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课程复习

课程复习.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字长 运算速度 访存空间 外设扩展能力. 主机. 硬件系统. 外设. 微型计算机系统. 软件系统. 微机系统的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寄存器. 微处理器( CPU ) 内存储器 系统总线及 I/O 接口. 输入设备:键盘、话筒、磁盘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磁盘.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监控程序、诊断程序等 支撑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 程序等 用户软件:各种应用程序、软件包、数据库等. 第一章 微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dolan-wolf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程复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程复习 •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 字长 • 运算速度 • 访存空间 • 外设扩展能力

  2. 主机 硬件系统 外设 微型计算机系统 软件系统 微机系统的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寄存器 微处理器(CPU) 内存储器 系统总线及I/O接口 输入设备:键盘、话筒、磁盘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磁盘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监控程序、诊断程序等 支撑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 程序等 用户软件:各种应用程序、软件包、数据库等

  3. 第一章 微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计算机中常用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 计算机中对带符号数采用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 计算机中基本的信息编码方式(如ASCII码、BCD码)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转换。 • 微机系统的总线结构。 •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4. 第一章 微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1.1 计算机中的数值与编码系统 • 1.1.1 计算机中数值的编码,要求掌握。 • 1.1.2 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表示,要求理解。 • 1.1.3 基本数据类型,要求掌握。 • 1.1.4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要求掌握。 • 1.2 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 1.2.1 指令与程序概述,要求了解。 • 1.2.2 指令类别,要求理解。 • 1.2.3 指令与程序的执行,要求掌握。 • 1.2.4 指令执行过程举例,要求掌握

  5. 第一章 微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1.3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与先进技术 • 1.3.1 顺序执行技术,要求理解。 • 1.3.2 微程序控制技术,要求了解。 • 1.3.3 流水线技术,要求理解。 • 1.3.4 高速缓冲存储器技术,要求理解。 • 1.3.5 虚拟存储器技术,要求理解。 • 1.3.6 乱序执行技术,要求了解。 • 1.3.7 CISC与RISC结构,要求了解。 • 1.4 现代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举例 • 1.4.1 现代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要求理解。 • 1.4.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要求了解。 • 1.4.3 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要求了解

  6. 第二章 微处理器与系统结构 • 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 8086微处理器结构 • 8086微处理器主要引脚信号及功能 • 微处理器寄存器结构及作用 • 标志寄存器的含义及运算结果对标志位的影响 • 流水线工作原理 •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三总线) • 存储器结构及分段方法 • 总线时序

  7. 第二章 微处理器与系统结构 • 2.1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 2.1.1 算术逻辑单元ALU,要求理解。 • 2.1.2 控制与定时部件——控制器,要求理解。 • 2.1.3 总线与总线缓冲器,要求理解。 • 2.1.4 寄存器阵列,要求掌握。 • 2.2 8086/8088微处理器 • 2.2.1 8086/8088 CPU的功能结构,要求掌握。 • 2.2.2 8086/8088 CPU的寄存器结构,要求掌握。 • 2.2.3 8086/8088 CPU的引脚信号及功能,要求理解。

  8. 第二章 微处理器与系统结构 • 2.3 8086系统的组成,要求掌握。 • 2.4 8086/8088的总线操作和时序,要求理解。 • 2.5 80X86/Pentium微处理器 • 2.5.1 80X86/Pentium特点与内部功能结构,要求了解。 • 2.5.2 Intel 80486微处理器体系结构,要求了解。

  9. 第三章 80X86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 寻址方式 • 指令系统(主要8086指令!) • 编写程序段 • 指令、程序的补充完整 • 程序执行后的结果分析 • 中断功能调用

  10. 第三章 80X86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 3.1 80X86寻址方式,要求掌握。 • 3.2 80X86的指令格式,要求了解。 • 3.3 80X86指令系统 • 3.3.1 数据传送指令,要求掌握。 • 3.3.2 算术运算指令,要求掌握。 • 3.3.3 逻辑运算指令,要求掌握。 • 3.3.4 控制转移指令,要求掌握。 • 3.3.5 串操作指令,要求掌握。

  11. 第三章 80X86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 3.3.6 输入/输出指令,要求掌握。 • 3.3.7 处理器控制指令,要求掌握。 • 3.3.8 中断指令,要求掌握。 • 3.3.9 指令前缀,要求掌握 • 3.4 80X86的指令扩充 • 3.4.1 80286指令扩充,要求了解。 • 3.4.2 80386扩充的指令,要求了解。 • 3.4.3 80486扩充的指令,要求了解。

  12. 第四章 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 • 伪指令、运算符号、表达式 • 数据段定义及存储器的分配使用 • 汇编语言程序调试方法 • 汇编语言程序

