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交响音乐鉴赏 李 莉

交响音乐鉴赏 李 莉. 第一章 要素. 关键词 : 交响音乐 鉴赏. 交响音乐 通常是指用交响乐队演奏的音乐,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序曲、交响诗、交响组曲等。从广泛的观点来理解交响音乐,还可以包括用交响乐队伴奏的音乐,如歌剧、舞剧、清唱剧、康塔塔等。. 鉴赏 鉴赏意味着对某种事物作出判断或评判。它是有趣的、还是乏味的;是有创意的、还是老套保守的。. 课程内容设置为三大模块. 音乐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作品背景,调整听觉期待,作出

dia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交响音乐鉴赏 李 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交响音乐鉴赏 李 莉

  2. 第一章 要素 关键词 : 交响音乐 鉴赏 交响音乐 通常是指用交响乐队演奏的音乐,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序曲、交响诗、交响组曲等。从广泛的观点来理解交响音乐,还可以包括用交响乐队伴奏的音乐,如歌剧、舞剧、清唱剧、康塔塔等。

  3. 鉴赏 鉴赏意味着对某种事物作出判断或评判。它是有趣的、还是乏味的;是有创意的、还是老套保守的。

  4. 课程内容设置为三大模块 音乐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作品背景,调整听觉期待,作出 恰 当审美 判断。 音乐本体知识:了解音乐元素及作用,增强聆听乐趣和技巧。 经典作品鉴赏:个性化体验 。取决于自身修养、阅历、趣 味、品位。

  5. 第一节 音乐的特质与构成 一、音乐的特质及规定性 任何一门艺术由于采用了特定的物质材料,从而决定了自身独特的本体形态、表达方式及特殊的规定性。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其存在方式,而声音又是以一系列的抽象符号构成,所以音乐有这几方面的规定性。

  6. A、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它通过聆听、通过思维的联想,实现人对现实的感受和体验。 B、音乐是非写实性的艺术 音乐是由抽象符号构成,它与具体形象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C、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的音响形态是情感的直接载体。 D、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存在方式,必须在时间的流动中 才能呈现自身的存在。 E、音乐是二度创作的艺术 由于音乐必须依靠表演者的演奏才能被人们所感知。

  7. 作品欣赏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8. 二、声音的要素 1、旋律:就是相继发出的音(这些音必须按照一定的节奏出现,才能成为富有表现力的旋律)。 旋律常常被称为主题或动机 上行旋律——积极向上的、情绪高涨、奔放等感觉。 如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晨景”

  9. 波浪起伏的旋律——适合表达宽广、咏叹的情绪,或是一种欢快、自由、轻松的情绪。波浪起伏的旋律——适合表达宽广、咏叹的情绪,或是一种欢快、自由、轻松的情绪。 如广东音乐《步步高》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 下行旋律——舒缓稳健,适合于表现悲壮、忧伤、压抑的情感;或者是安详、宁静的气氛。 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德彪西钢琴曲“月光”

  10. 2、节奏与节拍:音乐中的节奏是指声音运动有规律的轻重缓急;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和基础。2、节奏与节拍:音乐中的节奏是指声音运动有规律的轻重缓急;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和基础。 作品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 节奏:“短、短、短、长”的节奏型,或称三短一 长的节奏,勾勒出“命运”急促 的敲门声。 《红色娘子军》-快乐的女战士 节奏:一张一弛的节奏,让乐曲充满活力。 奥尔夫《布兰诗歌》——合唱“啊,命运” 节奏:单一的固定节奏模式不断反复,内部逐 渐凝聚起力量。

  11. 合唱《啊,命运》 啊,命运! 你像月亮反复无常, 先是升起, 而后下降; 可恨的人生, 对我们一时虐待 此时此刻, 一时宠爱。 让我们敲起鼓, 世人的愿望由它播弄, 弹起琴, 权势与贫贱, 一同来控诉命运, 一样冰雪消融。 制服命运!

