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管理變革、壓力與創新

管理變革、壓力與創新. 7.1  變革是什麼? 7.2  變革的力量 7.3  對變革過程的兩種不同的觀點? 7.4  組織變革與成員抗拒 7.5  在組織中變革 7.6  壓力:組織變革之結果 7.7  激發創新. 變革案例一 : 后里薩克斯風重新「包裝」. 在樂器製造史上,后里可是台灣薩克斯風的重要生產地,以 2004 為例,台灣薩克斯風出口銷金額約 7 億元,而位於后里共 15 家的薩克斯風製造商就佔了產業的 70% 產值。 后里薩克斯風產業始於 1947 年,產品以「中高價、精緻手工打造」聞名世界,其生產速度雖慢,卻保證產品精緻度。.

Download Presentation

管理變革、壓力與創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管理變革、壓力與創新 • 7.1 變革是什麼? • 7.2 變革的力量 • 7.3 對變革過程的兩種不同的觀點? • 7.4 組織變革與成員抗拒 • 7.5 在組織中變革 • 7.6 壓力:組織變革之結果 • 7.7 激發創新

  2. 變革案例一: 后里薩克斯風重新「包裝」 • 在樂器製造史上,后里可是台灣薩克斯風的重要生產地,以2004為例,台灣薩克斯風出口銷金額約7億元,而位於后里共15家的薩克斯風製造商就佔了產業的70%產值。 • 后里薩克斯風產業始於1947年,產品以「中高價、精緻手工打造」聞名世界,其生產速度雖慢,卻保證產品精緻度。

  3. 變革案例一: 后里薩克斯風重新「包裝」 • 後來下單大廠「功學社」自建工廠生產後,后里業者因不具自行接單能力,生意一落千丈。 • 1987年之後,業者改以「分工生產」方式以降低生產成本。 • 但後來又遇到大陸、泰國、中歐等前共產國家業者的殺價競爭,使業者又面臨了另一項的考驗。

  4. 變革案例一: 后里薩克斯風重新「包裝」 • 2003年7月,經濟部工業局針對后里業者,提出「推動地方工業創新及轉型發展計畫」,同時,工研院也與清華大學合作,為后里業者分析各品牌的樂器音色,進行音色資料庫的生產參考。 • 2005年業者更在標準的認證下推出自有品牌「Saxhome」,以期能夠重台灣業者國競爭力,重新佔有國際市場。

  5. 7.1 變革是什麼? 變革是組織環境、結構、技術或人員的變遷。

  6. 創新的重要性 •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說過企業「不創新,即滅亡」 。

  7. 變革類型

  8. 變革程序

  9. 變革力量 1/2 • 變革力量(forces for change)  係造成組織必須進行變革的力量。 • 外在力量(external forces)係企業之外部環境對於企業必須進行變革之影響力量。 • 政府法規 • 科技與新知識 • 產業或市場結構變化(changes in industry or market structure) • 人口變數 • 認知改變

  10. 變革力量 1/2 • 內部力量(internal forces)係企業之內部力量促成組織變革之影響力量。 • 作業流程需要(process need) • 不一致(incongruities)與策略改變 • 人力改變

  11. 7.3 對變革過程的兩種不同的觀點? 1/2 • 變革過程的兩種不同的觀點 • 靜海揚帆 • 急流泛舟

  12. 結凍 解 凍 對變革過程的兩種不同的觀點? 2/2 • 變革三部曲 • 解凍現狀 • 產生新的狀態 • 結凍新的變革 圖 7-2 變革的程序

  13. 變革案例二: 素還貞,我愛你! • 布袋戲原為閩南地區之民俗技藝,60年代掀起萬人空巷熱潮,「雲州大儒俠」史豔文、藏鏡人的正邪之爭,曾創下台灣電視90%以上的超高收視率。政府擔心有影響「生產力」之虞,遂下令禁演,布袋戲熱方稍降溫。 • 台灣最有名的布袋戲世家,當屬黃海岱領軍的黃家班,接續其後的孫輩黃強華、黃文擇兩兄弟創造出「霹靂布袋戲」,二十年來共上演了一千多集,成為史上最暢銷的布袋戲影片。

