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临床药理学 ——

临床药理学 ——. 《临床药代动力学》. 欧阳冬生. 2010 年 9 月. 问题提出. 1、 面对患者,医生必须回答的问题. 2、 面对药物,患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3、 面对参数,你必须思考的问题. 呋塞米: F=65%;T1/2=1h;PB=97%;F NR =35% 氢氯噻嗪: F=70%; T1/2=10h; PB=40%;F NR =5%. 问题提出. 案例 1. XX : 45 岁,因呼吸系统感染住院 , 住院时各项检查正常,双氯西林和头孢尼西治疗一周后 , 出现肝功能异常 , 进一步检查可初步排除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诊断: 1 、 呼吸系统感染 ;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临床药理学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代动力学》 欧阳冬生 2010年9月

  2. 问题提出 1、面对患者,医生必须回答的问题 2、面对药物,患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3、面对参数,你必须思考的问题 • 呋塞米:F=65%;T1/2=1h;PB=97%;FNR=35% • 氢氯噻嗪:F=70%; T1/2=10h; PB=40%;FNR=5%

  3. 问题提出 案例 1 • XX:45岁,因呼吸系统感染住院,住院时各项检查正常,双氯西林和头孢尼西治疗一周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可初步排除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诊断: 1、呼吸系统感染; 2、肝功能异常

  4. 问题提出 案例 2 • 某女:26岁,结婚2年,药物避孕2年。3月前因肺结核而服用利福平。因停经2个月看医生。尿检HCG(+),其余检查未见异常。诊断: 1、早期妊娠;2、肺结核 学习临床药代动力学对当好医生重要吗?

  5. 在药物开发中的地位? 申请证书 上市 III期临床试验 Candidate Medicine Tested in 3-10,000 Patients (Phase III) II期临床试验 临床前安全有效性 I期临床试验 候选化合物 药物制剂 合成 筛选 设计 初步安全有效性研究

  6. 临床药代动力学 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应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设计和完善给药方案。 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7. 基本假设 100% 效应 药物浓度

  8. Part I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 AUC0 指药物从零时间至所有原形药物全部消除这一段时间的药-时曲线下总面积,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

  9.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mg/L) Area 1 Area 2 Time

  10. 总清除率 (CL, Total body c1earance) • 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中的药物被清除 • 正确估算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唯一参数

  11. 清除率是设计长期给药方案时的最重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临床通常要求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已知的有效治疗浓度范围。药物的清除和给药速度相等时,稳态浓度就可达到。清除率是设计长期给药方案时的最重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临床通常要求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已知的有效治疗浓度范围。药物的清除和给药速度相等时,稳态浓度就可达到。 给药速度(R F) = CL  Css

  12. 半 衰 期 (Half-Life) T1 /2 = 0.693/ T1/2 停药后体内残留量 1 50% 3 12.5 5 3.125

  13. 分 布 容 积 (Volume of distribution) 假设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和体液中均匀分布时,药物分布所需要的空间,常以L/kg表示 (=CL/Vd)

  14. 多剂量给药的有关参数 • Css,max=FD/Vd(1-e-τ) • Css,min=FD e-τ/Vd(1-e-τ) • Css,avg=AUCss/τ= (FD/CL)/τ • DF(%)=(Css,max - Css,min)/ Css,avg=τ

  15. 浓度 AUC (Css,av之上) 浓度 Css,max AUC (Css,av之下) Css,min 给药间隔时间(h) AUC (1,t) AUC (单剂量) AUCss 小时

  16. 多剂量给药的有关参数 • Css,max=FD/Vd(1-e-τ) • Css,min=FD e-τ/Vd(1-e-τ) • Css,avg=AUCss/τ= (FD/CL)/τ • DF(%)=(Css,max - Css,min)/ Css,avg=τ

  17. Part II给药方案的制定

  18. 给药方案的制定的一般过程 确定靶浓度(Css)  找出CL和Vd的正常值  校正CL和Vd(根据体重、肝肾功能等)  确定负荷量(DL)和维持量(DM) (DL =Css.Vd/F; DM = DL(1-e-),R=CssCL)  观察患者的血药浓度和效应(TDM)  根据血药浓度修正CL和Vd  调整维持量(DM),完善治疗方案

  19. 例 题 • 68kg患者使用某药,已知该药的F值为100%,Css为15 mg/L, CL为0.65ml/min/kg,Vd为0.5L/kg,该药的治疗窗为10-20mg/L。 问 题 • DL为多少? • 给药速度为多少? • 每隔多少小时给药一次合适?

  20. DL 为多少? DL=Css Vd/F W =15 mg/L 0.5 L/kg 68kg =510 mg

  21. 给药速度? R = CL  Css  W = 0.65 ml/min/kg 15 mg/L 68kg = 40 mg/h

  22. 给药间隔? 若每隔12小时给药1次: Css,max=FD/Vd(1-e-τ)………….. (=CL/Vd) =1480mg/34L(1-e-τ) =23.14 mg/L Css,min=FD e-τ/Vd(1-e-τ) =9.03 mg/L

  23. 给药间隔? 给药间隔 Css,max Css,min 12 23.1 9.0 8 20.3 10.9 6 18.9 11.8 4 17.4 12.7

  24. T1/2与给药间隔? T1/2小于30min TI低(肝素)采用静脉输注 TI高(青霉素)6-8小时给药一次 T1/20.5~8小时之间,主要考虑Ti和给药方便 TI低:每个T1/2或更短的时间给药一次,必 要时静脉输注 TI高:每个T1/2或更长时间间隔给药 T1/2在8~24小时: 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必要时首剂加倍。 T1/2半衰期>24小时 一天一次,必要时首剂加倍。

  25. 小 结 合理方案 正确诊断 理想疗效 CPK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