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創造力理論與創思技法

創造力理論與創思技法. 台師大國文系劉渼教授 mayliutw@yahoo.com.tw. 壹、「創造力」背景 (I). 知識經濟 / 資訊科技的重要指標 1 、知識化( knowledge ) 2 、數位化( Digital ) 3 、網路化( network ) 4 、虛擬化( virtual ) 5 、創新化( create ) 6 、全球化( global ). 壹、「創造力」背景 (II). Bloom(2001) 認知歷程六大面向 1 、記憶 2 、理解 3 、應用 4 、分析 5 、評鑑 6 、創造. 貳、「創造力」名義 (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創造力理論與創思技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創造力理論與創思技法 台師大國文系劉渼教授mayliutw@yahoo.com.tw

  2. 壹、「創造力」背景(I) 知識經濟/資訊科技的重要指標 1、知識化(knowledge) 2、數位化(Digital) 3、網路化(network) 4、虛擬化(virtual) 5、創新化(create) 6、全球化(global)

  3. 壹、「創造力」背景(II) Bloom(2001)認知歷程六大面向 1、記憶 2、理解 3、應用 4、分析 5、評鑑 6、創造

  4. 貳、「創造力」名義(I) 創造性思維(創造力思考、創意思維) 創造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獨立地獲取與發現知識的能力。(多向思維能力) 創造力的成果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陳龍安,1998)

  5. 貳、「創造力」名義(II) 創造是一種心理歷程 著重於思考 但卻不是從思考的類別著眼 著重在推斷 在意念萌生之前至形成概念的整個階段

  6. 參、「創造力」緣起 • 基爾福特(Guilford)1950年在美國心理學會呼籲學者研究創造力。 這些能力可透過測驗工具或評量者的觀察而瞭解 (Guilford J.P.,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McGraw-Hill Inc. New York)

  7. 肆、「創造力」內涵 資料來源:趙李婉儀〈思維技巧的教與學〉 .http://www.fed.cuhk.edu.hk/~qsp/new/all_passage.php?passage_code=./passage/small/learning/l010.htm

  8. 一、創造力

  9. 二、二思「智力結構模式」 (一)擴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 (二)聚歛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

  10. 三、「三性」 • 分析性(Analysis) • 綜合性(Synthesis) • 評鑑性(Evaluation)

  11. 三、三面──三個層面Sternberg提出「創造力三面學說」(Three face model of creativity),嘗試從智力、認知思考風格及人格動機三個層面探討創造力的本質,強調創造力的產生是以上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Sternberg, 1987)。

  12. 四、「四心」(Williams, 1980) • 想像心(Imagination) • 挑戰心(Complexity) • 好奇心(Curiosity) • 冒險心(Risk Taking)。

  13. (一)想像心(Imagination) 想像的關鍵字是視覺化或具像化,是指善用直覺推測,能夠在腦中將各種意象構思出來,並加以具體化,便具有超越感官及現實的能力。 六識法

  14. 1王之渙〈登鸛鵲樓〉(五絕)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王維〈鹿柴〉(五絕)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3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翫月憶山陰崔少府〉(五古)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 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風吹蘭杜。

  15. 4王建〈新嫁娘〉(五絕)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5柳宗元〈江雪〉(五絕)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6王維〈相思〉(五絕)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16. (二)挑戰心(Complexity) 挑戰的關鍵字是從混亂中理出頭緒,是指在複雜混亂的情境中,尋求各種可能性,找出問題的頭緒,能夠「臨危不亂,接受挑戰」。 具有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能將邏輯條理帶入混亂情境中,並洞察出影響變動的因素。

  17. (三)好奇心(Curiosity) 好奇的關鍵字是疑惑,是指面對問題樂於追根究底,把握特徵以求徹底瞭解其結果,能夠「打破沙鍋問到底」。

  18. (四)冒險心(Risk Taking)。 冒險的關鍵字是猜測。是指面對失敗及批評,還能鼓起勇氣再接再勵,全力以赴,能夠「勇於探索」。冒險就是有猜測/嘗試/實驗或面對批判的勇氣,它包括堅持己見及應付未知情況的能力。

  19. 四、創造歷程四階段(I) (Wallas, 1926;陳龍安,1998) (一)準備期(preparation) 獲取與該創造活動的基本知識 搜集有關問題的資料,結合舊經驗和新知識。 (二)醞釀期(incubation) 由於百思不得其解,故暫時擱置,但潛意識思考活動仍在進行;

  20. 四、創造歷程四階段(II) (三)豁朗期(illumination) 對問題的解決突然有所頓悟, 此種頓悟會在從事其他活動時出現; (四)驗証期(verification) 檢查與驗証所獲得的新觀念是否正確

  21. 五、五力 「擴散思維」具有創造力的「五力」(Guilford,1977)

