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科技文献阅读与科研论文 撰写

科技文献阅读与科研论文 撰写. 程良伦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Email: LLCheng@gdut.edu.cn. 科技文献阅读. 解决起点问题 泛读→了解做什么问题.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 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做阅读笔记,注意总结 了解新领域,应该从综述论文入手 ACM Computing Surveys,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IEEE Comput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科技文献阅读与科研论文 撰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技文献阅读与科研论文撰写 程良伦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Email: LLCheng@gdut.edu.cn

  2. 科技文献阅读 • 解决起点问题 • 泛读→了解做什么问题

  3.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阅读 • 文献阅读 • 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 做阅读笔记,注意总结 • 了解新领域,应该从综述论文入手 • ACM Computing Surveys,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IEEE Computer •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 Network

  4.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阅读 • 通过顶级国际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 SIGCOMM,INFOCOM,MOBICOM,MOBIHOC,SIGMETRICS,GLOBECOM,ICNP (http;//WWW.GOOGLE.COM) •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 图书馆电子资源期刊资源库(Science Directory, IEEE,ACM全文库) • scholar.google.com

  5.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阅读 • 泛读 • 标题、作者、摘要 • 论文在你的研究领域之内,或者你有兴趣 • 引言、动机、方案描述、结论等 • 正好和你的研究兴趣匹配,或者你觉得论文中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 精读整篇论文 • 完成阅读笔记,重点记对自己的启发 • 注意想作者方案的弱点或者故意回避的问题

  6.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阅读 • 作者和研究小组 • 可以进一步关注后继的研究成果 • 方案的主要思想 • 以后需要更多信息时可以迅速找到这篇论文 • 性能评价的方法 • 注意发现方案存在的弱点 • 适用范围,应用环境,实现复杂度等等

  7. 论文撰写 • 题目-简明扼要 • 摘要-论文的主要贡献 • 引言-论文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其主要意义 • 相关工作-该问题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 • 方案论述-数学模型和公式推导 • 分析评价 • 模拟或者分析数据 • 和主要的相关工作进行比较 • 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8. 撰写科学论文的重要性 • 科学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产出形式。 • 撰写科学论文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功。 • 学习撰写科学论文是每一个研究生的必修课,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学好。

  9. 学会交流 1.  研究生要能合理地组织交谈、文档和论文,以适当的方式向听众传达他们的信息。 2. 研究生要熟练掌握英语,以应付工作中的交流。 3. 研究生要准备在需要时学习新的自然语言。 4. 研究生要有在小组内的交流技巧,特别是有关目标、任务和进展等事项的交流。 5.  研究生要知道如何用少而易懂的文字解释复杂的主题。 6.  研究生要能有意识地表达他们在无意识间运用的原则。

  10. 好文章的起码要求 • Clear: 思路清晰、概念清楚、层次清楚、表达清楚 • Complete:内容完整、结构完整匀称,切忌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 Correct:科学内容正确(不出错)、资料数据正确(数据可靠、可信)、语言正确(无语法错) • Concise:论述深刻、充分揭示其科学内涵、使用定量方法

  11. 退稿的常见原因 • 无新意,重复他人工作(国际刊物最欢迎的是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工作); • 有新的发现,但未能很好地提炼、升华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 单纯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论的分析; • 仅仅是区域性(Local)的工作,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的的工作(General),即仅仅是国外方法在中国某一地区的应用,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 • 文章组织得不好,文字功夫欠佳,国外审稿人难以看懂。

  12. 怎样使研究工作具有新意 • 采用新技术、新仪器对自然过程进行观测,取得新资料;对新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新概念;在新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理论。 • 用新的思路、理论或方法对前人取得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新的结论。 • 对前人建立的模式或理论提出质疑,建立修正的模式。 • 立足于我国特有的自然条件(如黄土高原、黄河、青藏高原、喀斯特地貌等),发现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

  13. 科技论文 • 什么是科技论文? • 指科技工作者对其创造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并公开发表或通过答辩的科技写作文体。 • 论文是研究工作的中心部分。如果你的研究没有写成论文,也就等同于没有做研究。有意义但没有发表,等同于不存在。

  14. 撰写学术论文主要目的 1.展现并保存科学研究的成果; 2.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发展、社会进步; 3.巩固科研成果,推进研究深度和扩大科研范围; 4.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15. 科技论文的特征 • 科学性: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使它与一切文学的、美学的、神学的文章有所区别。其内容必须可靠,决不允许主观臆断或个人好恶随意地取舍素材或给出结论。其实验应该是可以重复、核实和验证的。不是迷信的东西。 • 首创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和现象的属性、特点及运动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是前所未有的。即不能重复别人的工作。 • 逻辑性:是文章的结构特点。要求论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推理合理、编排规范等。 • 有效性:是指论文发表的形式。即只有经过同行专家的评审,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审会上通过答辩或评议,入案存档或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是有效的。

