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題目:如何說好話和學習聽話

題目:如何說好話和學習聽話. 主講人:何振德 日期: 9/22/11 ( 四 ). 綱  要. 因緣 追求幸福快樂 溝通與人際關係 說好話和學聽話 結語 Q & A. 緣  起. 葉教授到華安扶輪社演講 “ 台灣廟史 ” 分享金惟純先生的「學聽話」. 緣滅(差一點). 考慮接受否,太太提醒,不可到城隍廟胡言亂語,否則會被抓到十八層地獄下油鍋,我差點就打了退堂鼓。 105 歲孫江淮(台灣首位代書) 100 歲後學書法, 102 歲開書法展 「凡事莫強求,強求更添憂」「天注定的,好壞都很難說」。 人生最大賭注。.

danic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題目:如何說好話和學習聽話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題目:如何說好話和學習聽話 主講人:何振德 日期:9/22/11(四)

  2. 綱  要 • 因緣 • 追求幸福快樂 • 溝通與人際關係 • 說好話和學聽話 • 結語 • Q&A

  3. 緣  起 • 葉教授到華安扶輪社演講“台灣廟史” • 分享金惟純先生的「學聽話」

  4. 緣滅(差一點) • 考慮接受否,太太提醒,不可到城隍廟胡言亂語,否則會被抓到十八層地獄下油鍋,我差點就打了退堂鼓。 • 105歲孫江淮(台灣首位代書) • 100歲後學書法,102歲開書法展 • 「凡事莫強求,強求更添憂」「天注定的,好壞都很難說」。 • 人生最大賭注。

  5. 幸福,是珍惜當下,體會生命的樂趣與意義。人際、樂觀、金錢、自我實現組成的幸福拼圖,你少了那一塊?幸福,是珍惜當下,體會生命的樂趣與意義。人際、樂觀、金錢、自我實現組成的幸福拼圖,你少了那一塊? 檢視你的幸福存摺,累積幸福貨幣。 • 正面心理學大師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解析一般人幸福的四大要素,包括:樂觀、人際、金錢和自我實現,缺一不可。但處在不同的環境與條件下,每個人心中對四大要素的先後排列次序不同。

  6. 1/7/11華爾街日報 金融海嘯後,景氣仍未全面復甦,許多人仍然深陷財務和工作泥淖之中,此時人際關係更顯重要。 「人際關係品質是最重要的幸福感預測指標,不但影響大腦處理資訊,身體對壓力的反應,而且會活得更久。」 • 2010年8月英國「金融時報」“幸福的秘訣”文章也提到。 幸福生活的秘密,就藏在那些我們「已擁有」的人、事、物裡。 • 增加₤1,000,提升0.0007單位的幸福感。好友相聚,可提升0.161單位的幸福感(差距230倍)(₤230,000約台幣一仟萬)。

  7. 從「瞭解自己」和「瞭解別人」談起(溝通與人際關係)從「瞭解自己」和「瞭解別人」談起(溝通與人際關係) • 瞭解自己-80歲老翁娶18歲少女 做自己-A.1929美國大蕭條 B. 林青霞「窗外」到「東邪西毒」一百個戲,一百個角色,最想演好的是自己,而且最差。 ※ 王偉忠新書發表會,「人要活的自在,表裡如一,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 人生是個修道場,修行“自省力” (Self-Awareness)

  8. 瞭解別人(同理心) *禪宗小故事, 二個小和尚吵架, 誰也不服誰 -人際溝通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固持己見」。如果能夠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秉持「你是對的」的態度,爭執必定減少,人際關係必然更好。 -我都已經替你想好了,我是為你好……。 -當你準備改善和別人的關係之前,你必須常常存著「諒解」別人的心,改變你自己就從這裡始。

  9. 改 變 想 法 •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習慣 ( 好/壞 ) 亦然。科學家研究,一個人習慣的改變需21天。 • 改變初期需over, 假假的,才有可能成功。 • 家庭/持續性/改變。

