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99 年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暨擴大免試升學入學方案宣導

99 年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暨擴大免試升學入學方案宣導. 主講人 : 南崁高中曾椿惠主任.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1. 國中基測的 變 與不變.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時間不變 : 寫作測驗: 五十分鐘 各科測驗時間: 七十分鐘 題數不變: 寫作測驗:一題 國文科:四十五~五十題 數學科:三十~三十五題 英語科:四十~四十五題 社會科:六十~七十題 自然科:五十~六十題. 命題原則不變.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五科一般命題原則如下:

Download Presentation

99 年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暨擴大免試升學入學方案宣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99年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暨擴大免試升學入學方案宣導99年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暨擴大免試升學入學方案宣導 主講人:南崁高中曾椿惠主任

  2.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1 國中基測的變與不變

  3.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時間不變: • 寫作測驗: 五十分鐘 • 各科測驗時間:七十分鐘 題數不變: • 寫作測驗:一題 • 國文科:四十五~五十題 • 數學科:三十~三十五題 • 英語科:四十~四十五題 • 社會科:六十~七十題 • 自然科:五十~六十題

  4. 命題原則不變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 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五科一般命題原則如下: 1、以能經由紙筆測驗評量的能力指標為主: 採用紙筆測驗所能評量的能力指標,期能客觀、公平 的實施國中基測。 2、以評量學生所習得的基本能力為目的: 採用基礎、核心及重要的能力指標,期能可靠(信 度)、有效(效度)的評量學生基本能力。 3、以符合綱要不涉及素材(版本)之選取為方針: 國中基測以綱要能力指標為命題依據,學生無論使 用哪一版本教材,只要能融會貫通,並習得基本能 力,皆足以應考國中基測。

  5.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 前提不變 • 維持各科測驗難度介於中等偏易 • 兩次測驗分數須擇優使用 • 考試科目不變 • 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五科 • 寫作測驗 • 運用功能不變

  6.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 命題依據(教材)不變 • 以課程綱要能力指標為依據。 • 測驗時間不變 • 各科均70分鐘(寫作測驗50分鐘)。 • 測驗題型不變 • 四選一的單選題(單題&題組題)。 • 命題取材原則不變 • 以學生學習及生活經驗為主要來源。

  7.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 總分改變 • 非線性變線性 • 計分方式改變 • 升學管道改變

  8. 總分的改變 科分數 新 量 尺 舊 量 尺 60分 80分 作文 6級分/12分 6級分/12分 312 412 總分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9.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非線性-每錯一題的扣分有6到1分的落差 線性-答錯一題的扣分數接近

  10.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 量尺分數變 • 舊量尺分數範圍為1-60分 • 新量尺是以1-60分計算後,全部加上20分(平移),為1-80分。 • 寫作測驗 • 題型是由一道題目及題目的說明構成 • 「說明」:更清楚地解釋題意、幫助引發聯想、更明確鎖定內容,幫助受試者立意取材時能更切合題意。

  11. 30 = 23 98年自然科為例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預設的測驗分數(全部答對為60) 預設的測驗分數平均數(訂為30) 60 - 30 測驗題數 (全對題數) 58 - 35 全體考生平均答對題數 ← 全對者比 答對平均題數者 多得 30 分 ← 全對者比平均答對題數 多答對 23 題 每多答對一題加1.304分 (少答對一題減1.304分)。 =1.304

  12. 斜率A × (學生答對題數-全體考生平均答對題數)+測驗分數平均數 量尺分數平移20 分並四捨五入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若某學生答對48 題,其線性轉換後分數為: • 1.304 × (48-35)+30=46.95 • (46.95+20)=66.95≒67 分 (四捨五入)

  13.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新、舊計分方式不同之處主要有二點: 第一、 原有計分方式屬於非線性,新的轉換方式則屬線性。主要減少錯一題與全對之間的差距。 第二、 轉換後分數全部加上20分,量尺分數為1-80分,緩解低分端考生得分應對到相同的分數。

  14.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15. 透過何種方式使兩次基測量尺分數可以直接和公平的比較?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 基測的試題都先經過預試和篩選,然後放入題庫,在闈內抽題和組卷。 • 基測題庫中的每道試題都透過「試題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簡稱IRT)的估計程序,將試題難度連結在同一把尺上,所以每道題目的難度值是已知的。 • 著名的TOEFL、GRE等電腦化適性測驗也都是採用這種作法。

  16. 兩次基測分數等化程序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兩次測驗分數等化程序如下: 1.每年根據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建立基本學力量尺分數。 2.依據預試資料,使第二次測驗題目在試題難度分布與第一次測驗接近。 3.計算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之量尺分數 依“試題反應理論 (IRT)”算出各答對題數之考生能力值,再利用插補法,算出其對應的量尺分數。 註:第二次不再重新計算量尺,僅進行等化程序。