  13. 第四章 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 • 4.1 汇编语言 • 4.1.1 汇编语言程序的结构和语句行构成,要求掌握。 • 4.1.2 常用伪指令,要求掌握。 • 4.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 4.2.1 程序的基本结构形式,要求理解。 • 4.2.2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程序,要求掌握。 • 4.2.3 码制转换程序,要求掌握。 • 4.2.4 表处理程序,要求掌握。 • 4.2.5 串数据处理程序,要求掌握。

  14. 第四章 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 • 4.3 子程序设计 • 4.3.1 主、子程序的参数传递,要求理解。 • 4.3.2 主、子程序的现场保护,要求理解。 • 4.3.3 子程序设计举例,要求理解。 • 4.4 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接口 • 4.4.1 C语言调用汇编语言过程的约定,要求了解。 • 4.4.2 DOS功能调用,要求理解。 • 4.5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要求掌握。

  15. 第五章 输入/输出接口 • 接口电路的作用及功能 • 编址方式的概念 • 接口电路的数据传送方式 • 系统总线标准 • 接口电路的端口译码

  16. 第五章 输入/输出接口 • 5.1 输入/输出接口概述 • 5.1.1 为什么要使用I/O接口,要求理解。 • 5.1.2 接口电路中的信息,要求掌握。 • 5.1.3 接口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结构,要求理解。 • 5.2 I/O端口的编址方式 • 5.2.1 存储器映像方式,要求掌握。 • 5.2.2 独立I/O编址方式,要求掌握。 • 5.2.3 80X86的I/O端口编址方式,要求掌握

  17. 第五章 输入/输出接口 • 5.3 I/O同步控制方式 • 5.3.1 程序查询式控制,要求掌握。 • 5.3.2 中断式控制,要求理解。 • 5.3.3 直接存储器存取式控制,要求理解。 • 5.3.4 专用I/O处理器控制方式,要求了解。 • 5.4 总线握手 • 5.4.1 同步总线协定,要求了解。 • 5.4.2 异步总线协定,要求了解。 • 5.4.3 半同步总线协定,要求了解。 • 5.4.4 周期分裂式总线协定,要求了解。

  18. 第五章 输入/输出接口 • 5.5 总线接口标准 • 5.5.1 总线标准概述,要求理解。 • 5.5.2 ISA总线,要求掌握。 • 5.5.3 EISA总线,要求了解。 • 5.5.4 PCI局部总线,要求了解。 • 5.5.5 USB总线,要求了解 • 地址译码电路设计

  19. 第六章 半导体存储器、内存储器及其管理 • 存储器的分级结构 • 存储器的分类 • 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 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 存储器模块的设计

  20. 第六章 半导体存储器、内存及管理 • 6.1 概述 • 6.1.1 存储器体系的分级结构,要求了解。 • 6.1.2 存储器的分类及选用,要求理解。 • 6.1.3 存储器的技术指标,要求掌握。 • 6.1.4 内存储器的基本结构,要求了解。 • 6.2 存储器芯片的选择 • 6.2.1 RAM和ROM的选用,要求了解。 • 6.2.2 RAM类型的选用,要求了解。 • 6.2.3 ROM类型的选用,要求了解。

  21. 第六章 半导体存储器、内存及管理 • 6.3 只读存储器ROM • 6.3.l 掩膜ROM,要求掌握。 • 6.3.2 EPROM,要求理解。 • 6.3.3 电擦除可编程型只读存储器EEPROM,要求了解。 • 6.3.4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LASH,要求了解。 • 6.4 静态存储器SRAM • 6.4.1 SRAM的基本存储单元,要求掌握。 • 6.4.2 SRAM的管脚信号与读写操作,要求理解。 • 6.4.3 SRAM的内部结构,要求了解。

  22. 第六章 半导体存储器、内存及管理 • 6.5 动态存储器DRAM • 6.5.1 基本单元存储电路,要求了解。 • 6.5.2 简单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芯片举例,要求了解。 • 6.6 存储器系统的组织原理及接口的设计 • 6.6.1 存储器的接口信号及接口设计应考虑的问题,要求了解。 • 6.6.2 存储器结构的确定,要求理解。 • 6.6.3 存储器接口的设计,要求掌握。 • 6.7 高速缓冲存储器,要求了解 • 6.8 虚拟存储器,要求了解

  23. 第七章 中断 • 中断源、中断处理、中断返回、中断嵌套 • 中断分类 • 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表 • 中断向量的设置方法 • 中断优先级的设置 • 中断控制芯片8259的应用及初始化编程设置

