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第一节 风 第二节 火 第三节 水 第四节 雨 第五节 雪 第六节 雷电 第七节 烟

第六章 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 第一节 风 第二节 火 第三节 水 第四节 雨 第五节 雪 第六节 雷电 第七节 烟. 第一节 自然运动规律 —— 风. 1 , 流线表现法. 流线表现法是:用铅笔按照气流的运动方向画成疏密不等、 虚实结合的流线。有时根据需要,在流线范围内,再画上被 风卷起跟着气流一起运动的沙石、树叶等物体,随着气流运 动。一般来说,用流线表现的风。风势的走向和旋转的方向 应当一致。. 流线表现的风. 流线表现的风. 2 、曲线表现法。. 曲线表现法. 曲线表现法. 曲线表现法. 曲线表现法. 曲线表现法. 3 、运动线表现法.

dais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节 风 第二节 火 第三节 水 第四节 雨 第五节 雪 第六节 雷电 第七节 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 第一节 风 第二节 火 第三节 水 第四节 雨 第五节 雪 第六节 雷电 第七节 烟

  2. 第一节 自然运动规律——风 1 ,流线表现法 流线表现法是:用铅笔按照气流的运动方向画成疏密不等、 虚实结合的流线。有时根据需要,在流线范围内,再画上被 风卷起跟着气流一起运动的沙石、树叶等物体,随着气流运 动。一般来说,用流线表现的风。风势的走向和旋转的方向 应当一致。

  3. 流线表现的风

  4. 流线表现的风

  5. 2、曲线表现法。

  6. 曲线表现法

  7. 曲线表现法

  8. 曲线表现法

  9. 曲线表现法

  10. 曲线表现法

  11. 3、运动线表现法 被风吹起质地比较轻薄的物体,脱离了它原来的位置,便会在 空中随风飘扬,例如:被风吹落的树叶、羽毛、吹起的纸张等在表 现这类动作时,必须用运动线表现法来表现。 先画出该物体的运动线,再画出物体在转折点的动作,并且计 算出这组动作的运动时间。 运用运动线表现法时应注意: 1、根据风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来确定物体运动的速度。 2、在转折的地方,物体的变化速度较慢,在飘行的过程速度较快。 3、物体与地面角度的变化,接近平行时下降速度慢,接近垂直时 下降速度快。

  12. 运动线表现法

  13. 运动线表现法

  14. 4、拟人化表现法 某些动画片,由于剧情的需要,常常直接将风拟人化的绘制。

  15. 第二节 自然运动规律——火 火有七种基本形态:扩张、收缩、摇晃、上升、下收、分离、 消失。这七种形态交织组合起来,就是火的运动规律。

  16. 火的基本特点: 1、产生分叉的过程:上升—膨胀—分裂—收缩。

  17. 2、上升的火苗是走势是S型。

  18. 2、形状粗略是圆锥形。 3、动作时间在底部最快,上面时间变化慢。

  19. 1)小火 小火运动,例如:油灯和蜡烛火苗。小火苗动作特点是跳跃、 多变。在表现这类小火苗运动时,可以一张一张直接画,不加 中间画或少加中间画,一般以10-15张画面作循环动画,也可 拍摄成不规则循环,以增加小火的多变性。

  20. 2、中火运动,例如:柴火和炉火等。它实际上是由几个小火苗2、中火运动,例如:柴火和炉火等。它实际上是由几个小火苗 组合而成的。表现方法与小火苗基本相同,只是动作相对比小火 苗稳定.速度也就略慢。在每张原画之间各加1-3张中间画。

  21. 3、大火 在表现大火时,要注意: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的 动作速度要略慢一些,局部(小火苗)的动作速度要略快一些; 又要注意每一组小火苗的动作变化(扩张、收缩、摇晃、上升、 下收、分离、消失等)及速度。同时,无论原画或动画,都要 符合曲线运动的规律。

  22. 4、火的熄灭: 火在熄灭时的动作是:一部分火焰分离、上升、消失, 一部分火焰向下收缩、消失、接着冒烟。

  23. 第五节 自然运动规律——水 一般把水的运动状态归结为七中方式:聚合、分离、推进、 运动中产生“S”型变化、波浪的曲线型变化和水花的扩散型变化。

  24. 水滴打在硬物上 水滴打在水中

  25. 轻的物体落水 重的物体落水

  26. 三、水面的波纹 1、圆形波纹

  27. 2、人字形波纹

  28. 3、涟漪的波纹

  29. 四、水浪:

  30. 六、倒影

  31. 第四节 自然运动规律——雨 下雨的镜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动画片中常采用长短不等, 方向一致的直线来绘制。注意疏密不要太均匀,其速度是匀速 运动。雨的体积很小,降落的速度较快。

  32. 常用三层绘制来表现下雨的层次感。 第一层是离我们最近的雨点,可用粗短 的线,可稍绘出带水滴的形状, 每张动画 之间距离较大,运动速度快; 第二层: 画粗细适中而较长得直线表现, 每张动画之间的距离也比前层稍近一些, 速度中等; 第三层. 画细而密的直线,形成片状, 每张动画之间的距离比中层更近,速度 较慢;不要过于均匀。

  33. 第五节 自然运动规律——雪 一、下雪运动的制作 为了表现远近透视的纵深感,也可分成三层来画:前层 画大雪花;中层画中雪花;后层画小雪花,合在一起拍 摄。远处比近处略小略慢。 (1)前层大雪花每张之间的运动距离大一些,速度稍快。 (2)中层次之;后层距离小,速度慢,但总的飘落速度 都不宜太快。 (3)最远处的雪一般不画到银幕下部,而是在银幕某处 随意漂散,至于它消失在什么地方,要依背景的具 体情况而定。

  34. 自然运动规律——雪

  35. 自然运动规律——雪

  36. 雪花飘落的路径

  37. 二、下雪动画绘制中错误的路径: 1、路径太直或太弯曲。 2、路径一般不向上走。

  38. 第六节 自然运动规律——雷电 一、直接绘制的闪光带: 闪光带一般有两种画法,一种是树根型,一种是图案型。 从无到有再到消失大约七张动画,除4可拍一格或二格外, 其余均拍一格。 树根型的闪光带,是先有一个“主干”,然后再长出很多“树 根”的造型。闪光带大体的方向性明确。“主干”和“树根”分 界的部分面积最大,时间最长。 图案型的闪光带,除其造型和树根型的闪光带有差别之外, 其绘制和拍摄的方法和它都是相同的。图案型的闪光带在 绘制中要注意其疏密和大小的变化,不要过于机械化、平 均化。

  39. 自然运动规律——雷电

  40. 自然运动规律——雷电 图案型的闪光带的过程

  41. 自然运动规律——雷电 图案型的闪光带的绘制时,应避免过于平均和过于机械化的

  42. 自然运动规律——雷电 直接绘制闪光带时,应注意背景的变化

  43. 三、场景明暗表现法

  44. 第七节 自然运动规律——烟 在动画片中表现烟,大体上可分为浓烟和轻烟两类。它们的 区别是: 形状上,浓烟造型多为絮团状,用色较深,并分为两个层次; 轻烟造型多为带状和线状,用透明色或比较浅的颜色。 变化上,浓烟密度较大,它的形态变化较少,消失得比较慢。 轻烟密度小,体态轻盈,变化较多,消失得比较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