  12. 节拍是节奏的基础,由于节拍明确了拍子的强弱关系,是节奏运动更富有律动感。节拍是节奏的基础,由于节拍明确了拍子的强弱关系,是节奏运动更富有律动感。 二拍子——以强、弱为一个循环单位,强弱对比鲜 明,这种节拍强弱力度的频繁交替,常能表现刚劲,明朗的情绪,也能表现欢乐,热情的情绪。 作品欣赏——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 四拍子——相当于两个二拍子,常用来表现宏伟、庄严、宽广的情绪。

  13. 三拍子——以强、弱、弱为一个循环单位,由于强弱不平衡的交替,而有一种动荡、滑行、摇曳的特点。常用来表现不平静或喜悦的心情。三拍子——以强、弱、弱为一个循环单位,由于强弱不平衡的交替,而有一种动荡、滑行、摇曳的特点。常用来表现不平静或喜悦的心情。 作品欣赏——肖邦《a小调圆舞曲》 六拍子——相当于两个三拍子,具有三拍子的特点。

  14. 3、和声:指几个音同时发生,并在横向运动上具有功能性。和声在音乐中的运用,使单一旋律变成多层次结构的音响,加强了旋律的表现力。3、和声:指几个音同时发生,并在横向运动上具有功能性。和声在音乐中的运用,使单一旋律变成多层次结构的音响,加强了旋律的表现力。 作品欣赏——《船歌》(奥芬巴赫轻歌剧《霍夫曼的故事》) 4、音色:指声音具有的色彩。在音乐中音色通常 指每个嗓音或每件乐器所固有的的音质和色彩。 作品欣赏——唐尼采蒂《爱的甘醇》“偷洒一滴泪” 演唱:罗伯特·阿兰尼亚(美声)迈克·波顿(通俗) 普罗科菲耶夫——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用乐器代表角色)

  15. 《爱的甘醇》歌词: 一滴美妙的情泪, 出现在她眼中, 她似乎嫉妒那些快活的姑娘, 我为何还寻寻觅觅? 我为何还寻寻觅觅? 她爱我,对啊,她爱我 我看得出来,我看得出来, 就那么一刹那, 我感觉到她的心跳! 我的叹息在瞬间 和她的应和! 那心跳,感觉到她的心跳! 我的叹息和她的应和, 老天,我死而无憾! 我已经无所求。 老天,我死而无憾!我已经无所求。

  16. 5、调式 调式是指音按照一定关系连结在一起的体系。调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上行或下行),由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叫做音阶。 调式决定作品的基本情绪。 音乐作品一般分为大调式(或称大调)、小调式(或称小调)两类。通常大调作品热烈、色彩明亮;小调作品悲壮、色彩黯淡、柔和。 作品欣赏: 《同一首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猎人的葬礼进行曲”

  17. 半音:是音与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单位。 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 音名:用来说明调式的性质。 如以re为主音的大调式称为D大调; 以re为主音的小调式称为d小调。 以sol为主音的小调式称为g小调。 以降la为主音的大调式称为降A大调。 以降si为主音的大调式称为降B大调。 以升do为主音的小调式称为升c小调。 以降mi为主音的大调式称为降E大调。

  18. 6、速度与力度 速度是指乐曲快慢的程度。一般来说,快速度(快板)适合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慢速度(慢板)适合表现幻想、悲伤的情绪。 力度是指声音强弱或音量大小的状况。在音乐中往往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也会不断加强(或反之) 常见速度术语有广板、慢板、行板、柔板、快板、急板等。 作品欣赏: 肖邦《升C小调即兴幻想曲》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第四段 “在山魔的宫中”

  19. 7、曲式 是指音乐所有要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织体等)综合在一起的整体结构。 常见的结构形式:三段式(aba)、 回旋曲式(abaca)、 变奏曲式(a1a2a3……)、 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作品欣赏: 1、《牧笛之舞》(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选曲)—— 三段体结构 2、《致爱丽思》(贝多芬)——回旋曲式

  20. 第二节 乐队知识 一、交响乐队的历史沿革 交响乐队从产生、扩展、规范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早期西方音乐是教会音乐。教会音乐只用人声,排斥一切乐器。十一世纪教会开始使用乐器管风琴,十六世纪使用小型乐队演奏教会音乐。 在民间人们总是用小型乐队(3~7人)为舞蹈伴奏。 十七世纪教会音乐、民间音乐相互影响产生独立的器乐曲。