  17. IRT能力值和量尺分數的對應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18. 歷年重複考生兩次測驗量尺分數差距的平均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19. 重複考生兩次測驗量尺分數分析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 歷年各科考生兩次基測量尺分數的平均差距,有進步的,也有退步的,且大多數考生兩次分數的差距並不大。 • 98年五科總分重複考生同分與進步的比例︰58.09% ,其中同分人數比例為2.48%。總而言之,98年各科有進步的,也有退步的,五科整體平均進步2.29分,顯示大多數重複考生兩次分數的差距並不大。 • 當中進步幅度比較明顯的是90年和93年,但可能有特殊的原因(兩次測驗間隔較長、舊課程最後一年)。 • 總而言之,參加第二次基測的考生,其分數不一定進步,而是有人進步、有人退步,且分數變化的平均幅度不大。

  20. 國中基測分數通知單上所提供的PR值代表什麼意思?國中基測分數通知單上所提供的PR值代表什麼意思?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 分數通知單上所提供的PR值(又稱為百分等級),是先將該次測驗所有考生的量尺總分排序後,依照人數均分成一百等分,該生大約會落在第幾個等分中。簡單來說,若某位考生的PR值為95,即表示該生的分數高於該次測驗全國約95%考生。 • 兩次基測的量尺總分經過測驗等化機制,所以可以互相比較,但要注意的是兩次測驗的PR值是無法直接比較的。

  21. 98年度兩次基測量尺總分之PR值及累積人數對照98年度兩次基測量尺總分之PR值及累積人數對照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22. 如何使用兩次基測量尺分數擇優後之PR值?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 「擇優後PR值」是將每一年度所有考生兩次測驗中比較高的量尺總分進行排序(如果考生只考一次,就選用該次的量尺總分),再依照人數均分成一百等分。 • 第二次國中基測分數通知單上的PR值與公布的擇優後PR值是不同的。 • 考生可參考擇優後PR值預估可能之登記分發落點。 • 學校可利用第一次測驗PR值,設定申請入學門檻。 • 學校也 可利用第一次測驗PR值或擇優後PR值設定提供獎學金之門檻(務必於簡章中明確說明所採用的是哪一個PR值)。

  23. 國中基測分數應用 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說明

  24. 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

  25. 壹、方案研訂過程 • 為積極研擬本方案,經多次會議討論 • 高中職升學制度小組23次會議及14次分組諮詢會議 •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轉型暨入學方式工作圈27次會議 • 經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第4次、第5次及第6次會議審議 • 為廣泛蒐集各界意見,多次辦理座談會及公聽會 • 98.02.26~98.02.27辦理北、中、南3區座談會 • 98.04.06~98.04.28以招生區為範圍,辦理19場分區公聽會 • 98.06.06、98.06.18、98.06.25辦理座談會

  26. 貳、未來國中畢業生人數趨勢圖 314,215 311,474 307,330 310,000 311,971 312,057 295,000 101 102 280,402 281,778 (2013年) 280,000 270,748 265,000 264,912 (2014年) 250,000 237,933 (2017年) 235,000 225,415 220,000 210,964 204,934 205,000 195,217 190,000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96 109 學年度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西元/年 當高中職招生名額 遠大於國中畢業生人數 您說: 是高中挑國中生? 還是國中生挑高中? 26

  27. 貳、未來國中畢業生人數趨勢圖 出生人口數逐年遞減是不變的事實 要改變的是大人的觀念 還是制度? 觀念要改變 制度也要改變

  28. 參、目標 • 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紓緩學生升學考試壓力 • 發揮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提高教學與學習品質 • 發展學校辦學特色,增進學生適性學習與發展 • 全面關照不同地區學生,縮短城鄉教育落差

  29. 肆、入學管道調整 申請入學 甄選入學 免試入學 免試入學 考試入學 免試入學 考試入學 免試入學 將現行多元入學實施方案,申請入學、甄選入學和登記分發入學三種入學管道,逐年簡併成免試入學和考試入學 多元入學方案 現行方式 申請入學 甄選入學 登記分發入學 宣導推動期 (99-100學年度) 登記分發入學 擴大辦理期 (101學年度起) 全面實施期

  30. 學年度 98 99 100 101 97 各區建構升學制度示意圖(一) 免試入學 比 率 免試申請入學 申請入學 (甄選入學) 登記分發入學 (考試入學) • 一般型招生區 • 101學年度,全面免試入學

  31. 各區建構升學制度示意圖(二) 免試入學 申請入學(甄選入學) 比 率 登記分發入學 (考試入學) 學年度 97 98 99 100 101 • 都會型招生區 • 免試入學逐年提高比率,考試入學比率逐年降低

  32. 伍、辦理原則 • 學生主體: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提供適性及優質之教育機會 • 多元適性:學生依性向、興趣、志願、或在校學習各項表現等做為其進路發展之依據 • 就近入學:高中職和五專考量學校地理環境等因素,優先提供鄰近國中免試入學名額

