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经济学课程组 课程网站: jpkc.dlmu/htm/xxjjx/

信息经济学. ——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经济学课程组 课程网站: http://jpkc.dlmu.edu.cn/htm/xxjjx/.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有五种表现形式: 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 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 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 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 连续信息、累计信息和计算信息等。. 经济 信息 的主要 表现形式.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一、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1.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内涵 完全信息( Complete Information ) 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 全部知识 。

day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经济学课程组 课程网站: jpkc.dlmu/htm/xxjjx/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信息经济学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经济学课程组 课程网站:http://jpkc.dlmu.edu.cn/htm/xxjjx/

  2.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有五种表现形式: • 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 • 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 • 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 • 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 • 连续信息、累计信息和计算信息等。 经济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

  3.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一、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1.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内涵 • 完全信息(Complete Information) • 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 不完全信息(Incomplete Information) • 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即仅具有局部知识或部分知识。

  4.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一、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2. 完全市场假设悖论(1) • 由于完全市场信息的均衡理论忽略了信息, • 特别是信息成本对市场均衡及各个经济领域活动的普遍影响,与现实经济不相吻合, • 所以必然要被不完全市场信息均衡理论所取代。

  5.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 一、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 2. 完全市场假设悖论(2) • 正如新凯恩斯学派所说: • 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具有经济现实性, • 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正, • 并且由于存在信息成本,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 • 达到均衡的主要调节机制只能是实物形式,而不是价格形式。

  6.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 一、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 2. 完全市场假设悖论(3) • 这样,一般均衡所要求的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无差别条件 • 就被差别信息普遍存在于市场参与者之中的条件所取代, • 随之而来的假设完全信息均衡模型被信息经济学中各种不完全信息的均衡模型所取代。

  7.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一、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3. 不完全信息的经济分析模型(1) • 不完全信息的经济分析模型归纳为以下四种模型: • 第一种分析模型考察具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条件下市场价格的不完全信息。 • 市场(产品、劳动力或资本借贷等)中买卖商品特性的不完全信息; • 市场参与买卖的双方在长期或短期的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经济活动, • 信息自由流动时买卖双方利用信息所做出的决策活动, • 不同信息环境下信息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

  8.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一、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3. 不完全信息的经济分析模型(2) • 第二种分析模型考察市场信息的传递形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 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信息的传递有可能是由某些人进行的,也有可能不是由某些人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群体进行的。 • 然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某个具体活动所传递的信息取决于其他个体所采取的行为。也就是说:一种经济信息的传递有可能依赖于另外一种经济信息的传递。

  9.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一、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3. 不完全信息的经济分析模型(3) • 第三种分析模型考察市场买卖双方信息不完全或者买卖者单方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经济行为。

  10.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一、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3. 不完全信息的经济分析模型(4) • 第四种分析模型考察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竞争市场的均衡问题, • 同时研究与竞争均衡联系的非竞争均衡, • 垄断或垄断性竞争市场, • 工资率、失业 • 国际贸易 •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发展模式等

  11.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1.完全信息与对称信息 •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是经济信息重要的基本形式, • 它们是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结构延伸, • 但是,其表现出来的经济特征和影响却与完全信息或不完全信息的经济影响有区别。

  12.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2. 对称信息 (1)对称信息的定义 • 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纪人关系中, • 对应的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 • 也就是说,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有的知识和所处的环境。

  13.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2. 对称信息 (2)对称信息存在的三种环境 •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没有掌握有关信息的信息环境(处于“无知”状态); •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掌握有一定度量相似的环境; •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拥有全部、完全信息的信息环境。

  14.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2. 对称信息 (3)对称信息环境创造了三种对称性市场 • 相互对称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缺乏信息的对称性市场 • 相互对称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具有不完全信息,且双方掌握信息不完备程度大致相同的对称性市场, • 相互对称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具备完全信息的对称性市场。

  15.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3.非对称信息 (1)非对称信息的定义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买卖主体不可能完全占有对方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谋取自身更大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比如: 药品的销售者通常会比消费者更加了解其疗效, 劳动力市场上工人比雇主更清楚自己的能力, 医疗保险市场上投保人通常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等等。

