口街 • 阿里山上的奮起湖老街 • 歷史悠久的台南安平老街 • 總兵署武官進出的總爺街 • 理番教化的大目降老街 • 倒風內海畔的麻豆老街

  14. 灣裡溪畔的善化老街 • 猶如一彎新月的鹽水街 • 旗津的通山老街 • 水路運中心的岡山中街 • 美觀的旗山老街 • 客家人最早的聚落—美濃老街 • 新舊行業交融的橋頭老街 • 鮪魚的故鄉—東港老街 • 滿溢客家風味的豐田老街 • 澎湖中央街

  15. 總爺街(臺灣府城) • 總爺街,原名過坑仔街,是臺灣府城鎮北坊的一條街。總爺街位於今臺南市崇安街113巷口起,沿崇安街東北東至崇安街63號鎮轅境土地祠前止,是臺南市保存較完整的老街之一。清朝時,臺灣城的北門拱辰門至禾寮港之間逐漸形成一條街,稱之為過坑仔街。由於街的北面設立了臺灣總鎮署衙門,正對過坑仔街,故在康熙年間易名為總爺街。總爺街是與雲霄街、弓箭街、詔安街連在一起的一條街,是城外經拱辰門進入臺灣府城的重要通道 。

  16. 日治以後,隨著政府施行市區改正,附近闢築了新路,致使總爺街失去重要性,成為都市街弄中的一條小街,今名崇安街。日治以後,隨著政府施行市區改正,附近闢築了新路,致使總爺街失去重要性,成為都市街弄中的一條小街,今名崇安街。 P.S很像我們大夥家裡的後巷吧!!

  17. 澎湖的中央老街 • 馬公市中央老街是澎湖群島開發最早的市街,最遠追溯至宋、元時代,就有少數的閩南居民居住,人口聚集多了之後,就共同在窪地的頂端挖了一口大井(俗稱「四眼井」)。中央街舊稱為「大井街」,清朝將澎湖納入版圖後,軍隊的消費性需求增加,天后宮附近才逐漸出現店家,和原在天后宮前的「魚市」形成了馬公的「街市」。

  18. 澎湖的中央老街

  19. 離島的金門模範街~~ • 金門模範街,是台灣歷史建築之一,位於金門縣金城鎮,原名自強街,為丁字形的街道,共有40間。1924年,當時的金門縣商會會長傅錫琪與地方紳士翁同文決定為金門建起一條「足以為模範」的街道,因此前往南洋集資並蓋起這條街道。 • 建築風貌具日本、閩南、西洋、南洋等各種風格。建築多為二進店屋,第一進為日式洋樓,第二進為閩式建築。是金門維持許久的老街之一。

  20. 金 門 模 範 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