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白居易 《 长恨歌 》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白居易 《 长恨歌 》. 白居易 《 长恨歌 》 的内容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 故事。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的综合国力 达到颠峰。也是他在位期间,爆发了“安史之乱”,大唐王朝由盛转衰。此外,这场动乱还埋葬李隆基本人的爱情。 李、杨两人的故事至少有两大看点。一是当事人 特殊的身份地位,具有名人效应。二是他们两人 感情结局变出意外,出乎人们意料。 于是,他们的故事不仅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也是文学创作的热门题材。.

dob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白居易 《 长恨歌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2. 白居易《长恨歌》的内容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白居易《长恨歌》的内容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 故事。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的综合国力 达到颠峰。也是他在位期间,爆发了“安史之乱”,大唐王朝由盛转衰。此外,这场动乱还埋葬李隆基本人的爱情。 李、杨两人的故事至少有两大看点。一是当事人 特殊的身份地位,具有名人效应。二是他们两人 感情结局变出意外,出乎人们意料。 于是,他们的故事不仅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也是文学创作的热门题材。

  3. 一段道不尽的天宝遗事……一曲唱不完的哀婉情歌……一段道不尽的天宝遗事……一曲唱不完的哀婉情歌…… 长 生 殿 主讲人:葛传彬

  4. 教学内容 • 作者生平简介。 • 李、杨故事的演变。 • 创作过程与创作重心的转移。 • 剧情分析。 • 思想意蕴。 • 艺术特色。 • 精彩片断赏析:《惊变》

  5. 教学目的 • 了解《长生殿》是李、杨故事的集大成之作。 • 该剧对前代有关作品艺术上的继承及创新。

  6. 教学难点 • 为什么说《长生殿》是“一部闹热的《牡丹亭》”? • 《长生殿》上下两卷艺术风格的差异及原因。

  7. 作者生平 •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出身于世宦家庭。他本人做了二十来年的太学生,其间长期寄寓京华,未获一官半职。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在佟皇后丧期内观演《长生殿》而遭弹劾下狱,革去学籍。此后回到家乡,寄情于山水之间,过着放浪潦倒的生活。晚年出游南京,在浙江乌镇醉酒落水而死。洪昇与当世名流如王士祯、朱彝尊、陈维崧、赵执信等都有密切的交往。洪昇能诗,王士祯对他的诗颇为欣赏,今尚存《稗畦集、续集》、《啸月楼集》。他的主要创作成就是在戏曲方面。洪昇的剧作,今存《长生殿》和《四蝉娟》两种。据洪昇朋友徐材说,他“自谓一生精力在《长生殿》”(《天籁集·跋》)。

  8. 李、杨故事的演变: 唐·白居易《长恨歌》 唐·陈鸿《长恨歌传》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 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 元·白朴《梧桐雨》 明·吴世美《惊鸿记》 明·屠隆《彩毫记》 《长生殿》

  9. 创作过程及创作重心的转变: 《沉香亭》(演李白事) 《舞霓裳》(删去有关李白的情节,加入李 泌辅肃宗中兴事 ,侧重写政治) 《长生殿》(专写钗合情缘,即主要写李、杨爱情故事)

  10. 剧情分析 • 李、杨的爱情是全剧的中心线索和主要内容。作者在第一出《传概》中给全剧定下基调。 • 全剧从第二出《定情》开始用大量的篇幅生动细腻地描写了李、杨二人的爱情发展过程。 《献发》、《夜怨》等出还展示了二人的感情波折。 • 第二十二出《密誓》是他们爱情的高潮,二人共同许下诺言“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 • 接下来,他们的爱情生活因安禄山叛乱发生转折。马嵬坡前,六军不发,“宛转娥眉马前死”。 • 之后,在《闻铃》《情悔》《哭像》《雨梦》中,作品着力描写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 • 最后,唐明皇的对爱情的赤忱感动了天帝,李、杨二人同登仙界,实现了当初的誓言。

