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第二篇 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 第六章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 第六章 植物生长 与土壤环 境 • 土肥.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固相组成. 理化性质. 固相组成. 理化性质. 环境调控. 本章小结. 环境调控.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之所以能

dal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植物生长与环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第二篇 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 第六章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

  2. 第六章 植物生长 与土壤环 境 • 土肥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固相组成 理化性质 固相组成 理化性质 环境调控 本章小结 环境调控

  3.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之所以能 生长植物,是因为土壤具有肥力,指土壤供给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土壤的组成物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任何一种土壤都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体部分包括矿质土粒、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一般占土壤总体积的50%。土壤固相是土壤的主体,它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 所,它的组成、性质、颗粒大 小和配合比率也是土壤性质的 产生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 着土壤肥力高低。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4. 固相:矿物质(骨架) ,有机物,微生物。 土壤 液相:土壤水分。 气相:土壤空气。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一、土壤矿物质 土壤:土壤是疏松多孔、含有各种化学元素、通气 透水的物质。它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 物质组成的。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土壤矿物质: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5.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1. 土壤矿物质的粒级 粒级: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特点:颗粒愈大,透气性愈好,保水保肥力愈差。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6.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土壤质地 任何一种土壤,都是由不同粒级的土粒,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土壤中各粒级的百分含量,称作土壤的机械组成。根据土壤不同机械组成所产生的特性对土壤进行类别划分,称作土壤质地。因此质地是一类土壤的名称,其名称来源依据于机械组成。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7.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质地类型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8. 砂 土 粘 土 壤 土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质地与土壤肥力 砂土类土壤(热性土):含砂量≥50% ,营养缺乏,能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易脱肥。 砂土类土壤(热性土):含砂量≥50% ,营养缺乏,能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易脱肥。 粘土类土壤(冷性土): 粘粒含量≥ 30% ,养分充 足,能透性差,保水保肥力强,难升温,难出苗,有后劲。 砂土类土壤(热性土):含砂量≥50% ,营养缺乏,能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易脱肥。 粘土类土壤(冷性土): 粘粒含量≥ 30% ,养分充 足,能透性差,保水保肥力强,难升温,难出苗,有后劲。 壤土类土壤(二合土):砂粘适中,养分充足,土壤孔隙适当,保水保肥力强,土温暖,耕性好,有后劲。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9.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质地层次性 性质:土壤分层 (地表1.5~2.0m) 原因:母质沉积 物质运动 生产活动 种类:砂盖粘型 粘盖砂型 矿质粒级 土壤质地 类 型 肥 力 层 次 改 良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10.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质地的改良 矿质粒级 掺砂掺粘,客土调剂 土壤质地 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类 型 肥 力 施有机肥,改良土性 层 次 引洪漫淤,引洪漫砂 改 良 种树种草,培肥改土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11.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二、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和有机肥料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形态有机成分,主要有新鲜的有机质、半分解有机残余物和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是改良土壤、供给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是土壤肥力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不同种类的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不同。 组成成分 腐 殖 质 转化过程 土壤肥力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12.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1.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成分 组成成分 碳水化合物(糖酸醛醇酮) 纤维素与半纤维素 木质素 氮磷化合物 树脂、油脂、单宁 灰分元素(Ca Mg K Na Si P Fe Al Mn) 腐 殖 质 转化过程 土壤肥力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13. 