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7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门诊部 祝 绍 俊 88654511

健康与保健 季节性流行病及传染病预防.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门诊部 祝 绍 俊 88654511. 21 世纪疾病发生的背景和趋势: 1 , 贫穷 :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因贫致病,贫富分化 2 , 人口膨胀和城市化 3 , 人口老龄化 4 , 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疾病上升 5 , 心身病和精神病不断增加 6 , 环境日益恶化 7 , 传染病加速上升 , 仍将是大敌 8 , 伤害问题引起全社会关注. 现代文明病 1, 代谢综合征 2, 高脂血症

Download Presentation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门诊部 祝 绍 俊 88654511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健康与保健 季节性流行病及传染病预防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门诊部 祝 绍 俊 88654511

  2. 21世纪疾病发生的背景和趋势:1,贫穷: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因贫致病,贫富分化2,人口膨胀和城市化3,人口老龄化4,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疾病上升5,心身病和精神病不断增加6,环境日益恶化7,传染病加速上升,仍将是大敌8,伤害问题引起全社会关注

  3. 现代文明病 • 1,代谢综合征 • 2,高脂血症 • 3,脂肪肝 • 4,肥胖 • 5,高尿酸血症 • 6,经济舱综合征 • 7,现代人的电脑病 • 8,与生存环境有关的疾病 • 9 ,社会心理疾病

  4. 现代医学的困惑:1,滥用抗生素 2,吸毒,药瘾 3,艾滋病,埃搏拉病毒,禽流感, 疯牛病,非典型肺炎. 4,难点:癌症,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硬化.老年痴呆. 5,精神异常 6,思想痛苦 7,健康的本质是什么?

  5. 21世纪主题:关注健康,爱护生命 生命=健康亚健康疾病 一,健康是什么? 健康定义,分类,标准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三,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四,怎样远离疾病? 五,如何保健?

  6. 一,流行病及传染病概述 流行病:感染众多人口的传染病。 流行病在某地区发生,亦可以是全球性的大流行。 1、传染病:由寄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群中相互传播,使很多人在一定时间降低或丧失劳动能力,造成部分人的终生残废或死亡。 2、广泛流传的社会弊病。 3、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广泛蔓延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脑膜炎、霍乱等。 最可怕的十大流行病:天花,流感,黑死病,疟疾,肺结核,霍乱,艾滋病,黄热病,斑疹伤寒,脊髓灰质炎 最新的流行病:猪流感、SARS、禽流感 最常见的流行病:流行性感冒

  7. 二,常见流行病及传染病预防 季节交替,昼夜天温变化大, 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一、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的细菌、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引起,常见的有流感、军团菌病、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流脑、猩红热、白喉、 百日咳等疾病。

  8. @流脑: 高热、瘀点瘀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

  9. 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流感病人可排出大量的流感病毒,是重要的传染源,在说话、呼吸,特别是咳嗽和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飞沫可达几万至上百万个。一个健康的人吸入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这个人就有可能患流感。轻型流感病人既能排放病毒,又能四处活动,传播范围和危害则更大。感染了流感病毒的人可能没有症状,成为隐性感染者,不易被人们发现,同样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排放病毒,也会传播流感。病人的手上也可以沾有流感病毒。如人们互相握手,孩子们互相拉手,共用玩具等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流感病人可排出大量的流感病毒,是重要的传染源,在说话、呼吸,特别是咳嗽和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飞沫可达几万至上百万个。一个健康的人吸入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这个人就有可能患流感。轻型流感病人既能排放病毒,又能四处活动,传播范围和危害则更大。感染了流感病毒的人可能没有症状,成为隐性感染者,不易被人们发现,同样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排放病毒,也会传播流感。病人的手上也可以沾有流感病毒。如人们互相握手,孩子们互相拉手,共用玩具等

  10. N H 流感病毒的抗原结构分为H和N两大类: H代表 Hemagglutinin(血细胞凝集素),有如病毒的钥匙,用来打开及入侵人类或牲畜的细胞;N代表神经氨酸酶(Neuramidinase),是帮助病毒感染其他细菌的酶。纤突的一端镶嵌在病毒的脂囊膜,囊膜下面有一层膜蛋白,紧紧地包裹着呈螺旋状对称的核衣壳。核衣壳的直径为9-15nm,由RNA、核蛋白及三个多聚酶所组成。