  24. 第七章 中断 • 7.1 中断概述 • 7.1.1 中断源,要求掌握。 • 7.1.2 中断处理的全过程,要求掌握。 • 7.1.3 外部中断源的管理,要求掌握。 • 7.1.4 CPU响应外中断的条件,要求理解。 • 7.2 8086的中断系统 • 7.2.1 8086的中断源,要求掌握。 • 7.2.2 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表和中断向量,要求掌握。 • 7.2.3 中断响应与处理,要求理解。

  25. 第七章 中断 • 7.3 80386/80486的中断机制,要求了解 • 7.4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 7.4.1 8259A的结构和功能,要求掌握。 • 7.4.2 8259A的编程,要求掌握。 • 7.4.3 8259A的工作方式,要求理解。 • 7.5 X86系列微机的硬中断控制逻辑 • 7.5.1 IBM PC/XT的中断控制电路,要求理解。 • 7.5.2 386/486微机的硬中断控制系统,要求了解。 • 7.6 中断调用 • 7.6.1 BIOS功能调用,要求理解。 • 7.6.2 DOS功能调用,要求理解。

  26. 第八章 可编程通用接口芯片 • 并行接口与串行接口 • 并行接口芯片8255特点、初始化编程及应用 • 定时/计数接口芯片 • 串行接口概念

  27. 第八章 可编程通用接口芯片 • 8.1 接口芯片的功能与分类,要求理解。 • 8.2 并行I/O接口 • 8.2.1 8255A的基本性能,要求掌握。 • 8.2.2 8255A的内部结构,要求理解。 • 8.2.3 8255A的引脚特性和外部连接,要求掌握。 • 8.2.4 8255A的控制字,要求掌握。 • 8.2.5 8255A的工作方式,要求掌握。 • 8.2.6 8255A应用举例,要求掌握。

  28. 第八章 可编程通用接口芯片 • 8.3 可编程计数/定时器8253/8254 • 8.3.1 8253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要求理解。 • 8.3.2 8253的内部结构,要求理解。 • 8.3.3 8253的引脚及读写操作选择,要求理解。 • 8.3.4 8253的控制字,要求理解。 • 8.3.5 8253的工作方式,要求理解。 • 8.3.6 8253应用举例,要求理解。 • 8.3.7 8254与8253的比较,要求了解。 • 8.4 串行通信接口 • 8.4.1 串行接口及串行通信协议,要求理解。 • 8.4.2 串行通信的物理标准,要求了解

  29. 试题样题 一、选择题 1.8086MPU从其内部结构上看,确切的说是由()部分组成的。 A.控制器和运算器    B.运算器和总线接口 C.控制器和20位物理地址加法器D.执行单元和总线接口单元 2.8086/8088的中断是向量中断,其中断服务程序的首址是( )给出。 A.外中断源直接 C.从中断源读回的中断类型码左移四位 B.CPU中断逻辑 D.从中断类型码指向的向量地址表中读取 3.当8255的PA,PB端口均工作在方式0的输入方式时,PC端口作( )。 A.用两个4位I/O端口或1个8位I/O端口 B.有部分引脚作PA,PB端口的联络信号,部分作I/O线 C.PC端口全部作联络信号用D.PC端口作状态端口用

  30. 二、填空题 1.8259中断控制器可以管理________________级中断源,经过级联后可管理________________中断源。 2.8086/8088微处理器能否响应INTR中断请求,是由________________标志位控制的。 3.逻辑地址中的________________左移4位后与________________地址相加,可以获得20位物理地址。

  31. 三、简答题 1.为什么微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时,需要接口电路。 2.简述8086系统中,硬件中断和软中断的特点。

  32. 四、写出下列程序段执行后的结果 1. XOR AL,AL DEC AL NEG AL ROL AL,1 AL=____________,CF=____________。 2. MOV AX,1000H ADD AX,AX PUSH AX ADD AX,AX ADD AX,AX POP BX ADD AX,AX AX=____________,BX=____________,CF=____________。

  33. 五、判断分析题(若错,请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改正)五、判断分析题(若错,请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1.SAR AX,5 2.MOV [2000H],BX 3.MOV DS,2000H

  34. 六、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题 • 1、已知一个字数据块存放在以STRW开始的存储区内,数据块的长度放在STRW-1的单元内。要求编写一个完整的程序,统计出这个数据块中正数的个数并将其存入PLUS单元内。

  35. 七、综合设计 • 8255A接口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8255A控制字寄存器的端口地址为103H,编写8255A初始化程序和循环彩灯控制程序。初始时D7亮,其余不亮,D7亮一秒后移位一次,D6亮,其余不亮,以此类推每隔一秒移位一次,每移位8次为一个循环.共循环8次。要求用汇编语言写出满足上述要求的程序段(已知一个延时1秒的子程序入口地址为DELAY1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