  22. (一)敏捷力/敏覺力(Sensitivity) 指一個人能夠敏於覺察事物,具有發現缺漏、需求、不尋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對問題或事物的敏感度。有掌握知識與解決問題的速度與能力。 教師可刻意轉換平時帶來的物品,然後問同學當天帶來的物品有什麼不同 (脫離習慣的羈絆 )

  23. (二)流暢力(Fluency)多 流暢的關鍵字是多樣性。是想出很多可能性或答案的能力,流暢就是點子源源不斷,也就是指反應觀念的多少。 可讓同學以比賽形式輪流說由「一」字作開首的成語 ;或問:由「木」做的東西有什麼? (打水漂兒法) 左右逢源、俯拾皆是、滔滔不絕

  24. 流暢性的因素有三: 1.觀念的流暢力 產生新觀念的數量有關。如:問會燃燒的物體有哪些?汽油、燈油、沙拉油 2.聯想的流暢力 尋找關係性的能力,在同一類觀念中提出不同的想法。「好」字相反詞:壞、罪、差、劣 3.表達的流暢力 一種組織/歸納及系統的能力。給學生四個字詞,他會以不重複使用的原則,寫出許多不同的句子。

  25. (三)變通力(Flexibility)變 指一種改變思考方式,擴大思考類別,突破思考限制的能力。能以不同觀點來做不同分類或不同的思考,靈活性:在實際情境中運用知識的特點。問「空罐子有什麼用?」 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因時因地制宜、隨機應變

  26. 「煎鍋、咖啡壺、水壺、茶壺、烤麵包機」五項,他的流暢力是五分。但因這五項都是「烹飪用具」一類,所以他的變通力只有一分。「煎鍋、咖啡壺、水壺、茶壺、烤麵包機」五項,他的流暢力是五分。但因這五項都是「烹飪用具」一類,所以他的變通力只有一分。 如果他寫出「煎鍋」烹飪用具類 、「裝水」 容器類 、「果子模」 模型類 、「鐘鈴」 音樂類、「盾」、「甲」 防護類、則他的變通力為五分。

  27. 變通力的因素有二: 1.自發性的變通力 針對一個問題,作出不同層次或類別反應的能力。如磚塊的用途。可以視他改變使用類別的次數來計算他的變通力 2.適應的變通力 在解釋和分析策略或答案上的改變。 有一種測驗稱為「故事情節主題」先告訴學生一個短篇故事,然後請他盡可能的為故事命名。

  28. (四)獨創力(Originality)奇 是一種能想出不尋常反應的答案、新穎的想法的能力。 獨創力是由某一項反應在全體反應所佔的比例來決定,別人雷同越少,獨創力越高 。 一枝獨秀、鶴立雞群、與眾不同、標新立異、推陳出新

  29. 故事新編 尾生守信、王爾德「夜鶯與玫瑰」 失語的妻子恢復喋喋不休 V.S.去除聽力的先生 聯想的流暢力:「一個人與他的妻子」、「永遠無法滿足」 獨創力:「失聰的快樂」、「捨得:能捨才能得」、「絕」配?

  30. (五)精密力/精進力(Elaboration)美 精進的關鍵字就是添加。是一種補充概念,在原來的構想或基本觀念再加上新觀念,增加有趣的細節,和組成相關概念群的能力。 廣闊性:遷移的廣度 批判性、深刻性 精益求精、錦上添花、描繪細膩 教師跟同學討論如何改善學校/班房的環境,讓大家有更舒適的學習生活

  31. 創造力五力和閱讀理解能力記憶力(老師說什麼?老師說……) 「菲律賓馬可仕夫人擁有三千雙鞋子」)↓理解力:轉譯(用你自己的話復述) 「伊美黛有三千雙鞋子」)↓創造力V.S.理解力1 流暢=詮釋(解釋它) 「一年365天,十年內每天不停的穿,才 能消化掉新鞋。」

  32. 2 變通=類推古人:「上床和鞋屨相別」→陳之藩「謝天」3 獨創=批判何況,就算穿二次也還是新的;何況,她一定會繼續買鞋。4 精進→「鞋子」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poem/milo-index.html5 敏覺→ 一雙腳,能穿幾次鞋? 一雙鞋、能踏幾條街? 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風裡!

