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4

臺灣自殺防治策略與現況

臺灣自殺防治策略與現況. 廖士程 臺灣自殺防治學會秘書長 衛生署委辦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兼代執行長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101 年 3 月精神及心理衛生人員訓練班. 報告大綱. 世界各國及台灣自殺問題現況 自殺的危險因子 當代世界自殺防治主流思潮 國家自殺防治策略 老年人口之自殺防治 成效與挑戰. 臺灣自殺防治策略與現況. 世界各國及台灣自殺問題現況. 自殺為多重因素造成之悲劇結果. 自殺行為絕非單一因素可造成 自殺的成因複雜而多樣,往往包含了精神疾病、心理學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家庭因素、人際關係問題、以及生物性體質因素等。

dylan-hu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臺灣自殺防治策略與現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灣自殺防治策略與現況 廖士程 臺灣自殺防治學會秘書長 衛生署委辦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兼代執行長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101年3月精神及心理衛生人員訓練班

  2. 報告大綱 • 世界各國及台灣自殺問題現況 • 自殺的危險因子 • 當代世界自殺防治主流思潮 • 國家自殺防治策略 • 老年人口之自殺防治 • 成效與挑戰

  3. 臺灣自殺防治策略與現況 世界各國及台灣自殺問題現況

  4. 自殺為多重因素造成之悲劇結果 • 自殺行為絕非單一因素可造成 • 自殺的成因複雜而多樣,往往包含了精神疾病、心理學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家庭因素、人際關係問題、以及生物性體質因素等。 • Hawton K., BMJ 1998;317:156-157.

  5.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自殺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自殺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 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prevention/suicide/suicideprevent/en/print.html 2002 2009 2011

  6. 83年至99年自殺死亡人數/自殺死亡率/國人10大死因排名83年至99年自殺死亡人數/自殺死亡率/國人10大死因排名 國人自殺死亡人數,自88年起逐年上升,至95年達到高峰,96年開始出現下降趨勢,99年自殺死亡人數為3,889人,自殺粗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6.8人,為近5年之新低,更為自86年起自殺進入國人10大死因之列,99年首次退出居第11位,顯示在全民與跨部會間持續擴大社會救助與深入社會關懷下,國內自殺防治工作已略具成效。

  7. 100年自殺防治重點工作年長者心理健康促進 • 依99年自殺死亡分析,年長者(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為各年齡層之冠,且仍呈現增加之趨勢。 • 又依據自殺通報分析,年長者為低通報率、高自殺率之族群。 • 自殺原因則以身心疾病及社會連結為主,且老人憂鬱情緒常易被忽略。

  8. 近期自殺死亡人數推估

  9. Age and sex specified suicide mortality rates in Taiwan (1994 to 2009) Males have twice and more risk of suicide death than females. There is no sex difference in the gradient of suicide risk across age strata. Male Female Male Female

  10. 我國民眾自殺死亡方式變動趨勢 1.「由其他氣體及蒸氣自殺」的比例自90年起大幅上升,至93年已超越「以固體或液體自殺」成為第二位。 2.99年「由其他氣體及蒸氣自殺」佔率(31.42%),已近與「吊死、勒死及窒息」(31.47%)並列第一位,持續將燒炭自殺列為重要防治措施。

  11. The charcoal-burning epidemic has altered the geography of suicide in Taiwan. Chang SS et al: PLoS Med 2010;7: e1000212

  12. Lin et al. BMC Public Health 2010, 10:480

  13. 臺灣自殺防治策略與現況 自殺的危險因子

  14. 自殺的危險因子 Hawton K&von Heeringen K: Lancet 2009;373:1372–81. • 遠端因子﹝Distal﹞ • 遺傳因素 (Genetic loading) • 性格特質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impulsivity, aggression) • 胎兒及周產期因素 (Restricted fetal growth and peri-natal circumstances) • 早年創傷經驗 (Early traumatic life events) • 神經生物學失調 (Serotonin and hypothalamic-pituitary dysfunction) • 近端因子﹝Proximal﹞ • 精神科疾患 (Psychiatric disorder) • 身體疾患 (Physical disorder) • 心理社會危機 (Psychosocial crisis) • 致命工具的可得性 (Availability of means) • 模仿效應 (Exposure to models)

  15. 自殺的保護因素 • 家庭責任 • 社會非議 • 道德反對 • 生存/因應信念 • 畏懼自殺 • 親子顧慮 Malone & Mann, 2000

  16. 部分文獻探討台灣自殺率變化之相關因子 • 臺灣彩券的種類及發行量 • Chen V et al.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11:1-5. • 鄉鎮城市家戶收入中位數、單親家庭比例、以及人口密度 • Chang SS et al. Health Place 2011, 17(2):641-650. • 空氣汙染程度、溫度、氣壓、失業率 • Yang AC et al.J Affect Disord. 2011;129(1-3):275-81. • 名流自殺事件報導 • Cheng ATet al. Int J Epidemiol. 2007;36(6):1229-34.

