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第四节 静 脉

第四节 静 脉. 1. 定义: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始于毛细血管,止于右心房。 静脉中流动的不一定都是静脉学,肺静脉中为动脉血。. 2. 特点: 1 )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 2 )体循环静脉分为浅、深两类。浅静脉又称为皮静脉, 深静脉又称伴行静脉。. 3 )静脉的吻合比较丰富。浅静脉吻合成网,深静脉 吻合成丛。浅深静脉之间存在大量交通支。. 第四节 静 脉. 1. 定义: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始于毛细血管,止于右心房。 静脉中流动的不一定都是静脉学,肺静脉中为动脉血。.

cutt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节 静 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静 脉 1.定义: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始于毛细血管,止于右心房。 静脉中流动的不一定都是静脉学,肺静脉中为动脉血。 2.特点: 1)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 2)体循环静脉分为浅、深两类。浅静脉又称为皮静脉, 深静脉又称伴行静脉。 3)静脉的吻合比较丰富。浅静脉吻合成网,深静脉 吻合成丛。浅深静脉之间存在大量交通支。

  2. 第四节 静 脉 1.定义: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始于毛细血管,止于右心房。 静脉中流动的不一定都是静脉学,肺静脉中为动脉血。 2.特点: 1)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 2)体循环静脉分为浅、深两类。浅静脉又称为皮静脉, 深静脉又称伴行静脉。 3)静脉的吻合比较丰富。浅静脉吻合成网,深静脉 吻合成丛。浅深静脉之间存在大量交通支。 4)结构特殊的静脉包括:硬脑膜窦、板障静脉。

  3. 一、肺循环的静脉 分为:左上、左下肺静脉和右上、右下肺静脉 二、体循环的静脉 包括:1.上腔静脉系 2.下腔静脉系:收集肝门静脉系。 3.心静脉系(见前)

  4. (一)上腔静脉系: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心、肺除外)(一)上腔静脉系: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心、肺除外) 等上半身的静脉血。 1.头颈部静脉 1)面静脉:起自于内眦静脉,没有静脉瓣。(海绵窦静脉炎) 面深静脉 海绵窦 眼上、下静脉 2)下颌后静脉: 属支:颞浅静脉、上颌静脉(翼静脉丛) 注入:前支注入面静脉 后支与耳后静脉、枕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 3.颈外静脉(颈静脉怒张) 属支:下颌后静脉后支、耳后静脉与枕静脉 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5. (一)上腔静脉系: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心、肺除外)(一)上腔静脉系: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心、肺除外) 等上半身的静脉血。 1.头颈部静脉 1)面静脉:起自于内眦静脉,没有静脉瓣。(海绵窦静脉炎) 面深静脉 海绵窦 眼上、下静脉 2)下颌后静脉: 属支:颞浅静脉、上颌静脉(翼静脉丛) 注入:前支注入面静脉 后支与耳后静脉、枕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 3.颈外静脉(颈静脉怒张) 属支:下颌后静脉后支、耳后静脉与枕静脉 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6. 4)颈前静脉:左、右颈前静脉吻合为颈静脉弓。4)颈前静脉:左、右颈前静脉吻合为颈静脉弓。 注入: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5)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鞘内,且相粘连,易气栓。 属支:颅内:乙状窦,岩下窦 颅外:面总静脉,舌静脉,咽静脉, 甲状腺上、中静脉 注入: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交角处称静脉角) 6)锁骨下静脉:第1肋外侧续于腋静脉。 属支:腋静脉、颈外静脉 注入:头臂静脉

  7. 2.上肢静脉 1)上肢浅静脉:临床取血、输液的常用部位。 ⑴头静脉: 起自:手背桡侧静脉网 行程:前臂桡侧,肱二头肌外侧沟, 胸大肌、三角肌间沟。 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⑵贵要静脉: 起自:手背尺侧静脉网 行程:前臂后面尺侧,至肘部转至前面, 经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臂中点平面。 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 ⑶肘正中静脉:连接头静脉、贵要静脉。 ⑷前臂正中静脉:注入肘正中静脉。

  8. 2)上肢深静脉: 腋静脉:2条肱静脉在大圆肌下缘处汇合而成 3.胸部静脉 1)头臂静脉:起于胸锁关节后方,止于第1胸肋关节后方。 属支: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椎静脉, 胸廓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 注入:上腔静脉 2)上腔静脉 属支:头臂静脉、奇静脉 注入:右心房(平第3胸肋关节下缘)

  9. 3)奇静脉:起自右腰升静脉,沟通上、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3)奇静脉:起自右腰升静脉,沟通上、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 属支:右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支气管静脉、半奇静脉 注入:上腔静脉(平对第4胸椎高度勾绕右肺根上方注入)

