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的制作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的制作.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的介绍. 用途:1、给电子产品提供稳压直流电    2、给充电电池充电. 优点:1、供电持久    2、经济实用.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的工作原理. 公用部分. 电路结构. 充电部分. 稳压输出部分.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电路图. R2 75. A. T. R3 43. V6. 充电电池. 5 V~. R4 75. 220V~. R5 43. V7. R1. 75. B. R6 5.1. y. y´. v. V1~V4 IN4001. JK. x. +. x´.

Download Presentation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的制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的制作

  2.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的介绍 用途:1、给电子产品提供稳压直流电    2、给充电电池充电 优点:1、供电持久    2、经济实用

  3.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的工作原理 公用部分 电路结构 充电部分 稳压输出部分

  4.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电路图 R2 75 A T R3 43 V6 充电电池 5V~ R4 75 220V~ R5 43 V7 R1 75 B R6 5.1 y y´ v V1~V4 IN4001 JK x + x´ C1 1000μ/16v V5 V8~V11 IN4001 稳压输出部分 充电部分 公用部分

  5. 回上图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工作结构框图 一节电池的充电电路 红色发光管指示电路 一节电池的充电电路 红色发光管指示电路 平滑直流电 脉动直流电 220V 5V 变压器 桥式整流电路 滤波电路 绿色发光管指示电路 ~ ~ 简易并联式稳压电路 直流稳压输出插口

  6. 公用部分 T A 220V~ 5V~ 限流 R1 桥式整流 电路 75 B 变压器 V1~V4 IN4001 + C1 1000μ/16v 滤波 指示灯 V5

  7. 公共部分组成 • 变压器 • 全波整流电路 • 滤波电路 • 发光二极管指示灯

  8. 变压器:是电磁能量转换元件,是根据电    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一般的变压器是将线圈绕在铁芯或磁芯上。变压器:是电磁能量转换元件,是根据电    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一般的变压器是将线圈绕在铁芯或磁芯上。

  9. 变压器的组成:通常有两个或多个线圈,接电源的线圈称为初级线圈,传输能量给负载的线圈称为次级线圈.变压器的组成:通常有两个或多个线圈,接电源的线圈称为初级线圈,传输能量给负载的线圈称为次级线圈. 设初级线圈的圈数为N1,次级线圈的圈数为N2,改变两个线圈的圈数比n(n=N2/N1),在初级线圈上加电压U1,就会在次级线圈上得到不同的电压U2 电压变换比和圈数比的关系是:U2 / U1 = N2 / N1 = n 初、次级线圈中的电流变换比是:I2 / I1 = N1 / N2 = 1 / n 初、次级线圈中的电阻变换比是:R2 / R1 = N2 2 / N1 2 = n 2

  10. 思考:输入电压和初级线圈的匝数不变,如果要提高输出电压可采用什么方法?思考:输入电压和初级线圈的匝数不变,如果要提高输出电压可采用什么方法? • 根据U2 / U1 = N2 / N1 = n要提高输出电压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次级线圈的线圈匝数

  11. 变压器的作用: 把高电压转化成低电压,或把低电压转化成高电压(适用于交流电压,对直流电不起作用)

  12. 桥式整流电路的作用: 把交流电压转变成全波脉动直流电压

  13.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14. e2 为正半周时,对D1、D3加正向电压,Dl,D3导通;对D2、D4加反向电压,D2、D4截止。电路中构成e2 、Dl、Rfz、D3通电回路,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流电压,

  15. + e2 为负半周时,对D2、D4加正向电压,D2、D4导通;对D1、D3加反向电压,D1、D3截止。电路中构成e2 、D2Rfz、D4通电回路,同样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半波的整流电压。

  16. 滤波电路的作用 使全波脉动直流电压转化成平滑的直流电压

  17. 充电部分 R2 75 V6 R3 43 充电电池 R4 75 V7 R5 43

  18. R3做充电限流电阻R2和红色发光二极管串联,提供充电电流,并只是充电状态只有充电电池放入并且接触良好时发光二极管才会亮R3做充电限流电阻R2和红色发光二极管串联,提供充电电流,并只是充电状态只有充电电池放入并且接触良好时发光二极管才会亮

