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社会保障学 授课教师 : 郭晓溶

社会保障学 授课教师 : 郭晓溶. 前 言. 社会保障的意义: 愈是发达的国家,愈是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愈是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工作的重心便愈是转向国民的福利。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不仅扮演着传统的稳定社会的基石,而且充当着维系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基本机制。. 前 言. 社会保障学的具体意义: 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不断增进着国民的福利。 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能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

de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会保障学 授课教师 : 郭晓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会保障学授课教师:郭晓溶

  2. 前 言 社会保障的意义: • 愈是发达的国家,愈是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愈是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工作的重心便愈是转向国民的福利。 •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不仅扮演着传统的稳定社会的基石,而且充当着维系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基本机制。

  3. 前 言 社会保障学的具体意义: • 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 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 不断增进着国民的福利。 • 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 能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

  4. 社会保障学简介 一、学习的基本方法:将理论研究的目标引导到实践当中 二、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篇章结构: 《社会保障学》共十三章,框架结构如下: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思想和原则;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 第四章:养老保险; 第五章:医疗保险

  5. 社会保障学简介 第六章:失业保险; 第七章:工伤保险; 第八章:生育保险; 第九章:社会救助; 第十章:社会福利 第十一章:社会优抚 第十二章:中国农村社会保障 第十三章:社会保障管理 • 从第四-十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6. 最高层次 主体和核心 最低层次,最后一道防线

  7. 社会保障学考核方式介绍 (一)课程性质:省开课程 (二)考核形式:半开卷 • 分“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两部分: 1、形成性考核成绩:占20﹪ (包括平时作业、到课率、网上教学) 2、期末终结性考试:占80﹪ 期末卷面分为100分。

  8. 社会保障学考核方式介绍 (三)期末考试题型介绍: 一、单项选择(20分) 二、多项选择(10分) 三、判断(20分) 四、简答(30分) 五、简评题(20分)

  9. 第二章 社会保障思想和原则 学习目标 1.掌握平等、公平和效率的概念 2.掌握平等与公平二者的区别 3.掌握社会保障中平等、公平和效率的含义 4.了解社会保障分配原则与公平概念的关系 5.了解社会保障原则后的各派社会保障思想

  10. 第一节 平等、效率和公平 公平与平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用来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不管你信不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一、平等 • 平等(equality)是均等、一样、等同、相同、无差别的意思,是对两项或多项事务客观状态的比较描述。 二、公平 (一)公平概念 • 公平(fairness)的词义是:好、对、合理、正确、正当、公正、公道、应该如此。是一种主观价值,是一种概念,用来评价事务的合理性。 (二)公平的相对性 • 不同主义有不同的公平原则。 • 不同时期或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公平原则。 • 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公平原则。 • 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公平原则。 • 不同的个人对于公平的理解也不一样。 用来回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只能用“接受不接受”来表示意见。

  11. (三)公平与平等的关系 • 平等的不一定是公平的,公平的也不一定是平等的。 • 比如:以社会主义初次分配为例(这里假定公平原则是“按劳分配”)

  12. 三、效率 (一)效率概念 • 效率是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像平等一样也是用客观指标衡量的。 (二)平等、公平与效率 1、“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多数情况下是此消彼长,相同之处就是都用客观指标计量的。 2、“公平与效率”在逻辑上不能成立,因为一个是主观价值,另一个是一种客观状态,不可能放在一起比较。

  13. 第二节 社会保障中的平等、效率和公平 一、社会保障中的平等 • 在社会保障中的平等表现在制度的各个层面上: 1、在社会保障模式层面上,平等表现为促进收入均等化。 2、在保障待遇规定上,平等表现为不同行业、身份、地区、性别、代际等享有同等水平的保险待遇。 3、在其他层面上,比如保险费率人人相同、保险支付公式每个人都一样,最低生活保障资格人人相同等。 二、社会保障中的效率 • 在社会保障中的效率: 是指就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利用而言的效率。