  11. 思想意蕴 • 《长生殿》歌颂了李、杨二人生死不逾的爱情,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他们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异于普通男女的两情相悦而蒙上一层政治色彩。 • 作者有意揭示安史之乱的祸因,注意在安史之乱前后大的背景下描写李、杨的爱情生活。 • 李隆基“弛了朝纲,占了情场”,是他自己把自己的爱情引向悲剧的泥沼。因此,《长生殿》在对李、杨爱情的歌颂中也不乏批判和谴责。

  12. 剧中其他人物 • 该剧联系安史之乱同时还塑造了其他许多人物形象,如郭子仪、雷海青、安禄山、杨国忠等。 • 安禄山依仗武力,起兵叛乱;杨国忠穷奢极欲,纳贿弄权,是剧中的反面形象。 • 郭子仪忠心为国,得到作者热情赞美。特别是普通乐工雷海青,他在安禄山的宴会上敢于痛斥安禄山“称兵作乱,秽污神京”是“兽心假人面”,羞辱那些投降的官员是“贪生怕死,背义负恩”。最后以琵琶挚击安禄山,悲壮而死。

  13. 艺术特色 • 全剧结构细密,场次安排颇具匠心。 • 《长生殿》的曲词清丽流畅,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14. 李、杨二人爱情故事为主线: 朝政军国之事为副线: 第二出《定情》 第三出《贿权》 第四出《春睡》 第五出《禊游》 第八出《献发》 第十出《疑谶》 第十二出《制谱》 第十三出《权哄》 第十六出《舞盘》 第十七出《合围》 第十八出《夜怨》 第二十出《侦报》 第二十二出《密誓》 第二十三出《陷关》

  15. 主线与副线交替出现的另一目的 • 李、杨爱情故事与朝政军国之事依次登台,除了突出对比效果外,在舞台表演时,避免了演员劳逸不均的麻烦。

  16. 全剧以李、杨爱情发展为主线,这条主线又以金钗钿盒为道具贯穿始终。全剧以李、杨爱情发展为主线,这条主线又以金钗钿盒为道具贯穿始终。 李、杨二人以金钗钿盒为定情信物,经过一番波折,至七夕密誓,形成一个高潮 。 紧接着安史乱起,马嵬坡兵变,杨贵妃惨死,作为信物的金钗钿盒成为随葬品 之后,已成蓬莱仙子的杨贵妃拆金钗一股、钿盒一扇托道士转交唐明皇,重申前盟 。 最后二人在天界团圆,钗钿重合。

  17. 该剧曲词刻画人物心理细致入微。 如著名的《闻铃》一出中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借风声雨声,衬托出唐明皇心中的凄切缠绵之情 : 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武陵花前腔》) 该剧还能够根据人物身份、具体情境设计不同风格的曲词。 如乐工李龟年《弹词》一出中的[南吕一枝花],唱出了乱世悲哀,苍凉悲怆: 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率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脸上长街又过短街。那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倒做了伍子胥吹萧也那乞丐。

  18. 【倘秀才】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泼枝叶做柴烧,锯倒。(白朴《梧桐雨》第四折)【倘秀才】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泼枝叶做柴烧,锯倒。(白朴《梧桐雨》第四折) 【江神子】我只道谁惊残梦飘,原来是乱雨萧萧。恨杀他枕边不肯相饶,声声点点到寒梢,只待把泼梧桐锯倒。(《长生殿》四十五出《雨梦》) 《长生殿》曲词多有点化前人作品之处

  19. 《长生殿》同《牡丹亭》一样,是一曲情的 颂歌,它是晚明尚情思想的延续与弘扬。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前人认为“《长生殿》 是一部闹热的《牡丹亭》” 该剧上半部以写实为主,既如实地描写了 李、杨二人的情感历程,又揭示了造成他 们爱情悲剧的社会政治因素,使全剧在内 容上显得更加厚实。该剧下半部重在写幻, 以幻想的方式将李、杨二人生死部逾的爱 情发挥到极至,充分实现作者的创作宗旨, 即“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20. 《惊变》赏析 • 《长生殿》第二十四出《惊变》是全剧的分水岭,剧情由“热”变“冷”。 • 该出写李、杨二人正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中,警报传来,安禄山起兵反叛。因此,该出本身也分为前“热”后“冷”两部分。 • 该出作为折子戏在后来的戏曲舞台上经常上演,前半部分即是著名的“贵妃醉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