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申报

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申报.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申报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10 年 5 月 12 日. 内 容. 引智成果来源 引智成果示范推广信息 立项的目的意义 成果的示范推广价值 项目组成员 本项目示范推广内容 聘请外国专家 配套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 预期达到的目标 实施的地点、推广的区域及规模 项目年度计划内容、进度和考核指标. 引智成果来源.

dio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申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申报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申报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010年5月12日

  2. 内 容 • 引智成果来源 • 引智成果示范推广信息 • 立项的目的意义 • 成果的示范推广价值 • 项目组成员 • 本项目示范推广内容 • 聘请外国专家 • 配套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实施的地点、推广的区域及规模 • 项目年度计划内容、进度和考核指标

  3. 引智成果来源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引进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实地养分管理技术(Site-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 SSNM)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和本土化改进而研制成功的具有“控肥、控苗、控病虫”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技术,2007年通过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4. 成果鉴定会 (10 Jan 2007)

  5. 引智成果来源——获得资助情况

  6. 引智成果示范推广信息

  7. 立项的目的意义 目的:是在广东省大面积示范推广高效安全施肥新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并进一步向周边省区推广。 意义:引智示范基地的建立,将大大推动三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广东水稻生产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在节省化肥农药成本的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稻米安全性,减轻环境污染。引智基地还将为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推动我国水稻生产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8. 成果示范推广价值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2007年通过成果鉴定,2008年即入选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2009年入选广东省粮油高产创建重点技术和超级稻示范配套技术,2010年更成为广东省在水稻方面唯一的一项主推技术,其示范推广价值显而易见。 我们希望能够抓住这难得的机遇,通过建立引智示范基地,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使之更好、更快地为更多的农民服务,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扩大引智成果的影响。

  9. 2009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外国专家局签署了“共建广东省引进国外农业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合作协议,分别在高要市和雷州市建立引智基地。两个基地的建立为三控施肥技术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2009年三控施肥技术在高要和雷州两市推广应用面积达23.98万亩,在省内其他地区推广面积达250万亩以上。

  10. 三控施肥技术作为广东省目前唯一的一项水稻主推技术,若能建立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加强技术宣传、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3-5年后该技术将覆盖全省50%稻田面积(1600万亩)。每年可少施尿素0.88亿公斤,尿素价格以每公斤2元计,则仅节约的肥料成本就达1.76亿元。在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的带动下,3-5年后,技术推广1000万亩以上。以稻谷产量提高5%,每亩节省成本50元计,每亩可增收节支100元,每年可增产稻谷2.5亿公斤,增收节支10亿元。由于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也将减少。由于肥料利用率高,面源污染也将大幅减轻。三控施肥技术作为广东省目前唯一的一项水稻主推技术,若能建立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加强技术宣传、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3-5年后该技术将覆盖全省50%稻田面积(1600万亩)。每年可少施尿素0.88亿公斤,尿素价格以每公斤2元计,则仅节约的肥料成本就达1.76亿元。在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的带动下,3-5年后,技术推广1000万亩以上。以稻谷产量提高5%,每亩节省成本50元计,每亩可增收节支100元,每年可增产稻谷2.5亿公斤,增收节支10亿元。由于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也将减少。由于肥料利用率高,面源污染也将大幅减轻。 2009年以来,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江西等邻近省份示范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节本增产效果。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在其他省区的推广应用。

  11. 目前国家正在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日益关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稻米)安全、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日益重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作为一项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增进食物安全的新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家正在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日益关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稻米)安全、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日益重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作为一项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增进食物安全的新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2. 项目组成员

  13. 示范推广内容 1、建立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区 在省内建立4个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区,其中核心区1个,设在珠三角的高要市,其它3个区分别设在粤西的雷州市、粤东的汕头市龙湖区和粤北的韶关市曲江区。 2、开展技术培训、技术示范、技术宣传和技术服务 编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技术资料,发放给农户应用。组织专家对示范区农业管理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集中培训,再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镇,开展技术咨询和巡回指导,使农民尽快掌握技术要领。

  14. 3、建立4个百亩示范片和1个万亩示范方,开展三控施肥技术示范。在每个示范片内,选取5-10块田左右进行三控施肥技术与农民习惯施肥法的对比试验,使农民眼见为实。3、建立4个百亩示范片和1个万亩示范方,开展三控施肥技术示范。在每个示范片内,选取5-10块田左右进行三控施肥技术与农民习惯施肥法的对比试验,使农民眼见为实。 4、在关键生育期,组织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户到示范片参观。每年组织全省或全国现场观摩会1-2次。同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促进三控施肥技术的传播和推广。

