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谭烈飞 编审 联系电话 :87663863

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谭烈飞 编审 联系电话 :87663863. 关于方志体例的把握问题. 述 纪(记) 志 传. 图 表 录 考 补. 地方志的基本构成. 述 志书中的概述(有的称总述),有的志书叫“综述”,冠于全志之首。它概括地叙述一个地方或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总的情况,鸟瞰全志,反映规律,为“一书之大略,全志之总览”。 述是全书或篇章的纲,它提炼概括所记内容,理清各方面的发展脉络,点明地方或事业的特点、发展规律及趋势。. 大势大略 重大背景 发展阶段 兴衰变化的内因外因 主要作用. 经验教训

dam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谭烈飞 编审 联系电话 :87663863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谭烈飞 编审 联系电话:87663863 关于方志体例的把握问题

  2. 纪(记) 志 传 图 表 录 考 补 地方志的基本构成

  3. 志书中的概述(有的称总述),有的志书叫“综述”,冠于全志之首。它概括地叙述一个地方或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总的情况,鸟瞰全志,反映规律,为“一书之大略,全志之总览”。 述是全书或篇章的纲,它提炼概括所记内容,理清各方面的发展脉络,点明地方或事业的特点、发展规律及趋势。

  4. 大势大略 重大背景 发展阶段 兴衰变化的内因外因 主要作用 经验教训 优势劣势或特点 时空地位 预测、规划与展望 概述的内容

  5. 概述的类型 • 浓缩式——将各分志(各篇章)的内容精华浓缩提炼。 • 纵述式——按历史时期或阶段来概述发展轮廓。 • 策论式——是编者对记述对象的总体面貌及特点加以综论。 • 特点式——将特点和优势归纳加以概述

  6. 概述应注意的问题 • 是否高屋建瓴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的编写,能否全面、完整、系统地概括全志,反映出本地区、本专业的历史与现状。 • 是否突出了本地区、本专业的重点,时代特点、专业(行业)特点和地区特点是否得以表现。 • 断限内的历史背景与反映的内容是否和谐统一,对改革开放的进程、特点做了深入、准确的反映,所占的比重是否突出。 • 分阶段的表述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阶段划分是否合适。 • 一定用当前的观点对不同时期的事务进行认定,有无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观点和错误词语的记述。

  7. 大事记 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对一地区(行业、单位)古今大事纵向记录,在志书中起提纲挈领、彰昭因果的重要作用。内容归纳为“大”、“要”、“特”、“新”、 “奇”五个方面。要求重要事项不漏,时间、地点、人物(单位)、结果等要素齐备。 专记 设置因事制宜,选题严格,数量适度。 编后记 重点反映修志始末。

  8. 大事记撰写的基本要求 • 内容精当 • 大事突出 • 要事不漏 • 事实准确 • 条理清楚 • 文字清楚

  9. 大事记应注意的问题 • 入志大事的标准是否一致,有无重大事件的遗漏或不够入志标准的事件记入了进来。 • 入志大事的范围是否合适,有无对不属于本地区本专业的事件进行了记述(即“越界”现象的存在)。 • 大事条目是否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述,有无时间顺序错乱的现象。 • 不是大事的琐事、一般的历事是否也混入其中。 • 记述的重点是否突出,时代特点、专业特点和地区特点是否得以表现。 • 跨时间的条目如何处理。 • 全称与简称的使用是否正确。 • 记述语言是否精炼。

  10. 门类设置合理。纵述史实把握事物的发端、变化和现状,不缺失主要事物、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发展的重要阶段。 是地方志的主要载体。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是方志体例的主要特点。 主要采用纪事本末体的形式撰写。 。

  11. 北京志凡例: 本志采用规范语体文,行文力求朴实、简洁、通畅。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使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不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教科书、论文等写法。 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第一人称。 使用规范汉字,用词概念准确,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12. 时间 地点 原因 事件 人物 (单位) 结果 记述体 要素

  13. 志稿的记述要抓住: 起点—事物的发端 终点—志书的下限 转折点—事物发展变化的关 节点

  14. 记述内容详略的把握 详内略外 详本略末 祥独略同 详近略远

  15. 续志的主要内容 • 第一、上届志书记述的事物在续志时限内有发展变化的,可按前志相关章节将事物接续,补充发展变化的新资料。 • 第二、上届志书记述的事物在续志时限内基本无变化的,可不接续,必要时将其概况在续志的总述或概述中予以简述。 • 第三、在上届志书下限内末出现,而在续志时限内出现的新事物,可视情设章立目,收集资料予以补充。 • 第四、上届志书中有缺漏的重要事物,可予以补缺。 • 第五、对上届志书中不当之处或错误之处,要收集正确的资料在续志中予以勘误补述。

  16. 志稿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 含糊笼统 • 文白相间 • 修饰形容 • 简称简语 • 口语术语 • 未成假设 • 解释概念 • 资料照搬 • 夸大失真 • 数据矛盾 • 记事片面 • 越界而书 • 选材偏远

