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第 1-3 講

第 1-3 講. 台灣的 國土 開發 災害篇 2013.3. 山坡地大反撲 (1). 林肯大郡 是一座位於台灣台北縣汐止市汐萬路二段 228 巷的複合功能住宅社區,為林肯建設在 1993 年所推出的建築專案,並以「台灣第一座複合式整體開發的大眾貴族化社區」作為促銷的號召。 林肯大郡分有「金龍特區」、「總統特區」、「 15 樓區」等七個區,分領有七張建築執照,總戶數可容納約 1450 餘戶。 1997 年 8 月, 溫妮颱風 經過台灣北部,颱風所帶來的雨量破壞地基,擋土牆崩落,造成 28 人死亡,一百多人房屋損壞、全毀,無家可歸。. 2. 山坡地大反撲 (2).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3 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3講 台灣的國土開發 災害篇 2013.3

  2. 山坡地大反撲 (1) 林肯大郡是一座位於台灣台北縣汐止市汐萬路二段228巷的複合功能住宅社區,為林肯建設在1993年所推出的建築專案,並以「台灣第一座複合式整體開發的大眾貴族化社區」作為促銷的號召。 林肯大郡分有「金龍特區」、「總統特區」、「15樓區」等七個區,分領有七張建築執照,總戶數可容納約1450餘戶。 1997年8月,溫妮颱風經過台灣北部,颱風所帶來的雨量破壞地基,擋土牆崩落,造成28人死亡,一百多人房屋損壞、全毀,無家可歸。 2

  3. 山坡地大反撲(2)

  4. 山坡地大反撲 (3) • 右側山坡和地層面都向左傾斜,典型的順向坡 • 滑動面非常光滑 當山坡內的地層層面或不連續面傾斜方向與地形表面的傾斜方向相同,此地層層面或連續面稱為「順向坡」。沿此地層之一個或數個層面或不連續面,產生滑動破壞者,則稱為「平面型滑動」,也就是一般說的「順向坡滑動」。 當地層層面受到地下水或雨水的浸潤,及其他外力的侵蝕後,便容易軟化這些界面的地質材料,減低其力學強度,進而製造岩層間的滑動面。 4

  5. 山坡地大反撲 (4) 5

  6. 山坡地大反撲 (5) • 順向坡為斜坡傾斜方向與岩層傾向一致的坡面;這種坡面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為開挖出來的。 • 人造順向坡係指人為開挖出來的坡面順著地層傾斜的方向下傾者,其斜度可以比地層的傾角大或小。 • 廣義而言,凡是傾斜方向與岩體不連續面(如層面、斷層面、節理面、土岩交界面、不整合面等)相同,但傾角不一定相等的天然坡面或開挖斜面都可稱為「順向坡」。 6

  7. 山坡地大反撲 (6) • 七十二年『山坡地建築開發管理辦法』(簡稱山開辦法)頒布實施,林肯大郡開發案係所謂「老丙建」,於66年發布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施行細則核可開挖整地,迄今仍未取得水土保持合格證明之案件,老丙建跳過較嚴格開發許可手續,進入申請雜項執照及建造執照階段,形成漏洞。 • 「老丙建」土地在直接取得建照後即可開發建築,且可分批申請建照、長期開發,不受「山坡地開發建築管理辦法」管制。 「老丙建」的存在,意味著無論山坡地開發再怎麼從嚴管理,均難「溯及既往」,已成為管理上的死角。 7

  8. 山坡地大反撲 (7) 目前政府正進行法規之修訂與檢討來規範山坡地開發業務,在中央方面,營建署的作法為: 1.為確保山坡建築安全,維護居住環境品質,將修訂「建築技術規則」增訂山坡地建築專章統一山坡地不得建築的認定基準及山坡地建築設計準則,未來坡度陡峭、有滑動之虞如順向坡、活動斷層、有危害安全之坑道、廢土堆、河岸侵蝕地、洪患、斷層等八類將不得建築。 2.降低老丙建之容積率,由原來的160%降至120%。 3.尚未取得雜項執照、平均坡度在55%以上之老丙建山坡地不准開發未來丙種建地之建築物高度不得超過21.6公尺。 4.未來擬透過環評法及水土保持法,要求施工中及申請開發建築的山坡地,補提環境影響調查、分析,並提出施工補強等。 8

