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蔬菜 報告 — 山葵、菊苣

蔬菜 報告 — 山葵、菊苣. 園藝二乙 19 顏 廷樺. 山葵. 英名: horseradish 學名: Wasabia japonica 科別:十字花科 別稱:哇沙密. 山葵. 原產地:中國大陸、日本 栽培 歷史: 日據時代,日本人引進台灣阿里山大量栽培,再返銷日本。 直到今天,從嘉義竹崎鄉奮起湖到海拔2千公尺以上的阿里山都有栽植,栽培面積達數百公頃, 產品大多外銷日本。反而目前國內餐飲業所供應的芥末粉,是仰賴進口 ,而且大多是代替品「辣根」加工而成 。

dalm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蔬菜 報告 — 山葵、菊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蔬菜報告—山葵、菊苣 園藝二乙 19 顏廷樺

  2. 山葵 英名:horseradish 學名:Wasabia japonica 科別:十字花科 別稱:哇沙密

  3. 山葵 原產地:中國大陸、日本 栽培歷史:日據時代,日本人引進台灣阿里山大量栽培,再返銷日本。直到今天,從嘉義竹崎鄉奮起湖到海拔2千公尺以上的阿里山都有栽植,栽培面積達數百公頃,產品大多外銷日本。反而目前國內餐飲業所供應的芥末粉,是仰賴進口,而且大多是代替品「辣根」加工而成。 食用方式:山葵莖、根磨成芥末內含大量蛋白質,是高熱量佐料。亦可醃漬食物或烹調速食湯。葉片可炒、炸。獨特的辛辣味具有殺菌作用,能促進食慾、發汗防腐、利尿、清血等食療功效、加工食品方面是天然的辛辣添加物。 醫療效用:促食慾、防腐沙菌,外貼神經痛

  4. 山葵 莖:地下根莖細長節狀,有葉柄脫落痕跡,具有特殊香氣及辣味。 葉:簇生,基生葉叢聚短根莖上,心臟形有長葉柄,無毛至少許被毛,長 8~12 公分,近全緣,側脈先端處波形鋸齒狀,柄長 8~12 公分。 花:花莖自根莖長出,上長有小葉,花白色,著生於花莖頂端,每年 2~3 月開花。 果實:長角果膨大,圓柱形,蒴片主脈不明顯,不具分隔或分隔不完全,子葉內曲。

  5. 山葵 山葵必須生長或種植於山裡水質涼冷乾淨的地方,台灣的山葵利用阿里山的天然森林,採用林間栽培。 從嘉義竹崎鄉奮起湖到海拔兩千公尺以上的阿里山都有種植,栽培面積達數百公頃。 山葵喜陰、喜溼、喜肥、喜養,生長溫度約13~18度,在台灣,以阿里山的“雲霧帶”最為合適。

  6. 山葵 品種:山葵品種有旱地山葵、綠山葵、靜岡綠種、高井種、三寶種、達爾摩種、島根3號、台農1號。山葵根莖顏色有黑白2種,黑心品種味道較淺,白心品種味道較濃烈,品質較佳。

  7. 山葵 病害 腐敗病與白綉病,均發生於根部,發生病害時可用波爾多、大生、水銀劑噴射。 蟲害 青蟲、水棲昆蟲,除以人工捕捉撲滅其卵,消滅幼蟲與成蟲外,亦可使用砒酸石灰、馬拉松BHC、DDT粉灑布。

  8. 山葵 山葵種植後18~24個月即可採收。 採收時盡可能避開太陽直射,以免根莖因溫度升高而造成黑心,影響品質,故採收時最好選在傍晚

  9. 菊苣 英名:Chicory 學名:Cichorium intybus 科別:菊科 別稱:苦苣、苦菜

  10. 菊苣 原產地:歐洲 食用方式:用作蔬菜;根經烘烤磨碎後加入咖啡作增香添加劑或作咖啡的代用品;根煮熟後可塗上奶油食用,葉可做沙拉。有時用於咖啡的著色、增濃和增加苦味(紐奧良市人常常這樣做)。菊苣的嫩葉可以採收食用,但是軟化栽培的菊苣芽球主要用於生食。大型的芽球洗淨後把葉瓣剝下,整片葉沾醬,做成鮮美開胃的涼拌菜。小個芽球可整個食用。清洗時不能用熱沸水沖洗(經加溫後即變褐色變軟而苦),可炒、煮。外層有破損的外葉,洗淨後可用猛火爆炒,炒熟即食,不宜久放。

