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 主讲教师:陈 英. 气膜. 液膜. 传质方向. 界面. p. c i.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p i. c. Z G. Z L. 第二章 吸收 >> 回顾. 双膜理论. 吸收过程的机理:. 吸收速率方程式:. 气、液膜系数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k y =Pk G. k x =C k L C 总浓度. 总系数系数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推动力与阻力(或系数)的表达要一一对应. V,Y 2. L,X 2. Y. X. m. n. V,Y 1. L,X 1. 第二章 吸收 >> 2.3 吸收塔的计算.

din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 主讲教师:陈 英

  2. 气膜 液膜 传质方向 界面 p ci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pi c ZG ZL 第二章 吸收>>回顾 双膜理论 • 吸收过程的机理: • 吸收速率方程式: • 气、液膜系数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ky=PkG kx=C kLC总浓度 • 总系数系数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推动力与阻力(或系数)的表达要一一对应

  3. V,Y2 L,X2 Y X m n V,Y1 L,X1 第二章 吸收>> 2.3 吸收塔的计算 • 吸收塔工艺计算 已知混合气体进、出塔的浓度,吸收剂进塔浓度,确定吸收剂用量 • 吸收塔工艺尺寸 塔径、塔有效段高度——理论板数 • 吸收流程——逆流 • 浓端:“1”,塔底 • 稀端:“2”,塔顶 • 浓度:摩尔比表示,流量用惰性气体或溶质流量表示 即V,L为常数 • 溶质回收率:

  4. V,Y2 L,X2 Y X Y m n B Y1 Y*=f(X) V,Y1 L,X1 T Y2 X2 X1 X 第二章 吸收>> 2.3.1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 全塔物料衡算 已知X2、Y1和Y2(由回收率确定),求X1 • 操作线方程 • 操作线 直线,过B(X1,Y1)和T(X2,Y2)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

  5. B* B Y1 T Y2 X2 X1 X1* B B’ Y1 T Y2 X2 X1 X1’ 第二章 吸收>> 2.3.2 吸收剂用量 • 一般由生产任务可知:V,Y1,Y2,X2 • L由设计者确定 • 最小Lmin L减少,L/V减少,X1增大,当X1=X1*,推动力为零 L减少,减少,当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推动力为零 推动力为零时,( L/V)min,Lmin • 适宜L:经济衡量 L=(1.1~2.0)Lmin • 例2-8,P104,注意单位换算

  6. 第二章 吸收>> 2.3.4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1) • 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 a 有效比表面: 被流动的液体膜层覆盖的填料表面。 与填料形状、尺寸填充情况有关;流体流动情况有关 难测定 KYa 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mol.m-3.s-1) Kxa 液相总体积吸收系数

  7. 第二章 吸收>> 2.3.4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2) • 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 单位[m],即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单位[无因次], 即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 填料高度=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

  8. Y1 Y2 (Y-Y* )m HOG Y2 Y1 X2 X2 第二章 吸收>> 2.3.4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3) • 传质单元高度物理意义 设填料高度恰等于一个传质单元高度 若通过一段填料高度前后浓度变化(Y1-Y2)恰好等于此段填料内的总推动力的平均值(Y-Y* )m

  9. 第二章 吸收>> 2.3.4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4) • 传质单元高度的影响因素 与(V/ Ω)、KYa(反映传质阻力、填料性能、润湿情况等)有关 对每种填料而言,传质单元高度变化不大,查有关资料或经验公式计算 • 传质单元数的影响因素 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任务所要求的气体浓度变化(Y1-Y2) 过程的推动力(Y-Y*)

  10. 作业 • P142:9

  11. L,X2 V,Y2 Y X dZ Y+dY X+dX V,Y1 L,X1 第二章 吸收>>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 • 对微元作物料衡算,单位时间内传质的量dGA dGA=VdY=LdX (Kmol/s) • 微元内,认为NA(Kmol.m-2.s-1)不变(沿塔高,浓度变化,NA变化),由传质速率计算dGA 截面积Ω dGA= NAdA = NA(aΩdZ) 其中 NA=KY(Y-Y*)=KX(X*-X) dGA= KX( X*- X ) (aΩdZ) dGA= KY(Y-Y*) (aΩdZ) dGA=VdY= KY(Y-Y*) (aΩdZ)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