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生化检测在早期肾病中应用

生化检测在早期肾病中应用. 朵拉 2005-1-21. 在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之前肾脏已存在病理损害,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改变。当肾脏轻微受损时,一些微量成分在尿中检测量增加,检测这些成分可以提高早期肾病的诊断。. 与肾小球滤过膜损害有关成分: mAlb , TRF , IgG , IV 型胶原 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改变有关的成分: β2-m,α1-m,NAG , RBP.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化检测在早期肾病中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化检测在早期肾病中应用 朵拉 2005-1-21

  2. 在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之前肾脏已存在病理损害,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改变。当肾脏轻微受损时,一些微量成分在尿中检测量增加,检测这些成分可以提高早期肾病的诊断。

  3. 与肾小球滤过膜损害有关成分: mAlb, TRF,IgG,IV型胶原 • 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改变有关的成分:β2-m,α1-m,NAG,RBP

  4. 当肾小球损伤较轻时,主要是滤过膜屏障尤其是电荷屏障受损,致使膜电荷减低,中相对分子量的清蛋白和转铁蛋白等滤出增多,当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破裂损伤,则大和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同时出现在尿液中,如IgG和清蛋白。当肾小球损伤较轻时,主要是滤过膜屏障尤其是电荷屏障受损,致使膜电荷减低,中相对分子量的清蛋白和转铁蛋白等滤出增多,当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破裂损伤,则大和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同时出现在尿液中,如IgG和清蛋白。 • mAlb • TRF • IgG • IV型胶原

  5. mAlb:属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相对分子量69000,占正常人尿蛋白总量的50%,是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标志物,其排出量的多少直接反映出肾小球通透性改变和基底膜损伤的程度。mAlb:属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相对分子量69000,占正常人尿蛋白总量的50%,是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标志物,其排出量的多少直接反映出肾小球通透性改变和基底膜损伤的程度。

  6. TRF:分子较白蛋白稍大,相对分子量77000,但所带负电荷比mAlb弱,当肾小球滤过膜上出现电荷改变,比mAlb更易从肾小球漏出,因此肾小球滤过膜阴电荷已减少而裂孔尚无变化时,比尿mAlb更早期更敏感的反映肾损害。TRF:分子较白蛋白稍大,相对分子量77000,但所带负电荷比mAlb弱,当肾小球滤过膜上出现电荷改变,比mAlb更易从肾小球漏出,因此肾小球滤过膜阴电荷已减少而裂孔尚无变化时,比尿mAlb更早期更敏感的反映肾损害。

  7. IgG:相对分子量150000,略高于mAlb,趋向于电中性蛋白,滤过膜孔径的筛网选择性屏障起到主要的阻留作用。当滤过膜受损和孔径变大时,IgG滤出增多,尿中含量增高,反映肾病加重。IgG:相对分子量150000,略高于mAlb,趋向于电中性蛋白,滤过膜孔径的筛网选择性屏障起到主要的阻留作用。当滤过膜受损和孔径变大时,IgG滤出增多,尿中含量增高,反映肾病加重。

  8. IV型胶原: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构成基底膜骨架的主要胶原成分。虽然其在尿中含量很低,已有文献报道,不需浓缩尿并除去干扰物就可以测定。当尿mAlb尚在正常范围时,已出现IV型胶原的增加。在mAlb排泄率正常的个体中,TRF排泄的异常的比例不及尿IV型胶原的异常排泄比例高。IV型胶原: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构成基底膜骨架的主要胶原成分。虽然其在尿中含量很低,已有文献报道,不需浓缩尿并除去干扰物就可以测定。当尿mAlb尚在正常范围时,已出现IV型胶原的增加。在mAlb排泄率正常的个体中,TRF排泄的异常的比例不及尿IV型胶原的异常排泄比例高。

  9. 当肾小管受到感染或中毒损伤后,肾小管近曲小管段对肾小球滤过液中的小相对分子量蛋白质吸收能力减低,可测得β2-m,α1-m等增多。当肾小管受到感染或中毒损伤后,肾小管近曲小管段对肾小球滤过液中的小相对分子量蛋白质吸收能力减低,可测得β2-m,α1-m等增多。 • β2-m • α1-m • NAG • RBP

