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台北藝術大學學生穿著與就讀系所關聯性之研究

台北藝術大學學生穿著與就讀系所關聯性之研究. 第六組 藝教所 虹伶 玉真 芝卉 明芳. -- 以美術系、音樂系、舞蹈系為例.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 身材瘦長挺拔、高亮乾淨的髮髻、外八而輕快的步伐,一看就知道是舞蹈系的學生。而優雅的裙裝、低跟的包鞋、 微捲的波浪長髮,一定是「音樂系」的。這是我們既定的刻板印象?還是北藝大學生獨特而鮮明的穿著打扮就能提供豐富的線索,讓他人辨識出就讀哪個系所? 研究目的 1. 了解北藝大學生是否透過服裝穿著表達自我風格? 2. 探究北藝大學生穿著與就讀系所關聯性為何? 3. 透過研究發現存在的初設是否為刻板印象?

dolan-wolf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北藝術大學學生穿著與就讀系所關聯性之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北藝術大學學生穿著與就讀系所關聯性之研究台北藝術大學學生穿著與就讀系所關聯性之研究 第六組 藝教所 虹伶 玉真 芝卉 明芳 --以美術系、音樂系、舞蹈系為例

  2. 研究動機與目的 • 研究動機 身材瘦長挺拔、高亮乾淨的髮髻、外八而輕快的步伐,一看就知道是舞蹈系的學生。而優雅的裙裝、低跟的包鞋、 微捲的波浪長髮,一定是「音樂系」的。這是我們既定的刻板印象?還是北藝大學生獨特而鮮明的穿著打扮就能提供豐富的線索,讓他人辨識出就讀哪個系所? • 研究目的 1.了解北藝大學生是否透過服裝穿著表達自我風格? 2.探究北藝大學生穿著與就讀系所關聯性為何? 3.透過研究發現存在的初設是否為刻板印象? 4.分辨他系與自我觀察之對照下,有何差異?

  3. 研究範圍與限制 • 研究範圍 1.研究對象:北藝大舞蹈、音樂、美術三系之大學部學生。 2.研究場域:各系館前隨機遇見的學生為觀察、訪談對象。 3.觀察時間:97年10月23日~11月6日共2週。 • 研究限制 1.因研究時間有限,僅以舞蹈、音樂、美術三系學生為研 究對 象。三系分別觀察7~8人,訪談2~3人。 2.以穿著為主要的觀察內容,不涉及儀態之表現。

  4. 文獻探討 • 服裝的功能 1.保暖美觀的外在 起初人類發明衣物,目的為禦寒蔽體。而隨著文明漸趨 步, 服裝的設計、形式、材質、顏色更顯豐富、多樣。 2.傳達內在的訊息 畢恆達(2001)指出人藉著所擁有的頭銜或特定的衣物,運用 社會所認可的符號作為所追求的指標;藉著穿戴的飾品、衣 服和擁有物來自我表達或者自我肯定。 費雪莫金則認為:「裝扮透露著一些訊息;你是誰?你要別 人怎麼看待你?而你所選擇的服裝所投射出的形象和自己內 心深處所見的你一樣嗎?」(杜亞侖 譯,1998:11頁 )。

  5. 文獻探討 • 服裝的功能 3.無聲的色彩溝通語彙 費雪莫金指出服裝的色彩搭配會影響人的荷爾蒙分泌、血 壓和體溫,可以讓人眼睛一亮,也可以令人感覺沉悶;能夠 營造親切的氣氛,也能夠讓人對你產生反感。所以在不同的 場合我們藉不同顏色的服裝來做無聲的溝通。人類對色彩的 好惡是很主觀的,部分原因來自於個人成長環境中所受的教育 和文化不一樣。例如紅色,有人認為它代表熱情,但另一人 卻會聯想到血腥與攻擊性。而黑衣使人顯得低調、素雅和莊 重。它是最雅緻的顏色,代表著成熟品味與鑑賞力。而人們 對黑色的微妙恐懼心理,為其所影射的欲望及性吸引力更增 加了神秘感。藝術家對黑色一向有好感,因為它不會讓專注 於創作的人分心。

  6. 文獻探討 • 與服裝搭配之其他配件 配件也能透漏很多個人的秘密,以鞋子為例,能看出其穿著者的個性、經濟狀況、社會階級、職業、性傾向,甚至年齡。費雪莫金認為,鞋子除了傳達對權力和性的需要之外,有些可以表達對某個社會地位和生活型態的渴望。 例如:勃肯涼鞋讓腳有舒適自在的感覺,所傳遞的訊息是:我是個講求實際、可信賴的、性格穩定的人。

  7. 研究方法

  8. 研究流程 研究發現

  9. 資料處理與分析 • 資料搜集方法: 包括文獻分析、觀察法、訪談的使用、設計觀察記錄表與訪談紀錄表。 • 資料處理: 將結構性訪談內容以逐字稿方式整理,進一步編碼、對結果分析、探討。

  10. 初步分析

  11. 深度分析 • 透過訪談資料,同學在穿衣的自我表達上相當清楚,並 又可依不同的動機及需求有以下幾點特色:

  12. 深度分析 1.品牌 「其實我自己呀有特別的的品牌,就是自己去搭配,今天是以襯衫 為主,平常品牌就是LEVIS啊 !鞋子就是以NIKE,還會配上墨鏡這樣子,對對對--」(M1) 2.舒適 「今天只是為了要穿得舒服,沒有特別想些什麼。」(A8) 「上課時不會特別展現個人風格,我覺得只要舒服就好了」(D1) 3.美感 「比較重視美感、搭配的;主要是顏色能夠搭配的柔和一點 不要太衝突的顏色配在一起。」(M4)

