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结核病报告与转诊

结核病报告与转诊. 结核病防治质量控制科 袁磊凌. 主要内容.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一些数据的分析 结核病报告与转诊概念 指标与评价 最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防控 情况 两次流调结果: 2002 年: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200.2/10 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 42.9/10 万 2010 年: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312/10 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 36.3/10 万 活动性肺结核疫情升高,涂阳肺结核疫情降低 。.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病人发现情况: 2011-2013 年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结核病报告与转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结核病报告与转诊 结核病防治质量控制科 袁磊凌

  2. 主要内容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一些数据的分析 结核病报告与转诊概念 指标与评价 最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防控情况 两次流调结果: 2002年: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200.2/10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42.9/10万 2010年: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12/10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36.3/10万 活动性肺结核疫情升高,涂阳肺结核疫情降低。

  4.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病人发现情况:2011-2013年 全市共发现肺结核病人8652例 2011年2954例(34.14%), 2012年3636例(35.44%) 2013年2632例(30.42%) 涂阳患者3286例(37.98%) 涂阴患者5366例(62.02%) 每年比例相对稳定。

  5.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病人治疗情况:2011-2012年 全市完成全程治疗6020例,成功治疗5272例(87.57%) 治愈: 初治涂阳患者1771例(87.07%) 复治涂阳患者174例(69.60%) 完成全程治疗: 初治涂阴患者3271例(87.58%) 未成功治疗: 以丢失为主,514例(8.54%)

  6.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耐多药结核病发现与治疗情况: 时间:2008年6月至今 发现耐多药结核病:189例 接受全球基金免费治疗:106例(56.08%) 已有81例完成治疗: 治愈34例(41.98%),完成治疗5例(6.17%) 丢失17例(20.99%),失败10例(12.35%) 其他15例(18.51%) 未接受全球基金免费治疗:83例 主要原因:拒绝治疗或纳入基金治疗、失访、患者身体方面原因、死亡及其他原因

  7.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结核病防治主要策略: 政府承诺:领导加强,经费保障,体系健全 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 实验室建设,病人发现,规范治疗管理 医防合作,药品供应与管理 应对新挑战:耐多药,TB/HIV,重点人群 社会动员与健康促进 信息监控与评价 应用性研究

  8.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各级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已写入规划) 国家在推广模式:“三位一体” 定点医疗机构 肺结核患者诊断、治疗和登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转诊、协助追踪肺结核患者 对本地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督导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结防规划管理、疫情监测与处置、实验室质量控制 防控技术指导、宣传教育、绩效评估等工作

  9.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各级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已写入规划) 广东省模式:实际上是“二位一体” 结核病防治机构 结核病诊断及治疗 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结核病患者转诊、协助追踪和治疗管理的机制 (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和村卫生室)

  10.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各级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已写入规划) 佛山市:基本上与国家一致 结核病防治机构 结核病防治规划管理、疫情监测与处置、实验室质量控制、防控技术指导、宣传教育、绩效评估等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 肺结核患者疫情报告与转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结核患者报告转诊、协助追踪和治疗管理 不同之处: 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负责肺结核患者的诊断、登记和治疗

  11. 全市防控情况、主要策略和成绩 取得成绩: 发现和成功治疗了大量结核病患者 挽回了大量劳动力,间接上创造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逐步形成自己的防治模式和目标: 逐步回归国家倡导的“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 积极走向“诊断一例、报告一例、转诊一例、确认一例、登记一例、治疗管理一例”的目标

  12. 一些数据的分析 结核病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 全市:共2430例 不同地区:本地1908例(78.52%),其他522例 不同机构: 非结防机构2227例(91.65%),结防机构203例(8.35%) 非结防机构与结防机构报告比例约为11:1 有效报告: 全部87.70%(1953/2227),本地87.68%(1673/1908) 不同地区、机构与全部 数据基本一致

  13. 一些数据的分析 结核病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 有效报告各区占比:南海区接近全市一半 全部: 南海区44.70%(873/2227),禅城区30.16%(589/2227) 三水区15.46%(302/2227),高明区9.68%(189/2227) 本地: 南海区48.66%(814/2207),禅城区25.04%(419/2207) 三水区15.78%(264/2207),高明区10.52%(176/2207)

  14. 一些数据的分析 结核病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 有效报告率: 全市: 全部87.70%(1953/2227),本地87.68%(1673/1908) 各区(全部):禅城区偏低,高明区稍高 南海区89.54%(873/975),禅城区82.96%(589/710) 三水区89.88%(302/336),高明区91.75%(189/206) 各区(本地):禅城区偏低,高明区稍高 南海区89.25%(814/912),禅城区82.64%(419/507) 三水区89.19%(264/296),高明区91.19%(176/193)

  15. 一些数据的分析 结核病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 重复报告率: 全市: 全部12.30%(274/2227),本地12.32%(235/1908) 各区(全部):禅城区偏高 南海区10.46%(102/975),禅城区17.04%(121/710) 三水区10.12%(34/336),高明区8.25%(17/206) 各区(本地):禅城区偏高 南海区10.75%(98/912),禅城区17.36%(88/507) 三水区10.81%(32/296),高明区8.81%(176/193)

  16. 一些数据的分析 结核病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 重复报告各区占比: 全部: 南海区37.23%(102/274),禅城区43.70%(117/274) 三水区12.41%(34/274),高明区6.20%(17/274) 本地:南海区最高,高明区较低 南海区41.70%(98/235),禅城区37.45%(88/235) 三水区13.62%(32/235),高明区7.23%(17/235)