  16.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3.非对称信息 (2)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1 •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由詹姆斯·莫里斯和威廉·维克瑞提出的重要理论。 • 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 此后30多年,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7.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3.非对称信息 (2)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2 • 乔治·阿克洛夫;麦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基础。 • 因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三人分享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8.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3.非对称信息 (3)产生信息非对称性的原因-1 • 一方面,信息的非对称性取决于商品的种类。 • 在信息经济学中,习惯把商品分为搜寻商品和经验商品。 • 搜寻商品是指商品的有关特性可通过用户在购买时的触摸、掂量和观察来辨别;而那些需要在使用一段时期后才能辨别和了解其特性的称为经验商品。 • 经验商品的存在造成了大量的信息非对称。 • 例如,汽车就是一种典型的经验商品。

  19.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3.非对称信息 (3)产生信息非对称性的原因-2 • 另一方面,信息的非对称性还取决于信息的获取能力。 • 面对同一事物,不同人可能获得的信息会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源于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这两个因素。 • 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信息领域或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不同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 • 专业化使个人在其自身的专业领域比其他专业领域的个人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样,专业信息就在不同专业的个人之间形成非对称性分布。

  20.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3.非对称信息 (4)非对称性信息的分类-1 • 1)按照不对称发生的时间 • 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以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 • 例如: • 在人员招聘中,人事部经理不能像应聘人员一样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这就表现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 • 而在招聘之后,即签订契约完成,管理者又不能“时时刻刻”监督员工的行为,了解员工承担工作的每一项具体细节,这又表现为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21.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3.非对称信息 (4)非对称性信息的分类-2 • 2)按照非对称信息的内容 • 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是某些参与人的知识和信息,分别称为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 • 例如, • 公司职员的每一项行为不可能都被上层管理者所知,他有可能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这就表现为隐藏行动; • 另外,由于职员与客户实际打交道,他会知道客户的一些信息,如客户的喜好、性格、处理问题方式等,这些是职员自己掌握不为管理者所知,就表现为隐藏信息。

  22.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3.非对称信息 (5)非对称性信息造成的非对称性市场-1 • 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非对称信息集合就构成了各种非对称性市场,具体包括三种: • 1)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这为信息不对称的最主要的基本形式,买主与卖主对市场需求(供给)、产品质量、价格和非价格信号观察的概率组合往往有所不同,卖主往往会比买主更加了解他所卖货物的实际情况,并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做出某种有利于自己而损害买主的行为,如虚假报价等。

  23.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3.非对称信息 (5)非对称性信息造成的非对称性市场-2 • 2)买主与买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买主之间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等信息掌握程度的非对称,如经常购物的人员会从经验中知晓商品的真实情况,如质量是否较好和价格是否合理等,他们相对于不经常购物的人员的信息就是非对称的。

  24.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3.非对称信息 (5)非对称性信息造成的非对称性市场-3 • 3)卖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卖主之间对于市场信息观察的非对称,如卖主对于行情的了解就有可能不同,有些卖主可以根据以往的销售数据或者某种私人渠道得出其他卖主所不知道的信息,这样,他们之间的信息也表现为非对称性。

  25.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三、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1.公共信息 (1)公共信息的定义 • 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具备公共的市场知识, • 它是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与者获取的相关的所有信息, • 这种共同的市场知识称为公共信息(Public Information)或共同认识。

  26.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三、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1.公共信息 (2)公共信息的作用-1 1)公共信息形成市场价格体系 • 在市场体制下,可以认为价格对于每个理性的市场参与者的指导和协调是以市场的共同知识为基础的。 • 市场价格体系正是通过市场参与者的共同知识来实现其支配力的。

  27.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三、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1.公共信息 (2)公共信息的作用-2 2)公共信息的存在较大地妨碍了风险的分担,因而破坏了市场参与者相应的预期收益。 • 市场公共信息的增加将会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极大地排斥风险交易的可能。 • 影响到市场参与者收集信息的刺激作用和动力,在交易机会减少的情况下市场效率也就相应降低了。

  28.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三、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2.私人信息 • (1)私人信息的定义 • 指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 • 其中经验是市场参与者的最宝贵的私人知识。

  29.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三、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 2.私人信息 • (2)私人信息的分类 • 关于个人自身特征的知识如个人身体状况和工作能力等; • 关于个人行为的知识如努力程度、工作热情等; • 关于个人对环境状态理解方面的知识如个人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认识程度

  30.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三、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2.私人信息 • (3)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的联系 • 公共信息使市场参与者成为理性的价格接受者,是市场运行的基础; • 私人信息使市场参与者成为理性的价格支配者,是市场存在的基础 • 在这种相互矛盾的信息交流中,社会稀缺资源得到不同效率的配置。两者对于市场的运行与存在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 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之间没有严格界限,两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互转化。

  31. 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 小结: 知识点 • 经济信息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思考题: • 经济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将对行为人的经济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