  19. 该充电两用电源的充电电流设计在80mA左右两节充电电池的充电电路并列连接,可对一节电池充电,也可两节电池同时充电该充电两用电源的充电电流设计在80mA左右两节充电电池的充电电路并列连接,可对一节电池充电,也可两节电池同时充电

  20. R6 5.1 y y´ v x´ x V8~V11 IN4001 稳压输出部分 直流稳压输出插口 简易并联式稳压电路

  21. R6 5.1 +6V +3.2V V8~V11 IN4001 稳压输出部分 简易并联式稳压电路

  22. 采用简易并联式稳压电路,由四只二极管正向串联连接,得到的电压为2.8-3.6V,串联的二极管跟负载并联,当负载上的电流增大时二极管的电流自动减小,当负载上的电流减小时二极管的电流自动增大,使输出电压基本保持在3V左右.采用简易并联式稳压电路,由四只二极管正向串联连接,得到的电压为2.8-3.6V,串联的二极管跟负载并联,当负载上的电流增大时二极管的电流自动减小,当负载上的电流减小时二极管的电流自动增大,使输出电压基本保持在3V左右.

  23. 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 电阻阻值的测量方法 • 二极管的检测方法

  24. 变压器的检测 ①判断变压器的好坏 使用万用表R ╳10挡 A.测量初级线圈,电阻值约为2KΩ B.测量次级线圈,电阻值小于10Ω  使用万用表R ╳10K挡 C.初次级线圈之间的电阻值为无穷(绝缘)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均为坏,注意:检测时一定要把绝缘漆刮掉,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②判别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 阻值大的一组为初级,阻值小的一组为次级

  25. 稳压充电两用电源的电子元器件的安装 安装步骤: 1、安装电阻R1~R6 2、安装二极管V1 ~V4 ,V8 ~V11 3、安装电解电容C1 4、安装发光二极管 5、安装正极板 6、安装负极板 7、安装电源输出插座 8、安装变压器

  26. R1、R2、R4 1 安 装 电 阻 R1 ~ R6 R3、R5 R6 正面

  27. R4 R3 R5 R2 R6 R1 回上图 R1、R2、R4=75Ω 1 安 装 电 阻 R1 ~ R6 R3、R5=43 Ω R6=5.1 Ω 反面

  28. 安装二极管 V1 ~ V4 V8 ~ V11 2 整流二极管 型号: IN4001 正面

  29. 安装二极管 V9 V10 V1 ~ V4 V8 V11 V8 ~ V1 V3 V11 V2 V4 回上图 整流二极管 2 型号: IN4001 反面

  30. 电解电容C1 1000μF/16V 3、安装电解电容 C1 正面

  31. C1 回上图 电解电容C1 3、安装电解电容 1000μF/16V + C1 反面

  32. 回上图 印制板正面 C1 1000μ/16v 为了节约空间采用卧式安装

  33. 绿色发光二极管 V5 红色发光二极管 V6、V7 4、安装发光二极管 正面

  34. V6 V7 V5 回上图 绿色发光二极管 V5 红色发光二极管 V6、V7 4、安装发光二极管 反面

  35. 回上图 发光二级管的安装方法 一omm 一个焊点 印制版正面

  36. 用锉挫去表面的金属 5、安装正极板 反面

  37. 回上图 5、安装正极板 用尖嘴钳将板脚板弯 正面

  38. 用锉挫去表面的金属 6、安装负极板 反面

  39. 回上图 6、安装负极板 用尖嘴钳将板脚合拢 正面

  40. 导线 7、安装电源输出插座 正面

  41. 回上图 7、安装电源输出插座 y´ x´ y 反面 x

  42. 次级 初级 8、安装变压器 变压器 B A 正面

  43. 回上图 T 8、安装变压器 变压器 反面

  44. 次级 初级 元件焊接完成图 变压器 B 正面

  45. 元件焊接完成图 正面

  46. 元件焊接完成图 反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