  10. β2-m: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为11800,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约99.9%被近端小管重吸收。近端小管是β2-m在体内处理的唯一场所,故近端小管受损时尿β2-m浓度明显增加,说明肾小管重吸收障碍。但是β2-m稳定性较差,在酸环境中极易水解,而多数人的尿液都是弱酸性,因此在检测尿β2-m是被检者最好提前几天控制饮食和用药种类,是其尿液能保持为中性和弱碱性,增加β2-m在尿中稳定时间,提高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β2-m: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为11800,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约99.9%被近端小管重吸收。近端小管是β2-m在体内处理的唯一场所,故近端小管受损时尿β2-m浓度明显增加,说明肾小管重吸收障碍。但是β2-m稳定性较差,在酸环境中极易水解,而多数人的尿液都是弱酸性,因此在检测尿β2-m是被检者最好提前几天控制饮食和用药种类,是其尿液能保持为中性和弱碱性,增加β2-m在尿中稳定时间,提高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1. α1-m:是相对分子量为26000-33000的糖蛋白,由于该蛋白的产生较恒定,较容易透过肾小球滤过膜,滤过的绝大部分又被肾小管重吸收,且其测定不受尿PH等因素的影响,而肾小管对α1-m重吸收障碍又先于β2-m,因此尿α1-m比尿β2-m更能反映早期肾病。其分泌受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因素的影响较大。α1-m:是相对分子量为26000-33000的糖蛋白,由于该蛋白的产生较恒定,较容易透过肾小球滤过膜,滤过的绝大部分又被肾小管重吸收,且其测定不受尿PH等因素的影响,而肾小管对α1-m重吸收障碍又先于β2-m,因此尿α1-m比尿β2-m更能反映早期肾病。其分泌受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12. NAG:是一种溶酶体酶,相对分子量约130000-140000,主要来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当肾小球滤过膜分子屏障受损时,血中NAG从肾小球滤过;另外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尿中蛋白进入溶酶体,促溶酶体酶释放,且大量蛋白尿及脂质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释放出NAG。该酶在尿酶中比较稳定,检测方法相对简易,检测值可靠,是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灵敏早期诊断指标。NAG:是一种溶酶体酶,相对分子量约130000-140000,主要来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当肾小球滤过膜分子屏障受损时,血中NAG从肾小球滤过;另外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尿中蛋白进入溶酶体,促溶酶体酶释放,且大量蛋白尿及脂质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释放出NAG。该酶在尿酶中比较稳定,检测方法相对简易,检测值可靠,是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灵敏早期诊断指标。

  13. RBP:是存在血液中的一种低分子量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21000,可经肾小球滤出,但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因其本身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产量相对恒定,故其在尿中的排泄量可作为肾小管功能受损的一个灵敏指标,比β2-m更实用。实验表明mAlb尚未增加前,RBP含量已明显升高。这与已有报道肾小官病变先于肾小球病变相吻合。RBP:是存在血液中的一种低分子量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21000,可经肾小球滤出,但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因其本身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产量相对恒定,故其在尿中的排泄量可作为肾小管功能受损的一个灵敏指标,比β2-m更实用。实验表明mAlb尚未增加前,RBP含量已明显升高。这与已有报道肾小官病变先于肾小球病变相吻合。

  14. 临床用于各成分检测的方法见下表

  15. 有关文献报道其它早期肾病相关标志物介绍如下有关文献报道其它早期肾病相关标志物介绍如下 • 尿白蛋白片断(UAF) • 尿白蛋白-1 (UP-1) • 尿内皮素(ET) • 尿唾液酸(SA)

  16. 1尿白蛋白片断(UAF):陈仁涉等用免疫印记法分析尿白蛋白片断UAF,并与酶标法和放免法检测尿mAlb作比较,得出结论UAF可能是mAlb出现前预测肾功能受损伤更为早期更为灵敏的指标.1尿白蛋白片断(UAF):陈仁涉等用免疫印记法分析尿白蛋白片断UAF,并与酶标法和放免法检测尿mAlb作比较,得出结论UAF可能是mAlb出现前预测肾功能受损伤更为早期更为灵敏的指标. • 2尿白蛋白-1 (UP-1):又称clara细胞蛋白,是新近发现的低相对分子量(16000)蛋白,它是由位于呼吸道的 clara细胞分泌,血清浓度相对较低且较恒定.与其它低分子蛋白相比,它的最大优点是敏感性高, 当肾小管仅轻微损害,在尿液中其他小分子蛋白质排出尚未增高时, UP-1即已显著增高,因此被认为是近曲小管早期和轻微损害的最敏感指标.

  17. 3尿内皮素(ET):早期肾病患者尿内皮素排量显著高于正常人,肾损害出现前(UAER<20 ug/min),尿ET排量已较正常人显著增加且与尿β2-m呈显著性相关。可见,尿ET测定亦可敏感地反映肾脏受损的情况。 • 4尿唾液酸(SA):增高是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的标志,早期肾病时可引起SA增加。资料显示尿SA水平在mAlb尿期比正常对照组及UAER正常的肾病早期组显著增高(P<0.01),由此提示尿SA水平可作为早期肾病损伤诊断指标,且较UAER更敏感

  18. 综上所述,随着研究进展,早期肾病检测指标种类日益繁多,其中UAER已被公认为反映肾小球损害最好的指标,但其敏感性特异性较低,多个项目联合检测可以全面了解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病变程度,以便及时作出早期肾病的诊断和治疗.综上所述,随着研究进展,早期肾病检测指标种类日益繁多,其中UAER已被公认为反映肾小球损害最好的指标,但其敏感性特异性较低,多个项目联合检测可以全面了解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病变程度,以便及时作出早期肾病的诊断和治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