壤 溶解 的暗 褐色 溶液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土壤腐殖质 组成成分 不溶解的腐殖质----→胡敏素 腐 殖 质 加稀碱 ------→ (NaOH) 转化过程 沉淀物质→胡敏酸 (褐腐酸) 土壤肥力 加酸 ----→ HCl 黄色溶液→富里酸 (黄腐酸)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14.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3.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组成成分 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过程 腐 殖 质 转化过程 CO2、H2O、 NH3 NH4-N NO3-N H2PO4-、 HPO42- SO42- 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腐质化过程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15.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4.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 组成成分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减轻土壤的污染程度 刺激植物生长发育 腐 殖 质 转化过程 土壤肥力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16.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三、土壤微生物 细菌:70%~90%。好气菌,厌气菌,兼性厌气 菌。固氮菌,根瘤菌。 放线菌:5%~20%,碱性土壤。 真菌:土壤表层。 原生动物:鞭毛虫类,根足虫类,纤毛虫类。 藻类:蓝绿藻,硅藻,绿藻。 细 菌 真 菌 原生动物 藻 类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17.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1. 细 菌 细 菌 真 菌 原生动物 藻 类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18.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真 菌 细 菌 真 菌 原生动物 藻 类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19.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3. 原生动物 细 菌 真 菌 原生动物 藻 类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20. 第六章 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4. 藻 类 细 菌 真 菌 原生动物 藻 类 退 出 概 述 矿 物 质 有 机 质 微 生 物

  21.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中大小不同的矿物质及有机物质颗粒并不是单独存在 的,一般通过多种途径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团聚体。土壤颗粒之间不同的结合方式,决定了土壤孔隙的大小、数量及相互间的比例,决定了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比例。不仅影响到土壤中许多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对土壤的水、肥、气、热各种肥力因素影响很大,而且直接决定土壤的耕作性能。此外,粘粒和腐殖质及其二者的结合物都是土壤胶体,这些胶体的带电性和具有的表面能,具有很强的吸附物质能力,从 而影响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 及其它许多性质。植物生长 的土壤环境是否适宜,不仅 决定于土壤的基本组成,与 土壤的基本性质更密切相关。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22.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一、土壤孔性 先做一个试验: 孔隙数量 孔隙类型 一方普通的土块, 用力将土压实, 土块体积变小,约为一半。 结论: 土壤中有空隙。 一方普通的土块, 用力将土压实, 土块体积变小,约为一半。 结论: 一方普通的土块, 一方普通的土块, 用力将土压实, 一方普通的土块, 用力将土压实, 土块体积变小,约为一半。 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 土壤中土粒或土团间的空隙称土壤孔隙,土壤孔隙的大小、比例和总孔隙体积所反映的土壤性质称土壤孔隙性。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23.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1. 土壤孔隙的数量 土壤比重:单位体积固体土粒(不含粒间空隙)的 质量。一般2.60~2.75( 2.65 )。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量。 一般1.00~1.70,土壤表层容重1.20~1.30。 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体积内孔隙所占的比例(一 般采用百分数的形式)。 土壤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 孔隙数量 孔隙类型 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24.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土壤孔隙的类型 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孔隙直径< 0.02mm,孔隙中水分被土粒吸附,植物不能利用。 毛管孔隙:孔隙直径 0.02 ~ 0.2mm,水分借毛管力保持并移动,是植物生长有效水。 通气孔隙(空气孔隙):孔隙 直径> 0.2mm,空气占据,决定 土壤透气和渗水能力。 孔隙数量 孔隙类型 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25.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3. 影响土壤孔隙状况的因素 土壤质地:土细孔多,孔隙度大,容重小。土粗孔少,孔隙度小,容重大。粘土45% ~ 60%,砂土33% ~ 45%,壤土45 % ~ 52%。 土壤质地:土细孔多,孔隙度大,容重小。土粗孔少,孔隙度小,容重大。粘土45% ~ 60%,砂土33% ~ 45%,壤土45 % ~ 52%。 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多,总孔隙度高(非毛管孔隙)。疏松多孔,蓄水得墒,通气透水。 土壤质地:土细孔多,孔隙度大,容重小。土粗孔少,孔隙度小,容重大。粘土45% ~ 60%,砂土33% ~ 45%,壤土45 % ~ 52%。 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多,总孔隙度高(非毛管孔隙)。疏松多孔,蓄水得墒,通气透水。 