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1

中国 专利法

中国 专利法. 专利法. 专利权的概念 专利权客体的范围 取得专利权的条件 专利权的内容 专利权的限制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专利侵权. 专利法. 专利法发布: 1984 年 3 月 12 日第 6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4 次会议通过。 1985 年 4 月 1 日施行。 第一次修改: 1992 年 9 月 4 日第 7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7 次会议通过。 1993 年 1 月 1 日施行。 第二次修改: 2000 年 8 月 25 日第 9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7 次会议通过。 2001 年 7 月 1 日实施。

dono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 专利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专利法

  2. 专利法 • 专利权的概念 • 专利权客体的范围 • 取得专利权的条件 • 专利权的内容 • 专利权的限制 •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 专利侵权

  3. 专利法 • 专利法发布:1984年3月12日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 1985年4月1日施行。 • 第一次修改:1992年9月4日第7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 1993年1月1日施行。 • 第二次修改:2000年8月25日第9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 2001年7月1日实施。 • 第三次修改:2008年12月27日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通过。 2009年10月1日实施。

  4. 专利法 – 第一次修改 • 第一次修改的主要内容:(93年1月1日实施) • (1)扩大专利保护的技术范围,对药品、食品、调味品和化学物质提供专利保护 • (2)增加进口权,并将对制造方法的保护扩大到包括由该方法所直接获得的产品 • (3)延长专利权的保护期 • (4)增设本国优先权 • (5)将授权前的异议程序改为授权之后的撤销程序 • (6)完善给予实施专利的强制许可的条件,增设了强制许可的类型。

  5. 专利法 – 第二次修改 • 第二次修改的主要内容:(2001年7月1日实施) • (1)取消撤销程序 • (2)取消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行政终审权 • (3)增设了实用新型检索报告制度 • (4)增加对许诺销售行为的禁止权 • (5)增加临时措施(诉前禁令和财产保全) • (6)明确规定侵权赔偿额的计算方式(可以是许可费的倍数 • (7)增加了有关国际申请的规定

  6. 专利法 – 第三次修改 • 第三次修改的主要内容:(2009年10月1日实施) • (1)遗传资源作为驳回和无效的理由(法5) • (2)增加“衔接性放弃”(法9) • (3)增设外观设计禁止“许诺销售”(法11) • (4)许可合同取消了“书面”二字(法12) • (5)取消了非国有单位的推广应用(法14) • (6)增加了对共有关系的规定(法15) • (7)取消了“内、外”代理区别,取消了向外国申请的强制委托(法19) • (8)取消了首先向中国申请的规定(法20)

  7. 专利法 – 第三次修改 • 第三次修改的主要内容:(2009年10月1日实施) • (9)增加了对外申请的保密审查(法20) • (10)新颖性改为世界新颖性标准(法22) • (11)抵触申请包括了自己(法22) • (12)外观设计增设了抵触申请(法23) • (13)外观设计增加了“独创性”标准(法23) • (14)取消了对“瓶贴”“包装袋”等平面标示品的保护(法25) • (15)说明书对遗传资源的披露(法26) • (16)引入“相似”外观设计制度(法31)

  8. 专利法 – 第三次修改 • 第三次修改的主要内容:(2009年10月1日实施) • (17)增设反垄断强制许可类型(法48) • (18)增设药品出口强制许可类型(法50) • (19)“简要说明”可以解释外观设计(法59) • (20)外观设计引入“评价报告”制度(法61) • (21)评价报告请求人放宽(法61) • (22)引入现有技术抗辩制度(法62) • (23)合并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为假冒专利(法63)

  9. 专利法 – 第三次修改 • 第三次修改的主要内容:(2009年10月1日实施) • (24)强化地方局对假冒专利处罚(法64) • (25)增加了侵权赔偿的计算方法(法65)(1-100万) • (26)诉前禁令裁定可以延长48小时作出(法66) • (27)增设诉前证据保全(法67) • (28)实现有限“平行进口”(法69) • (29)为提供审批而实施药品不视为侵权(法69) • (30)无过错许诺销售也构成侵权(法70)

  10. 专利 P69 • 习惯上,专利一词包含三种含义: • 1. 专利权 - 申请专利 • 2. 发明创造 - 假冒专利 • 3. 专利文献 - 检索专利

  11. 专利权的概念 P69 • 专利权是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

  12. 专利权的概念 P69 • 专利权 = 发明创造 + 授权垄断

  13. 专利权的垄断性

  14. 专利权的特征 - 专有性 • 因涉嫌外观侵 权,迫于知识 产权部门和苹 果公司的压力,M8 于2010年10月停止生产。

  15. 专利权的垄断性

  16. Why?

  17. 专利权的垄断性 • 奇货可居

  18. 专利权的垄断性 授权许可 • CDMA • 2008年,中国电信与专利巨头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一项CDMA技术战略协议。 • 根据协议规定,中国电信将在从联通公司收购的移动网络上使用高通提供的CDMA专利技术。 • 高通将从CDMA2000和WCDMA的两个网络的运营收入中分别抽取约4%的专利许可费,同时对中国市场销售的CDMA2000和WCDMA手机终端抽取专利授权许可费,抽成比例也在4%~5%之间。

  19. 专利权的垄断性 • 2011年7月初,微软要求三星为每部Android智能手机支付15美元专利费,而三星希望砍价到10美元。在此之前, HTC每部Android手机需要向微软支付5美元专利费。 • HTC每部Android手机还需要向苹果支付5美元专利费。 • ※ Android专利许可费超过 WP7手机 销售收入

