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落实安全措施 消除火灾隐患

落实安全措施 消除火灾隐患. 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工作责任. 戴宝荣 2006.11. 前 言.

den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落实安全措施 消除火灾隐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落实安全措施 消除火灾隐患 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工作责任 戴宝荣 2006.11

  2. 前 言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深基础施工的数量日益增多,施工技术含量提高,加上工期要求紧,给施工安全技术增加了管理难度。有些施工企业因缺乏对新形势的适应,缺少应对措施,出现任务承接量增加,施工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频发的被动局面。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在新形势下,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建设施工安全消防管理的新路子,建立比较完善、科学的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保证体系,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安全生产滑坡趋势,遏制重大伤亡事故的高发态势,已成为我们每一位从事安全管理的领导和职能部门人员的历史责任,须认真加以解决。

  3. 火灾防范胜于救灾 今年我市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呈上升趋势,无论是市区,还是县(市)都有火灾事故发生。虽然事故损失不大,但是社会负面影响很大,应当吸取深刻的教训。 消防工作要立足于预防。要严格按法律法规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建立专(兼)职消防员队伍,有效遏制建筑施工火灾事故的上升势头。

  4. 施工现场易发火灾场所 ⒈木工操作间、易燃易爆物品仓库; ⒉脚手架、模板; ⒊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室外堆场; ⒋易燃易爆材料施工作业场区; ⒌电焊、气焊和气割作业场所; ⒍电气设备和线路损坏引起火灾; ⒎工地食堂、民工宿舍、办公场所等。

  5. 火灾分类与特性 ㈠按燃烧对象分类: ⒈A类火灾:固体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火灾。最常见的燃烧对象。 ⒉B类火灾:油脂及可燃液体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⒊C类火灾:可燃气体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⒋D类火灾:可燃金属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㈡按起火直接原因分类: ⒈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 ⒉违反电气使用安全规定; ⒊违反安全操作规定; ⒋生活用火不慎; ⒌乱扔烟头;

  6. ⒍燃放烟花爆竹; ⒎自然灾害(雷击等)。 ⒏自燃(化学危险品遇水、空气,物质受热、撞击、摩擦自燃)。 ㈢火灾特性: ⒈放出燃烧热:放热是火灾的重要特征。热量是可燃物中的化学能经燃烧反应转换而来的。 ⒉释放出毒性产物:火灾中由于热分解和燃烧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 ⒊释放出烟雾:在火灾中,不同可燃物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烟量。

  7. 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的直接财产损失,火灾等级划分为三类:(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十人以上;重伤二十人以上;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受灾五十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死亡、重伤十人以上;受灾三十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 (三)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凡是在火灾的火灾扑救过程中因烧伤、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伤亡统计范围。其中死亡以火灾发生后七天内死亡为限,伤残统计标准按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认定。

  8. 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火灾损失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两项统计: 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是指被烧毁、烧损、烟熏和灭火中破拆、水渍以及因火灾引起的污染等所造成的损失。   火灾间接财产损失是指因火灾而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损失,以及现场施救、善后处理费用(包括清理火场、人身伤亡之后所支出医疗、丧葬、抚恤、补助救济、歇工工资等费用)。   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和火灾间接财产损失的计算方法按公安部有关规定执行。

  9.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⒍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⒎其他法律法规。

  10. 法律法规体系 其他法律法规制度 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 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建筑工程开工安全条件审查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措施备案制度 建筑企业“三类人员”任职考核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安全生产法规制度

  11. 制度创新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档案评查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重特大事故约谈制度 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层级监 督与重点地区监督检查制度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公示和跟踪整改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预警提示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制度 安全生产创新管理制度

  12.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 依法履行工程报监、施工许可、登记备案等有关政府安全管理的规定; • 建立、健全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 组织制订本单位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实施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 保证本单位消防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及时如实报告火灾事故和配合调查处理。

  13.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一、现场消防安全基础管理要求: 1、建立消防领导小组,成立义务消防队伍; 2、制定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动火审批制度; 3、组织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与演习; 4、落实专人负责日常防火检查、明火督查; 5、施工组织设计中须制定消防措施专项方案; 6、建立总分包火灾防范联动机制; 7、落实消防专项资金; 8、项目部需保持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联系,一旦发生火警,及时报警。

  14.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二、现场防火技术管理 ⒈编制施工总平面图,应将易燃易爆场所和预防措施具体标明; ⒉施工现场生产区与生活区应分开或分隔设置,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料已明确划分禁用火区域; ⒊施工现场要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 ⒋施工现场应按防火技术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和设施,并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 保证完好; ⒌严格按照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安装电气线路;员工宿舍统一敷设电线与插座; ⒍ 现场动火作业,必须根据不同动火作业等级制定施工方案,执行审批制度;

