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人口問題面面觀

人口問題面面觀. 一、人口政策的變遷 (一)人口政策 民國 34 年 —50 年代前:人口快速成長 民國 50 年代:家庭計畫 民國 90--100 年代:鼓勵適度提高生育率. 人口問題面面觀. (二)少子化現象: 1. 新生兒人數 39 萬 ( 民 57) →27 萬 ( 民 87) → 20 萬 ( 民 100) 2. 每個班級學生人數 60 人 ( 民 57) →35 人 ( 民 87) 3. 國小 一年級學生 人數 32 萬 ( 民 90) →21 萬 ( 民 100) 4. 家庭 內的 兄弟姊妹 3 人以上 →1 人. 人口問題面面觀.

dalton-be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口問題面面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口問題面面觀 一、人口政策的變遷 (一)人口政策 民國34年—50年代前:人口快速成長 民國50年代:家庭計畫 民國90--100年代:鼓勵適度提高生育率

  2. 人口問題面面觀 (二)少子化現象: 1. 新生兒人數 39萬(民57) →27萬(民87)→20萬(民100) 2. 每個班級學生人數 60人(民57) →35人(民87) 3. 國小一年級學生人數 32萬(民90) →21萬(民100) 4. 家庭內的兄弟姊妹 3人以上→1人

  3. 人口問題面面觀 (三)臺灣幾項人口的數據 民國97年—平均總生育數為1.05個 民國107年—人口高峰(2320萬人) 民國108年—人口負成長

  4. 人口問題面面觀 (四)少子化的影響 1.影響稅收 2.降低競爭力 3.青壯年負擔重 4.輪椅取代學步車 5.啃老族增加 6.教育機構倒閉

  5. 人口問題面面觀 (四)少子化的解決方法 1.移民政策—彌補人口失衡 2.延後退休—補不足的勞動人口 3.調整行銷策略—產業精緻化 4.終身學習時代來臨

  6. 人口問題面面觀 二、老人社會的來臨 (一)臺灣人口老化的現象 1.民國82年邁入高齡化社會。 國家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總人口數的7%以上時,曾為高齡化社會。 2.人口老化的數據 民40—60年:每位20名工作年齡人扶養1位老人。 民84年:每9位工作年齡人扶養1位老人。 民國110年:每5人中有1位老人 民125年:每3位工作年齡人扶養1位老人。

  7. 人口問題面面觀 二、老人社會的來臨 (一)臺灣人口老化的現象 1.民國82年邁入高齡化社會。 國家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總人口數的7%以上時,稱為高齡化社會。 2.人口老化的數據 民40—60年:每位20名工作年齡人扶養1位老人。 民84年:每9位工作年齡人扶養1位老人。 民國110年:每5人中有1位老人 民125年:每3位工作年齡人扶養1位老人。

  8. 人口問題面面觀 (二)人口老化的影響 1.青壯年負擔重 2.對社會和經濟產生衝擊

  9. 人口問題面面觀 (三)人口老化的解決方法 1.政府規劃老人福利政策 2.老人退休後的生活規畫 3.老人的醫療照顧 4.老人的安養機構 5. 老人的心理關懷 6.表揚鼓勵為社會服務的老人志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