  16. 科技论文的分类 论文: 有创新学术见解的研究成果的完整论述,对该学术领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字数可根据内容需要而定,一般不超过1万字. 技术报告: 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进、实用的创新开发成果的技术总结.字数同论文. 短文: 创新学术研究成果或部分(如阶段性)成果的简要论述.字数不超过6000字. 学术通信: 先进、实用的创新技术开发成果的简要报道.字数不超过4000字. 综论: 对新兴的或活跃的学术研究领域或技术开发的评述.字数可根据内容而定.

  17. 科技论文分类(国外) • 期刊论文 • Articles 论文: 报道原始的研究成果; • Letters 通讯或快报: 对当前研究成果的快速简要的通报; • Reviews 回顾、评论: 对一类研究热点的综述性文章。 • 会议论文可以分为:全长度论文;短论文;Poster • 学位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

  18. 国内期刊级别 • 一级(核心)期刊 如:中国科学、自动化学报、计算机学报 • 普通核心期刊 资料:中文核心期刊2004版 • 其他省地级期刊 如: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 增刊 • 会议论文

  19. 国际期刊级别 • 国际四大索引:科学引文索引 (SCI)、科学评论索引 (ISR)、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 (ISTP)、工程索引 (EI)。 • 国际五大文摘:科学文摘、数学评论、化学文摘、生物学文摘、工程材料文摘 。均为美国机构所办。

  20.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21.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22. 选择课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质量水平。好的选题,是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论文的选题切忌草率,而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我们这里只能选择实验室在研项目)(2)要尽量选择科学上的“前沿”课题。(3)要尽量选择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的课题。(4)要尽量选择研究中空白方面的课题。(5)要尽量选择有争论方面的课题。(6)选题时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7)选题要注意题目大小适中,不应贪大求全。(8)选题时要了解“行情”。不但要了解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更要关心当代人的研究成果。同时还要了解国外的“行情”,注意国外的研究成果。选择课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质量水平。好的选题,是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论文的选题切忌草率,而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我们这里只能选择实验室在研项目)(2)要尽量选择科学上的“前沿”课题。(3)要尽量选择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的课题。(4)要尽量选择研究中空白方面的课题。(5)要尽量选择有争论方面的课题。(6)选题时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7)选题要注意题目大小适中,不应贪大求全。(8)选题时要了解“行情”。不但要了解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更要关心当代人的研究成果。同时还要了解国外的“行情”,注意国外的研究成果。 1、学术论文的选题

  23. 什么人,什么时候、作了什么工作、有什么影响。。。“巧夫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研究。许多有成就的学者都是很注意资料工作的。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说过∶“资料工作和研究工作实际上是一回事,从来没有做研究工作有成绩的人,不搞资料工作的”。梁启超也说过∶“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用眼光来整理分析,它便成一篇名著。”什么人,什么时候、作了什么工作、有什么影响。。。“巧夫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研究。许多有成就的学者都是很注意资料工作的。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说过∶“资料工作和研究工作实际上是一回事,从来没有做研究工作有成绩的人,不搞资料工作的”。梁启超也说过∶“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用眼光来整理分析,它便成一篇名著。” 2、资料的搜集

  24. (1)搜集资料的原则∶A、搜集资料要有目的性,要紧紧地围绕自己的选题。B、搜集资料要多而又有全面性,历史的、现实的、正面的、反面的、点上的、面上的、远的、近的,都要搜集。C、搜集资料要持之以恒,逐渐积累。(2)搜集资料的途径∶ 搜集资料的途径主要广泛阅读与选题有关的文字资料,如书籍,文章等。

  25. (3)阅读资料的方法A、先粗读,后精读。B、注意理解文意。C、把握作者的思路,分析、研究作者的论断,掌握作者研究问题、论证问题的方式方法。D、先读提要、序言或后记,后读全文。现在各类图书报刊资料的数量越来越丰富,要每一本都细加阅读是不可能的,因此善于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阅读资料时,应首先注意看资料的目录和内容提要,然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仔细阅读和研究。E、先读新资料,后读旧资料。(3)阅读资料的方法A、先粗读,后精读。B、注意理解文意。C、把握作者的思路,分析、研究作者的论断,掌握作者研究问题、论证问题的方式方法。D、先读提要、序言或后记,后读全文。现在各类图书报刊资料的数量越来越丰富,要每一本都细加阅读是不可能的,因此善于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阅读资料时,应首先注意看资料的目录和内容提要,然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仔细阅读和研究。E、先读新资料,后读旧资料。