  10. 3)奇静脉:起自右腰升静脉,沟通上、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3)奇静脉:起自右腰升静脉,沟通上、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 属支:右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支气管静脉、半奇静脉 注入:上腔静脉(平对第4胸椎高度勾绕右肺根上方注入) 4)半奇静脉:起自左腰升静脉。 属支:左下部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副半奇静脉 注入:奇静脉(平对第8胸椎高度注入) 5)副半奇静脉 属支:左上部肋间后静脉 注入:奇静脉

  11. 3)奇静脉:起自右腰升静脉,沟通上、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3)奇静脉:起自右腰升静脉,沟通上、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 属支:右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支气管静脉、半奇静脉 注入:上腔静脉(平对第4胸椎高度勾绕右肺根上方注入) 4)半奇静脉:起自左腰升静脉。 属支:左下部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副半奇静脉 注入:奇静脉(平对第8胸椎高度注入) 5)副半奇静脉 属支:左上部肋间后静脉 注入:奇静脉 6)脊柱静脉: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

  12. (二)下腔静脉系 1.下肢静脉:下肢静脉瓣较上肢为多,浅、深静脉间交通丰富 1)下肢浅静脉 ⑴小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缘 行程:外踝后方、小腿后面、腓肠肌两头之间 注入:腘静脉

  13. (二)下腔静脉系 1.下肢静脉:下肢静脉瓣较上肢为多,浅、深静脉间交通丰富 1)下肢浅静脉 ⑴小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缘 行程:外踝后方、小腿后面、腓肠肌两头之间 注入:腘静脉 ⑵大隐静脉:易发生静脉曲张。 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缘 行程:内踝前方、小腿前面、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面 属支: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 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 注入:腘静脉(穿隐静脉裂孔)

  14. (二)下腔静脉系 1.下肢静脉:下肢静脉瓣较上肢为多,浅、深静脉间交通丰富 1)下肢浅静脉 ⑴小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缘 行程:外踝后方、小腿后面、腓肠肌两头之间 注入:腘静脉 ⑵大隐静脉:易发生静脉曲张。 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缘 行程:内踝前方、小腿前面、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面 属支: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 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 注入:腘静脉(穿隐静脉裂孔)

  15. 2)下肢深静脉:足和小腿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均为两条。2)下肢深静脉:足和小腿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均为两条。 胫前静脉 颈后静脉 收肌腱裂孔 腹股沟韧带 腘静脉 股静脉 髂外静脉 股静脉位于股神经内侧、股动脉外侧(NAVY) 2.腹盆部静脉 1)髂外静脉 属支:腹壁下静脉、旋髂深静脉 2)髂内静脉 属支:膀胱、直肠静脉丛:子宫、阴道静脉丛 3)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在骶髂关节处汇合而成 属支:髂腰静脉、骶外侧静脉、骶正中静脉

  16. 4)下腔静脉:左、右髂总静脉在第4~5腰椎右方汇合而成4)下腔静脉:左、右髂总静脉在第4~5腰椎右方汇合而成 属支: ⑴壁支 ①膈下静脉 ②腰静脉:腰升静脉 半奇静脉、奇静脉 (沟通上、下腔静脉) 髂总静脉、髂腰静脉

  17. 4)下腔静脉:左、右髂总静脉在第4~5腰椎右方汇合而成4)下腔静脉:左、右髂总静脉在第4~5腰椎右方汇合而成 属支: ⑴壁支 ①膈下静脉 ②腰静脉:腰升静脉 半奇静脉、奇静脉 (沟通上、下腔静脉) 髂总静脉、髂腰静脉 ⑵脏支 ①睾丸静脉(卵巢静脉) 左侧 左肾静脉 (易发生静脉曲张) 右侧 下腔静脉 ②肾静脉:左肾静脉较右侧为长 ③肾上腺静脉:左侧入肾静脉;右侧入下腔静脉。 ④肝静脉:分为左、中、右静脉。

  18. 5)肝门静脉系:起始端和末端与毛细血管相连,无瓣膜。5)肝门静脉系:起始端和末端与毛细血管相连,无瓣膜。 ⑴肝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分左、右支入肝。 为肝脏提供了50%的氧气及70 %的养料。 ⑵肝门静脉的属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 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19. 5)肝门静脉系:起始端和末端与毛细血管相连,无瓣膜。5)肝门静脉系:起始端和末端与毛细血管相连,无瓣膜。 ⑴肝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分左、右支入肝。 为肝脏提供了50%的氧气及70 %的养料。 ⑵肝门静脉的属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 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⑶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途径: ①食管静脉丛: ②直肠静脉丛 ③脐周静脉丛 胃左静脉 上腔静脉系(奇静脉、半奇静脉) 直肠上静脉 下腔静脉系(直肠下静脉) 附脐静脉 上腔静脉系(胸腹壁静脉、腹壁上静脉 ) 下腔静脉系(腹壁浅静脉、腹壁下静脉)