  15. 聘请外国专家 外国专家信息 及其在项目中的作用

  16. Roland J. Buresh博士 • 国际著名土壤与植物营养学家, 美国农学会资深会员,美国土壤学会资深会员 • IRRI高级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 • Agronomy Journal, Field Crops Research, Agro-forestry Systems编委 • Roland J. Buresh博士长期从事植物营养和肥料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国际上知名的土壤肥料学家。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成果引智来源--实地养分管理技术(SSNM)的主要奠基者,近年来先后4次访问我国,其中3次访问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促进了我院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合作。在 “SSNM”技术引进广东进行示范和“三控”技术研制过程中,Roland Buresh博士不仅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而且从他主持的RTOP项目中为本项目提供研究经费,为“三控”施肥技术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17. 彭少兵(S. Peng)博士 • 国际著名作物生理学家, 美国作物学会资深会员 • IRRI高级科学家,作物生理实验室主任 •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 Agronomy Journal, Field Crops Research,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编委。 • Shaobing Peng博士长期从事作物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主持水稻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近20年(1991-现在),在水稻营养生理和养分管理方面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较高的国际声誉。先后在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1篇,其中为SCI收录论文69篇,所发表的著作和论文合计被SCI引用总次数为805次。Shaobing Peng博士曾多次来华访问或讲学。近年来先后10次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大促进了我院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合作,促进了我院作物生理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Shaobing Peng博士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成果引智来源--实地养分管理技术(SSNM)的主要完成人,在 “三控”技术研制过程中,Shaobing Peng博士多次到示范点指导和考查,为“三控”施肥技术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18. Grant Robert Singleton博士 • 国际灌溉稻研究协作网(IRRC)协调人,IRRI高级专家 • 野生生物生态学家, 啮齿类动物和社区生态学研究组长, CSIRO, Canberra • Grant Robert Singleton博士主要从事稻田生态系统啮齿类动物(鼠害)管理、生物防治、灌溉稻系统可持续性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2 篇。1997年获CSIRO 野生生物与生态学“科学成就与影响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有害生物控制合作研究中心“科学贡献奖”,CSIRO 最佳合作奖。 • Grant Singleton博士2009年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参观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示范点,不仅将推动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广东的推广应用,更有利于提高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国内其它省份和国外的知名度。Grant Singleton博士对于水稻三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出了“加强社会经济学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的调研”等重要意见,对于提高水稻三控技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 拟聘专家以往在华工作情况

  20. 2001年9月27日,彭少兵博士在水稻所作学术报告2001年9月27日,彭少兵博士在水稻所作学术报告

  21. 2002年,高要市蚬岗镇考察试验田

  22. 2004年6月7日副院长蒋宗勇博士会见到访的R.J.Buresh博士2004年6月7日副院长蒋宗勇博士会见到访的R.J.Buresh博士

  23. 2004年10月25-27日,R.J.Buresh博士(右二)考察 新兴县氮肥利用率试验点

  24. 2006年9月30日,广东农科院罗富和院长(右)会见到访的IRRI高级土壤学家R.J.Buresh博士(左)2006年9月30日,广东农科院罗富和院长(右)会见到访的IRRI高级土壤学家R.J.Buresh博士(左)

  25. 2004年6月, R.J.Buresh博士访问广东省新兴县,与该县六祖镇官洞村示范农户合影

  26. 2007年10月13日,IRRC专家(左一为E.J. Sana, 左三为Dr. John Angus)考查高要三控施肥技术示范片

  27. 2009年7月4日,IRRI彭少兵博士(左)和Grant Singleton博士(右)参观江门市新会区三控施肥技术示范片

  28. 2009年7月,Grant Robert Singleton博士与高要市示范农户交谈

  29. 2009年10月彭少兵博士给全省水稻三控技术培训班讲课2009年10月彭少兵博士给全省水稻三控技术培训班讲课

  30. 配套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

  31. 1、配套技术措施 (1) 选用良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米质偏好等, 选用良种。 (2)培育壮秧:适期播种,适龄移栽,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3) 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5~2.0万穴,杂交稻每亩基本苗达到3万以上, 常规稻达到6万以上。 (4)水分管理:深水返青,浅水分蘖,茎蘖数达到有效穗的80%时晒田控 苗,但不要重晒田。 (5)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两虫两病”,即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 和稻飞虱。 (详见:钟旭华等,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规程,广东农业科学2007年第5期)