  9. 地層下陷 (1) • 地層下陷的主因是由於超抽地下水,使原本充滿水溶液的未固結地層孔隙,因地下水流失太快,補注不及而喪失了支撐物,引起地層的壓實作用。過去30年來,台灣部分地區地下水超抽,地下水資源過度使用,沿海區域之地下水位下降多達10~20公尺,已導致嚴重地層下陷與海水入侵等現象。 • 2008年持續下陷總面積約820.47平方公里,地層下陷較嚴重地區發生在彰化縣及雲林縣,年地層下陷速率約6.4~7.1公分。雲林縣目前下陷中心約在土庫鄉與元長鄉,下陷中心已由沿海向內陸移動,令人憂心。 9

  10. 地層下陷 (2) • 目前為止台灣發生地層下陷之地區包括台北縣市、宜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等地區,面積近九百平方公里。 • 其中地層下陷嚴重地區以鄉鎮為單位劃定,凡是達到「地層下陷累積總量」或「近年地層下陷年平均速率」認定標準,且達到「易淹水區域」認定標準之鄉鎮,則該鄉鎮被劃定為嚴重地層下陷區。 ◎嚴重地層下陷區劃定標準表◎ 10

  11. 地層下陷 (3) 台灣沿海嚴重地層下陷區

  12. 地層下陷 (4) 90 至96 年度地層下陷最大累積下陷總量及持續下陷面積比較表 12

  13. 地層下陷 (5) 地下含水層破壞,載重增加,孔隙減小,復育困難。 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質鹽化。 堤岸保護程度減小,維護費用增加,易引起海水倒灌或海堤潰決,導致可利用之地下水和土地資源日趨減少,農作物和防風林也相繼死亡。 排水設施破壞,原有排水坡度改變,引發排水困難。 沉陷量不均,地下管路受損,影響水工結構物之功能。 基礎滑動,負載不均,結構受損,危害建築物之安全,造成房屋之下沉及折損。 海河堤下陷及堤底下被海蝕掏空。 地下埋設的管線被破壞。 橋墩下陷頂部懸空。 由於海水入侵或海水倒灌使得土壤和地下水鹽化。 13

  14. 地層下陷 (6) 地層下陷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一)地下水資源涵蓄能力降低地層發生壓密作用,其厚度減少、孔隙率減低,所能涵蓄之地下水水量亦相應減少,造成下陷地區之地下水資源容易耗竭。(二)地勢低窪易生洪氾溢淹地層下陷區因為歷史沈陷累積肇致地勢低窪,使原有排水坡度改變,引發排水困難,逢雨易積水不退。沿海地區,因地勢低陷,地面低於海平面,海堤因堤頂高程下降,保護程度降低,故時而引致海水倒灌。 14

  15. 地層下陷 (7) 地層下陷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三)建築物、工程結構物與維生系統設施損壞地下水位下降導致地層有效應力增加而壓密,地面建物或橋墩、橋台等,因沈陷率增加而致結構損壞,自來水、瓦斯管線等維生管線與下水道則因彎曲壞損而洩漏。(四)環境生態之轉變受地層下陷區地勢低窪影響,部分土地因長期積水不退,逐漸發展形成濕地型態。 15

  16. 地層下陷 (8) 看到住家的一樓只剩半層樓的高度,走進門甚至要彎著腰和地層下陷惹的禍! 16

  17. 【討論-談山坡地/地層下陷與人之關聯天災或人禍?】【討論-談山坡地/地層下陷與人之關聯天災或人禍?】 • 災變-誰的責任? 政府? 建商? 大家? • 是全球氣候變遷嗎? 2℃? 你知道我們台灣是第一批氣候難民嗎? • 我們學到教訓嗎? 我們還在殘害我們的大地之母嗎? Ref: http://www.taiwanroot.org/newtaiwanroot/f-magazine/html/magazine-3/f-magazine-3-p66.htm http://publish.tpc.gov.tw/Book/laborbook/no.5/right_04.htm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D/090/SD-R-090-034.ht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