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基本結構 ( n- 通道 增強型 MOSFET) : • 空乏型與增強型 MOSFETs 結構之 主要差異 - 汲極與源極端子間( n- 型摻雜區域間) 缺乏通道。

n- 型摻雜區域. 無通道. 金屬 接點 . ( Sub Strate) 基體. p - 型基體 有時內 ↓ s. SS. 矽基板. n- 型摻雜區域. § 6-8 增強型 MOSFET. • 轉移曲線 並不由 蕭克萊方程式 所定義 。 • I D 保持截止 而直到 V GS 達到某特性值 才導通 。( n -通道裝置 → V GS >0 ). 基本結構 ( n- 通道 增強型 MOSFET) : • 空乏型與增強型 MOSFETs 結構之 主要差異 - 汲極與源極端子間( n-

dusc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基本結構 ( n- 通道 增強型 MOSFET) : • 空乏型與增強型 MOSFETs 結構之 主要差異 - 汲極與源極端子間( n- 型摻雜區域間) 缺乏通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n-型摻雜區域 無通道 金屬 接點 (Sub Strate) 基體 p-型基體 有時內↓ s SS 矽基板 n-型摻雜區域 § 6-8 增強型 MOSFET • 轉移曲線 並不由 蕭克萊方程式 所定義。 • ID 保持截止 而直到 VGS 達到某特性值 才導通。(n-通道裝置→VGS >0) • 基本結構 (n-通道 增強型 MOSFET): • •空乏型與增強型MOSFETs 結構之 • 主要差異 - 汲極與源極端子間(n- • 型摻雜區域間) 缺乏通道。 • •SiO2層 將閘極金屬層 與 汲極至源 • 極間的區域 隔開,且現在 僅與一 • 段p-型材料 隔開。 1

  2. 電子被吸引至正閘極 (感應 n-通道) 缺乏p型載子(電洞)區域 (VGS>0) 絕緣層 電洞被正閘極所排斥 註:臨限電壓VGS (Th) 或VT § 6-8 增強型 MOSFET • 基本操作: • (n-通道 增強型 MOSFET) • (1)VGS= 0,VDS>0,且SS端接S端 • =⇒n-型區域與p-型基體間形成兩個 • 逆向偏壓之p-n接面? • =⇒阻止汲極與源極間電流流通 • =⇒ID = 0A • (2)VT >VGS>0V,VDS>0V • ⇒VG ,VD >VS (G正電位) • ⇒①p-型基體之電洞沿著SiO2層邊緣 • 離開→缺乏電洞之空乏區 • ②電子(少數載子)被吸引至正閘極 • 並靠近SiO2層表面之區域累積 • ∴VGS↑→近SiO2層表面電子濃度↑ • (3)VGS≧VT>0V,VDS>0V • ⇒電子濃度↑至 感應n-通道 • ⇒D -S 間電流流通 ⇒ ID ⇈ 2

  3. 夾止(開始) 空乏區 p-型基體 (VDS↑>0V) (VGS>VT 且定值) § 6-8 增強型 MOSFET • (4)VGS>VT 且固定,VDS↑>0V • ⇒ID 終達 飽和值 • 原因:ID 平坦化 由於 感應通道之D • 端通道變窄之 夾止過程。 • 說明:0 >VDG↑=VDS↑小-VGS(定值)大 • ⇒VGD↓> 0 • ⇒感應通道電子之吸引力↓ • ⇒有效通道寬度↓ • ⇒夾止 • 特性: • (n-通道 增強型 MOSFET) • •”增強型”名稱由來:因VGS=0V 時通 • 道不存在,需外加VGS>0V電壓而“增 • 強”謂之。 • •”增強區 “ 為唯一操作模式。 3