  10. 傾  聽 -聽比思考慢 125~400 字 (聽) / 分 1,000~3,000 字(思考) / 分。    *因此我們常在聽的時候,想別的事。 (我們天生以為自己有耳朶會聽,但用心聽,用腦子聽,和只用耳朶聽,差別很大。) -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教授艾柏(Albert Meribien)十年口語溝通的研究發現,說話者會透露的訊息中: 8% -- 訊息本身 37% -- 音調, 語氣 55% -- 表情, 肢體動作 -美國佛州和密州大學聽力研究發現--“人們在談話後8小時內,就會遺忘高達50%的內容”。

  11. 存錢入銀行 VS H/R Bank *人際關係與原則(不得罪人也非鄉愿)

  12. 聯想記憶法    *記住別人姓名(最悅耳語言)    *方法技巧

  13. 樹、開關、金字塔、車子、棒球手套、 來福槍、雜貨店、溜冰鞋、貓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積極正向的思考 • 人性是偏向負面的 • 非洲賣鞋 • 集中營

  15. 保持微笑密西根大學心理教授James McConnel研究統計 • 「醫生愁眉不展是經常面帶笑容治療失誤次數的二倍 • 美國西岸做了一研究       男人對男人微笑 12%       男人對女人微笑 70%   *李百齡的電話交談分享 • 微笑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際關係更融洽、順利、健康……,然而微笑無處可尋,用錢也買不到。除非你施予別人,否則它就一文不值。 *微笑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

  16. 讚 美 • 包容 • 積極正向 • 敏銳的觀察力 • 具體 • 真誠 • 及時   *烤鴨   *Bob Hope   *農婦 / 稻草 • 寫下來,告訴他

  17. 公眾講話 (非一對一的人際關係)    *古羅馬競技場      -eye contact      -55% 肢體 37% 音調 8% 內容 *演講力是「注意力」的戰爭。 私下窸窸窣窣,講話,聊天,安靜/成功/休息中。 *講話“得體”。 *旅館清潔人員「凌亂剋星」和「心情警察」。

  18. 學習循環 • A-Attitude 態度 • -需求/意願/信心(做得到)/決心(採取行動 ) • -態度已經決定你的成功與否 • *哈佛Dr. Robert三組學生做6星期的老鼠迷宮實驗 • K-Knowledge 知識 • -知識就是力量,必須是瞭解一些原理、原則、方法 • *working smart , not working hard . • *知識不等於會/打得一口好球

  19. P- Practice 練習 • -教練,環境 • *掃地老先生“早安” • S- Skill 技能 • -運用/feedback/motivation/追綜/責任… • -才能成為我們的“習慣”

  20. 推銷員 48% 第一次放棄 25% 第二次放棄 12% 第三次放棄 5% 第四次放棄 BAL. 10% 永不放棄而拿到 80%的生意。

  21. 廟前石椅 VS 廟裡菩薩

  22. 無限潛能 *德州富商擇女婿,游過兇狠的鱷魚池,可三選一 • 一千英畝的土地 • 一百萬元的現金 • 跟我的女兒結婚

  23. 複  習 • 幸福快樂 • 瞭解自己 • 瞭解別人 • 改變想法 • 傾聽 • 內方外圓 • 記住別人姓名 • 積極正向 • 保持微笑 • 讚美 • 公眾講話 • 學習循環 • 成功推銷員(10% VS 80%) • 石椅與菩薩 • 無限潛能

  24. 商週1214/ 金惟純先生 -學「說話」 • 愛說故事孩子王 • 大學辯論校隊教練 • 經常演講 • 電視名嘴 為什麼年近耳順要學說話? • 遇高人 • 「會說自己想法的」叫「愛說話」 (不叫「會說話」)

  25. 「愛說話」症候群 • 說到興起,如入無人之境,停不下來。 • 「指教」別人的都是自己不願做或做不到的。 • 自己說到「鞭辟入裡」,別人表情痛苦。 • 你說的有道理,對方却做不到。 • 別人聽了照做,結果却不怎麼樣。 • 最嚴重的,被情緒和妄念帶著去說話,說完才覺得自己莫名其妙。 不趕緊學說話,必將繼續成為社會亂源。

  26. 高人指點 • 別人不問,不輕易說。 • 必要說的時候,只說幾句。 • 說的時候,把「心」放在聽者身上。 • 留空間,讓聽者想。 • 說的都是自己正在做的。 福祿貝爾說:「教學之道無他,愛與榜樣而已」 要用到語言,已經是萬不得已,若再口若懸河,就只能算「造口業」了。