  13. 深度分析 4.獨特 「簡單的因為我喜歡黑色,然後,因為喜歡玩樂團,從以前就這樣穿。喜歡搖滾的樂團,平常也大概這樣穿,我喜歡穿黑色,衣服大多黑色為主,搭配一些紅色白色的圖案。」(A7) 5.功能 「平常都這樣穿,差不多,就舒服的排練。」(D4) 「通常選擇穿什麼是看情緒或者當天的行程,要做些什麼 事來搭配衣服,比較是功能考量和自我表達。」(A8)

  14. 研究發現 • 穿著的自我風格 自我定義:同學對個人的穿衣風格可歸納出以下幾個形容,包括:舒適、個性、簡單。其比例分佈如下:

  15. 研究發現 • 穿著與環境之影響 從訪談中可發現,同學的穿著取向會依課程需求及同儕互動而作出選擇。 「就是看主修什麼,因為像我就是主修打擊的話啊,我們平常大部分都是穿牛仔褲然後T 恤,就是最輕鬆的穿著,然後可是就是像聲樂他們的穿著就比較喜歡穿裙子什麼的,可能是他們聲樂喜歡或許是什麼的。」(M2) 「我們系上大家平常上課就是運動褲,然後我們系所最愛的就是愛迪達運動褲,上衣的話,熱的話當然就是背心,平常時就大家都差不多差不多,然後必備勃肯鞋,還有純棉防滑襪。」(D1)

  16. 研究發現 • 對他系觀察敏銳 對他系的穿衣風格有相當細膩而整體性的觀察,不僅能辨識並說出他系的穿衣風格,亦對其穿衣風格的背景因素有相當程度的剖析及瞭解。 「就是都還蠻有各系所的特色;舞蹈系可能就會穿的方便運動;美術系就是身上可能會有一些顏料呀,之類的、他們可能會穿工作服什麼的;戲劇系他們可能都會有自己的風格。」(M5) 「音樂系看起來比較時尚、可能會穿的比較辣;美術系就是有時候會髒髒的,因為有時候畫東西,牛仔褲上就會一塊一塊的;戲劇系可能就比較邋遢,身上有煙味;舞蹈系有水褲呀、最容易認的系所」(M6)

  17. 研究發現  「非常容易看得出來,從他們的氣質和裝扮,他們用的東西是多少錢就知道。……大家都知道,音樂系是有錢人家在唸的,家裡會提供足夠的金錢讓他們買高級名牌包、鞋子和衣服。另外一種音樂系的女生家裡比較有書卷氣的,他們家庭比較保守,她們穿的衣服就比較保守,看起來比較拘謹,像鄰家女孩,但從氣質還是看得出來那種有錢人的家世背景,看得出來是唸音樂系的。音樂系的男生穿的都很宅,例如尼龍褲、風衣,搭配格子襯衫或T恤,還穿涼鞋就來上課,另外一種比較像紈褲子弟,他們開的車像我們系上助教開的等級,全身都是名牌,然後染頭髮、抹油、抓造型,看起來就是吃ㄧ餐要五、六百塊的那一種。然後,舞蹈系清ㄧ色都是運動服,因為他們平常上課都要練習,肢體要伸展,所以他們要穿得舒適契合他們的運動需要。在藝大校園裡穿的最實驗的是劇場設計系,最正常的是美術系,不要以為美術系的都是怪咖。」 (A8)

  18. 研究發現 • 自我覺察略顯不足 訪談過程中發現三系所的學生,較多以舒適、簡單形容自己的穿著,從言談中難以辨別其自身與系所間的關聯性與獨特性。  若有進一步探究之機會,或許可在訪談的題目設定作修正,以看出其自我覺察在服裝與系所間的關聯性為何!或許得到的答案就不會只是舒適與簡單,而能獲得更多的語彙形容自己。這是本研究有所不足之處,可待改進與深入的空間。

  19. 延伸的問題 • 受訪者的自我矛盾 訪談過程中,某些受訪者的回答會有自我矛盾的情形,例如:A8說今天的穿著不能代表他平常的穿衣風格,只為了舒適。但進一步問到平常的穿著風格為何?仍是以舒適自在為主。D1說今天只是”隨性的穿”,言下之意似乎今天的穿著不太能代表自己平常的風格,而休閒或外出的個人風格卻仍是以舒服的為主。這樣的前後說法矛盾是不是一方面想掩飾受訪當時穿著不夠講究體面,另一方面卻又不自覺透露喜歡舒適的自我呢?

  20. 延伸的問題 • 刻板印象和自我認同的差異 不同系的學生對自己系上同學的看法,和對別系同學的看法,有很大的差異性;有些受訪者平常觀察仔細、分析精確,如A8說到音樂系的男生紈褲子弟型,穿格子或條紋襯衫,注重質感和品牌……在受訪者M1身上得到印證。而音樂系的學生似乎對他系學生較少關注,陳述內容比較是刻板印象,並且隱含著驕傲自信;例如M4說舞蹈系穿的比較簡單,音樂系穿的比較有氣質,美術系穿的引人注目。M6說音樂系比較時尚,美術系有時髒髒的,舞蹈系穿水褲。

  21. 結論 1.三系所之學生的穿著風格與其系有相當密切之關聯性,但 共通性為以舒適為主,而非強調個人風格。 2.三系所學生以舞蹈科系辨識度最高;美術系穿著像一般大 學生,非既定之藝術家形象;而音樂系的女生則以穿出高 貴氣質為優先考量。 3.訪談之同學對於他系所的穿著有著敏銳的觀察解析能力, 對自我風格的定義較為不明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