  26. (4)写读书笔记的方法A、摘录式笔记——照抄原文或内容摘要。B、提纲式笔记——将资料的论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C、心得式笔记——将对某一问题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的文章、札记、随笔等。D、索引笔记——写下有关的书名或论文题目,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4)写读书笔记的方法A、摘录式笔记——照抄原文或内容摘要。B、提纲式笔记——将资料的论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C、心得式笔记——将对某一问题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的文章、札记、随笔等。D、索引笔记——写下有关的书名或论文题目,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

  27.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原理。归纳的结论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个别事实的基础上,事实的不可靠和不充足,都不可能通过归纳得出一般的科学结论和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演绎是逻辑证明的重要工具,人们可以根据确实可靠的命题作为前提,经过演绎推理证明或反驳某个命题。其主要形式是三段式,就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推出结论来。其结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前提是否正确,推理的形式是否合乎逻辑规则。论文中还有一种常用的逻辑推理方式是类比推理,也称为类比法,即从已知的事例中推论到同类的事例上去。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原理。归纳的结论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个别事实的基础上,事实的不可靠和不充足,都不可能通过归纳得出一般的科学结论和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演绎是逻辑证明的重要工具,人们可以根据确实可靠的命题作为前提,经过演绎推理证明或反驳某个命题。其主要形式是三段式,就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推出结论来。其结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前提是否正确,推理的形式是否合乎逻辑规则。论文中还有一种常用的逻辑推理方式是类比推理,也称为类比法,即从已知的事例中推论到同类的事例上去。 归纳与演绎

  28. 分析就是将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的过程和必要的手段。分析必须做到对事物作全面的分析;对事物作历史的分析;对事物作具体的分析。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思维方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客观对象的各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统一的认识,从而达到把握事物的有机联系及其规律性。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互相对立,又是互相统一的思维方法,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逻辑方法。分析就是将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的过程和必要的手段。分析必须做到对事物作全面的分析;对事物作历史的分析;对事物作具体的分析。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思维方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客观对象的各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统一的认识,从而达到把握事物的有机联系及其规律性。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互相对立,又是互相统一的思维方法,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逻辑方法。 分析与综合

  29.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特征或本质(以及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征或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概念反映的那一事物或那一类事物的总和,也就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 正确把握概念

  30.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注意对概念有一个明确的限定,而且要保持其一致性。明确地限定概念,就是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给概念定义。而在我们的论文写作中,一个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概念的模糊含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注意对概念有一个明确的限定,而且要保持其一致性。明确地限定概念,就是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给概念定义。而在我们的论文写作中,一个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概念的模糊含混。

  31. 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法则。这些法则主要有下面几条:(1)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同一概念或同一个思想对象必须保持同一性,即保持确定性。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离题或偷换论题。 (2)不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的或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真,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出现两者都是真的就会出现自相矛盾或逻辑矛盾。 形式逻辑的基本原则

  32. (3)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有一个是真的,因此,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陷入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排中律与不矛盾律的区别主要是∶违反了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是“自相矛盾”,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的错误是“模棱两不可”。(4)理由充足律——要求在思维论断时,对任何一个真实的判断都必须进行必要的论证,提出充分的根据来支持它。(3)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有一个是真的,因此,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陷入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排中律与不矛盾律的区别主要是∶违反了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是“自相矛盾”,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的错误是“模棱两不可”。(4)理由充足律——要求在思维论断时,对任何一个真实的判断都必须进行必要的论证,提出充分的根据来支持它。

  33. 确立论点 • 学术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研究课题的新的见解,是一篇论文的核心。写作时,首先要确立全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再确立阐述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中心论点一经确立,它就起着统帅文章各部分的作用。一篇论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论点有无意义,有无真知灼见和有无新的突破。论点必须体现写作者的明确的认识倾向和价值倾向,所以我们对论点应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34. 编拟论文提纲 •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全文进行构思和设计的过程,要根据文章的目的和主旨,对全文的内容做通盘的安排,对结构进行统一的布局,规划出论文的轮廓,显示出论文的条例和层次。