  33. 伍、辦理原則 • 保障弱勢:考量區域城鄉落差、文化不利及弱勢族群等因素,規範高中職及五專優先提供免試入學名額,保障偏鄉國中學生或弱勢學生升學權益 • 因地制宜:各區得採取一種或兼採數種不同入學模式,經各該地方政府及相關團體同意後,全面辦理學區免試入學 • 漸進彈性:考量教育資源,漸進提高免試入學比率或名額,穩健逐步推動

  34. 武陵高中:5% 國立高中:15-20% 縣立高中:35% 陸、實施期程及比率 期程實施 公立高中 公立高職 公私立五專及私立高中職 宣導推動期 (99-100學年度) 5-35% 5-35% 35% 擴大辦理期 (101學年度起) 40% 60% 70% 全面實施期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實施,各區全面推動 • 但部分學校因發展特色及實際需要,得報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同意後,彈性調整各期程免試入學比率

  35. 柒、多元入學模式 一、學區登記模式 • 相關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得依所轄區域、人口分布及教育資源共同協商,規劃高中職學區 • 國中畢業生依其所屬免學區,辦理登記入學 • 當登記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按其志願序採抽籤或設籍時間等方式辦理入學

  36. 招生區 適性學習社區 學區登記模式示意圖 招生區 招生區 適性學習社區 (70%以上學生登記入學) 適性學習社區 (70%以上學生登記入學) 適性學習社區 (70%以上學生登記入學) 適性學習社區 (70%以上學生登記入學) • 招生區內只有1個適性學習社區 • 招生區內2個以上適性學習社區

  37. 國中薦送模式 • 各高中職得依各區內各國中畢業班數或人數,按比率提供給各國中免試入學名額。並得依歷年就讀該校人數調整免試入學名額 • 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訂定國中學生免試升學高中職實施要點,規範各國中薦送學生之原則

  38. 國中薦送模式 • 各國中應依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實施要點,訂定各校學生免試升學高中職作業要點,薦送學生至高中職 • 各國中應依實施要點及作業要點,參酌社區關聯、性向探索、學生志願次序或在學各項學習表現等若干項目,薦送學生至高中職 • 當申請名額多於提供名額,國中得採計在校表現或辦理抽籤等方式,決定薦送人選

  39. 國中薦送模式示意圖 高職 高職 高職 高職

  40. 學生申請模式 • 提供部分或全部名額供學生申請入學,各校(科)得訂定0至3項申請條件 • 高中體育班、科學班、實驗班、藝術才能班、高職五專各類科得提供免試入學名額,給具特殊才能或競賽成績優異之學生免試入學

  41. 學生申請模式 • 學生依高中職及五專訂定之申請條件及時程,依性向、興趣及申請條件向各區招生委員會主動提出申請 • 高中職及五專採書面審查方式審核申請名單,並決定錄取學生名額 • 當申請名額多於提供名額,且學生申請條件相同時,得辦理面談或以抽籤方式,決定錄取學生名額

  42. 招生區 適性學習社區 適性學習社區 適性學習社區 圖例說明: 就近入學 職業類科適性選校 學生申請模式示意圖 高中 高職 高職 國中 國中 高職 高職 國中 國中 高中 高中 五專 五專

  43. 桃園縣立南崁高級中學 捌、配套措施-通過高中優質計畫 • 縮短公私立學費差距 • 強化學生生涯發展輔導功能 • 辦理國中學生性向探索課程 • 規劃維持學生學習品質措施 • 深化高中職優質化 • 調整各區高中職教育資源 • 建立國中學生成績處理系統 • 研修相關法令規章 • 加強方案宣導及溝通

  44. 玖、方案特色 • 維持制度穩定,逐步推動建構 • 以國中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多元智能 • 強調社區優先,鼓勵學生就近入學 • 照顧弱勢,保障偏鄉國中學生升學權益 • 各區因地制宜,漸進提高免試入學比率

  45. 擴大高中職免試入學實施方案國中如何配合推動相關工作擴大高中職免試入學實施方案國中如何配合推動相關工作 國中端免試入學說明

  46. 國中端免試入學說明 免試入學的實施契機 • 因應少子化 • 高中職、五專招生名額多於國中畢業人數 • 社會產業的多元新興,網路資訊發達 • 生涯職場觀念的改變-大學的供過於求、高學歷高失業率、一技之長

  47. 國中端免試入學說明

  48. 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訂定國中學生免試升學高中職實施要點,規範各國中薦送學生之原則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訂定國中學生免試升學高中職實施要點,規範各國中薦送學生之原則 各國中應依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實施要點,訂定各校學生免試升學高中職作業要點,薦送學生至高中職 教育部作業原則 國中端免試入學說明 以一人一志願的申請原則

  49. 免試入學國中端的前置作業 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縣市政府) • 成立「高中職免試入學推動工作工作小組」 召集人:教育局(處)長 委員:科長、公私立高中職校長代表、公私立    國中校長代表、教師會代表、家長團體   代表

  50. 免試入學國中端的前置作業 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縣市政府) • 訂定99學年度推動高中職免試入學實施要點草案 1.辦理期程 2.辦理模式 3.招生名額比例 4.採計在校表現 5.其他 • 陳報教育部核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