  20. 专利权的垄断性 侵权诉讼 • By Vlad Savov • Apr 18th 2011 4:04PM • http://www.engadget.com/2011/04/18/apple-sues-samsung-over-for-copying-the-iphone-and-ipad/ licensing going one way with money going the other way

  21. 专利权的垄断性 自2011年4月开始,苹果公司先后在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国家起诉三星公司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侵犯其专利权; 三星公司随即在相应国家起诉苹果公司产品侵犯其专利权。 2011年10月5日,苹果正式发布iPhone 4S 三星电子宣布,因苹果公司的iPhone4S在法国侵犯了三星电子所拥有的涉及数据安全传送等方面的两项专利,在意大利侵犯了三星电子拥有的涉及数据复原等方面的两项专利,正式向法国巴黎和意大利米兰的法院提交禁售iPhone4S的申请。

  22. 专利权的垄断性 • 2009年,总部位于多伦多的北电网络(Nortel),提出破产申请 • 2011年4月18日 • RIM拟与Google抢标争夺北电6000项无线专利 • Google报价9亿美元 • 2011年7月1日 • 北电与苹果、微软、RIM、索尼、爱立信和EMC组成的财团达成协议,后者出价45亿美元收购其专利 • 2011年7月12日 美、加两国法院批准了该收购 • 2011年8月15日 • Google以125亿美元的报价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23. 专利的本质 • USPTO • A patent is a “contract” between the inventor and the Government. • 专利是发明人与政府之间的协议。

  24. 专利的本质 • - 发明人向公众充分公开发明的所有相关技术信息 • - 政府授权发明人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地垄断该项发明

  25. 专利权的特征 - 知识产权的基本性质 P21 - P24 • (1)无形性 • (2)专有性 • (3)地域性 • (4)时间性 • (5)可复制性

  26. 专利权的客体 • 什么 发明创造可以申请专利?

  27. 专利权的客体 • 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个判例中指出可以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范围: • “… anything under the sun that is made by man.” • Diamond v. Chakrabarty, 447 U.S. 303 (1980)

  28. 专利权的客体 P71 • 我国专利法规定可以授予专利权、给予保护的发明创造: • 发明 • 实用新型 • 外观设计

  29. 专利权的客体 P71 • 相应地,专利就分为三类: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外观设计专利

  30.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P71 • 发明

  31.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P71 • 专利法 第二条 第二款 •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32.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 只要是技术方案就可以 • 但有要求: • 1. 必须是利用自然规律 • 2. 要有实现的可能性 • 3. 抽象的思想、自然法则、自然现象不可以申请专利

  33.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P71 • 发明分为两大类: • 产品发明 • 方法发明

  34.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 产品发明 • 专利权指向的是最终的产品 • 1. 特点 • 最终产生实物 • 工业生产 • 2. 种类 • 制成品发明:生产设备、生活用品 • 材料发明:化学物质:油漆 涂料 • 合成物:水泥 玻璃

  35.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 产品发明

  36.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 方法发明 • 专利权指向的是特定的方法 • 1. 特点:具有过程或者时间的要素 • 2. 种类: • 制造产品的方法:(不一定是工业生产) • 机械方法: 制造机电产品 • 化学方法: 制药 、化工原料 • 生物方法: 如微生物方法造的药品 • 使用产品的方法: • 操作机器或设备的方法 • 测量、通讯方法 • 商业方法

  37.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 方法发明- 制造产品

  38.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 方法发明- 制造产品

  39.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 方法发明- 使用产品

  40.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 方法发明- 使用产品 • 一款带触摸屏的设备可以通过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势进行解锁。如果与屏幕的接触符合预定义的解锁手势,那么设备可以被解锁。设备显示一个或多个解锁图像,以帮助用户执行预定义的手势,从而解锁设备。根据解锁图像而执行的预定义手势可能包括将解锁图像移动至一个预定义的位置,或是以预定义的路径移动解锁图像。设备可以在触摸屏上显示预定义手势的虚拟轨迹,以提醒用户这一手势。此外,有必要向用户提供触觉回馈,以满足换转发生时用户必需的输入条件。 • http://patft.uspto.gov/netacgi/nph-Parser?Sect1=PTO1&Sect2=HITOFF&d=PALL&p=1&u=%2Fnetahtml%2FPTO%2Fsrchnum.htm&r=1&f=G&l=50&s1=8,046,721.PN.&OS=PN/8,046,721&RS=PN/8,046,721 申请:2005.12 授权:2011.10.25

  41.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 – 方法发明 • 商业方法: • “一键通”结算方法

  42. 发明的客体 – 实用新型 P71 • 实用新型

  43. 发明的客体 – 实用新型 P71 • 专利法 第二条 第三款 •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44. 发明的客体 – 实用新型 P71 • 通常所说的“小发明”,“革新”,“改进” • →带指示灯的墙壁开关

  45. 发明的客体 – 实用新型 P71 • !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不保护方法。

  46. 专利权的客体 - 发明的主要形式 P78 • 发明的主要形式: • 1、组合发明:带有电子表的元珠笔、电视录像一体机、 手机加手电筒(等于要素简单相加)

  47. 专利权的客体 P78 • 发明的主要形式: • 1、组合发明:

  48. 专利权的客体 P78 • 发明的主要形式: • 2、选择发明:(常见化学领域,中药配方)

  49. 专利权的客体 P78 • 发明的主要形式: • 3、转用发明:(潜艇副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