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再思考

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再思考. 王振中. 一、背景与缘起. 1. 基础教育发展新阶段新使命 —— 责任厚重. ( 1 )新阶段:选拔的、部分的、精英的教育. 普及的、全民的、大众的教育. 浙江省: 1987 ,普及小学教育. 1997 ,普及“两基”. 2006 ,普及从学前到高中的 15 年基础教育. 2010 ,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1998 年 毛入学率 6% 录取率 18% 年招生 4 万. 2010 年 毛入学率 45% 录取率 85% 年招生 27 万. ( 2 )新使命:. △战略方针: 20 个字.

dre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再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再思考 王振中

  2. 一、背景与缘起 1.基础教育发展新阶段新使命——责任厚重 (1)新阶段:选拔的、部分的、精英的教育 普及的、全民的、大众的教育

  3. 浙江省:1987,普及小学教育 1997,普及“两基” 2006,普及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基础教育 2010,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1998年 毛入学率6% 录取率18% 年招生4万 2010年 毛入学率45% 录取率85% 年招生27万

  4. (2)新使命: △战略方针:20个字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出发点、归宿点 优先发展、改革创新——保障和动力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战略重点

  5. △战略目标:3句话 教育现代化、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强国

  6. △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具体是——德育为先、能力为主、全面发展 重点是——社会责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反映是——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评价

  7. (3)新要求: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 (过去寻找适合教育的孩子) 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多样化发展、可持续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 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 能力为主、终身学习 基本内容——14项指标

  8. 职业理解与认识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a.专业理念与师德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个人修养与行为

  9. 教育知识 学科知识 b.专业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 通识性知识

  10.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c.专业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 沟通与合作 反思与发展

  11. 2.教育教学描述—— 唯“分”是求,目中无“生” 模式依旧,教学无趣 依赖媒体,技术过度 学科底气,明显不足

  12. 二、要素解读 ——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4313”框架 1.学科素养内涵的“4”大模块: (1)教育专业阅读 经典著作的垫底 学科专业的延伸拓展 精、细、深、序 新理念新成果的吸纳

  13. (2)教什么与怎样教 新修订的课标解读 教材文本解读—作者.编者.学生.自己 △教什么: 校本课程文本设计 校本化学科活动设计

  14. 着眼点:导学(从学生的认知与成长规律出发)着眼点:导学(从学生的认知与成长规律出发) 着力点:课堂与作业 △怎样教: 关注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差异化教学 基本点:科学性

  15. (3)研究学生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上 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与需求 学生认知的规律与需求 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背景环境 个性化的学法指导、习惯养成

  16. △尹建莉评雷夫爱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尹建莉评雷夫爱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哲人般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 ——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

  17. △让教育对象有感觉 ——帮助学生找寻职业方向 ——课程校本化、选修化 ——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的志同道合同伴 ——让教育“很好玩”

  18. (4)人文、科学常识(文化底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师大附中对教师进修课程的规定: 先修习与本学科无关的课目 再进修与本学科有关联的课目 最后学习本学科课程

  19. 2.提升行动的3个环节:培训、考核、比赛 (1)培训——基础、关键、人人参予 (2)考核——检查、督促、全程贯穿、以县为主、 形式多样 (3)比赛——展示、推优、层层选拔、团队合作 (4)三者环环相扣,一年一个循环,逐年深化

  20. 3.提升行动的1个切入点——文本解读 △最基本的知识能力要求 △最急需解决的普遍性问题 △最具普适性的载体 △最丰富而有弹性的研究对象

  21. 4.提升行动的3大抓手 校本研修、项目培训、主题培训 (1)校本研修为本 △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为常态校本研修 引领方向 设立目标 明晰内容 丰富形式

  22. △学科素养提升行动转换成校本研修实施计划 ——每一模块内容的主题化、序列化 ——每学年的四大模块内容小组合 ——每学年的“三大环节”小联动

  23. △关注师本化: ——学校的层次性、多样化 ——学科强弱 ——教师的整体实力 ——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准与个性化

  24. (2)项目培训助力 与教师学科素养相对应 设计培训项目 围绕真问题细化学科素养 引导教师选项目:重内容、重实操

  25. (3)主题培训示例 样本非范本 师训员领衔的 主题培训项目 探讨 启发借鉴

  26. 三、给校长的几点建议 1.亲自做一场有关教师学科素养提升 行动的专题报告 △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有用可行, 值得一做。

  27. 2.给关于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校本 推进计划再做一次修正完善 △在提高与学校实际的吻合度上; △在增强与学校常规工作的结合度上; △在促成与“有效教学”、“特色品牌 学校创建”等重点工作的整合度上。

  28. 3.选择一个学科或一项内容作为突破点, 精心设计,用心实践。 △扬长——特色亮点 △补短——缓解“瓶颈”,提升整体

  29. 4.争取在市、县层面上开展一次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观摩展示活动 内容 △“好玩” 形式 △让老师“有感觉”

  30. 5.以课题或专著等形式总结这一行动的经验得失。5.以课题或专著等形式总结这一行动的经验得失。 △以研究的方式开展实践行动 △用解决真实问题的指向引领行动 △从不断反思的维度升华内涵

  31.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