  11. 菊苣 醫療效用:野生菊苣花的浸劑對動物注射,可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並增強心臟活動(振幅加大而頻率減慢)。根可提高食欲,改善消化功能;高濃度的浸劑可增進胃分泌,但不增進平滑肌張力。根的乙醇或乙醚提取物有抗菌作用,。根還有輕瀉作用。種子有植物血球凝集素。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腎炎水腫;胃脹痛;提振食慾

  12. 菊苣 全體被硬毛。莖呈圓柱形,稍彎麯,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具縱棱;斷面黃白色,中空。葉多破碎,灰緑色,莖中部的完整葉片呈大頭羽裂。頭狀花序5~13 個成短總狀排列。總苞圓筒狀,直徑5~6mm;苞片2 層,外層稍短或近等長,有腺毛;舌狀花藍色。瘦果倒卵形,有棱,頂端截形,被鱗片狀冠毛,長1~2mm,黃褐色或棕褐色。

  13. 菊苣 菊苣屬半耐寒性蔬菜,地上部能耐短期的-2~-1℃的低溫,而直根具有很強的抗寒能力,在北京地區用土埋住肉質根稍加覆蓋,只要不被霜雪直接接觸根皮,即能安全越冬。植株生長的溫度以17~20℃為最適,超過20℃時,同化機能減弱,超過30℃以上,則所累計的同化物質幾乎都被呼吸所消耗。但是,處於幼苗期的植株卻有較強的耐高溫能力,生長適溫為20~25℃,此階段如遇高溫30℃以上,會出現提早抽苔的現象。促成栽培軟化菊苣時期,適溫15~20℃,以18℃最佳。溫度過高芽球生長快,形成的芽球鬆散,不緊實,溫度過低則遲遲不能形成芽球,但不影響芽球的品質。 

  14. 菊苣 菊苣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都需要濕潤的環境。播種後如土壤水分不足,會延遲發芽出苗時間。但在苗期,為了促進根係的發育,需適當控製水分,做到田間見濕見幹,植株發棵後,直根開始膨大,應保證水分的供給。 植株營養生長期需充足的光照,肉質根才能長得充實。促成(軟化)栽培時則需要黑暗的條件。  宜選擇肥沃疏鬆的沙壤土種植。菊苣對土壤的酸鹼性適應力較強,但過酸的土壤不利於其 生長。

  15. 菊苣 用於軟化栽培的品種:作軟化栽培用的品種,主根膨大成長圓錐性的肉質直根 乳黃色品種科拉德。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品種。軟化芽球非常整齊、緊湊,單芽球重150克,紡錘形。該品種休眠期較短,可用與早熟水栽軟化,品質極佳。梅切麗斯。從荷蘭引進的品種。軟化后的菊苣芽球非常整齊、緊湊,用作中晚熟和晚熟水栽軟化。軟化栽培前需經低溫貯藏處理。  特利勞夫。荷蘭引進的品種。肉直根需冷藏后再行軟化栽培。芽球緊湊,產量高,質量高,可不用土覆蓋,但不適宜水栽軟化。艾切利尼莎。從英國引進的品種。植株生長勢強,容易栽培,宜直播。軟化芽球整齊、肥厚,單芽重約100~150克,乳黃色。巴西白菊苣。從巴西引進。株根休眠期不明顯,軟化后的芽球較白。沃姆(即ZOOM)。是目前各國普遍使用的品種,軟化芽球奶白色,近似橢圓形、緊實、質脆嫩、口感好,單芽球重150~300克。株根沒有休眠期,挖根后可以直接進行軟化栽培,水培、土培、不用覆蓋均可。白河。日本品種。株根沒有休眠期,挖根后不用經過冷藏處理,可直接進行軟化栽培。 紅色芽球品種德國紅菊苣。從德國引進。肉質直根較細小,植株生長勢較弱,葉片綠中帶深紫紅色。促成栽培后芽球型較少,近橢圓形,葉肉紅紫色,主葉脈和葉鞘奶白色,質脆嫩,與乳黃色品種比較其苦味較淡,清甜味更濃,口感好,單芽球重30~80克,芽球見光后絨毛增多。法國紅菊苣。從法國及意大利引進。芽球較小,葉肉較厚,邊緣微皺,葉緣紫紅色,葉脈及近葉脈處的葉肉奶白色,味甘甜,質脆,優質。