  35. 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1.章、条、条、条的编号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1.章、条、条、条的编号 • 按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规定,科技论文的章、条、条、条的划分、编号和排列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的号为1.1,1.2,…,2.1,2.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如此等等,详细参见GB/T1.1-93和GB7713-87。 • 国标规定的这一章条编号方式,对著者、编者和读者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36. 2.题名(篇名) • 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名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总之,题名的用词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文章的取舍态度,务必字字斟酌。 • 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冗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主题特色。 • 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国际上不少著名期刊都对题名的用字有所限制。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题名用字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使用简短题名而语意未尽时,或系列工作分篇报告时,可借助于副标题名以补充论文的下一层次内容。 • 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不太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等。

  37. 3.著者 •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方面的全部或局部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 • 署名人数不宜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动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是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 • 合写论文的诸位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出全名。科学技术文章一般均用著者的真实姓名,不用变化不定的笔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以便读者在需要时可与著者联系。 • 我们研究所的论文严格不超过3个

  38. 4.摘要 • 摘要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它是解决读者既要尽可能掌握浩瀚的信息海洋,又要面对自身精力十分有限这一对矛盾的有效手段。 • 根据GB6447-86的定义,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39. 摘要有两种基本写法:报道性摘要,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也称简介);指示性摘要,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摘要。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摘要,以报道性摘要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摘要。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摘要有两种基本写法:报道性摘要,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也称简介);指示性摘要,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摘要。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摘要,以报道性摘要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摘要。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 摘要应简明,它的详简程度取决于文献的内容。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纯指示性摘要可以简短一些,应控制在200字上下(GB6447-86规定:报道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一般以400字为宜;指示性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GB7713-87规定: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40. 对于使用英、俄、德、日、法以外文种书写的一次文献,其摘要可以适当详尽些。学位论文等文献具有某种特殊性,为了评审,可写成变异式的摘要,不受字数限制。摘要的编写应该客观、真实,切忌掺杂进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论。如果发现一次文献有原则性错误,可加注“摘者注”。对于使用英、俄、德、日、法以外文种书写的一次文献,其摘要可以适当详尽些。学位论文等文献具有某种特殊性,为了评审,可写成变异式的摘要,不受字数限制。摘要的编写应该客观、真实,切忌掺杂进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论。如果发现一次文献有原则性错误,可加注“摘者注”。 •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41. 摘要的注意事项 ① 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 ② 不得简单地重复文章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③ 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气呵成,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没有得出结论的文章,可在摘要中作扼要的讨论。 ④ 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作者”、“我们”等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 ⑤ 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尚未规范化的,以采用一次文献所采用的为原则。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⑥不要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如果确有必要,在摘要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⑦ 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号、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等。 ⑧ 必要提及的商品名应加注学名。 ⑨ 当然,应该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及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符号。

  42. 5.关键词 •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GB3179/T-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 • 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3860-83《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规定,在审读文献题名、前言、结论、图表,特别是在审读文献的基础上,逐篇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然后选定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取列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对于那些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亦可用非规范的自由词标出,以供词表编纂单位在修订词表时参照选用。 • 要强调的是,一定不要为了强调反映文献主题的全面性,把关键词写成是一句句内容“全面”的短语。

  43. 6.引言 • 引言也称前言、序言、概述,它经常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 • 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摘要,或成为摘要的注释。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除非是学位论文,为了反映著者的学业等,允许有较详尽的文献综述段落。 • 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

  44. 7.正文 •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入,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 • 正文通常占有论文篇幅的大部分。它的具体陈述方式往往因不同学科、不同文章类型而有很大差别,不能牵强地做出统一规定。一般应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几个部分。 • 试验与观察、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研究结果的得出是正文的最重要成分,应该给予极大的重视。要尊重事实,在资料的取舍上不应该随意掺入主观成分,或妄加猜测,不应该忽视偶发性现象和数据。

  45. 写科技论文不要求有华丽的词藻,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是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讲解的内容,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必要时用彩图)来陈述。表或图要具有自明性,即其本身给出的信息就能够说明欲表达的问题。数据的引用要严谨确切,防止错引或重引,避免用图形和表格重复地反映同一组数据。资料的引用要标明出处。写科技论文不要求有华丽的词藻,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是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讲解的内容,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必要时用彩图)来陈述。表或图要具有自明性,即其本身给出的信息就能够说明欲表达的问题。数据的引用要严谨确切,防止错引或重引,避免用图形和表格重复地反映同一组数据。资料的引用要标明出处。 • 物理量与单位符号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选用规范的单位和书写符号;不得已选用非规范的单位或符号时应考虑行业的习惯,或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加以注解和换算。 • 教科书式的撰写方法是撰写科技论文的第一大忌。对已有的知识避免重新描述和论证,尽量采用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对用到的某些数学辅佐手段,应防止过分注意细节的数学推演,需要时可采用附录的形式供读者选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