  32. 2、组织措施 (1)成立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示范区所在县市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 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引智成果示范推广专家指导组”,负责示范推广的组 织协调工作。专家组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组织各实施单位技术人员 和示范推广区内农户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统一思想,掌握技术要领。在 水稻的关键生育期,进行实地指导,确保技术到位。 (2)在一个示范片内,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播种和移栽期、统一 施肥、统一管水、统一防治病虫害,以确保措施到位。 (3)每半年检查一次项目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好的经验和做法,解决实施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 (4)加强巡回指导,专家组成员在关键时期深入示范点,进行实地指导,解决 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各示范推广区实施单位的积极性,充分依靠当地力量, 做好示范推广和宣传工作,加快技术辐射。 (5)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研科和财务科负责示范推广过程中的科研 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督促各项工作按计划实施、保证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33. 预期达到的目标 1、在省内建立4个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区,其中核心区1个,设在珠三角的高要 市,示范田为2000亩,其它3个区分别设在粤西的雷州市、粤东的汕头市 龙湖区和粤北的韶关市曲江区,每个区示范田为100亩。 2、编写“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手册”1本,发放技术资料10000份以上;培训技术 骨干500人次,培训农民5000人次以上,组织现场观摩会4-5次。通过示范 推广,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使示范区农民 的科学种田水平明显提高,培养一批种田能手,扩大引智项目成果的影响。 3、3-5年内,在全省推广该项技术1000万亩以上。稻谷产量提高5%,每亩节省 成本50元,每亩增收节支100元,累计增产稻谷2.5亿公斤,增收节支10亿元。 4、完成研究报告或论文2-3篇。

  34. 实施的地点、推广的区域及规模

  35. 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分为2类: 核心示范区1个:高要市 区域示范区3个: 雷州市 汕头市龙湖区 韶关市曲江区 这些示范区,基本涵盖了广东省目前的主要水稻种植区域和主要稻作类型, 具有较好的 代表性(见下图)。

  36. 三控引智示范基地 拟设置的国家三控技术引智基地分布

  37. 在4个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区重点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同时在广东省内目前的主要水稻种植区域进行全面推广,争取在3-5年内,该技术在全省推广1000万亩以上。在4个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区重点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同时在广东省内目前的主要水稻种植区域进行全面推广,争取在3-5年内,该技术在全省推广1000万亩以上。 此外,2009年,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已在江西的多点示范取得成功,下一步要推动这一技术在江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在其它邻近省区开展技术示范,以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为窗口和辐射平台,通过举办全国或全省的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技术宣传等方式,与当地技术力量结合,推动该技术在全国其它省区(特别是江西、广西、海南等邻近省区))的示范推广。还要与IRRI及IRRC共同探讨在东南亚国家示范推广的可能性。

  38. 年度计划内容、进度和考核指标 (1)2010年1-12月: 重点抓好广东省内的示范推广。每个示范区实施对比试验5-10块田,百亩示范片1个。核心示范区建立千亩示范区1个。发放技术资料2000份以上,培训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100人次,培训农户1000人次。组织全省现场观摩会1-2次,并邀请部分省外领导、专家参加。 (2)2011年1-12月: 在抓好广东省内的推广的同时,加大省外(特别是邻省)的示范推广力度。每个示范区实施对比试验5-10块田,百亩片和千亩片各1个。培训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200人次,培训农户1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份以上,组织全国性现场观摩会1次。

  39. (3)2012年1-12月: 重点加大在省外的推广步伐。每个示范区建立百亩片、千亩片和万亩方各1个。培训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300人次,培训农户2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0份以上,组织全国性现场观摩会1-2次,并争取邀请部分东南亚国家的专家参加。 (4)2013年1月-2014年12月: 在继续办好示范基地的同时,重点加大技术宣传和大面积推广工作。每个示范区建立千亩片和万亩方各1个。大量发放技术资料,通过建立网站、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加大技术宣传。2014年底或2015年初对示范推广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组织验收。

  40. 附件:三控施肥技术示范现场图片

  41. 三控施肥技术示范 对照 三控 同品种同期移栽

  42. 对照 三控 分蘖期: 三控苗数较少

  43. 对照 三控 孕穗期: 三控叶色转深

  44. 对照 三控 抽穗期: 三控抽穗早而齐

  45. 成熟期: 三控穗大粒多,为叶下禾

  46. 2008年早季,“风神”台风过后,高要

  47. 2009年9月广东省外专局覃立模局长(左二)和杨佩军处长(左三)等领导考察高要市三控技术示范基地2009年9月广东省外专局覃立模局长(左二)和杨佩军处长(左三)等领导考察高要市三控技术示范基地

  48. 2009年10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外国专家局举行“共建广东省引进国外农业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合作协议暨授牌仪式”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欧真志厅长 到会作重要讲话

  49. 2009年10月国家外专局王营副司长(左三)、广东省外专局覃立模局长(左四)和国际水稻研究所专家彭少兵博士(左六)考查高要市三控技术示范基地2009年10月国家外专局王营副司长(左三)、广东省外专局覃立模局长(左四)和国际水稻研究所专家彭少兵博士(左六)考查高要市三控技术示范基地

  50. 2009年10月国际水稻研究所专家彭少兵博士(左一)和广东省外专局杨佩军处长(左二)考查高要市三控技术示范基地2009年10月国际水稻研究所专家彭少兵博士(左一)和广东省外专局杨佩军处长(左二)考查高要市三控技术示范基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