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消化腺

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 小消化腺是指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大消化腺是指位于消化管壁以外的大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它们均由分泌部和导管构成,分泌物经导管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行使化学性消化。. 一、胰腺 胰腺表面覆以薄层结缔组织的被膜,并伸入腺内,将实质分隔为许多界限不明显的小叶。 胰腺的实质部分又分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胰腺光镜像 ( 示胰小叶 , ↑ 胰岛). (一)外分泌部 为复管泡状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1 .腺泡  腺细胞具有典型的浆液性腺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dali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消化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消化腺

  2. 消化腺包括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 • 小消化腺是指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 大消化腺是指位于消化管壁以外的大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它们均由分泌部和导管构成,分泌物经导管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行使化学性消化。

  3. 一、胰腺 胰腺表面覆以薄层结缔组织的被膜,并伸入腺内,将实质分隔为许多界限不明显的小叶。 胰腺的实质部分又分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4. 胰腺光镜像(示胰小叶, ↑胰岛)

  5. (一)外分泌部 为复管泡状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1.腺泡  腺细胞具有典型的浆液性腺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6. 分泌颗粒 胰腺腺泡细胞电镜像

  7. 胰腺的腺泡腔面可见数个较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是由闰管起始段的上皮细胞伸入腺泡腔内所致。胰腺的腺泡腔面可见数个较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是由闰管起始段的上皮细胞伸入腺泡腔内所致。 • 腺细胞能分泌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 • 腺泡细胞还分泌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有效防止上述两种蛋白酶原在胰腺内被激活。

  8. 胰腺光镜图象(★腺泡 ▽导管 ↑胰岛)

  9. 胰腺光镜像

  10. ★ 2.导管  由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 • 从小叶内导管到主导管随管径增粗,管壁逐渐增厚,上皮由单层立方逐渐变为单层柱状,主导管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并可见有杯状细胞。 胰腺外分泌部光镜像(★导管)

  11. 胰腺腺泡和闰管(↑↑泡心细胞 ↑闰管)

  12. (二)内分泌部 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构成,细胞团似岛屿散布于胰腺腺泡之间,故称之为胰岛。 HE染色胰岛着色浅淡。 胰岛大小不一,细胞呈团索状分布,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人胰岛细胞主要有A、B、D、PP四种。

  13. 胰腺光镜像

  14. 胰岛细胞模式图

  15. 1.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分布于胰岛的周围,分泌高血糖素。1.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分布于胰岛的周围,分泌高血糖素。

  16. 2.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均匀地分布于胰岛中,分泌胰岛素。2.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均匀地分布于胰岛中,分泌胰岛素。

  17. 3.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以旁分泌的方式分泌生长抑素。3.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以旁分泌的方式分泌生长抑素。

  18. 4.PP细胞:数量极少,分泌胰多肽。 三、肝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具有极其复杂的生化功能,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 肝表面覆以致密结缔组织的被膜,肝门部的结缔组织随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的分支伸入肝实质,将实质分隔成许多肝小叶。

  19. 猪 肝 人 肝 肝小叶光镜像

  20. (一)肝小叶 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面棱柱体,长约2mm,宽约1mm,成人肝有50万~100万个肝小叶。 肝小叶中央有一条贯通其长轴的静脉,即中央静脉,肝板呈放射状排列在其周围,肝板之间有肝血窦。肝板是由单层肝细胞排列形成的凹凸不平的板状结构,其断面呈索条状称肝索,相邻肝板分支吻合形成网。

  21. 肝板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即为肝血窦,经肝板上的孔相互间沟通连接成网状。肝板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即为肝血窦,经肝板上的孔相互间沟通连接成网状。 1.肝细胞  肝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大而圆,居中,染色浅,双核较多。HE染色时,肝细胞的胞质呈嗜酸性,含有弥散分布的嗜碱性团块,胞质中的糖原和脂滴大多消失而留下小空隙状。

  22. 每个肝细胞有三种不同的面,即血窦面、胆小管面和肝细胞邻接面。每个肝细胞有三种不同的面,即血窦面、胆小管面和肝细胞邻接面。

  23. 肝小叶模式图

  24. 人肝小叶内的细胞光镜像

  25. EM下,胞质内各种细胞器都很丰富,为体内细胞之最。EM下,胞质内各种细胞器都很丰富,为体内细胞之最。 (1)粗面内质网:形成胞质中嗜碱性的团块。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能合成多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脂蛋白、补体等。

