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课程标准: 了解 “ 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说明 民主法制建设 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 列举 中国共产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认识 实行 依法治国方略 的重要意义 。. 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说过 : “ 真理有时可能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 “ 文革 ” 期间,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 民主政治建设 的重大挫折 】. 【 历史的 伟大转折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课程标准: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 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说过:“真理有时可能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文革” 期间,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3.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民主政治建设 的重大挫折】 【历史的 伟大转折】 【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1956 1966 1976 1982 1997 1999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依法治国 中共八大 “文革” 良好开端 重大挫折 伟大转折 发展完善

  4.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良好开端 二、严重受挫 三、伟大转折 四、发展完善

  5. 一、中共八大——良好开端 1、背景: ⑴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⑵目的: 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 2、内容: (1)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 (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3)加强各民族的团结 (4)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方针。 (5)健全国家法制 (6)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3、评价: ⑴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⑵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6. 二、重大挫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二、重大挫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 1、文革发生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 党内“左”倾思想进一步发展; ⑵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 ⑶林彪、江青等人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⑷导火线: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⑴各地革命委员会的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⑵破坏宪法,践踏基本人权,掀起批斗风潮; 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⑷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7. 材料一:毛泽东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将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材料一:毛泽东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将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材料二: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 两段材料表达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将阶级斗争扩大化,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这种错误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 文化大革命

  8. “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 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 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9. 红卫兵运动中疯狂的个人崇拜严重冲击了民主制度,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红卫兵运动中疯狂的个人崇拜严重冲击了民主制度,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10. 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11. 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和市长曹荻秋遭到群众批判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和市长曹荻秋遭到群众批判

  12.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中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967年,被剥夺了一切自由,受尽折磨。1968年,被诬陷为 “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大特务、大反革命”。10月,将他永远开除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13. 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迫害。

  14. 1969年10月,押往开封,同年11月12日,遭受诬陷和残酷人身摧残的刘少奇在河南开封病故。终年71岁。1969年10月,押往开封,同年11月12日,遭受诬陷和残酷人身摧残的刘少奇在河南开封病故。终年71岁。 最大的冤案

  15. 老舍: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舍予,北京市人,1899年生。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文革中,受林彪、“四人帮”摧残迫害,1966年8月4日投太平湖自尽,终年67岁。 李达:中共创始人之一、教育家。湖南零陵人,1890年生。曾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文革开始后, 1966年8月24日因遭受迫害含冤逝世,终年76岁。 黄绍竑:爱国民主人士、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广西容县人,1895年生。1949年8月参加香港起义。曾任政务院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文革开始后, 1966年8月31日因遭受迫害自杀身亡,终年71岁。  傅雷:著名翻译家。上海南江县人,1908年生。1958年被划为" 右派"。1968年8月30日,造反派上门抄家四天三夜;9月2日,傅雷夫妇被揪到大门口长凳上戴着高帽批斗,惨遭人格凌辱。9月3日傅雷夫妇双双自缢身亡。

  16.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5) 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 (1964~1965) 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 (1978~198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17. 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的政治建设带来了 哪些危害? 革命委员会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大权于一身,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18. “文化大革命’’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事件?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3、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①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②实行依法治国; 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严格区划分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

  19.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 1、背景: ⑴文革结束后的两年里,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⑵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思想,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11.10——12.15)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加强法制建设

  20. “两个凡是”的政策,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1. 2、内 容 拨乱反正 ⑴思想路线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⑵政治路线 ⑶组织路线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⑷改革开放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⑸法制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2. 3、意 义: ⑴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⑵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⑶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3. 真理即使混杂在一堆谎话里也会显现,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塞万提斯真理即使混杂在一堆谎话里也会显现,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塞万提斯 1980年5月17日为刘少奇举行国葬和追悼会

  24. 四、发展完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四、发展完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1、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⑴1982年,修订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⑵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⑶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⒉重大成果: 基本形成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25. 练习: 1)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B、姚文元《评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C、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革”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3)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A、1954年 B、1982年 C、中共十五大 D、1999年 B A D

  26.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依据是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依据是 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成果 A、① ② ③ ④ B、③ ④ C、① ② D、① ④ 5)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是: A、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B、1982年全面修宪 C、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入根本大法 A A

  27. 献计献策: 你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有什么建议?

  28. 民主法制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加强? ①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 ③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 …

  29. 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你能列举出一些与青少年学习、生活有关的法律文献的名称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30. 依法治国:政治建设的发展完善 意图:归纳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法制走向法治的趋势

  31. 1 2 3 4 如何升华主题? ——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1956中共八大 1969文革迫害 1980冤案平反 1998百年诞辰 为什么堂堂国家主席却在10年之后成为阶下囚且病逝于监狱中呢? 这个迟来的追悼会却为何迟到了11年呢?

  32. 如何升华主题? 设计①:这条曲线给你什么启示? 政治建设的趋势 伟大 转折 发展完善 良好开端 重大挫折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时间

  33. 从外媒的报导中,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意 图:升华主题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外电对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与民主政治相关的内容作了相当集中的报道: 葡萄牙《公众报》留意了胡锦涛在报告中60次提到“民主”一词的细节; 路透社解读说中共将允许公民在国家管理中拥有更大发言权; 美联社的评介是中共要让政府更加开放、负责和守法; 日本时事社则认为胡锦涛报告显示了积极推进党内民主的方针。 中国正在努力!

  34. 讨论:什么是“依法治国”?你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讨论:什么是“依法治国”?你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 1、依法治国的含义。(略) 2、“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维护人民各项权利的重要保障;“以德治国”是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使人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二者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

  35. 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共“八大” 决议 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是什么?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6.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的开幕词 中共八大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 为什么要在此时召开八大,而不是其他时间?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37. 八大的声音: 怎样选举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毛泽东讲了办法。中央不提名单,由个人自己提,想提什么人就提什么人,然后中央集合起来,由政治局协商制定一个预选名单,然后再发下去,各代表团进行预选,然后再由政治局集合起来,制定一个大会的正式候选人名单。 ——毛泽东在“八大”上的发言 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 —董必武在“八大”上的发言 中共八大在政治建设上的意义: 健全国家法制 一、良好开端 发扬党内民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