  14. 變革案例二: 素還貞,我愛你! • 2006年更在黃氏兄弟的變革之下,霹靂布袋戲外銷美國,「爭王記」在美國的卡通頻道堂堂上演,為台灣布袋戲劃下嶄新一頁。 • 為了進軍國際,布袋戲人物更開口說英文,而全劇配樂也改成美國青少年的嘻哈搖滾樂,這些都是台灣布袋戲前所未有的新改變。

  15. 變革案例二: 素還貞,我愛你! • 黃氏兄弟近年來致力於改良傳統布袋戲,劇情不但進行大變革,在錄製技術上,也加上了大量的特效動畫,但是人偶操作部分仍舊予以保留,以免失去其原始精髓。 • 台灣布袋戲宗師黃海岱對於霹靂布袋戲的各種變革,完全舉雙手同意,百歲的老宗師認為「不改,就會永遠跑不出原來的框框,自己會消滅自已」。

  16. 7.4 組織變革與成員抗拒 • 7.4.1 為何人們會抗拒變革? • 7.4.2 有哪些可減低對組織變革抗拒的技術?

  17. 變革抗拒與因應

  18. 對未知 的恐懼 個人 的抗拒 害怕失去某些 有價值的東西 認為變革對組織 並非好事的信念 7.4.1 為何人們會抗拒變革? • 不確定性 • 對個人損失的關心 • 認為變革對組織本身沒什麼好處 圖 7-3 為何人們抗拒變革

  19. 降低抗拒

  20. 7.4.2 有哪些可減低對組織變革抗拒的技術? 表 7-1 降低變革抗拒的技巧

  21. 7.5 在組織中變革 2/2 • 三類變革:結構、技術或員工。 包括任何針對職權關係、協調機能、集權程度、工作設計或類似的組織結構之變革。 結構 變革 則是指工作程序、方法或使用設備之修改,持續改善的技術變革主要著重在發展出彈性製程,以支援較佳的品質作業。 技術 變革 人員 變革 是指員工態度、期望、認知及行為的改變。

  22. 在組織中變革 2/2 • 7.5.1 組織如何執行「計畫性」的變革? • 7.5.2 何謂「組織發展」? • 7.5.3 有典型的組織發展技巧嗎?

  23. 7.5.2 何謂「組織發展」? 1/2 • 組織發展:是促進組織長期及廣泛變革的一項活動。 • 它的重點在積極地改變員工的態度和價值觀,使他們能更適應、更有效地達成組織的新方向。

  24. 何謂「組織發展」? 2/2 調查回饋 團隊建立 組織 發展技巧 群際發展 程序諮商

  25. 變革案例三: 日產7年變革,絕地大反攻! • 1998年法國雷諾汽車入主瀕臨倒閉邊緣的日本日產(Nissan)汽車,並在1999年指定高恩擔任日產營運長,負責日產的體質改善計畫,短短七年之後,日產由1999年的淨損約6,800億日元到2004年轉為淨利約5,100億日元。 • 高恩在接任之初,其首要任務就是讓日產人自我反省,「公司內部」才是問題根源。

  26. 變革案例三: 日產7年變革,絕地大反攻! • 之後,高恩成立了九個跨功能小組,其成員來自各個不同專業部門,目的是希望經由不同專業之衝擊,使得進策思維能跳脫部門之本位主義,而有革新的宏觀思考。跨功能小組主要在於擬定改革提案與建議,並以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重新配置資源。 • 高恩針對企業內部徹底檢討後,宣布了為期三年的「振興計畫」,其中牽涉到各事業部的數百項變革。

  27. 變革案例三: 日產7年變革,絕地大反攻! • 高恩將變革視為一場球賽,身為執行長的他就是球隊教練,高恩也認為公司要有好的表現,贏得球賽,教練就需能有效激勵球員(員工),同時教練還需把信心帶給球迷(股東和顧客)。 • 日產汽車的副社長認為日產7年改造的秘訣,就是「每個人都提昇一點點,由下累積到上,就是很大的改善!」

  28. 7.6 壓力:組織變革之結果 • 7.6.1 何謂壓力? • 7.6.2 通常會引起壓力的原因為何? • 7.6.3 壓力的徵兆為何? • 7.6.4 如何減輕壓力?