  27. 說話分三大類:為我說、為事說、為人說 • 下焉者:為自己的情緒、過癮或企圖而說 • 中焉者:為事達成而說 • 上焉者:為人的圓滿而說 練習方法: • 不說-多聽、多看 • 少說-能用一句,不用兩句 • 為人說-說的當下要不斷自我覺察,是“為我”、“為事”或“為人”而說

  28. 結  論 不說話、少說話、說該說的話。 讓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更圓滿。

  29. 說好話 • “適時”“適地”說出“適當”的話就叫做“說好話”。 *“你是笨了一點,可是還蠻耐用的” • 「言由心生」,真誠,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時境,應有不同的表達。 • 古人說:「木訥剛毅」,並非要你不說話。

  30. EX. 犯錯 訓話 or 相信很快能將問題解決,經此經驗,未來如能吸取經驗防範於未然,就不必再受這些苦了,不是嗎? • 刀子嘴、豆腐心(伊索:北風與大陽) • 好話並非油嘴滑舌(滑頭) or 鄉愿。 • 忠言逆耳(婉轉就好)。

  31. 不說比說好,HUG,拍拍肩膀,一個點頭,一個微笑……。不說比說好,HUG,拍拍肩膀,一個點頭,一個微笑……。 • 運用同理心,說出更體貼,更讓對方接受,會心,窩心的話。 • 包容與瞭解,面對不好聽的話也能說好話。 • 不居功(你比較重要)。

  32. 幽默與歡笑 • 1993-94年度RI社長羅伯.巴斯提及美政治家的名言「幽默把玫瑰花展現出來,而將花的刺藏了起來。」 • 心理治療良方 • 人際緊張關係的「潤滑劑」(扶輪是一個巨大機器) • 幽默的快樂屬於一種解脫的快樂 • 美國醫界「幽默的笑聲是種靜態的慢跑」

  33. 兩面,一面是“原則性”,另一面是“戲謔性”兩面,一面是“原則性”,另一面是“戲謔性” • 德國「每個人的內心都藏著一個渴望遊戲的小孩」讓我們嚴肅的從事扶輪工作,並記得內心那個小孩 • 培養「扶輪生活文化」就是一種樂觀、冷靜和幽默氣氛下的一種溫暖的扶輪環境,才能吸收到高雅玫瑰花般的優秀社員 • 幽默與溫馨的扶輪環境,才能給扶輪帶來新才華、觀點、可能性與新的空間

  34. 商週創辦人/金惟純 - 學「聽話」 • 學「聽話」,學了才知道自己有多「不聽話」。 • 「不聽話」症狀分五級(好為人師級)。 • 未開口便知。 • 熟人,三分鐘“重點”,五分鐘“結論”。 • 長輩或貴人,假裝聽,肚裡意見一大堆。 • 認真聽,為「發表意見」找題目。 • 主控場合,打斷、插嘴或接話。

  35. 「聽話」與我無關,除「請教」外,不告訴心裡事。「聽話」與我無關,除「請教」外,不告訴心裡事。 • 「不聽有理」,渾然不覺。 • 看不見、感受不到、學習不到,活在自己的知見之中。 • 「不聽話」 = 缺乏同理心,目中無人。 • 「用心聽」不插嘴、不妄斷、不「心不在焉」,結結實實聽進每一句話。

  36. 修的方法 • 不斷的提醒,不斷的練習,不斷的做到,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 • 學聽話後 • 聽到 • 過去聽不到的事,說事人的感受,人和事後的因緣,別人和自己的合一。 • 發現 • 不用說、不用做,只要用心聽,便圓滿了。

  37. 結  論 原來別人只是需要說,需要我用心聽,如此而已。

  38. 學聽話 • 不只用耳朵聽,更要用心、眼、腦去聽。 • 積極正向的去聽(發覺善念)。 • 同理心的去聽(心坎深處)。 • 給與回應(點頭、注視、微笑)。

  39. 結  語 讓我們天天說好話,時時學聽話,每個人幸福滿滿,人生圓滿。 謝 謝 大 家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