  11.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 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 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 个亚型 (H1 H1-H16) H16),神经氨酸酶9个亚型(N1 N1-N9) (二)猪流感、SARS、禽流感H5N1: 全球多国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 ◆近期墨西哥爆发新型猪流感病毒疫情,并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内快速蔓延到了目前确诊的16 个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种病毒是发生基因突变的一种新型病毒。WHO正式宣布用“A型H1N1流感”替代“猪流感”。 ◆我国改称“甲型H1N1流感”并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

  12. 临床表现: 流感病毒被吸入人体1-2天就可发病,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比一般感冒重,先畏寒(发冷),流鼻涕、打喷嚏,浑身骨头关节酸痛,剧烈头痛;随后出现鼻塞,高烧(可达39-40度),面部潮红,咽干,喉痛、咳嗽、全身乏力,眼结膜或咽部充血发红;在全身症状和发热消退时,呼吸道症状常较明显。有的还出现胃肠到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重症病人可说胡话,甚至昏迷不醒。如治疗不及时,易继发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如喉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多见于2岁以上小儿,老人和体弱者,有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如心肌炎。轻症患者病程3-4天,重症患者7-8天烧退病愈。症状消失后,体力恢复慢,精神状态差。 流感治疗:一般重症病人都要住院或者在家里休息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达菲),一般要求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有无心肌炎等并发症,饮食以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为宜;鼓励病人多饮水,高热、全身痛、剧咳者给予适当的对证治疗,和并肺炎者用抗生素治疗有效。

  13. 流感的预防: 预防流感最佳的途径就是接种疫苗,这种方法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接种疫苗的总有效率大约是80%。现在的疫苗都制成水雾剂,只要对着鼻孔喷出药剂,用鼻子吸入,就能避免患流感。 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

  14. 2.水痘 :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 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 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 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 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即躯干、头部较多, 四肢处较少。 大部分情况下, 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 可不治而愈。

  15. 3,麻疹: (1)前驱疹起病2~3天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细盐粒样灰白色斑点,微隆起,周围红晕称为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此征有早期诊断价值。初少许,随后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及唇龈等处。粘膜斑多数在出疹后1~2天完全消失。下脸缘可见充血的红线(stimson's line)。少数病人病初1~2日在颈、胸、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数小时即退。此时在悬雍垂、扁桃体、咽后壁、软腭处亦可见到红色斑点,出疹期才消退。

  16. 4,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5.风疹 :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 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 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17. 6.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方式: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分布广泛,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18. 临床特征:潜伏期为2~7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手掌或脚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弊、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治疗: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对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症状或心血管症状等)应收住院,重点救治。

  19. 7,肺结核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并引起肺部病变的呼吸道疾病,是唯一具有传染性的结核病。秋季户外活动多,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传染性结核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引起感染。当出现脸红、低烧、乏力、盗汗、咳嗽、吐痰等情况时,应提高警惕。7,肺结核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并引起肺部病变的呼吸道疾病,是唯一具有传染性的结核病。秋季户外活动多,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传染性结核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引起感染。当出现脸红、低烧、乏力、盗汗、咳嗽、吐痰等情况时,应提高警惕。 预防结核病: 一,不随地吐痰; 二尽量减少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久留; 三.学习和生活区要保持通风,减少居住拥挤。

  20. 三、肠道传染病 秋冬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的适应性下降。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甲肝,戊肝,霍乱、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等。 途径传播:经“粪-口” ,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原虫等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后发病,常伴有发热症状。 毒素型食物中毒除了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还可表现有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症状,很少有发热症状。

  21. 预防措施: 应做到食物煮熟煮透,生熟分开,注意海水产品的采购、清洗、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卫生安全;,培养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并膳食合理,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戒烟戒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不搞群体性聚餐活动,严防群体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预防是防止腹部受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还要加强运动锻炼。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合

  22. 三,常见虫媒传染病: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三,常见虫媒传染病: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 恙虫病 登革热

  23. 传染病预防: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 2、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大型超市、肯德基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每天有保证睡眠时间。

