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第三章 主板. 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研室. 目 录. 主板的分类. 主板的功能和芯片组. 主板的选购. 主板的型号. 本课程目的 : 指导 同学们基本上学会 计算机主板的组成和基础知识,具备 自己动手 组装主板上各个配件、 计算机升级换代 以及主板故障维护 方面的能力。. 第 3 章 主板. 主板 ( Mainboard ) ( 图 3-1) ,顾名思义,就是搭载 CPU 和其他计算机部件的平台。

duy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第三章 主板 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研室

  2. 目 录 主板的分类 主板的功能和芯片组 主板的选购 主板的型号

  3. 本课程目的: 指导同学们基本上学会计算机主板的组成和基础知识,具备自己动手组装主板上各个配件、计算机升级换代以及主板故障维护方面的能力。

  4. 第3章 主板 主板(Mainboard)(图3-1),顾名思义,就是搭载CPU和其他计算机部件的平台。 主板是一块多层结构的PCB电路板(即印刷电路板),是电脑机箱中体形最大的部件,上面布满了各种电阻、电容、集成芯片、各种插槽和外接端口等。 主板主要负责连接计算机中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各硬件设备,并协调他们之间的工作,因此主板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它的性能将直接地影响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5. 第3章 主板 图3-1技嘉GA-EP43T-USB3

  6. 第3章 主板 3.1.1按主板外形分类 按主板外形分类是基于主板的物理结构、大小形状和电源要求的规范,可分为AT、Baby-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EATX、WATX以及BTX等结构。 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主板结构,现在已经淘汰;而LPX、NLX、Flex ATX则是ATX的变种,多见于国外的品牌机,国内尚不多见;EATX和WATX则多用于服务器/工作站主板;ATX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主板结构,扩展插槽较多,PCI插槽数量在4-6个,大多数主板都采用此结构;Micro ATX又称Mini ATX,是ATX结构的简化版,就是常说的“小板”,扩展插槽较少,PCI插槽数量在3个或3个以下,多用于品牌机并配备小型机箱;而BTX则是英特尔制定的最新一代主板结构。 3.1 主板的分类

  7. 第3章 主板 (1)AT主板 AT主板(图3-2)是一种早期主板的尺寸和结构规范,因其首先应用在IBM PC/AT机上而得名,并被发展成为一种工业标准,它规定主板尺寸为13×12英寸(1inch=2.54cm),在板上集成有控制芯片和扩充插槽。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P8、P9两接口的AT电源供电,外观上体观为卧式机箱,不能实现高级电源管理方式,无法实现操作系统中的菜单关机,目前这种类型的主板已被淘汰。 3.1 主板的分类

  8. 第3章 主板 3.1 主板的分类 图3-2AT主板

  9. 第3章 主板 (2)ATX主板 ATX主板(图3-3)是由Intel公司开发的,符合ATX标准的主板尺寸为305 x 244 mm,ATX是一种在AT主板基础上改进的主板规范,克服了AT主板的许多缺陷,ATX主板布局更趋合理,一般体现在外观上是立式机箱。 3.1 主板的分类

  10. 第3章 主板 3.1 主板的分类 图3-3ATX主板

  11. 第3章 主板 ATX主板的优点是:当板卡尺寸过长时不会触及其他元件,外设数据线和硬盘数据线变短,更靠近硬盘;它的散热系统更加合理,将CPU和风扇合二为一;有支持热插拔功能的USB接口,并且ATX主板大多集成了串行口、并行口、声卡和网卡等接口。ATX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主板结构,扩展插槽较多,PCI插槽数量在3个以上,大多数主板都采用此结构;Micro ATX又称Mini ATX,是ATX结构的简化版,就是常说的“小板”,扩展插槽较少,PCI插槽数量在3个或3个以下,多用于品牌机并配备小型机箱;目前绝大部分主板都采用ATX结构。 3.1 主板的分类

  12. 第3章 主板 (3)NLX主板 NLX、LPX、Flex ATX都是ATX的变种,多见于国外的品牌机,国内不多见。NLX的英文含义是New Low Profile Extension, 是高集成度、低扩展性、结构紧凑型主板,NLX主板(图3-4)主要用于原装机、品牌机上,它是将以前的许多接口、板卡和电源全部集成在一块扩充(Add-in)卡上的主板结构。 3.1 主板的分类