  4. VDS sat 之軌跡 已知 ID (on)=10mA,VGS (on)=8V 將 VGS =4V 代入 ID = 0.278 × 10-3 (VGS-2V)2 = 0.278 × 10-3 (4V-2V)2 = 0.278 × 10-3 × 4 = 1.11mA 操 作 區 § 6-8 增強型 MOSFET •VDS sat 與VGS 關係:VDS sat↑=VGS↑-VT(定值) •VGS <VT ⇒ID = 0mA(圖VT =2V) •VGS≧VT時,ID 與 VGS 之 非線性關係:ID =k (VGS-VT )2, 其中,k 項為一常數,是與裝置結構有關。 ID (on)與VGS (on)為裝置特性曲線上某一特殊點。 4

  5. 圖解法 操 作 區 § 6-8 增強型 MOSFET • 轉移 (輸出入關係) 特性曲線: • 汲極特性曲線 畫出轉移曲線 • (1) VGS <VT ⇒ ID = 0mA • (2) 對 n-通道 (感應)裝置 而言,VGS≧VT > 0 ⇒ ID > 0 • (3) 僅用到 飽和值 • (4) 操作區域 被限制於 VDS>VDS sat 5

  6. § 6-8 增強型 MOSFET • 利用 特定k與 VT值 畫出轉移曲線 • ∵k = 0.5×10-3;VT = 4V ⇒汲極電流方程式 ID = 0.5×10-3(VGS -4V)2 • (a) 在VGS = 0 ~ 4V 畫出 ID = 0mA 之水平線。 (因VGS ≦VT ⇒ID = 0mA) • (b) 將 VGS>VT 值 代入 ID 方程式。 (例:VGS = 5V) • ID = 0.5×10-3(5V-4V)2 = 0.5mA • (c) 代入 其他 VGS= 6V,7V,8V 值 ⇒ID= 2mA,4.5mA,8mA 6

  7. VGS≦VT 愈負 → ID↑ VGS愈負 → ID↑ 結構 轉移特性曲線 汲極特性曲線 § 6-8 增強型 MOSFET • p-通道 增強型 MOSFET: (與 n-通道 比 ) • (a) 結構相反,即有 n-型基體 且D 與 S 連接處 為 p-型區域。 • 所有 電壓極性 與 電流方向 均相反。 • (b) VGS之變號 將導致 轉移特性 (對於ID 軸) 鏡像反射。 • • VDG(p3)、VDS sat , ID, k (p4)方程式 仍可適用。 7

  8. n-通道 p-通道 § 6-8 增強型 MOSFET • 符號: • •符號 反映 裝置之真實結構。 • •D-S 間 虛線 反映 無偏壓情況下 通道不存在。(此為 空乏型 與 增強型 符號差異) • •每種型態的通道 有 兩種符號,此反映某些情況下 基體可外接。 8

  9. 2N4351 外殼22-03, 形態2 TO-72 (TO-206AF) 3 汲極 4 外瞉 2 閘極 1 源極 MOSFETs 切換式 n-通道-增強型 § 6-8 增強型 MOSFET • 規格表 與 外殼結構:(摩托羅拉 n-通道 增強型 MOSFET) 9

  10. VGS (on) ← 由 上述資料 可得 經由 ID =k (VGS-VT )2 來 給定VGS 得 ID ⇒ 轉移曲線 § 6-8 增強型 MOSFET 10

  11. § 6-8 增強型 MOSFET 11

  12. 解: a. b.①在VGS = 0~3V(VT ) ⇒ID = 0mA ②ID =k (VGS-VT )2 =0.061×10-3(VGS -3V)2 VGS = 5V時, ID=0.061×10-3(5V-3V)2 =0.061×10-3(4V) =0.244mA ③代入VGS = 8V,10V,12V及14V 得ID=1.525mA,3mA,4.94mA 及7.38mA 將①~③部份繪製曲線→右圖轉移曲線 ③ ③ ③ ③ ② ① § 6-8 增強型 MOSFET 例題 6.4:由上述規格表中提供的數據 及 VGS (Th)=3V 之平均臨限電壓,求: a. MOSFET 之 k值。 b. 轉移特性曲線。 12