  29. 7.6.1 何謂壓力? • 壓力 (stress):是當你面對與自己的需要相關,可是結果還不確定,但卻很重要的機會、限制、要求時的一種動態的狀況。

  30. 個人因素 人格類型 家庭事件 財務問題 壓力 組織因素 角色模糊 角色衝突 角色過重 技衡進展 再造工造,規模減縮 結構重組 7.6.2 通常會引起壓力的原因為何? 圖 7-4 主要的壓力因子

  31. 角色需求的壓力 創造出一些難以兩全其美或同時被滿足的期望。 角色衝突 (role conflicts) 則會在員工所被期望的工作量,超過時間所允許的時候出現。 角色過荷 (role overload) 則出現在角色的期望並沒有被清楚地瞭解,而員工並不確知他所應該要做的工作內容。 角色模糊 (role ambiguity)

  32. A型和B型人格的分類 B型人格 (type B personality) A型人格 (type A personality) 不會因時間緊急或缺乏耐心而苦。 習慣感到時間緊急,極端競爭傾向,很難接受和享受休閒時間。

  33. 7.6.3 壓力的徵兆為何? 行為 生理 心理

  34. 7.6.4 如何減輕壓力? 員工援助計畫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EAPs) 健康計畫 (wellness program)

  35. 7.7 激發創新 • 7.7.1 創造力與創新有何關係? • 7.7.2 創新包含什麼? • 7.7.3 管理者如何促進創新? • 7.7.4 為何創業家崇尚創新?

  36. 7.7.1 創造力與創新有何關係? 創造力 是指以一種特殊的方法來結合創意,或以不尋常的方式連結不同創意的能力。 創新 是取得創意,並使創意成為一種有用的產品、服務或作業方法的過程。

  37. 7.7.3 管理者如何促進創新? 1/2 • 激發創新的變數 組織結構 文化 人力資源的做法 

  38. 管理者如何促進創新? 2/2 • 創新文化的七項特徵 接受模糊 對衝突的容忍 對不實際的容忍 注意結果而非手段 低度外控 強調開放式系統 容忍風險

  39. 實務案例:「中天」東山再起!(1/7) • 2002年6月台灣有線電視台的「中天」頻道內有人心浮動、制度混亂等問題,外有債務與財務週轉危機,加上股東負面消息不斷,整體外部形象幾已破產;而內部實質上的問題,則是員工薪水已有兩個月未領。

  40. 實務案例:「中天」東山再起!(2/7) • 就在中天風雨飄搖之際,中國時報發行人余建新決定與其他6位董事,聯手以18億元投入接手中天。在一片質疑和看衰聲中,中天卻能異軍突起,並在競爭激烈的有線頻道中,成為成長幅度最大的電視台,中天是如何做到的呢?

  41. 實務案例:「中天」東山再起!(3/7) • 中時報系首先派出曾擔任中時報系總經理的周盛淵,擔負中天重整重任,另外搭配上同屬中時人的王克捷任總經理、陳浩任副總經理,以及若干中時人為中堅幹部後,中天就開始進行變革了!

  42. 實務案例:「中天」東山再起!(4/7) • 盛淵擬定的變革重心,主要在聚焦、差異化和成本控制。 • 陳浩解釋「聚焦就是在大眾市場中先定位分眾市場」,在當時沒有王牌節目的狀況下,中天決定先把「新聞頻道」的招牌打響。

  43. 實務案例:「中天」東山再起!(5/7) • 差異化則是要使中天的節目,運用創意,營造出獨特性。最大的差異化,則在談話性節目,包括膾炙人口的全民亂講與全民大悶鍋,經典的還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康熙來了」 。

  44. 實務案例:「中天」東山再起!(6/7) • 成本控制,一向是虧損企業轉虧為盈的重要基礎,中天自然也不例外。而由於財力欠缺,買不起價格高昂一集40萬以上的日劇和韓劇,中天就轉而購買大陸劇;自有節目方面,無法製作一集60萬元成本的連續劇,中天就以一集成本15-20萬元的談話性節目,做為節目主要發展方向。

  45. 實務案例:「中天」東山再起!(7/7) • 就在這些變革動作之下,中天在三年之間就已經反敗為勝。也為了將中時報系的中國時報、工商時報和時報周刊的平面媒體王國,經由中天走入電子媒體,最後變成「中時傳媒」的未來願景之下,余建新決定向中國國民黨洽詢中視的收購事宜。

  46. 案例討論 • 依照講義中「降低抗拒」做法,若您為當時剛接任中天之總經理,您會如何進行? • 中天之「節目」和「人員精減」之新變革,根據講義所列變革類型,係屬於何種類型?理由為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