  33. 五、五段(5 F)──五個尋找及發現階段(finding stages) (Parness, 1977; Osborn, 1963) (一)尋找及發現事實(fact finding):包括搜集一切與問題有關的資料,將問題界定清楚,找出令人困惑的地方。 (二)尋找及發現問題(problem finding):藉著把資料反覆地推敲,分析問題中的每一要素,重新釐清問題的目的及排列優次。

  34. (三) 尋找及發現意念(idea finding) :構思一切可行的解決意念。 (四)尋找及發現解決方案(solution finding):進行選擇,找出最好、最實際或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五)尋找接納(acceptance finding):對解決方案做最後的考慮,以便決定最好的而付諸實行,藉著成功的例證,尋求認同。

  35. 六P (一)Person(人)──創造的人的技能及特徵 (二) Process(歷程)──創造的歷程 (三) Product(產品)──創造的產品的質素

  36. (四) Place(環境)──誘發創造的環境 (五) Press(壓力)──刺激創造的壓力 (六) Persuasion(說服力)──創意製成品的說服力,亦即一件創意的製成品必須具有說服力,為人所接受,專家的認同。

  37. 伍、創思技法簡介 (創造思維的技術、教學策略) • 張玉成(1984) • 創造思維的技術及教學策略,提出二十一項編製創造性問題的策略,如屬性列舉、比較異同、探究原因、角色扮演等。

  38. 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Model,Noller、Biondi,1977)、屬性列舉法、檢核表法、六W檢討法、入出法、焦點法、分合法、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 technique)、腦力激盪術(Brain storming)、形態分析法(Morphological analysis)、單字詞聯想法、強力組合法(Forced relationship)(吳明雄等)

  39. 曼陀羅思考法、水平思考法 (陳龍安,1998b) • 六頂思考之帽 • 創造公式CB=IDEA,即創造的行為Creative Behavior= 想像: Imagination、知識: Data 評估: Evaluation、 行動: Action (陳龍安,1999)等。

  40. 陸、創思技法的類型 • 從內、外來看,內在思維如類比法;外在表現如魚骨圖法。 • 以操作來看,個人操作,如心智圖法;團隊操作,如腦力激盪。 • 從發散、收斂、統合的角度來看,發散,如自由聯想法;收斂,如歸納法;統合,如得懷術(Delphi)。

  41. 柒、創思技法融入作文教學 • 一、「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創意寫作 • 二、心智輿圖法(Mind Mapping) V.S.遊記 • 三、列舉法(檢核表法、列表法、SAMM、SCAMPER等) V.S. 說明 • 四、「因果法」(演繹法、歸納法)V.S.論說文與議論能力 • 五、「魚骨圖法」V.S. 論說文與論說能力

  42. 六、「類比法」V.S.描寫文與描寫 能力 • 七、「關聯樹法」V.S. 記敘文與記敘能力 • 八、「影像追憶法」V.S. 抒情文與抒情能力 • 九、「複眼思考法」創意寫作 • 十、「虛實二十法」創意寫作

  43. 捌、發散性思維與創意寫作 • 一、縱向發散性思維 • 二、橫向發散性思維 • 三、逆向發散性思維

  44. 發散性思維與創意寫作 「南郭處士」的故事,要求寫一篇讀後感。學生通常是從批評南郭處士的角度展開定勢思維,擬出如下題目: • 《濫竽充數要不得》 • 《騙子終將露馬腳》 • 《冒牌音樂家的可恥下場》 • 《弄虛作假的南郭先生》

  45. (一)縱向發散性思維 • 從這則笑話蘊含的寓意進行縱向發散性思維,從它體現的諷刺性方面,聯繫生活實際立意,其作文命題可以是: • 《不懂不要裝懂》 • 《冒充內行必然自討苦吃》 • 《弄虛作假只能騙人於一時》 • 《混飯吃的作風要不得》 • 《應老老實實地做人》。

  46. (二)橫向發散性思維 • 從批評齊宣王的角度展開橫向發散性思維,其所命題目可以是: • 《官僚主義可以休矣》 • 《應加強調查研究》 • 《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47. (三)逆向發散性思維 • 逆向發散性思維,從為南郭處士辯白的角度,可擬以下題目: • 《人貴有自知之明》 • 《齊宣王應負失察之責》 • 《不能完全歸咎於南郭先生》

  48. 推論性思考(Reasoning Thinks) 與創意寫作 • (一)省思式思考 (Reflective Thinking) • (二)5W1H思考 HOW(如何)、WHEN(何時) WHERE(何地)、WHO(何人) WHAT(做什麼)、WHY(為什麼)

  49.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與創意寫作 步驟一:分析事物或東西的本質,或本質性的 變化。 • 步驟二:比較二事物的本質性或變化性的異同 • 步驟三:按照其異同點,連結相同本質的事 物,做歸納及演繹。 • 步驟四:驗証物之間的連結或關聯程度及其 合理性。 • 步驟五:分析多次步驟1-4完成後,級性、 周延性及其合理性。 • 步驟六:找出合理與不合理之處,提出思考 事物的定位(position)。

  50. 作文題:「有人擔心『中毒』、害怕『精神污染』而反對廣泛讀書,簡單地否定『開卷有益』這個成語。試以《『開卷有益』不能簡單否定》為題,寫一篇文章。」作文題:「有人擔心『中毒』、害怕『精神污染』而反對廣泛讀書,簡單地否定『開卷有益』這個成語。試以《『開卷有益』不能簡單否定》為題,寫一篇文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