  17. • 立传人物为在本行政区域有重大影响者,以及本籍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响者。

  18. 人物传编纂特点 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用于记述对本地社会历史发展有推进或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对于专志而言就是对事业或工作的历史进程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记述中坚持“实事求是”,不溢美,不隐恶;不发空论,寓褒贬于叙事之中。

  19. 人物传应注意的问题 • 传(传略)、简介、各类名录、烈士英名表的分类是否合理。 • 入志人物的标准是否一致,有无遗漏的现象。 • 同一级入志人物的字数是否大体相等(同一级入志人物的字数应大体相等)。 • 文字是否简练,有无溢美和隐恶的现象。 • 对人物的记述与大事记、与正文记述有无出入。 • 负面人物入志是否妥当。

  20. 以事系人 • 以事系人的范围 • 以事系人的原则 • 以事系人的基本方法 • 以事系人应注意的问题

  21. 图表的把握 • 史料价值的直观性 • 文字表述的辅助性 • 信息容量的密集性 • 设计合理,要素齐全,内容准确,不与正文简单重复。

  22. 图(照片) • 图、照注重典型性、资料性,从不同角度反映变化的情况。 • 卷首插图包括本行政区域位置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地图采用国家测绘部门和有关部门绘制或者审定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测绘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 • 照片无广告色彩。除人物传、人物简介外,无个人标准像。

  23. 图应注意的问题 • “图”不能单独列目,既在篇、章、节、目的标题下不能直接排列“图”,要有一定的记述文字,“图”只是记述文字的补充; • “图”的数量不宜太多,尽量不要使用折图; • 使用“图”时,应标明图序; • “图”的标题书写要规范统一,书写顺序应先写时间,再写范围(地区或单位),后写性质,如“1950~2000年××人民政府机构沿革图”。

  24. 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应做到每一表正文叙述中有交代,表与正文合理衔接。 • 表题要规范。 • 表是否标明序号,并依次顺延排列。 • 表的表题、序号与正文叙述的是否一致。 • 表题与表的记述内容是否相符。 • 表达内涵与外延是否明确。 • 表内的分记数与合计数是否相符(包括百分比)。 • 表内数字的使用是否规范,不要使用千分号,小数点有无错位的现象。 • 不能以表代文,直接列表。 • 表内分项数是否有太多的空格(表内分项数空格太多,就失去了列表的意义)。 • 表格右上角的“单位”是否与表内的记述相符。 • 是否有太多的折表(志书中不要设太多的折表)。

  25. 录即附录,指志书卷末附载的资料或文献辑录。在志书中主要起存史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够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正文,便于查考,增加志书的使用价值。  附录主要收录专志(篇)不宜容纳而又确有保存必要的资料,如地方重要文献、典章制度、旧志序及修志始末、诗文词赋、掌故文征等。录即附录,指志书卷末附载的资料或文献辑录。在志书中主要起存史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够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正文,便于查考,增加志书的使用价值。  附录主要收录专志(篇)不宜容纳而又确有保存必要的资料,如地方重要文献、典章制度、旧志序及修志始末、诗文词赋、掌故文征等。

  26. 附录应注意的问题 • 应该入志的内容进入了附录。如领导人名录、统计表、获奖一览表、劳动模范名录、编后记。 • 不必要的或与正文关系不大的内容录入“附录”。

  27. 修订补遗的内容 • 需要修订的主要内容: 1、因原有资料不实,在观点、史实、数字、计量单位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2、在记述中,因观点的错误或领会失当,引发史料把握的差错。 3、出版过程中因校对等原因造成文字上的错误;

  28. 需要补遗的主要内容 1、首轮志书中缺漏的重要门类和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2、首轮修志时未搜集到资料而造成在时间上出现断线的重要部分;3、首轮修志时已掌握的、应属入志之列的资料,由于认识上的偏颇而未入志的重要内容。

  29. 修订补遗应注意的问题 • 1、确保修订补遗资料的准确性。资料来源一定是来自于权威的资料管理部门——各级档案管理机构,一般的口述资料要有档案资料为佐证,经过相关专家的认定。 • 2、确保修订补遗资料的严肃性。用于修订补遗的资料要符合相关的政策、法律规定,对于有争议的资料要慎重使用。 • 3、符合志书的体例结构。用于修订补遗的资料要考虑志书的体例结构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要充分考虑一轮志书和二轮志书的有机衔接,充分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4、用于修订补遗的资料在二轮志书中要适量。在志书中所占比重不宜过大,对于一轮志书中问题较多的内容采取有错纠错,有遗补遗,不采取志书重修的方式。 • 5、用于修订补遗的入志资料一定要经过认真审定。修订补遗的入志资料要由区县志和各分志主编负责编审。

  30. 二轮志书编纂的重点与难点 • 存实求真 • 关于记述改革开放 • 关于突出科学发展观 • 资料难以搜集问题 • 对前志补遗、纠误问题 • 人物的记述和把握 • 机构的变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