  21. 1、巴洛克时期(1600~1750)小乐队、乐器偶然组合 。 小型乐队约20人左右,演出场所主要是宫廷、客厅。 2、古典时期(1750~1810)现代交响乐队雏形显现。 1748年英国牛津建成第一座音乐厅。十八世纪末音乐会开始普及,出现60人乐队,木、弦、铜、打四种类已具备。 3、浪漫主义时期(1810~1910)乐队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城市文化扩张,演奏音乐和欣赏音乐人数不断增加,音乐厅越变越大,乐队规模也不断扩大。 4、现代音乐(1910~以后)从庞大的乐队走向小型化乐队

  22. 二、交响乐队(乐团)编制 用管乐器、弦乐器共同演奏乐曲的乐队叫管弦乐队(乐团)。 管弦乐队有四五十人的小编制,也有百余人的大编制,百余人的管弦乐队通常叫做交响乐队或者交响乐团、爱乐乐团。

  23. 乐队根据乐器的构造材料和性能可分为四大乐器组,每个乐器组又有几个性能相同的乐器构成。乐队根据乐器的构造材料和性能可分为四大乐器组,每个乐器组又有几个性能相同的乐器构成。 木管: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弦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 铜管: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三角铁、响板、 钹及一切可敲击的乐器。

  24. 交响乐队

  25. 作品欣赏: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组曲 第一首“前奏曲” 比才《阿莱城的姑娘》——第二组曲“小步舞曲” 瓦格纳《女武神》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瓦雷兹打击乐曲《电离》

  26. 普罗科菲耶夫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长笛代表小鸟 ——双簧管代表鸭子 ——单簧管代表猫 ——大管代表老爷爷 ——小提琴代表彼得 ——圆号代表狼

  27. 无翼天使 我重回到儿时 日子在身边飞逝 我碎裂的心肺 伤痛的孤单前行 我仿佛无翼的天使 你为何使我伤心 星辰下那声声的心酸哭泣 皆已随风逝去

  28. 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1600~1750) 巴洛克(barrocco)源于葡萄牙语,意思是不规则的珍珠。最初是讽刺17世纪意大利建筑、绘画、雕刻背离文艺复兴时期庄严明净的风格,崇尚豪华和雕琢。现在该词指称1600~1750年欧洲艺术风格,一般用于建筑、绘画与音乐。

  29. 一、时代、文化背景 1、过渡时期 2、思想活跃 3、音乐生活——宫廷、教堂、剧院 意大利:宫廷、教堂、剧院相互渗透 法国:宫廷 德国:宫廷、教堂

  30. 二、巴洛克音乐的发祥地——意大利 1、歌剧艺术 A、歌剧(opera)的诞生地——佛罗伦萨 巴尔第公爵客厅——复兴古希腊戏剧——《达夫内》(1597)——《尤丽狄西》(1600)作曲:佩里 B、对早期歌剧作出贡献的——蒙特威尔弟(ClaudioMonteverdi1567~1643)生于克雷莫纳,后担任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长。是较早的一位职业作曲家,以歌剧改革家闻名。作有大量的宗教作品和歌剧。 主要歌剧作品:《奥菲欧》、《波佩阿的加冕》

  31. C、那不勒斯歌剧 a、歌剧中心转移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件 ——第一座歌剧院的建立:1637年圣卡西诺剧院 ——阉人歌手盛行(法里内利、卡伐雷利) b、那不勒斯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亚·斯卡拉蒂(1660~1725) 贡献: 确立咏叹调(arir)ABA形式 加强了歌剧的抒情性 注重人声的表现力 歌剧序曲(overture)-采用快慢快三段式,后发展成古典交响曲

  32. 作品欣赏 哈巴捏拉舞曲——比才《卡门》歌词大意: 爱情犹如放逐的小鸟,人们难以将它驯服。纵然是恐吓它都不会屈服。任你怎样喋喋规劝,它也不会轻易听从。我中意的人,也许他心中另有别人。他多么可爱啊!爱情是任其所好的事,谁的话也不要听,即使你不喜欢我,可我却执迷的爱上你,只要你被我看中,你就要当心。

