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家鄉的環境

家鄉的環境. 認識板橋的地理位置與地形. 板橋市地名. 昔前,平埔山胞凱達格蘭族在大嵙崁溪 ( 今大漢溪 ) 東岸沖積平原,成立擺接社。 清康熙末年間,有漳州人在今中和一帶,砍伐樟樹製造樟腦,腦丁在崁仔腳湳仔溪上架木橋西通擺接。閩南語鋸木料成平面稱木枋,與木板發音相同;但板字若以示製造棺材的木料,叫壽板,如此最初忌稱 『 板橋 』 而呼 『 枋橋 』 之因,於今尤是。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家鄉的環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家鄉的環境 認識板橋的地理位置與地形

  2. 板橋市地名 • 昔前,平埔山胞凱達格蘭族在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東岸沖積平原,成立擺接社。 • 清康熙末年間,有漳州人在今中和一帶,砍伐樟樹製造樟腦,腦丁在崁仔腳湳仔溪上架木橋西通擺接。閩南語鋸木料成平面稱木枋,與木板發音相同;但板字若以示製造棺材的木料,叫壽板,如此最初忌稱『板橋』而呼『枋橋』之因,於今尤是。 • 又另有一說,在乾隆中葉時,為今板橋西側崁仔腳地方,出現二、三間草店,並在其東邊,亦即西門舊址附近公館溝上,架一座長二丈餘,寬六、七尺的木板橋,以便利行人往來新庄之間,久之,地以物名,俗稱『枋橋』,此橋位在今接雲寺北右前方,現府中路和林園街交叉路口。 • 民國九年日據時代,日本人在台灣地方制度改革之下,有鑑於『枋橋』與『望鄉』之日語發音相同,怕在台日人思念家鄉,無心為政,恐危及統治地位,而藉日本東京亦有名為板橋之行政區,於是改『枋橋』為『板橋』。

  3. 板橋市地理位置 • 板橋市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南部,台北縣的西部而偏北。 • 在北緯24°58 ’,東經12l°28 ’之間。 • 北隔大漢溪與新莊、三重二市為鄰;東北臨新店溪,與台北市相望;南連土城市,西南與樹林鎮隔溪相接,東與中和市毗連。

  4. 板橋市地形圖

  5. 板橋市地形 • 本市一望平野,無高山及丘陵。 • 東南部較高,海拔約十公尺左右,漸次向西北部低落,海拔至六公尺上下,呈東北、西南不規則之狹長橄欖形。 • 總面積二三‧一六0七平方公里。

  6. 流經本市之主要河流 一、新店溪: • 其上源為南勢溪,於本市之江子翠(柏翠里)華江橋的前方會大漢溪,注入淡水河,全長約七三‧三公里。 二、大漢溪: • 舊稱大嵙崁溪,為淡水河之上游。發源於大霸尖山。 • 在江子翠附近,與新店溪合流,始稱淡水河,續東北行約十九公里,至淡水鎮入台灣海峽,全長約一四四公里。

  7. 板橋市人口 • 男:274114人 • 女:278013人 • 總人數:552127人(98年7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