  13. 第3章 主板 3.1 主板的分类 图3-4 NLX主板

  14. 第3章 主板 (4)BTX主板 BTX(见图3-5)是英特尔提出的新型主板架构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简称,是ATX结构的替代者,这类似于前几年ATX取代AT和Baby AT一样。革命性的改变是新的BTX规格能够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做到最小的体积。新架构对接口、总线、设备将有新的要求。重要的是目前所有的杂乱无章,接线凌乱,充满噪音的PC机将很快过时。当然,新架构仍然提供某种程度的向后兼容,以便实现技术革命的顺利过渡。 3.1 主板的分类

  15. 第3章 主板 3.1 主板的分类 图3-5 BTX主板

  16. 第3章 主板 3.1 主板的分类 ATX主板 图3-5 BTX主板2

  17. 第3章 主板 BTX具有如下特点:支持Low-profile,也即窄板设计,系统结构将更加紧凑;针对散热和气流的运动,对主板的线路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主板的安装将更加简便,机械性能也将经过最优化设计。而且,BTX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目前已经有数种BTX的派生版本推出,根据板型宽度的不同分为标准BTX (325.12mm), microBTX(264.16mm)及Low-profile的picoBTX(203.20mm),以及针对服务器的Extended BTX。而且,目前流行的新总线和接口,如PCI Express和串行ATA等,也将在BTX架构主板中得到很好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新型BTX主板将通过预装的SRM(支持及保持模块)优化散热系统,特别是对CPU而言。另外,散热系统在BTX的术语中也被称为热模块。 3.1 主板的分类

  18. (5)服务器主板 服务器主板的一般也是ATX、M-ATX或BTX构架,但是由于服务器集成了更多的CPU和内存槽,所以结构会更加紧凑。如图: 3.1 主板的分类

  19. 第3章 主板 3.1.2按CPU插座分类 主板按照CPU插座类型来分,从结构形状可分为长槽型的Slot(图3-6)结构和插座型的Socket(图3-7)结构。 3.1 主板的分类 图3-6Slot1形式的Intel系列CPU接口

  20. 第3章 主板 3.1 主板的分类 图3-7Intel系列Socket775(左)及AMD系列Socket940(右)CPU插座及AMD系列Socket AM3插座

  21. 第3章 主板 早期的CPU插座是直接将CPU焊接到主板上的,其缺点是用户无法直接更换CPU,CPU发展到486时,其插座逐步更换成ZIF方式的Socket3样式,随着发展,CPU插座发展到Socket7规格,此时Intel的Pentium、AMD的K6、Cyrix的6x86等均共用一个平台,使得几家CPU制造商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AMD抢占了Intel大量的市场,于是Intel在PⅡ开始,逐步从Socket7平台转向拥有专利的Slot1接口。Slot1接口为长的插槽形,完全不能与原来的Socket7平台共用,于是逐渐拉开了几大CPU厂商的市场差距,AMD后来也开发了类似的SlotA接口,但Slot这种长槽形CPU插口方式由于可靠性差等多种原因,终究被Socket插座型结构所替代。 3.1 主板的分类

  22. 第3章 主板 目前市场上都采用Socket结构的主板,其主要可分为支持Intel CPU的主板和支持AMD CPU的主板,其针脚数量不一样多,且针脚定义也不一样,不能互换,所以在购置计算机时要注意CPU针脚与主板CPU插座相一致。 3.1 主板的分类

  23. 第3章 主板 3.1.3按主板的芯片组分类 通常情况下,不同的主板芯片组决定了其所支持的不同CPU及主板类型。 支持Intel CPU的主板芯片组有Intel、nvidia、VIA、SiS等,其中性能最强,最稳定的当属Intel自己的芯片组,nVIDIA是主板芯片的后起之秀, VIA的芯片组性价也比较高,但综合性能一般在Intel之下,SiS主要做整合芯片,在OEM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零售市场相对较少,这些支持Intel CPU的产品按支持的CPU插座分,有Socket7、Slot1、Socket370、Socket423、Socket478、Socket 775、LGA1156、LGA1366等。 3.1 主板的分类