  14. (一)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利用(一)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利用 • 首先,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需要通过政府财政税收给予支持,税率高低及财政支出用于福利再分配份额大小,会影响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 其次,效率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人力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即支持以最小的人力投入获得最大的价值产出。 (二)效率的衡量 • 社会保障中的效率可以用以下四个指标来衡量: 1、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 2、在职工总收入中社会福利收入占工薪收入的比重。 3、退休职工养老金工资替代率。 4、福利分配与工薪就业的关联度。 比例越低越注重效率,比例越高越注重平等。

  15. 效率 平等 公平 三、社会保障中的公平 • 社会保障中的公平是关于社会保障利益如何分配的原则,即社会保障原则。 • 这些原则告诉我们怎么做是应该的,是合理的。但不同人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此原则是相对的。 四、社会保障中平等、效率、公平三者的关系 •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往往要在平等和效率之间作利弊权衡。 • 平等与效率处于同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端,权衡是作公平选择,取舍点就是决策者所认为的公平支点。

  16. 第三节 社会保障原则 一、社会保障一般原则 • 生存保障原则; • 正向分配原则; • 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国; • 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 二、社会保障各子项目的公平分配原则 • 社会救助原则; • 社会保险原则; • 社会福利原则; • 社会优抚原则。

  17. 三、各种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 • 自主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观点对比: 第一,关于筹资问题 • 自由主义认为,筹资不应该偏大,否则会加重企业和个人负担,削弱企业竞争力;福利均等化也是不公平的,会形成“养懒人”的制度,影响社会经济效率。 • 社会民主主义认为,筹资不应该偏小,否则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保障需要;福利均等化也是公平合理的。 第二,关于国家介入社会保障程度 • 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尽量少介入,以保障经济效率和公民自由。 • 社会民主主义则认为政府应该更多地对社会保障负责,以更好地保障民生。 比如,福利国家中的福利均等制度。

  18. 第三,关于获得社会保险的资格条件问题 • 自由主义认为收入分配应该尽量与劳动力市场表现挂钩,即“商品化”。 • 社会民主主义认为收入分配应该尽可能与劳动力市场表现脱钩,即“非商品化”。 四、社会保障原则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 即使对于同样的主义,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所奉行的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也有变化。 五、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原则 •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原则: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相分开、覆盖城乡及共建共享。

  19. 第四节 社会保障思想流派 • 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相对应各种主义思想,主要有四种思想流派:社会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 (一)社会民主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20. 二、自由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和原则 •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弗里德曼等。 • 自由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 1、收入分配差距应该由市场机制来自然调节,不应通过社会保障来调节,收入的自然差距也是公平的、有利的。 2、政府在社会保障中作用越小越好。 3、政府应该负责社会救助,不应该提供广泛的社会保障。 4、社会保障投入不会增加社会总体财富,不如投资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是经济发展,而不是提供失业保险。 5、政府应该减少社会保障税收,反对“劫富济贫”。

  21. 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社会保障思想和原则 •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艾哈德、米勒—阿尔马克、威廉•勒普克和亚历山大•吕斯托。 •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社会保障原则: 1、市场竞争是必要的,但对贫富悬殊和无竞争能力的人主张通过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等来保障。 2、强调政府、法团和个人三者在社会保障中的共同责任,反对国家强制。 3、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是福利的基础。 4、“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是没有必要的,不利于个人才智的成熟和发展。

  22.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和原则 • 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想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奥康纳、奥夫等。 •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的思想: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工人的国家保险。 •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的原则: 1、在工人丧失劳动力的一切情况下,国家保险都应给工人以保障; 2、保险应包括一发雇佣劳动者及其家属; 3、对一切被保险人都应按照偿付全部工资的原则给予补偿,一切保险费应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 4、各种保险应由统一的保险组织办理。 也称为“国家保险型”,如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和前苏联。

  23. 第二章 结 束 祝同学们新学期愉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