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食肉目  猫科 学名: Panthera uncia 英文名: Snow leopard(0unce)

雪豹. 食肉目  猫科 学名: Panthera uncia 英文名: Snow leopard(0unce) 分布于中国的四川、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国外见于中亚地区。 雪豹的突出特征是尾部长而粗大 . 它们栖居于海拨 2700-6000 米的高原裸岩地带。独居,夜行性,晨昏活跃。感官敏锐,性机警,行动敏捷,善攀爬、跳跃。以山羊、岩羊、斑羚、鹿等为食,兼食黄鼠、野兔等小型动物。   繁殖期 2-3 月,孕期 93-110 天,每产 2-4 仔, 2-3 岁性成熟,寿命 约 20 年。北京动物园 1955 年开始饲养展出, 1995 年繁殖成功。   为中国 1 级保护动物.

Download Presentation

食肉目  猫科 学名: Panthera uncia 英文名: Snow leopard(0unce)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雪豹 食肉目  猫科学名:Panthera uncia英文名:Snow leopard(0unce) 分布于中国的四川、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国外见于中亚地区。 雪豹的突出特征是尾部长而粗大.它们栖居于海拨2700-6000米的高原裸岩地带。独居,夜行性,晨昏活跃。感官敏锐,性机警,行动敏捷,善攀爬、跳跃。以山羊、岩羊、斑羚、鹿等为食,兼食黄鼠、野兔等小型动物。  繁殖期2-3月,孕期93-110天,每产2-4仔,2-3岁性成熟,寿命约20年。北京动物园1955年开始饲养展出,1995年繁殖成功。   为中国1级保护动物

  2. 东北虎 别名:西伯利亚虎、满洲虎、阿穆尔虎科: 猫科 学名: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英文名: Siberican Tiger 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平均体长为1.8―2.8米,尾长0.9米,体重227―272千克,最大的记录体重超过300千克。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 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 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野生的东北虎幼仔要和母亲一起生活2―3年,学会捕猎本领, 然后才独立生活。繁殖期冬季,孕期98―110天,每产2―4仔,3―4岁性成熟,寿命20―25年。野生东北虎现存数量只有400多只,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在我国的数量不足20只,朝鲜半岛已经再没有东北虎的踪迹。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3. 白唇鹿 偶蹄目  鹿科 学名:Cervus albirostris英文名:Thorold’s Deer 分布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四川等地。中国特有种。白唇鹿栖居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地带。结小群,日行性,无定居。耐饥寒,善攀爬,有季节性垂直迁徙。以野草、嫩枝芽等为食。繁殖期9-10月,求偶争斗剧烈,孕期约8个月,每产1仔,3-4岁性成熟,寿命约20年。北京动物园1957年代开始饲养展出,1961年繁殖成功。           白唇鹿生活在高海拔山区,它们宽大的蹄子利于翻山越岭,作长途迁移。粗硬的毛内有中空的髓心,保温性能好,适应高原气候。  为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4. 白暨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 学名为 Lipotes vexillifer。 白暨豚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 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 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 露无毛,具长吻,眼小而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背鳍呈钝三角形,鳍肢与尾鳍均向水平方向平展。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新生幼兽的体色比成体深。雌体腹部生殖裂两侧各有一个乳裂,雄体肛门前方有一个盲状小孔。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白暨豚生活于长江中下游附近多沙洲、边滩并有大、小支流与干流相连的地段。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 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 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5. 藏羚羊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俗称独角羊,藏语叫“佐”。它系青藏高原特有种,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的大部以及新疆南缘、四川西北隅和甘南西南的部分地区,分布总面积约88.5万km2,介于北纬37°17’及东经80°10‘一99。°50’。在国外尚记录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  藏羚的栖息高度在3500一5200m,尤以4000一5000m的高原无人区比较常见。通常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草原荒漠和高寒荒漠的生态环境中生活。经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在60一90年代的十多次调查,在过去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地区,藏羚的种群密度较高。例如:青海玉树地区为1.58头/km2(李德浩等,l989)、沦沦河一五道梁地区为1.47头/km2(Schaller et al.1988)、可可西里地区达2.08头/km2(Feng,l991);在新疆喀喇昆仑一昆仑山地区,分别为0.60头、1.50头和1.38头/km2(Feng,l991);在西藏北部羌塘无人区为2.09头/km2(据尹秉高、刘务林,1993)。我们估计青藏高原的藏羚种群数量有lO—12万头。 然而,近年来至少已有2.5万头藏羚被非法猎杀,如果把未被当地政府缴获的数量估算在内,可能有lO万头羚羊被杀害了。偷猎者之所以非法猎杀羚羊,其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取藏羚的绒毛,由绒毛加工成的一条围巾在国际黑市上价值5000一30000美金,可以获取暴利。 我国政府为保护藏羚曾先后建立了4个自然保护区,即新疆阿尔金山保护区,面积为lO万km2;青海可可西里保护区,面积约8.3km 2;西藏羌塘高原保护区,面积约36.7km2;甘肃盐池湾保护区,面积4248km2,保护区的总面积累计有55.4万多km2。在立法方面,藏羚被划为中国I级保护动物,另被国际濒危动植物物种贸易公约(CITES)列入重点保护的附录I。