  24. 第3章 主板 支持AMD的大多是第三方厂商,有后起之秀nvidia,还有ATI、VIA和SiS等。零售市场上常见的AMD芯片组为VIA的KT系列和nvidia的nForce系列,目前AMD自己也生产主板芯片,这样可降低主板价格,提高与Intel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些主板按支持的CPU插座分为: SlotA、Socket462、Socket754、 Socket939 、Socket940、AM2 支持 AM2 以及 940针、AM3 支持 AM3以及938等。 3.1 主板的分类

  25. 第3章 主板 如图3-8所示的主板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Intel P35芯片组主板,板载3根PCI插槽、2根PCI-E 1X插槽、1根PCI-E 16X插槽、4个SATA接口、1个IDE接口、1个FDD接口、两组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的插槽,下面将分别介绍主板的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基本功能。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26. 第3章 主板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图3-8:①CPU插座 ②北桥芯片 ③内存插槽 ④南桥芯片  ⑤软驱接口 ⑥SATA接口 ⑦IDE接口 ⑧BIOS芯片 ⑨PCl插槽 ⑩PCI-E 1X插槽 11:PCI-E 16X插槽

  27. 第3章 主板 3.2.1主板上的主要组成部分 (1)CPU插座 主板上有哪种CPU插座(图3-9),就决定了这块主板能够使用的CPU类型,目前主流主板的CPU插座是LGA 775(Core 2 Duo/奔腾4/赛扬D/PentiumD CPU等)、或LGA 1156(Core i3/i5系列)和Socket AM2 (即Socket AM2支持Athlon64/Athlon64 FX/Athlon 64 X2/Sempron等) 、Socket AM3等CPU插座类型。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28. 第3章 主板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Socket AM3 图3-9

  29. 第3章 主板 (2)主板芯片组 主板上一般有两块较大的芯片,这两块芯片合称为芯片组(图3-10)。芯片组的类型决定了主板支持的CPU的类型。主板芯片组分为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其中比较大的,通常加装有散热设备的,而且比较接近于CPU插座的叫做北桥芯片,而相对来说比较小的,离CPU插座较远的那一块就称为南桥芯片。北桥芯片提供对CPU类型、主频、内存的类型、内存的最大容量、AGP插槽等设备的支持,而南桥芯片则提供了对键盘控制器、ISA、PCI、USB(通用串行总线)、实时时钟控制器、数据传送方式和高级电源管理的支持。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30. 第3章 主板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图3-10

  31. 第3章 主板 (3)主板插槽 ① ISA插槽 较老主板上的一种插槽(图3-11) ,有八位和十六位之分,早期用于板载声卡的接口,目前已基本看不见,已被淘汰,在一些工业控制的专业用的旧机器上偶尔还可以看见,在主板上为黑色长条形状。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图3-11

  32. 第3章 主板 ② PCI、PCI-E 1X、PCI-E 16X插槽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扩展槽类型,在主板上通常为并排的几条白色或黑色插槽(图3-12),PCl插槽总线频率为33MHz,数据传输率为132MB/s,我们可以通过PCI插槽来扩展电脑的功能,在PCI插槽内可插入网卡、USB卡、显卡、Modem、声卡、SCSI卡、RAID卡等扩展设备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目前来说,PCI接口是目前主板上比较普遍采用的接口。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33.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ATX板载接口 图3-12

  34. 第3章 主板 在PCl插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许多新的PCI总线,如PCI-EXPRESS(简称PCI-E)等(图3-16),现在PCI-E 1X的速度可达250MB/秒,PCI-E 16X的速度可达4GB/秒,目前越来越多的显卡采用PCI-E 16X插槽接口,PCI-E插槽目前主要用于图形图象的显示 ,比之前的AGP 8X的速度要快近一倍。 ③ AGP插槽 图形显示接口,AGP插槽是显卡专用插槽(图3-13),因为随着技术的进步,显卡需要向CPU等设备传输的数据越来越多,PCI插槽的132MB/s的数据传输率和33MHz总线频率已经不能满足显卡的需要,于是Intel为显卡量身定做的显卡的专用插槽——AGP插槽,AGP插槽其实可以说是提高了总线频率和数据传输率,并为显卡做了专门优化的特殊的总线插槽。AGP插槽有2X,4X,8X之分,数字越高,速度也就越快,AGP 8X的理论带宽为2GB,足以满足大多数的显卡的要求。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35. 第3章 主板 图3-13