  13. § 6-9 MOSFET 之處理 •問題:由於 SiO2 層非常薄,若有足夠靜態電荷累積 而 建立跨於薄層的電位 差 ⇒ 使薄層崩潰 並 建立經過薄層之導通路徑 方法:須使裝置端子短路在一起 且 一直到裝置插入系統中 •當電源導通時 取出或加入裝置 通常會在網路中導致暫態 (電壓或電流之急遽 變化),因此 安裝時須先關掉電源。 •為保證VGS (max) 在正負極性均不會被超過 (可能由於暫態效應) 的方法 則為 引 進兩個曾納二極體。[如圖] 13

  14. 外接源極端點 通道之有效長度 (基體) 較寬的通道 § 6-10 VMOS •起因:MOSFET 缺點為 功率較低 (小於1W)。 •結構模式 為 垂直結構。 “ 垂直 ” 因通道是在垂直方向形成。 “ V ” 為通道在半導體基板上之外表。 •操作原理:VDS>0,VG≧0 ⇒ ⅰ.ⅱ.⇒ R⇊ ⇒ 功率消耗 P↓=I2 R↓或 P =I2↑R↓ ⅰ. p-型區域中 產生 感應 n-型通道,通道長度 (p-型區域之垂直高度) 小。 ⅱ. 通道與 n+區域間的 接觸面積 ⇈且 有兩導通路徑 •特性: ⅰ.有較低通道電阻及較高 之電流與功率額定。 ⅱ.有正溫度係數,可對抗 熱逃脫之可能性。 (T↑→R↑→ID↓→P↓=ID2↓R) ⅲ.電荷儲存值降低,故有 較快速的切換時間。 14

  15. “導通” 時 “導通” 時 n-通道 MOSFET p-通道 MOSFET n-型基體 § 6-11 CMOS (互補式 Complementary MOSFET) •可在同一基體上 建立 p-通道 及 n-通道,故 結構 稱為 互補式。 •特性:具 相當高輸入阻抗、極快切換速度、低消耗功率。 •應用:於 電腦邏輯設計,如 反相器---可作為 開關電晶體。 15

  16. -5V ∥ VT >0= I洩漏 p-通道 MOSFET (高) off on (低) ≅ 5 V (1-態) on (0-態) (0-態) 5 V (1-態) (低) n-通道 MOSFET off (高) (1-態) on 0 V (0-態) Vi= off ∥ VT >0 § 6-11 CMOS CMOS 反相器 16

  17. 較濃摻雜的 n-型區 較淡摻雜的 n-型區 p-型區 改善動作 金屬 (鎢) 基體 [基本結構] § 6-12 MESFETs (金屬-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蕭特基障壁 是以置入一金屬 (如: 鎢) 在 n-型通道上 所建立的障壁。 •G-n表面間 有 較低值的殘餘電容 ⇒ 高頻靈敏性↓ •GaAs材料 可支援更多 高移動率的載子。 •典型通道長度 介於 0.1μm ~ 1μm 之間,可供 高速率應用。 • n-通道 空乏型 MESFET: • •操作: • 1.VG<0 ⇒電子相斥 離開n 吸引進 p • ⇒通道中載子數目↓ • ∴VG愈負⇒ID↓ • 2.VG>0⇒電子吸引 進通道 ⇒ID↑ • •汲極與轉移特性相似空乏型MOSFET 17

  18. [符號 與 基本偏壓佈置] [特性] § 6-12 MESFETs (金屬-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18

  19. 較濃摻雜的 n-型區 基體 金屬 [符號] [結構] § 6-12 MESFETs (金屬-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 n-通道 增強型 MESFET: • •反應與特性 相同於 增強型MOSFET。 • •由於 閘極的蕭克萊障壁⇒VT 限制在 • 0V~0.4V。( 因蕭特基障壁二極體的 • “啟通” 電壓 約是0.7V) • 結論: • •空乏型與增強型MESFET 是製造具有 • 介於汲極與源極之間的通道,故僅 n- • 型MESFETs 具商業可用性。 19

  20. § 6-13 摘要表 20

  21. § 6-13 摘要表 2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