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性別關係

性別關係. 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 -自我概念與身心健康 指導老師:黃惠慈 老師 報告者:資傳三甲 4992c093 周耿中. 大綱. 性別角色 性別刻板印象 自我概念 身體意象 自我認同 性別認同 自尊. 身心健康 生理 心理 社會安寧狀態. 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角色: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透過模仿學習獲得的一套與自己性別 相適應的行為模式。. 性別刻板印象:人們對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它表明人們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damal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性別關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性別關係 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 -自我概念與身心健康指導老師:黃惠慈 老師報告者:資傳三甲 4992c093 周耿中

  2. 大綱 性別角色 性別刻板印象自我概念身體意象 自我認同 性別認同 自尊 身心健康生理 心理 社會安寧狀態

  3. 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 • 性別角色: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透過模仿學習獲得的一套與自己性別相適應的行為模式。

  4. 性別刻板印象:人們對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它表明人們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5. 自我概念-身體意象 • 身體意象是指一個人心目中對自己身體的美學。所有時代的人類社會對人體美學寄予了很大的價值,但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認知可能不符合社會的標準

  6. 身高

  7. 身材

  8. 服裝穿著

  9. 髮型

  10. 化妝

  11. 性別關係 • 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 -自我概念與身心健康指導老師:黃惠慈 老師報告者:控晶三乙 4992c086 李沃霖

  12. 自我概念-自我認同 • 何為自我認同? • 心理學家Barker對「自我認知」的解釋是:身為一個主體,意即人之所以為人,不免受制於其所置身的社會過程之中,從而界定群我關係,而使得我們為了自我與他者而存在的主體。在這過程當中,我們對於自我的認識或概念稱為「自我認同」。

  13. 刻板印象 • 男生:勇敢、獨立、理性、果斷、堅毅、主動

  14. 刻板印象 • 女生:溫柔、整潔、文靜、同情、依賴、委婉

  15. 現今 • 男生:小白臉、花美、多愁善感、綁馬尾

  16. 現今 • 女生:中性、自立自強、自主性強、理平頭

  17. 自我概念-性別認同 • 性別為何? • 指一個人在生理上原本所屬的性別,依據個體在其生命週期中所能執行的生殖功能來決定。一般而言,生物多劃分為雄性與雌性。

  18. 性別認同為何? • 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性別上的認同,性別認同受到道德立場、工作地位、宗教信仰與家庭的影響。 • 性別身分不同於生理,可能會產生性別焦慮。

  19. 自尊 指導老師:黃惠慈 老師 化材三甲 49940909 何維軒

  20. 自尊的定義為:「自我能力和自我喜愛程度」,即自我肯定。自尊的定義為:「自我能力和自我喜愛程度」,即自我肯定。 • 形成自尊感的要素有: 1.安全感:建立一種互相信賴的感覺。 2.自我感:接受自己的能力與價值而產生的良好感覺。 3.歸屬感:互相認同,屬於自己的感覺。 4.方向感:協助他人建立目標,認清方向及增加自制力。 5.成就感:對自己有信心,覺得自己能幹。

  21. 高自尊 • 高自尊的人悅納自己,欣賞自己的優點,會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 • 高自尊的行為特徵 1.能具自信心去改善個人的弱點。 2.以樂觀正的思想去理解及面對生活上遇到的挫折和障礙。 3.能自我欣賞及較易找到個人的滿足感。 4.能與別人建立信任的關係。

  22. 低自尊 • 低自尊的人常會陷入:我不喜歡我自己,我覺得自己被傷害,盲目的懲罰自己。 • 低自尊的行為特徵: 1.非常害怕冒險:害怕失敗而經常逃避新事物,使其喪失成長與學習的機會。 2.極強烈需要正向的增強與鼓勵,自內在的不足感。 3.低能量或拖延成性。一不重要或微小的工作,在他們眼中都會成為無法負荷的巨大任務。在行為上因為害怕失敗而逃避任何有評價的情境,不願參與及投入。 4.給外人的印象:過份逃避,懶散、缺乏動機、善長於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外在合理的藉口。

  23. 高自尊與低自尊的比較 高自尊 低自尊

  24. 如何建立自尊 • 自尊從一開始建立的地方就是家庭,所以父母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幫助小朋友提昇更佳的自我價值感: 1.認識、覺察你給孩子的觸摸,設身處地的揣摩孩子的感受。 2.區分某些事件是針對哪些特定對象而引起的,澄清你和孩子間想法的差距。3.若孩子面對困難和挑戰,父母可從旁協助,給予支持,從而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朋友之間若遇到自我價值感較低的朋友,也 可以用以上幾點來幫助他提高自尊。

  25. 參考來源: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41202057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7%AA%E5%B0%8A •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

  26. 性別關係(B) 指導老師:黃惠慈 老師 商設一甲 4A1J2006 曹長姿 生理

  27. 大綱 • 性別生理的個性差異 • 大腦結構差異 • 身體變化差異-青春期、更年期 • 身體組織差異

  28. 性別生理差異 個性差異: -是因為大腦結構有所差異,從而導致性格和行為上的差異 身體性別和大腦性別不一定一樣 甚至有人改變外在性別特徵來符合腦部性別 EX.人妖、像男生的女生、像女生的男生……