  15.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一级动火作业: ⑴禁火区域内; ⑵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⑶各种受压设备; ⑷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 ⑸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 ⑹现场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一级动火作业审批由工程项目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报公司安全保卫部门审核,上报当地消防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16.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二级动火作业: ⑴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进行临时焊、割等用火作业; ⑵小型油箱等容器; ⑶登高焊、割等用火作业; 二级动火作业审批由工程项目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报公司安全保卫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动火。 ●三级动火作业: 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动火。三级动火作业审批由现场作业班组长填写动火申请表,报项目部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17.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⒎重点部位和重点工种的防火管理。 ⑴电焊、气割的防火要求: ● 从事电焊、气割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 严格执行用火审批程序和制度。 ● 进行电焊、气割前,应由施工技术负责人或班组长向操作、监护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 装过或有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管道和设备,在未彻底清洗干净前,不得进行焊割; ● 严禁在有可燃气体、粉尘或禁止明火的危险场所焊割; ● 电焊、气割时,应有专人现场监护,监护人员须随时注视焊割环境; ● 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焊割工具和设备; ● 焊割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 ● 焊割结束或离开操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

  18.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⑵氧气瓶、乙炔瓶防火管理: ●氧气瓶、乙炔瓶的安全器具必须齐全有效;应设置专用房间单独 分开存放; ●乙炔瓶与氧气瓶应分放直立使用,与明火须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氧气瓶、乙炔瓶严禁暴晒、撞击,防止受热膨胀; ●油脂或沾油的物品,不要接触氧气瓶、导管及零部件; ●氧气瓶、乙炔瓶运输要轻搬轻放。 ⑶喷漆、油漆防火管理: ●喷漆、油漆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形成爆炸极限浓度,引起火灾爆炸; ●喷漆、油漆场所内禁止火源,使用防爆电器设备; ●油漆作业与焊割场所要保持安全距离,上下作业交叉进行。

  19.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⑷木工操作间防火管理: ●操作间应采用阻燃建筑材料搭建、操作间内严禁吸烟和用明火作业; ●木工要做到工完场清,刨花、锯末打扫干净; ●电气设备的安装要符合要求; ●配电箱下方不能堆放木制成品、半成品和废料; ●木工操作间按每25㎡规定配备一个灭火器。 ⑸储物仓库的防火管理: ● 存放物品应按不同性质分别储物,性质相抵触的物品不得混存在一起; ●严禁在仓库内设置休息室或宿舍,仓库内严禁吸烟和用明火作业; ●易燃易爆物品用量符号安全规定,仓储应与生活设施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20.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⑹在建工程地下室施工防火要求: ● 施工用电的临时电源线不要直接敷设在墙壁上,应用绝缘材料架空安装;潮湿地点使用灯具要选用防潮灯具; ● 施工现场应设不少于两个出入口和坡道,疏散通道不应堆放建筑材料和机具; ● 地下室工程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 地下室不得安排人员住宿; ● 地下室疏散通道、安全出入口、操纵区域等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灯。

  21.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⑺设备安装与调试防火管理: ●根据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的火灾危险性及特点,制定消防安全方案; ●在有易燃材料和易爆气体、液体附近进行用火作业,应先用测量仪器测试可燃气体的浓度,再进行动火作业; ●在有易燃材料和易爆气体、液体附近使用的调试用电设备,需配备与该场所相匹配防火等级的临时用电设备; ●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设施和消防器材。

  22.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⑻高层建筑施工防火要求: ● 高层建筑施工有其人员多而复杂、建筑材料多、电气设备多且用电量大、交叉作业动火点多,以及通讯联络差、不易及时扑救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大。 ● 建立科学的消防安全施工方案,完善工程项目消防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动火等级审批手续; ● 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签定防火安全协议书,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 ● 严格控制火源和执行动火保证措施,施工现场应禁止吸游烟;电焊施工须配备焊渣接料盘,以防止焊渣飞溅引发脚手架、冷却塔等燃烧; ● 施工现场应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高层建筑须设置专用的高压水泵,每个搂层应安装防火栓和消防水龙带,楼底设蓄水池(不小于20立方);并在每个楼层设置按面积每100㎡设二个灭火器,100㎡以上不少于四个; ● 在搂层模板上施焊要配备移动灭火器,做到工完场清。

  23.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⑼其他施工与生活防火要求: ●季节施工防火; ●易燃材料露天堆放防火; ●食堂炉具使用防火; ●宿舍用电和使用燃具防火; ●办公室用电防火。

  24. 施工现场消防器材选配 ● 施工现场常见的灭火器: ⒈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油品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植物油和固体物质的初始火灾。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气体火灾和轻金属火灾。 ⒉干粉灭火器:可分为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等。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扑救B、C类火灾,又称BC类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适用扑救ABC类火灾,又称ABC类干粉灭火器。

  25. 结束语 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大,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慎之又慎。强调消防安全工作规范化管理,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目的是加强企业自律、促进依法施工,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危害和危险因素,全面实现平安施工。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建设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