  36. 第3章 主板 ④ 内存插槽 一般主板上有二到四条内存插槽,目前主流的内存插槽是DDR2、DDR3(图3-14)的内存插槽DIMM,DDR2、DDR3内存插槽对应有240针脚,在此之前的DDR(图3-15)内存插槽对应DDR内存的184针脚,在DDR内存之前的SDRAM(图3-16)插槽有168针脚,当初在一些高端服务器上,还有一种RIMM样式的内存插槽,这种插槽是用来插Rambus(高频动态内存)(图3-17)内存的,由于这些内存之间不能相互兼容,所以,插槽中一般有定位槽,DDR是中间一个,SDRAM和Rambus是两个,但是SDRAM和Rambus的两个定位槽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均不能互换。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37. 第3章 主板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图3-14DDR2(上)、DDR3(下)插槽

  38. 第3章 主板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 图3-15

  39. 第3章 主板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图3-16

  40. 第3章 主板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图3-17 高频动态随机内存

  41. 第3章 主板 ⑤ IDE接口 IDE接口(图3-18)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40针的并行ATA接口,通常在主板上有两个白色或黑色的IDE接口,接普通的IDE硬盘和光驱。有的IDE接口是蓝色的,则表明该接口支持ATA33/66/100的硬盘(需采用80芯的IDE线)。有的主板上有四个IDE接口,除了两个蓝的之外,另外的两个是橘黄色的,那么表明这两个橘黄色的是支持RAID(磁盘阵列)功能。随着近年来SATA接口越来越广泛的使用,IDE接口越来越少了,通常仅保留一个,供并口硬盘和光驱使用。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42. 第3章 主板 ⑥软驱接口 软驱接口(图3-18)是一个34针的接口,有点像IDE硬盘接口,但是比硬盘接口略小,用于连接软驱,一般设计在IDE接口附近。如图3-22右边的黑色接口为软驱接口,由于软驱可靠性差、速度慢、容量小,现在的主板基本不再保留软驱接口了。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43. 第3章 主板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图3-18 IDE硬盘接口及软驱接口

  44. 第3章 主板 ⑦ SATA接口 SATA接口(图3-19)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接口,也叫串行ATA接口,主要应用在硬盘的数据接口上。由于SATA使传输方式变为点对点,传输效率高,因此SATA 1.0的传输速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50MB/s,而在制订中的SATA2.0规范已经可以达到300MB/s,同时SATA接口窄、线朿小,传输线长等特点,使用也非常方便,因此,SATA是目前硬盘接口所广泛采用的。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45. 第3章 主板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图3-19

  46. 第3章 主板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硬盘的SATA接口和IDE接口

  47. 第3章 主板 ⑧ SCSI接口 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一般不很常见,通常只用在服务器上的,一般服务器主板上都集成有这个接口,它由SCSI芯片控制,SCSI芯片里有一块CPU专门用来处理硬盘的数据传输,因此,SCSI接口的硬盘占用的系统资源较IDE少,SCSI接口分为50针和68针接口,50针接口一般用在低速SCSI硬盘上,68针接口一般用在高速SCSI硬盘上。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48. 第3章 主板 ⑨电源接口 电源是电脑的动力来源,主板电源接口是给主板供电的接口。电源接口按主要支持的主板类型可分为AT电源接口和ATX电源接口(对应支持AT主板和ATX主板),它们的接口不一样,AT电源接口只有一排插脚,ATX电源接口是两排插脚,ATX接口有卡口可以防止插错,AT接口则没有这个卡口,AT电源随着AT主板的没落而逐步被淘汰,目前主流的为ATX电源,所以,主流主板一般都只有ATX电源接口,ATX电源接口如图3-20所示: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图3-20

  49. 第3章 主板 (4)主板上的其他芯片 主板上的各种芯片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上面所讲的南北桥就是主板上最主要的芯片,相当于一块主板的灵魂,但光有灵魂不行,主板上除了南北桥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芯片充当主板的的肉体来辅助灵魂工作,他们是主板的幕后英雄。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主板上的那些幕后英雄。 3.2 主板各部分的功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