  26. (2)滑面内质网:为许多散在的小管和小泡,有多种酶系,这些酶对细胞摄取的有机物进行连续的合成、分解、结合、转化等反应,如胆汁的合成、脂类代谢、糖代谢等,大量化合物的生物转化。(2)滑面内质网:为许多散在的小管和小泡,有多种酶系,这些酶对细胞摄取的有机物进行连续的合成、分解、结合、转化等反应,如胆汁的合成、脂类代谢、糖代谢等,大量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3)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和脂蛋白中,一部分转移至高尔基复合体,经加工后再以分泌小泡释放入血窦。

  27. (4)线粒体:遍布胞质内,数量很多,每个肝细胞内约有2000个。为肝细胞的功能活动提供能量。(4)线粒体:遍布胞质内,数量很多,每个肝细胞内约有2000个。为肝细胞的功能活动提供能量。 (5)溶酶体:数量和种类均较多,大小不等,溶酶体参与肝细胞的代谢和细胞器的更新过程,也参与胆红素的转运及铁的贮存。 肝细胞中还有多种包含物,如糖原、脂滴和色素等。

  28. 2.肝血窦: 其腔大而不规则,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窦内有肝巨噬细胞。 (1)内皮细胞:特点是有大量窗孔,无隔膜;内皮细胞间有间隙;内皮外无基膜,仅有少量的网状纤维。

  29. 人肝小叶内的细胞光镜像

  30. 人肝小叶内的细胞光镜像(▽肝巨噬细胞↑双核肝细胞)人肝小叶内的细胞光镜像(▽肝巨噬细胞↑双核肝细胞)

  31. 肝小叶内细胞关系示意图

  32. (2)肝巨噬细胞:又称库普弗细胞。其形态不规则,表面有大量皱褶、微绒毛等。胞质内有发达的溶酶体,并常见有吞噬体和吞饮泡。肝巨噬细胞由血液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2)肝巨噬细胞:又称库普弗细胞。其形态不规则,表面有大量皱褶、微绒毛等。胞质内有发达的溶酶体,并常见有吞噬体和吞饮泡。肝巨噬细胞由血液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

  33. 小鼠肝细胞与肝巨噬细胞(台盼蓝注射)

  34. 肝巨噬细胞注射墨汁后染色

  35. (3)窦周隙:为肝血窦壁与肝板之间的狭小间隙。由于肝血窦内皮通透性大,故窦周隙充满了血浆,肝细胞血窦面的大量微绒毛便浸泡在血浆中,可以和血浆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3)窦周隙:为肝血窦壁与肝板之间的狭小间隙。由于肝血窦内皮通透性大,故窦周隙充满了血浆,肝细胞血窦面的大量微绒毛便浸泡在血浆中,可以和血浆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 窦周隙内有一种形态不规则的贮脂细胞,其主要的特征是胞质内含有许多大的脂滴。

  36. 肝窦周隙内的贮脂细胞(↑)

  37. 贮脂细胞电镜图象(L:脂滴 N:细胞核)

  38. 贮脂细胞的功能之一是贮存维生素A。贮脂细胞的另一功能是产生细胞外基质,即产生窦周隙内网状纤维。贮脂细胞的功能之一是贮存维生素A。贮脂细胞的另一功能是产生细胞外基质,即产生窦周隙内网状纤维。 (4)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面的膜局部凹陷围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肝细胞在胆小管面形成许多微绒毛,突入胆小管腔。靠近胆小管的相邻肝细胞膜之间有连接复合体,封闭胆小管

  39. 胆小管(★中央静脉)

  40. 周围的细胞间隙,以防止胆汁外溢入血。 胆小管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胆汁经窦周隙溢入血液,导致黄疸的出现。 (二)门管区 相邻肝小叶之间不规则的结缔组织小区,称门管区或汇管区。 其中有三种伴行的管道,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41. 小叶间动脉:管壁较厚、腔小而规则; • 小叶间静脉:管壁薄、腔大而不规则; • 小叶间胆管:单层立方上皮构成,它们向肝门方向汇集,最后形成左右肝管出肝。

  42. 模式图 光镜图 肝门管区

  43. 肝门管区(★小叶间静脉 ▽小叶间胆管 ↑小叶间动脉)

  44. 小叶下静脉光镜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