  33. 2、器乐 A、乐器制作 a、管风琴、古钢琴 b、小提琴——克雷莫纳 阿玛蒂(音量小) 瓜乃里(音质粗犷) 斯特拉底瓦里(音质优美、音量大) 作品欣赏: 海菲兹演奏《顿弓霍拉舞曲》(1689年瓜乃里琴演奏) 福雷《洋娃娃的舞蹈》(1715年斯特拉底瓦里琴演奏)

  34. B、作曲家——维瓦尔蒂(Antonio Vivaldi,1678~1741) 生于威尼斯,父亲是小提琴手,其父既想培养他当神父,又想培养他当音乐家。他曾在威尼斯“仁爱音乐学院”担任指挥、作曲、音乐总监等职务。因长有红色头发被称为“红发神父”。 作品有着新鲜的旋律、热情的节奏和华丽的音色。

  35. 作品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春、夏、秋、冬 维瓦尔第为小提琴创作的协奏曲《春》出自其作品《四季》,《四季》包含四首独奏协奏曲,每首分别描述与一个季节有关的景色、事件,四首作品以“春”、“夏”、“秋”、“冬”为标题,每首作品的总谱扉页上附着作曲家本人写的短诗,用于说明作品表达的意图,作曲家甚至还把诗句分散写在乐谱中应的乐句上,使音乐和文字联系起来。 《春》是典型的巴洛克独奏协奏曲,它有快板、慢板、快板 三个乐章构成。

  36. 第一乐章 快板 春天来了,鸟儿欢唱,来把春报。 泉水潺潺,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 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转瞬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 乐曲开始的合奏主题活力十足,具有欢快的“春天来了”的气息,这里反复曲式安排了四个独奏插段,和合奏主题交替出现。 插段一: 独奏小提琴及两把管弦乐团的小提琴,以一连串悦耳的颤音生动地模仿群鸟的啼鸣,表现了“小鸟欢唱,来把春报”。 插段二: 独奏小提琴和整个小提琴声部奏出的柔和流畅的短促音符表现“泉水潺潺,微风习习”。 插段三: 独奏小提琴上的颤音和快速跑动的音阶描绘了“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插段四: 独奏小提琴在高音区又奏出动人的颤音仿佛“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最后,乐章在合奏的春天主题中结束。

  37. 第二乐章 慢板 牧羊人躺在草地上,忠实的牧羊狗在他身旁。 百花盛开,景物宜人,树叶和花朵在和风中轻轻摇晃。 中间乐章描绘了静谧而悠闲的田园风光。合奏组只用小提琴和中提琴,小提琴上柔和摇曳的音调,仿佛轻轻摇晃的树叶,中提琴上奏出的一短一长固定节奏音型,模仿着牧羊犬的吠叫声,在此背景上独奏小提琴演奏的优美恬静的牧歌般主题贯穿全曲。 第三乐章 快板 春光普照大地,乡间的笛声悠扬, 迷人的小树林中,仙女和牧童翩翩起舞。 最后乐章结构与首乐章相同,采用反复曲式,这里在四次合奏之间穿插了三次独奏。合奏主题带有西西里舞曲风格、欢快活泼,表现出仙女和牧童在田野上翩翩起舞,乐章中还穿插另一些同样欢快情绪的旋律,这是独奏小提琴暗示风笛声音的欢快乐句,最后,乐曲以合奏主题的舞曲旋律结束。

  38. 三、德国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巴洛克音乐集大成者 巴赫作为西方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声乐与器乐、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都有非凡之作。但在他有生之年,巴赫只是作为一个演奏家而非作曲家著称于世。现在巴赫被看着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通过他的综合,把前几代人发展起来的各种音乐风格和形式,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39. 生于艾森纳赫图林根的音乐世家、自幼随父学音乐,其家族约有五十几个音乐家。生于艾森纳赫图林根的音乐世家、自幼随父学音乐,其家族约有五十几个音乐家。 1708~1717魏玛宫廷管风琴师 作有大量管风琴曲,包含了当时所有流行的体裁:如组曲、赋格曲、托卡塔、前奏曲等。 1717~1723科滕宫廷乐队乐队长 作有《乐队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等 1723~1750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乐长 作有大量宗教作品。如《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及百余首康塔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