  6. 金丝猴 灵长目  猴科 学名:Pygathrix roxellanae英文名:Snub-nosed Monkey 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和湖北。中国特有种。金丝猴(又名仰鼻猴)生活在海拔1500—3000米 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带。群居,日行性,树栖性。性机 警,善攀爬,行动迅捷,喜在清晨鸣叫。以各种树叶、嫩枝、果实、苔藓等为食,亦食昆虫、鸟卵和雏鸟。繁殖期9—11月,远期孕期约7个月,每产1仔,4—6岁性成熟,寿命16—18年。北京动物园1956年开始饲养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为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       金丝猴金丝猴是驰名世界的珍稀动物。分布于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湖北、云南、贵州。国外仅见于越南。金丝猴共有3个亚种(或单型种)即:金丝猴(Pygathrix roxellanae)、滇金丝猴(P. r. bieti)、贵州金丝猴(P. brelichi)。北京动物园饲养展出过川金丝猴、贵州金丝猴、滇金丝猴,均达到繁殖(其中贵州金丝猴为杂交繁殖)。

  7. 丹顶鹤 鹤形目  鹤科学名:Grus japonensis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长江中下游、台湾等地。国外见于俄罗斯、日本、朝鲜。丹顶鹤(又名仙鹤,被喻为长寿象征)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涂。成对或结小群,迁徙时集大群,日行性,性机警,活动或休息时均有只鸟作哨兵。候鸟。迁徙时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叶、茎、块根、球茎、果实等为食。繁殖期4-6月,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北京动物园1954年首次饲养展出丹顶鹤,1964年繁殖成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8. 朱鹮 鹳形目  朱鹮科学名:Nipponia nippon英文名:Crested Ibis 分布于中国陕西省洋县。国外见于日本。朱鹮(又名朱鹭)栖息于温带山林、丘陵近水处。成对(繁殖期)或结小群,日行性,夜间栖于大树上。性孤僻、沉静,留鸟。以小鱼、泥鳅、蛙、蟹、虾、昆虫、甲壳类及小型脊椎动物为食。繁殖期3-5月,亲鸟前半部羽色涂抹为灰黑色,营巢于高树上,每产-5卵,孵化期28-39天,晚成鸟,3岁性成熟,寿命可达17年。北京动物园1981年首次饲养朱鹮,1990年繁殖成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羽色:朱鹮繁平时羽色为通体白色,头、羽冠、背和两翅及尾下缀有粉红色。繁殖期则分泌灰黑色素,并用喙涂抹,使上背和颈染为灰黑色,此间,其裸露部的桔红色亦更加明显。

  9. 褐马鸡 鸡形目  雉科 学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英文名:Brown Eared-Pheasant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中国特有种。褐马鸡(又名角鸡)栖息于低山丘陵林中。集群,日行性,喜沙浴,善奔走,性机警。留鸟。以植物嫩叶、芽、茎、花、果实、种子等为食。繁殖期4-6月,营巢于林间灌丛、草丛中,每产6-9卵,孵化期26-27天,早成鸟,2-3岁性成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10. 扬子鳄 学名:Alligator sinensis   分布于中国沿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特有种。扬子鳄(又名鼍)栖息于河流与浅水塘中。掘居独居,夜行性,喜日光浴,常一动不动,爬行迟缓。具冬眠行为。性凶猛,捕食时动作迅速,以鱼、蛙等小动物为食。繁殖期6-8月,水中交配,每产卵数枚至数十枚,自然孵化,孵化期约2个多月。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捕食扬子鳄常常潜伏在水中,只将鼻孔和眼睛露出水面,悄悄地接近猎物,然后突然发起攻击,咬住猎物。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8年11月8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本法各条款所提野生动物、均系指前款规定的受保护的野生动物。  珍贵、濒危的水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渔业法的规定。  第三条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物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奖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