  17. 一些数据的分析 活动性肺结核病确认:2014年第一季度 全市:453例 不同地区:本地397例(87.64%),其他56例 不同机构: 非结防机构252例(55.63%),结防机构201例(44.37%) 非结防机构与结防机构报告比例约为1.25:1 确认率: 全市:28.87%(453/1569),偏低 各区:南海偏低,高明较高 南海区22.49%(168/747),禅城区34.88%(158/437) 三水区30.34%(71/234),高明区37.09%(56/151)

  18. 一些数据的分析 转诊:2014年第一季度 转诊率: 全市: 全部95.07%(1794/1953),本地99.63%(1609/1673) 各区(全部):禅城区偏低 南海区97.21%(835/859),禅城区89.40%(489/547) 三水区97.26%(284/292),高明区98.41%(186/189 ) 各区(本地): 南海区99.50%(796/800),禅城区99.48%(381/383) 三水区100%(256/256),高明区100%(176/176)

  19. 一些数据的分析 转诊:2014年第一季度 转诊到位率: 全市: 全部42.29%(798/1887),本地46.63%(753/1615) 各区(全部):禅城区较低 南海区50.29%(432/859),禅城区33.27%(182/547) 三水区38.70%(113/292),高明区37.57%(71/189 ) 各区(本地):南海区较高 南海区53.13%(452/800),禅城区41.25%(158/383) 三水区39.06%(100/256),高明区39.77%(70/176)

  20. 一些数据的分析 2014年第一季度数据小结 综合成绩较好地区:高明 不管全部数据,还是本地数据 需要努力的地区:禅城区,三水区 禅城区全部数据,三水区本地数据不理想 全市各单位数据差别较大: 有效报告率:50%~87.70%~100%,50%~87.68%~100% 转诊率:80%~95.07%~100%,94.44%~99.63%~100% 转诊到位率:0%~42.29%~100%,0%~46.63%~100% 活动性肺结核确认率:0%~28.87%~100%,0%~28.12~100%

  21. 报告与转诊概念 报告: 活动性肺结核(包括新发的结核性胸膜炎) 胸部影像学显示符合活动性结核病变 指的是网络报告 不管什么部门,及时、准确、完整完成疫情信息的填报即可 同时要求有必要的记录

  22. 报告与转诊概念 转诊: 主要对象: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以及出院后仍需治疗的肺结核患者。 报告即转诊,症状推荐 不管用什么方式,不管什么部门负责,只要把转诊信息传递给结防机构即可 同时要求有必要的记录

  23. 指标与评价 医疗机构患者报告率: 定义: 指一定期间内某辖区内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数,占其同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数的百分比。 医疗机构同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是指门诊、住院部、放射科等科室登记的患者。 公式: 医疗机构患者报告率=网络报告患者数*100%/发现患者总数 指标要求:100%

  24. 指标与评价 医疗机构患者报告率: 指标评价: 反映医疗机构发现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报告水平,同时反映漏报情况。 资料来源: 专项调查(例如专项检查,无法从系统直接分析) 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可以从系统分析 及时性(迟报) 准确性(主要是诊断,X线+痰涂片) 完整性(个别项目)

  25. 指标与评价 患者转诊率: 定义: 指一定期间内某辖区内指定结防机构收到医疗机构开具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单数,占同期医疗机构进行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数的百分比。 公式: 患者转诊率=结防机构收到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单数*100%/医疗机构网络报告应转诊患者数

  26. 指标与评价 患者转诊率: 指标要求:100% 指标评价: 反映医疗机构对发现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向结防机构转诊的情况 资源来源:专报系统

  27. 指标与评价 转诊到位率: 定义: 指某一期间持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单到当地结防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数,占医疗机构网络报告应转诊患者数的百分比。 公式: 转诊到位率=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数*100%/医疗机构网络报告应转诊患者数 指标要求:≥80%(难度较大)

  28. 指标与评价 转诊到位率: 指标评价: 评价医疗机构转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到结防机构就诊的实际情况 是转诊医生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患者或家属对结核病认知程度的综合反映。 资料来源:专报系统

  29. 最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主要存在问题: 报告标准不清晰,报告流程不顺畅 省里2008年报告标准补充规定:技术层面没问题,但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信息了解要求较高) 需要协同的部门很多:影像科、检验科、临床科室等 需要了解的信息很多:既往病史、临床症状等 客观现象: 宁可“滥报”,也要避免“漏报” 报告病例数自然增加(报告疫情增高) 网络直报前把关不够 信息审核,查重工作不到位(12.3%,274)

  30. 最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主要存在问题: 报告不转诊 报告与转诊由多个部门负责,报告与转诊出现脱节 监控管理工作不到位 转诊不彻底:“书面转诊”,“健教不足” “书面转诊”:开具转诊或通过其他方式完成转诊信息的传递,但并未真正将病人转走。 “健教不足”:转诊前未做必要的健康教育(防治政策和知识),或者工作不到位。

  31. 最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对策 明确报告的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合适的报告与转诊流程 网络直报前通过单位内部系统核实报告的诊断及其他信息的正确性 认真查重,发现重报或可疑重报要进一步核对 完全可以借助直报系统实现“合二为一” 指定人员负责报告与转诊的监控管理工作 定期分析与评价,减少“转诊不彻底”情况 加强转诊前的健康教育工作

  32. 谢谢聆听! QQ:869541836 E-mail:y2287958@126.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