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了两篇 《 赤壁赋 》 这是第一篇,称为 《 前赤壁赋 》 ,又称 《 赤壁赋 》 。.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导入课文.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dmit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前赤壁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前赤壁赋 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了两篇《赤壁赋》这是第一篇,称为《前赤壁赋》,又称《赤壁赋》。

  2.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导入课文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令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多才多艺的苏东坡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对北宋古文革新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文学作品有《范增论》、《贾谊论》、《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苏诗各体皆工,尤长七言,甚至“嬉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 ,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如《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晓景〉》。 苏词创立豪放一派,突破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爱、离愁别绪的内容与格调,又是一大革新,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在绘画创作及理论方面,苏轼也有贡献,他曾评价王维的诗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在《文与可画筼筜(yúndāng)谷偃竹记》中提出的“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成为文艺创作的经典理论。他第一个使用“士人画”的名称,特别看重文人画,对文人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苏轼具有的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和革新精神,在书法艺术中也体现出来,并且取得卓越的成就。他在书法作品中抒发他的才情学识,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个性情绪的触发都在作品的笔画中表现出来。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 竹石图卷

  4. 东坡坎坷的身世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幼年受其父熏陶。既长,更是“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嘉祐二年,苏轼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的赏识,后因奔母丧回蜀。嘉祐六年,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大量策论,要求改革。其父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初还朝任职,其时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提出“欲速则不达”,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苏轼不满意变法,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新进官僚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故而于元丰二年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这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几个月后,苏轼侥幸被释。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折,也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在黄州,他写出一些著名的散文和词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元丰七年,苏轼改贬汝州。元丰八年神宗病崩,哲宗年幼,高太后临朝,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司马光发生分歧,这又引起了旧派疑忌,故于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七月死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至宋高宗时追赠为资政殿学士,推为文章之宗,又崇赠他为太师,谥曰文忠。

  5.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6. 壬戌(壬戌年。天干地支纪年,不译。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地支:子丑行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秋,七月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日。既,过了;望,阴历每月十五日),苏子(苏子我)与客泛舟(乘船游览),游(游览)于赤壁之下(介词结构后置)。清风徐(缓缓)来,水波不兴(起)。举酒属(通“嘱”,劝人饮酒)客,诵(朗诵)明月(“明月”,即《诗经》中的《月出》)之(这)诗,歌(吟唱)窈窕之(这)章。少焉(不一会儿),月出(升起)于(从)东山之上(介词结构后置),徘徊于斗牛(星宿xiè名:斗宿、牛宿。宿:古人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笼罩、弥漫)江(江面),水光(水光一片)接天(与天相接)。纵(任)一苇(小船。比喻船小如一片苇叶)之所(何处,什么的地方)如(飘往),凌(越过)万顷(广阔江面)之茫然(旷远的样子)(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浩浩(江面浩渺)乎(词尾,然,的样子)[ 小船 ] 如冯(píng通“凭”,乘)虚(太空)御(驾)风,而不知其所(的地方)止(停留);飘飘乎(词尾,然,的样子,地)如遗(离开)世(人世)独立(独自一人,无牵无挂)(遗世独立,已为成语),羽化(像生出翅膀)而(承接,不译)登(飞升)仙(仙境)。

  7. 由景生情(乐) 举酒属客,诵明月、歌窈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幽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拟人移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壮阔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景——清幽壮美之景 情——超然旷达之情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8. 学生齐声朗读第一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9. 于是(在这时)饮酒乐甚,扣(敲着)舷(船舷,船的两边)而歌之(调节音节,衬音,不译)。歌曰:“桂棹(桂树做的棹。棹zhào:划船工具,形似桨)兮(啊)兰桨(木兰做的桨),[ 船桨 ] 击(划破)空明(月光下的清波)兮 [ 船 ] 溯(逆流而上) [ 于,在。省略句 ] 流光(月光浮动的水面)。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我的)怀(心)(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望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美人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所谓“香草美人”手法)兮 [ 在 ] 天(天边遥远的)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有一位会吹洞箫的客人),倚(循、依,按着)歌(歌曲的声调和节拍)而(来)和(hè唱和)之(我的歌)。其(洞箫)声呜呜(拟声词,不译)然(词尾,地),如怨(怨恨)如慕(思慕),如泣(抽泣)如诉(倾诉)。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不绝(延绵不断)如缕(好像细长的丝缕)。舞(使……起舞)幽壑(深渊)之(的)潜蛟(潜藏的蛟龙),泣(使……悲泣)孤舟(孤独小船)之嫠妇(lí寡妇)。

  10. 由乐而悲 质疑:因景而乐,由乐而歌,这首歌抒发什么情感,在篇中起何作用?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谁?为什么“予怀渺渺” ?联系身世思考? “美人”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联系作者经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身处“江湖之远”,作者思“美人”而不得见,渗透着被贬后的苦闷失意、怅然若失的情怀。——自然由歌而悲,引出客吹洞箫,依歌而和的悲凉、幽怨。 箫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加重伤感,渲染悲情