  24. 7、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可以吃板蓝根、醋浸大蒜头等方法预防。 8、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9、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0、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 11、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要用开水煮沸消毒(水开后煮15分钟)不能用开水煮的物品,可放到室外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病毒,以免把病传给别人。室内要用食醋蒸发消毒。 12,到医院进行相关疫苗的接种:接种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疫苗、卡介苗等预防相关疾病。

  25. 防治疾病 流行疾病可治防, 心身健康不恐慌 室内通风勤开窗, 衣被洁净晒太阳 睡眠充足多饮水, 饮食均衡讲营养 良好习惯很重要, 注重锻炼体质强 减少聚会免感染, 提高警惕不能忘 勿去人群密集处, 禽鸟动物勿家养 办公家居常打扫. 及时洗手也可防 消毒隔离要做好, 自身防护有保障 发热咳嗽伴症状, 及早就医有良方 各项措施抓落实, 兼顾医疗和预防 人人重视政府抓,流行不会太猖狂

  26. 9,肝 病(肝炎-肝硬化-肝癌) 全球感染乙肝(HBV)约20亿,现症病人3.5亿,全球每年死于肝病100-200万人,占死亡原因的第9位。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约9.7亿人已感染过HAV;6.9亿人已感染HBV,其中1.5亿人携带HBsAg;每年约60万新生儿成为HBsAg携带者,其中1/4最终发展成慢性肝病。 每年急性乙肝120万人,现有慢性乙肝2000万人,有明显家庭聚集性,每年死于肝病超过50万例,其中半数为肝癌(HCC)。急性肝炎5-10%发展到慢性肝炎,1%发展为重症肝炎。HBsAg阳性者25%为慢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中80%在5年内发展为肝硬化(LC)和肝癌(HCC),每年因病毒性肝炎所致的直接医疗费用达1000亿元。乙型肝炎在我国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27. 病毒性肝炎 HAV(甲型)RNA 27nm     经口 HBV(乙型)DNA 42nm     非经口 HCV(丙型)RNA 30-60nm  非经口 HDV(丁型)RNA 34nm     非经口 HEV(戊型)RNA 27nm     经口 HGV(庚型)RNA 50-100nm 非经口

  28. 病毒性肝炎肝炎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1,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中排出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苍蝇和食物等经口感染,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方式,通常引起散发性发病,如水源被污染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贝类动物),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通过注射或输血传播的机会很少 毛蚶、牡蛎、哈蜊、蛏子等海鲜,年龄越小,易感者越多近年来中老年人,家庭主妇发病有增加 2,乙型肝炎: (1)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 (2)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吸入羊水,产道血液,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者约5%); (3)生活上的密切接触; (4)性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或通过污染的针炙,针头、牙钻、内窥镜等传播(6)器官移植. (7)尚有经吸血昆虫(蚊,臭虫,虱等)叮咬传播的可能性

  29. 3,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而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且母婴传播不如乙型肝炎多见。3,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而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且母婴传播不如乙型肝炎多见。 4,丁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 5,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30. 研究证明:可防可治不可怕,不可歧视,隐私 乙肝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如公共场所相邻同行同坐、同工作、学习、握手、拥抱、互用电话、计算机、货币、共同生活、学习、工作设施、卧具、泳池、浴室、洗手间,共同进餐等均无碍。 关键是:抗-HBs (+),打乙肝疫苗,保护伤口。

  31. 十,二十一世纪两大新挑战: 恐怖主义和艾滋病 1981年全球首例艾滋病在美国发现。1985年中国首例艾滋病被发现。目前全世界共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患者4990万,已死去的艾滋病人已达2480万。全球每一天8000人死于艾滋病,最严重是非洲,艾滋病病人约3700万,有7个国家的成人感染率超过了20%,成年人5人中有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广东实际>3万,90%是青壮年,通过吸毒90% ,性接触>10%,少数为血液血制品,母婴传播,全省21个市121个县中115个县 巳报告,珠江三角洲是高发区占80%,2003年新报告749例,男78%,女占22%