  29. YES OR NO是一部關於同性戀的電影,女主角本來抗拒同性戀,但因為室友比男生還要帥氣,溫柔體貼,纖細而敏感,不知不覺墜入情網。 像男生的女生

  30. 像女生的男生 KIWE BABY

  31. 大腦結構差異

  32. 大腦結構差異

  33. 身體變化差異 青春期年齡:男14歲~18歲 女12歲~16歲 男生的變化: 長喉結、變聲、骨架變大、身體脂肪量變少取而代之是肌肉 女生的變化: 來月經、乳房成長、脂肪堆積、形成女性三圍 (胸、腰、臀)

  34. 更年期年齡: 男55歲~65歲 女45歲~55歲:更年期時間與初經來的早有關 1.生理因素:與荷爾蒙下降有關 2.心理因素:意識到自己的老化 3.人格特質因素:容易壓力大、失望、自卑

  35. 身體組織差異 為什麼只聽說男人有啤酒肚,而女人沒有呢? 更年期的人,男人都在腹部居多,女人都在臀部、腹部、腰部 都是因為脂肪組織基因的差異。 ●男人脂肪堆積在下腹部及腰部,易形成啤酒肚 ○女人脂肪堆積在腹部、臀部、大腿、上臂(蝴蝶袖)

  36. 性別關係(B)  ─心理與社會安寧狀態 指導老師:黃惠慈 老師 報告:動畫三甲 499J3060 城菁敏

  37. 大綱 • 性別關係 • 心理狀態 -心理壓抑 -兩性心理差別 -心理性別 vs 生理性別 • 社會安寧狀態    -生理與心理健康

  38. 性別關係-心理 • 我們現在對性別及性別關係的認知,是經由交互作用而產生的價值觀與行為型態。 • 因為社會世世代代的傳遞而造就文化永存的基礎,長久以來社會對於兩性關係的對待方法造就了人們對於性別的心理關係有著多種壓迫。 • 教育與社會關係對於個人的心理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39. 心理壓抑(1) • 佛洛依德認為「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結」是個人人格成長必經的階段。 • 亞洲人多窒息於傳統文化的壓力之中,對於性有太多的疑慮與困惑。 • 大部分的人在壓力下用「投射」化解內心的矛盾及精神上的壓力,形成偽善的衛道之士;他們以清白自居,用懷疑、焦慮的眼神去觀察周遭人士的行為。 • 在這樣的氣氛下,兩性關係受到了嚴格的限制,人類的自然本能需求也因而被窒息。 • 壓抑與排斥只會對我們的兩性關係有負面的影響。

  40. 心理壓抑(2) • 佛洛依德曾強調,現代文明社會的性慾規範是一項恥辱,導致各種精神病症。 • 現代社會中,男性性無能及女性性冷感普遍化,皆出自嚴厲的性道德。 • 美國經神醫生普蘭(Pufnam)說:「美國的嚴格性規範是可恥的,應該解放,因為性為人類的自由」。 • 西方社會自1960年代始,對情慾的禁制逐漸解放;到了 90年代已達到開放的境界。台灣由於嚴厲的傳統,對情慾及性的規範限制很深,情慾不能正常流露則必需透過不道德的色情行業去發洩,嚴重的扭曲兩性關係的正常發展,而造 成許多嚴重的後遺症。

  41. 兩性心理差別 • 一般人都相信男女生物上的差別一定會影響其行為表現。 • 可是並不是所有男性與女性都個別具備上述特質與形象,不 能根據性別就判斷其角色和行為。 • 這一類的描述又稱為刻板印象(Stereotype),意指人們僅以 表面的認知或習以為常的觀念來形成對人、事、物的看法, 絲毫不知道這些看法根本與事實不符,甚至根本是錯誤的。

  42. 生理性別 vs 心理性別 • 生理性別十分容易了解,我們體內都有一組性染色體,就是 決定我們的基因是雄性(XY)還是雌性(XX)。 • 心理性別也叫「性別認同」,是指人們對自己是“男人”還 是“女人”的一種主觀感覺。 • 在大多數情況下,生理性別大多與心理性別相符。然而,當 兩者不相符時,當事人就會產生一種不安的“性別焦慮”  (gender dysphoria)。而這種持續的負面情緒正是許多變 性人接受變性手術的原因之一。

  43. 生理與心理健康 • 『健康』的定義,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安全舒適狀態;除了生理層面,還有心理與社會問題需要關注。 • 青春期常常會發生因為生理性徵或心理性別而遭到其他人關 注或是排擠的現象,這時候就必須著重於處理這類事情的態 度以及解決的方式,這對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態有著一定程度 的影響。 • 保持心理對於周遭狀況的完整,才能達成一種對社會的安寧 狀態。

  44. ~THE END~Danke für das Aufpasse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