土壤结构:团聚体多,总孔隙度 高。孔隙大小协调,通气透水,保 温保水。 (团粒结构) 孔隙数量 孔隙类型 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26.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4. 土壤孔隙状况与植物生长 理想土壤孔隙状况:30cm耕层,“上松下紧”。 上部土壤(0 ~15cm)--总孔隙度50%~60%,通气孔隙度15%~20%。通气、透水、发芽、出土。 下部土壤(15~30cm)--总孔隙度为50%,通气孔隙度10%。保水、扎根、排水。 孔隙数量 孔隙类型 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27.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二、土壤结构性 土壤结构体:土壤颗粒相互粘接而成的大小、 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 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的类型、数量、品质 及排列情况的合称。 结构类型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创造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28.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1. 土壤结构的类型 结构类型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创造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29.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块状结构 块状结构:“坷垃”。长、宽、高三轴相似,径5 ~ 10cm或更大。粘重缺乏有机质的表土层。过湿过干。 特点:水分丢失,影响出苗。“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结构类型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创造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30.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核状结构 结构类型 核状结构:“蒜瓣土”。长、宽、高三轴相似,径1~2cm或稍大。粘重缺乏有机质的底土层。石灰、铁质胶结。 特点:水稳性。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创造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31.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柱状结构 结构类型 柱状结构:也称“立土”。圆柱或棱柱状,外被铁铝氧化物胶膜。粘重的底土层,碱土的碱化层。 特点:大裂缝,漏水漏肥。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创造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32.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片状结构 结构类型 片状结构:也称“卧土”。薄片或鳞片状,厚1~5cm。土表,犁底层。 特点:影响水气热交换,影响扎根,撕裂根系。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创造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33.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团粒结构 团粒结构:也称“土珠子,蚂蚁蛋,米糁子”。圆球状,直径0.25~10mm,微团粒<0.25mm。耕层。 特点:良好 孔隙性(毛管 孔隙,非毛管 孔隙)。水、 肥、气、热调 节器。 结构类型 块 状 核 状 柱 状 片 状 团 粒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创造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34.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团粒结构的形成 步骤:原生土粒凝聚----→土粒 土团 初生胶粒粘接----→结构体 条件:胶结物质,外力作用。 胶结物质----有机胶体--腐殖质 多糖 粘液 无机胶体--粘粒 铁铝的氢氧化物 硅酸 钙及其它阳离子--凝聚负电颗粒 外力作用----胶体凝聚作用----钙 镁 铁 铝 干湿交替----熏土晒垄 灌水泡田 冻融交替----熏土晒垄 灌水泡田 生物作用----蚯蚓 结构类型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创造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35.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3. 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团粒结构性质:一定大小(1~3mm),多级孔隙, 稳定性(水稳性,机械稳定性,生 物稳定性)。 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调节土壤水分与空气 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 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 改善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结构类型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创造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36.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4. 团粒结构的创造 创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的措施 : 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 合理的轮作倒茬 合理灌溉,适时耕耘 施用石灰及石膏 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 结构类型 团粒形成 土壤肥力 团粒创造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37.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三、土壤耕性 土壤耕性:土壤在耕作时反应出来的特性。 耕性体现 衡量标准 改良方法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38.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1. 土壤物理机械性 土壤的粘结性:土粒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这种性质使土壤具有抵抗外力不被破坏的能力。 土壤的粘着性:在一定的含水情况下,土粒粘着其它物质的性质。 土壤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范围内被外力塑成某种形状,当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能保持所获形状不变的性能。 