  20.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第一节 总 论 组成:淋巴管道、淋巴组织、淋巴器官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 (一)淋巴管道 1.毛细淋巴管 2.淋巴管: 1)浅淋巴管:浅筋膜内,与浅静脉伴行。 2)深淋巴管:深筋膜深面,与血管神经伴行。 3.淋巴干: 腰干、支气管纵隔干、锁骨下干、颈干各2条,1条肠干 4.淋巴导管:包括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二)淋巴组织 (三)淋巴器官 浅淋巴结在浅筋膜内;深淋巴结位于深筋膜深面。

  21. 第二节 淋 巴 导 管 一、胸导管 起自:乳糜池(平第12胸椎高度) 行程:穿颈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右前 方、胸主动脉和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 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 沿脊柱左前方上行。 注入:左静脉角 收集范围:左、右腰干,肠干,左支气管纵隔干, 左颈干、左锁骨下干。 二、右淋巴导管 注入:右静脉角 收集范围:右支气管纵隔干、右颈干、右锁骨下干

  22. 第三节 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 一、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一)头部淋巴结 1.枕淋巴结 2.耳后淋巴结 3.腮腺淋巴结 4.下颌下淋巴结 5.颏下淋巴结

  23. (二)颈部淋巴结 1.颈前淋巴结 1)颈前浅淋巴结 2)颈前深淋巴结 (1)喉前淋巴结 (2)甲状腺淋巴结 (3)气管前淋巴结 (4)气管旁淋巴结 2.颈外侧淋巴结 1)颈外侧浅淋巴结 2)颈外侧深淋巴结 (1)颈外侧上深淋巴结: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副神经淋巴结   (2)颈外侧下深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斜角肌淋巴结 (左侧又称Virchow淋巴结)、咽后淋巴结

  24. 二、 上肢淋巴管和淋巴结 (一)肘淋巴结:浅群(滑车上淋巴结)、深群 (二)锁骨下淋巴结 (三)腋淋巴结 1.胸肌淋巴结 2.外侧淋巴结 3.肩胛下淋巴结 4.中央淋巴结 5.尖淋巴结

  25. 三、 胸部淋巴结和淋巴管 (一)胸壁淋巴结 1.胸骨旁淋巴结 2.肋间淋巴结 3.膈上淋巴结 (二)胸腔器官淋巴结 1.纵隔前淋巴结 2.纵隔后淋巴结 3.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淋巴结 1)肺淋巴结 2)支气管肺淋巴结:又称肺门淋巴结 3)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4)气管旁淋巴结

  26. 四、 下肢淋巴管和淋巴结 (一)腘淋巴结 (二)腹股沟淋巴结 1.腹股沟浅淋巴结 2.腹股沟深淋巴结 五、 盆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一)髂内淋巴结 (二)骶淋巴结 (三)髂外淋巴结 (四)髂总淋巴结

  27. 六、 腹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一)腹壁淋巴结 脐以上 腋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 脐以下 腹股沟浅深淋巴结 腰淋巴结:收集腹后壁深层、腹腔成对脏器的淋巴回流,汇合为腰干。 (二)腹腔器官淋巴结 1.沿腹腔干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注入腹腔淋巴结 胃左、右淋巴结,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幽门上、下淋巴结,肝、胰、脾淋巴结 2.沿肠系膜上动脉排列的淋巴结:注入肠系膜上淋巴结 肠系膜淋巴结、回肠淋巴结、右结肠淋巴结、 中结肠淋巴结 3.沿肠系膜下动脉排列的淋巴结:注入肠系膜下淋巴结 左结肠淋巴结、乙状结肠淋巴结、直肠上淋巴结

  28. 第五节 胸 腺 胸腺:中枢淋巴器官,培育、选择和向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 组织输送 T淋巴细胞。另具内分泌功能。 第六节 脾 功能: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储血、造血、清除 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 位置:左季肋部,胃底与膈之间,骶 9~11 肋的深面, 长轴与第10肋一致。肋下不能触及。 形态:脏、膈两面,前、后两端,上、下两缘。 脾门、脾切迹。

  29. 第五节 胸 腺 胸腺:中枢淋巴器官,培育、选择和向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 组织输送 T淋巴细胞。另具内分泌功能。 第六节 脾 功能: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储血、造血、清除 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 位置:左季肋部,胃底与膈之间,骶 9~11 肋的深面, 长轴与第10肋一致。肋下不能触及。 形态:脏、膈两面,前、后两端,上、下两缘。 脾门、脾切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