  17. 東台灣自殺死亡之個案研究 • 97%具有精神科診斷 • 50%在自殺前一個月內曾看過醫師 • 45%在自殺前清楚地表達了自殺的意圖 • 30%在自殺前一週內看過醫師 • 13%曾看精神科 • 精神科診斷中,以憂鬱症以及酒癮最多。 Cheng AT: Arch Gen Psychiatry. 1995;52:594-603.

  18. Br J Psychiatry 1997; 170: 205-28.

  19. 危險因子 (何時浮現?) • 曾經自殺 • 精神疾病 • 生活失落事件 • 喪親 • 創傷 • 媒體報導與模仿 • 物質濫用 • 人格特質 • 家庭結構&親子關係 • 社會疏離 • 生物因子 • 遺傳( 家族史)

  20. 聯合報 2009年7月14 6度自殺紙片女 列高風險家庭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台南市一名23歲女子,疑因躁鬱症6度自殺,並暴瘦到29公斤,衛生局介入協助,發現家庭經濟狀況不佳,房租與健保費都繳不出來,由於擔心她年幼的弟妹也出問題,將列為高風險家庭持續關懷。 這名女子身高155公分,體重只有29公斤,可用「紙片人」形容,一度前往成大醫院接受精神鑑定,確定罹患厭食症,醫師擔心她如果不進食,會有嚴重後果,而她因為積欠健保費,沒錢就醫,情況一直未改善,讓訪視人員非常擔心。 她因為體力衰弱,無法外出工作,多數都留在家裡,心情鬱悶時就拿刀割腕,今年已3次割腕,上個月割腕被送醫急救,醫護人員被她的身材嚇到,原本想安排住院,但她因為沒健保,擔心付不出醫藥費,急救後就自行離院。 衛局指出,這名女子身世坎坷,幼年被送養,母親長期罹患重度憂鬱症,她十多歲開始在特種行業工作,兩度與不同男子產子,孩子目前都不在身邊,兩年前產下次子後,有嚴重憂鬱問題,開始多次自殘。 市政府協助她申請急難救助金,讓她繳清積欠房租,暫時度過難關,並希望整合相關的資源,幫助一家人脫離困境。 【2009-07-14/聯合報/B1版/大台南.運動】

  21. 臺灣自殺防治策略與現況 當代世界自殺防治主流思潮

  22. 貧窮犯罪率高居住流動率高 就業率高當地的非法毒品貿易薄弱的體制政策受害者照護不足情境因子 過去曾為受虐兒童 心理疾患 /人格疾患 酒精濫用 /物質濫用暴力行為史 個人 整體社會 社區 人際關係 快速的社會變遷經濟上的不平等性別不平等加深各種不平等現象的政策 貧窮薄弱的經濟安全網絡不良的法規默許暴力的背景文化槍械取得容易度高各種衝突 不良的養育方法婚姻問題雙親之間的暴力衝突低收入戶與暴力行為朋友為伍 Figure 16.1 分層顯示人與人之間暴力行為危險因子之生態模式。 (來源:預防暴力:實施世界報告的建議,關於暴力與健康指南。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 Caine ED, Knox KL, Conwell Y. Public health and population approaches for suicide prevention. In: Cohen N, Galea S, editors. Population mental health: Evidence, policy,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First ed.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p. 303-38.

  23. 個人危險因子 • 精神病理 • 自殺史 • 認知、人格因子 • 生物因子 • 物質濫用 • 家庭危險因子 • 家族史 • 父母的精神疾病 • 父母離婚 • 親子關係 • 獨居、移民 自殺成因概念架構 壓力事件 失落:學業工作健康愛情 婚姻理念自由經濟 喪親:配偶,至親 創傷:身體或性虐待 媒體傳播與模仿 • 支持系統 • 家庭親友 • 專業體系 • 民間社團 • 保護因子 • 家庭凝聚 • 宗教信仰 • 人格特質 • 壓力因應策略 致死性:方法,年齡,醫療

  24. Suicide is usually the tragic end point of various possible pathways, influenced by mental ill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socioeconomic, familial, interpersonal, and genetic factors. Indicative Selective Universal

  25. 防治方法 Ⓐ 教育及認知 基層醫師 一般民眾 社區或組織的守門人 Ⓑ 高危險族群的篩檢治療 Ⓒ 藥物治療 抗憂鬱藥物 抗精神病藥物 Ⓓ 心理治療 酒癮患者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 對於企圖自殺者的後續 關懷照護 Ⓕ 限制使用致命工具 Ⓖ 給予媒體自殺報導的指 導方針 自殺行為的發生過程與防治方法 Ⓐ to Ⓔ 生活壓力 事件 情感性或其他精神病性疾患 Ⓑ 自殺意念 與自殺行為相關的因素 ⒸⒹ 衝動 ⒸⒹ 絕望且/或悲觀 Ⓕ 接近致命的工具 Ⓖ 模仿 自殺行動 Mann JJ et al: JAMA. 2005; 294: 2064- 2075.