  32. HIV感染者数 1-50 51-500 501-1000 1001-5000 5001-10000 >10000 截至2003年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按地理分布 中国HIV/AIDS常规监测历年报告例数1985 -2003 广东省 HIV/AIDS报告数,1986~2003

  33. 研究证明HIV不会通过空气、生活接触传播。如公共场所相邻同行同坐、同工作、学习、握手、拥抱、互用电话、计算机、货币、共同生活、学习、工作设施、卧具、泳池、浴室、洗手间,共同进餐等等均无碍。研究证明HIV不会通过空气、生活接触传播。如公共场所相邻同行同坐、同工作、学习、握手、拥抱、互用电话、计算机、货币、共同生活、学习、工作设施、卧具、泳池、浴室、洗手间,共同进餐等等均无碍。

  34. 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播以经血途径为主,主要是吸毒,占63.7%;经性途径占8.1 %;经采血(浆)途径占9.3 %。 • (1)性接触传染:是本病主要传播途径, 同性恋,异性恋均可互相传染,异性性交传播男传比女传比例高2~4倍(2)注射途径传染:吸毒,输血制品 • (3)母婴传播:(4)其他: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移植,人工受精 • 高危人群:主要是50岁以下的青壮年 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 ,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 • 人群普遍易感:尚无疫苗 • 同性恋和杂乱性交者、药瘾者、血友病患者以及HIV感染者的婴儿为本病的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对象已从吸毒者、供血者、卖淫者、长途汽车司机等高危人群发展到普通人群。

  35. 个人怎样预防艾滋病?1、洁身自爱,不性乱;2、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怎样预防艾滋病?1、洁身自爱,不性乱;2、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3、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纹眉;4、怀疑自己或对方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时坚持使用安全套;5、有毒瘾者暂未戒除前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6、医疗时使用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检查、治疗器械;7、有必要输血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合格 8, 一旦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 如果你怀疑自己受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一定要到卫生机关批准的具有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去检查。全国各大医院、卫生防疫站、性病防治机构均是获准的检验机构。千万不要找“游医”检查治疗。如果经实验检验证明抗体是阳性,说明你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还不是艾滋病病人。

  36. 三,健康的定义: “体壮为健,心愉为康” 健康≠不生病,健康是第一财富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健康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生理,心理,心灵,对社会的能力和贡献)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健康 道德健康 性健康: 1,身体健康是指(生理健康-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器官及组织细胞)没有重大病变。 (1)身体健康: 指人体结构完整,各器官发育健全,生理功能正常;没有疾病; (2)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3)健康的仪表:仪表堂堂,着装整洁,而不是窝囊邋遢;健康的举止: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而不是小里吧唧;

  37. 2,心理健康是指精神和心态健康(精神健康=精神卫生)2,心理健康是指精神和心态健康(精神健康=精神卫生) (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包括智力正常,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精神情绪稳定,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贯注,思想集中,意志坚强、心情舒畅; (2)健康的心情:心情舒畅,有同情心和爱心,积极向上,有责任心、自信心,热爱生活,对工作、学习都能保持有较高的效率;而不是 阴暗晦涩; (3)健康的爱好:爱好广泛、向上,情趣盎然,而不是低级趣味。 3,社会适应健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信任各种社会和生活角色; 健康的交际:交际有度,为伍者乃良师益友,而不是狐朋狗友; 4,道德健康:健康的言谈:言谈高雅,旁征博引,而不是出口成“脏”;健康的收支:光明正大,勤劳致富,而不是违法乱纪,不劳而获;

  38. 5,性健康(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性生理健康): 是指具有性欲的人在躯体上、感情上、知识上、信念上、行为上和社会交往上健康的总和,它表达为积极健全的人格,丰富和成熟的人际交往,坦诚与坚贞的爱情和夫妻关系。 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根据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观念享受性行为和控制生殖行为的能力。 (2)消除抑制性反应和损害性关系的诸如恐惧、羞耻、罪恶感以及虚伪的信仰等不良心理因素。 (3)没有器质性障碍、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及妨碍性行为与生殖功能的躯体缺陷。 (4)没有性传播疾病 (5)家庭暴力与精神卫生

  39.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 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 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 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 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 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 有许多人学习不好; 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 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 许多家庭因成员因精神病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