  16. 菊苣 結球菊苣: 紅葉球品種其葉球鮮紅色,葉鞘部及主葉脈奶白色。種植這種類型時不能太深,要經常灌溉,并且要求晝夜溫差在10℃才能保證獲得顏色艷麗、葉球緊實的產品。現用的品種有:“美杜莎”F1。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早熟品種,耐熱、高產,外葉綠色,葉球紅色,緊實。從定植至收獲60~70天。適于密植,種植株行距30厘米×35厘米。艾利奧斯。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品種,植株較大,外葉綠色,葉較多,葉球大,圓球形,紅色。耐熱性較差,適于秋植。種植株行距40厘米×40厘米。西樂拉。從荷蘭引進的品種,早熟型。外葉少,綠色。葉球紅色,較小而緊湊。該品種耐熱性強,抽薹晚,適于露地及保護地栽培,也可以用塑料箱或花缽種植。露地栽培可密植,種植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吉尤利奧。從荷蘭引進的紅葉球品種。耐熱性較強,晚抽薹,產量較高。可于夏季栽培。種植株行距30×30厘米。古斯特。從荷蘭引進的品種。較耐熱,晚抽薹。植株中型,葉球圓球形,紅色,早熟。從定植至采收約65天。種植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塞薩拉爾。從荷蘭引進的品種。晚熟型,耐寒力強。植株較大,較直立,外葉綠色,葉球為圓球形,紅色。種植的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從定植至采收75天。法國紅菊苣。從法國引進的紅色葉球菊苣。較耐熱,晚抽薹,植株中型,外葉較多,綠色,葉鞘紫紅色,寬厚。葉球扁圓形,紫紅色。從定植至采收約70天。德國紅葉菊苣。從西德引進。晚熟型,耐寒力強。植株較大,外葉綠色,葉球在夏季栽培時較松散,紫紅色,葉鞘奶白色。可軟化栽培,軟化后的小菜球為紫紅色,鞘部白色,較小型。 綠色葉球品種樂培特。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品種。較耐熱,中早熟。葉球圓柱形,淺綠色,外葉少,株高約30~35厘米。種植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皮羅托。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品種,中晚熟。葉球圓柱形,深綠色,外葉少,株高35~40厘米,種植株行距30厘米×35厘米。從定植至收獲70~80天。斯卡皮亞。從荷蘭引進的早熟品種。可用于軟化栽培。葉球圓柱形,淺綠色,外葉小,株高30~35厘米。可夏種。種植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從定植至收獲約60天。龐喬。從荷蘭引進的中晚熟品種。植株較直立。株高35~40厘米。種植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從定植至收獲約70天。柯士里塔斯。日本品種。植株較直立,株高35~40厘米。葉球紡錘形,黃綠色。從定植至收獲約需70天,不宜作軟化栽培。

  17. 菊苣 栽培技術:因種子細小,深耕後土表應整平,每畝施農家肥3000公斤。栽培不受季節限制最低氣溫在5度以上均可播種。有條播、育苗、撒播、切根四種方法繁殖。大草原或荒地可噴除草劑後進行撒播。 播種量:育苗法每畝100克,條播與撒播每畝400克;也可將肉質根切成2釐米長的小段(粗的可再垂直切成數片)進行催芽移栽,行距30釐米,株距10釐米。 

  18. 菊苣 危害菊苣的病蟲很少,但在連年旱作,地下害蟲(如蠐螬等)較多的地塊,應在翻耕土地時消滅。

  19. 菊苣 收穫肉質根的工作務必在霜凍前完成。採收時用鐵鍬將整個肉質根挖起,不要挖傷根,不要有斷根留在土中。挖收工作要在無雨天進行,在天氣晴朗時晾曬2~3天,然後進行修整,去除黃老葉片,葉基部留3~5厘米的葉柄,切去其餘部分,切時注意不要傷及根冠的生長點。開始抽苔的根株要挑出去,整修時順手把大小根分別堆放,然後運至冷凍處。整修和運貯工作應在嚴寒前完成,切勿使肉質根受霜雪凍害,否則在促成(軟化)栽培時會因凍傷部位腐爛而造成失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