  11. 学生齐声朗读第二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2. 苏子愀然(qiǎo容色变得忧愁悲切的样子),正(使……正;正一正)襟(衣襟)危(端正)坐而问客曰:“[ 曲调 ] 何为(宾语前置,为何,为什么)其(疑问语气)然(这样,这样悲凉)也(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诗句)乎?西(状语,向西)望[ 是 ] 夏口,东(状语,向东)望[ 是 ]武昌,山川相缪( 通“缭”,盘绕,缭绕,环绕),郁乎苍苍(郁郁苍苍。乎,助词,不译),此非孟德之(主谓之间)困于周郎(被动句。被周瑜打败)者(的地方)乎(吗)?方(正当)其破(打败)荆州,下(攻下)江陵,顺流而东(动词,东下)也,舳舻(舳zhú,船尾或船后掌舵处;舻lú船头或船前划桨处。舳舻,借代船只,战船)[ 连接 ] 千里,旌旗蔽(遮蔽)空,酾酒(shī斟酒)临(面对)江,横(横拿着)槊(shuò长矛)赋诗(吟诗),固(确实)一世(代)之雄(英雄)也,而今安在(宾语前置,在哪里)哉?况吾与子(您)渔(捕鱼)樵(打柴))于江渚(江中和小洲)之上(介词结构后置),侣(意动,以……为伴侣)鱼虾而友(意动,以……为朋友)麋鹿,驾一叶(一只。形容船小)之扁(piān)舟(小船),举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páo葫芦)以相属(zhǔ 通“嘱”,劝酒)。寄(寄托)蜉蝣(蜉蝣一般的短促生命)于天地,渺(渺小) [ 得如同 ] 沧海之一粟(小米)。哀(意动,以……为悲哀)吾生(生命)之(的)须臾(短促),羡长江之(的)无穷。挟(xié与……结伴)飞仙以(来)遨游,抱(伴着)明月而长终(永世长存)。知[ 这种生活] 不可乎(助词,调节音节)骤(多次)得(得到),[ 把自己的忧思 ] 托(寄托)遗响(洞箫的余音)于悲风(在悲凉的秋风中。介词结构后置)。”(在悲凉的秋风中,把自己的忧思寄托在洞箫的余音中)

  13. 借客之口再写悲情 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先扬)而今 安在哉? (后抑)——人生无常之感慨 吾与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悲的原因: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客述箫声悲的原因,实则作者心迹袒露—— 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14. 学生齐声朗读第三段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5. 苏子(苏子我)曰:“客(您)亦知夫(那)水与月 [ 的道理 ] 乎?逝者(流逝的江水)如(就像)斯(这,这样)[ 不停地流 ] ,而 [ 长江 ] 未尝往(流走)也;[ 时 ] 盈(满)[ 时 ] 虚(缺)者(的月亮)如(也像)彼(那长江流水),而卒(最终)莫(没有)消长(消损和增长)也。盖(假设语气)将(要)自(从)其(那)变(变动)者(的一面)而(来)观(看待)之(事物),则天地 [ 间万事万物 ] 曾(竟,连……都,连 [一瞬 ] 都)不能以(通“已”,停止)一瞬(眨眼);自(从)其(那)不变者(的一面)而观之,则物(万物)与我皆无尽(永恒)也,而 [ 我们 ] 又何(为什么)羡(羡慕)[ 长江之无穷 ] 乎(呢)?且夫天地之间,物(万物))各有主(主宰),苟(如果)非 [ 属于 ] 吾之(主谓之间)所有(有的东西),虽(即使)一毫而莫取。惟(只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听到)之(它)而(就)为(成为)声,目遇(看到)之而成色(颜色),取(取用)之(它们)无(没人)禁,用(享用)之(它们)不(不会)竭(用完),是(这是)造物者(大自然)之(的)无尽藏(宝藏)也,而吾与子之(主谓之间)所共适(共同享用的)。” 客喜而(地)笑,洗盏(洗净酒杯)更酌(重新斟酒)。肴(菜肴)核(借代果品)既尽,杯盘狼藉(凌乱)。相与(互相)枕(枕着)藉(靠着)乎(于,在)舟中,不知东方之(主谓之间)既(已经)白(动词,发白)。

  16. 由情入理(乐) 喻——水:逝者如斯,未尝往; 月:盈虚者如彼,莫消长 理——自变观之,天地不能以一瞬(天地宇宙瞬息万变) 自不变观之,物与我皆无尽(我和万物都是永恒) 而又何羡乎?——针对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态度——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造物者之无尽藏,吾与子共适 (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 理解:由于苏轼从庄子相对主义出发,不同意把“吾生之须臾,长江之无穷”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

  17. 转悲为喜 呼应开头 “苏子与客泛舟” ——“相与枕藉乎舟中” “月出于东山之上”—— “东方之既白” “举酒属客 ”——“洗盏更酌,杯盘狼籍 ” 质疑:前后“乐”有何不同?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山水之乐 “客喜而笑,相与枕藉,不知东方之既白”——精神得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

  18. 学生齐声朗读第四、五段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9. 全文感情线索分明: 乐(1段)——悲(2、3段)——乐(4、5段) (写景 —— 抒情 —— 议论) 全文情景理水乳交融: 由景生情(景,1;情,2、3)段——由情入理(4段)

  20. 赋的体裁和苏轼这篇文赋特点 • 大赋(汉)—— 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词汇,鸿篇巨制,繁缛富丽。 • 小赋(汉)—— 抒情咏物 • 骈赋(魏晋南北朝)—— 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整。 • 律赋(唐)——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除句式对偶外,还限制用 韵,规定平仄配合,音律谐和。 • 文赋(宋)——打破声律字句的限制,加入散文特点,能够自由挥写。宋代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写赋, 《前赤壁赋》就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作品。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继承了汉赋“主客问答”的表现手法。主客间的发问和解答,互相辩驳,代表了作者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旷达。 同时,作者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先由眼前的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绩和人生短暂的悲叹,又宕开去,以旷达的态度自我宽慰。全文如行云流水。

  21. 作业: 背诵、默写课文《前赤壁赋》 背诵、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 梳理课文中词语、词类活用、句式 完成《学生学习用书》和《课课练》相关练习

  22. 同学们让我们走近苏轼! http://www.cdyz.he.cn/yuwen/ReadNews.asp?NewsID=28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