耕性体现 衡量标准 改良方法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39.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土壤耕性的衡量标准 耕作难易:耕作时土壤对农机具的阻力大小。 好耕----土松 口松 绵软 难耕----土重 口紧 僵硬 耕作质量:耕作后土壤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质量好----土垡松散 容易耙碎 不成坷垃 孔隙适中 团粒结构 质量差----反之 适耕期限:土壤适宜耕作的时期,由土壤含水量决定。 适耕期长----干好耕 湿好耕 不干不湿更好耕 适耕期短----早上软 中午硬 到了下午耕不动 耕性体现 衡量标准 改良方法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40.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3. 改善土壤耕性的方法 增施有机肥: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降低粘质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 改良土壤质地:客土掺砂或掺粘,翻砂压粘或翻粘压砂。 合理灌排 适时耕作 :合理灌排水,控制在土壤下限含水量以下,避免土壤可塑性与粘重性出现。 耕性体现 衡量标准 改良方法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41.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四、土壤吸收性能 土壤吸收性能:土壤吸收保持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性质。土壤吸收性能又叫保肥性,保肥性能的大小与土壤胶体密切相关。 土壤胶体 吸收性能 离子交换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42.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1. 土壤胶体 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小于1um的土粒和土壤溶液组成的水分散系。一般情况下,把土壤固相颗粒作为分散相,而把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看作分散介质,其中分散系中的土粒称为土壤胶粒,它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土壤各种理化性质的基础。 土壤胶体 种 类 结 构 性 质 吸收性能 离子交换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43.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胶体的种类 无机胶体:氧化铝类,三氧化物类,层状铝硅 酸盐类。 有机胶体:腐殖质,蛋白质,多糖。 有机无机复合体:有机胶体与无机胶体结合。 土壤胶体 种 类 结 构 性 质 吸收性能 离子交换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44.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胶体的结构 土壤胶体:土壤中直径1~100nm的颗粒。 1nm=10-9m 组成:胶核 决定电位离子层 补偿离子层 土壤胶体 种 类 结 构 性 质 吸收性能 离子交换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45. 胶体颗粒分散 静电排斥力 - - 分子吸引力 胶体颗粒凝聚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土壤胶体的性质 巨大的比表面积; 巨大的表面能; 带电性; 凝聚和分散性。 巨大的比表面积; 巨大的表面能; 带电性; 凝聚和分散性。 溶胶:静电排斥力>分子吸引力 巨大的比表面积; 巨大的表面能; 带电性; 凝聚和分散性。 溶胶:静电排斥力>分子吸引力 凝胶:静电排斥力<分子吸引力 土壤胶体 种 类 结 构 性 质 吸收性能 离子交换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46.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土壤胶体的吸收性能 机械吸收性能:机械阻留 物理吸收性能:物质保持(分子) 化学吸收性能:易溶性盐转变为难溶性化合物 生物吸收性能:微生物,根系 物理化学吸收性能:发生在土壤溶液和土壤胶 粒界面上,吸附,解吸。 土壤胶体 吸收性能 离子交换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47. 粒 K+ K+ K+ K+ 粘 粒 C2+ C2+ + 2Ca2+ + 4K+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3.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 阳离子交换吸收 盐基离子:Ca2+ Mg2+ K+ Na+ NH4+ 产酸离子: H+ Al3+ 盐基离子饱和度:盐基离子占全部吸附离子的百分数。 盐基离子饱和度愈大,被溶液中其它离子代换的机会愈多,盐基离子的有效性愈高。 土壤胶体 吸收性能 离子交换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48.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五、土壤的酸碱性 土壤的酸碱性:土壤固相和土壤液相的性质的综合表现,在土壤溶液中由游离的H+或OH-显示出来。土壤的酸碱反应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活动及植物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更直接地影响到养分的有效性。 土壤酸性 土壤碱性 作物适应 土壤肥力 酸碱调节 土壤缓冲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49.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1. 土壤酸性 土壤酸性产生的原因: CO2 + H2O---→ H2CO3---→ HCO3- + H+ 有机物分解---→ 有机酸 生理酸性肥料---→ 酸性 物质氧化---→酸( S-→H2SO4) Al3+ + H2O---→H+ 土壤酸的类型: 活性酸----土壤中游离H+,pH=4.5~8.5 潜在酸----土壤胶体吸附的Al3+和H+。 交换性酸----中性盐代换出来的潜在酸。 水解性酸----碱性盐代换出来的潜在酸。 土壤酸性 土壤碱性 作物适应 土壤肥力 酸碱调节 土壤缓冲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50. 土壤碱性反应产生的原因: CaCO3、Na2CO3、NaHCO3水解产生OH- 胶体上吸附的Na+水解产生OH- -Na+ + H2O--→ -H+ + NaOH 土壤碱化度: 交换性钠(Na+)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碱化度=5~10%,轻度碱化 碱化度=10~20%,强度碱化   碱化度>20,碱土 第六章 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土壤碱性 土壤酸性 土壤碱性 作物适应 土壤肥力 酸碱调节 土壤缓冲 退 出 概 述 孔 性 结 构 性 耕 性 吸 收 性 酸 碱 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