  26. 防治方法與成效 Mann JJ et al: JAMA. 2005; 294: 2064- 2075.

  27. 交通意外事件和意外中毒 自殺 殺人 預防和介入的機會 涉入司法系統之個案急診室就診個案心理衛生或物質戒治資源之使用者 指標性與臨床醫療介入 累積的風險 新興的行為和心理衛生問題 學校適應困難 酒精和物質濫用 指標性與選擇性介入 破裂的家庭因素貧窮的(弱勢的)經濟和社會因素 普遍性與選擇性介入 Caine ED, Knox KL, Conwell Y. Public health and population approaches for suicide prevention. In: Cohen N, Galea S, editors. Population mental health: Evidence, policy,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First ed.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p. 303-38.

  28. 臺灣自殺防治策略與現況 國家自殺防治策略

  29. 自殺防治策略 • 公共衛生三段五級概念 • 全面性(universal) • 心理健康促進與特殊防護 • 選擇性(selective) • 高危險群發現、治療、處遇 • 指標性(indicative) • 企圖者與家屬追踪、 關懷、處遇

  30. 指標性防治策略 自殺企圖者關懷訪視服務 定期觀察自殺通報關懷系統整體運作。 針對自殺通報關懷系統統計資料分析結果,提供各縣市衛生局參考。 配合衛生署,針對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人員、自殺關懷訪視員、精神醫療機構及相關助人團體等,辦理自殺防治相關課程。

  31. Meta-analysis of effect o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on completed suicide Crawfold MJ et al. Br J Psychiatry 2007;190:11-17.

  32. 通報單位(包含醫療衛生、警察、消防、民政、教育、社政、勞政等相關單位)通報單位(包含醫療衛生、警察、消防、民政、教育、社政、勞政等相關單位) 自殺通報關懷流程 紙本自殺通報 (於接獲自殺個案24小時內通報) 線上自殺通報 (於接獲自殺個案24小時內通報) FAX 個案現居地所在縣市衛生局 衛生署便民網自殺通報系統 現居地 是否完整 不完整 完整 通報發生地所在 縣市衛生局協尋 現居地衛生所或心衛中心 社會救助 社會局 訪視 醫療協助 醫療院所 填寫自殺個案訪視紀錄暨轉介回覆表 (自殺日期後兩週內) 學業輔導 教育局 就業協助 勞政單位 是否 轉介 轉介政府、民間、社會支援機構 需轉介 不需轉介 民間機構 心理支持 結案 現居地衛生所或心衛中心 追蹤列管

  33. 自殺企圖與自殺死亡者的不同 • 自殺企圖者未必會自殺死亡 • 自殺企圖者 • 女多於男 • 一半介於25-44歲 • 鎮定安眠藥物中毒最多,其次割腕 • 自殺死亡者 • 男多於女 • 25-44歲佔五分之一,45-64歲佔四分之一 • 上吊最多,其次燒炭

  34. 自殺防治通報關懷系統 一、系統建置於本署「衛生資訊通報服務入口網」,並於民國94年11月正式上線 二、系統功能: (一)促進標準化自殺防治通報及介入流程 (二)發現自殺高危險群,並由相關心理衛生或社會福利人員提供關懷訪視服務 (三)追蹤關懷自殺死亡者家屬之生活及需求,並給予衛教與輔導 (四)自殺防治工作成效評估及自殺原因研究分析,以擬訂國家自殺防治策略 三、自殺企圖者通報及追蹤關懷概況: 註1 通報比計算方式= 通報人次/自殺死亡人數 註2 分案率計算方式= 分案人次/通報人次 註3 分案關懷率計算方式= 訪視人次/分案人次 註4 通報關懷率計算方式= 訪視人次/通報人次

  35. 歷年通報人次趨勢(以自殺方式分類)

  36. 歷年通報人次趨勢(以自殺原因分類)

  37. 自殺企圖及自殺通報 • 2010年女性自殺企圖通報人次為17,699人次,男性自殺企圖通報人次為9,171人次,女性為男性的1.92倍 • 其中女性自殺原因多為情感問題(63.5%),包含家人間情感因素、其他感情因素及夫妻問題等 • 此外其他因素如本身有憂鬱困擾(22.8%)、或有憂鬱症病史(17.9%)等

  38. 關懷與否與再自殺風險有關 • 分析2006年至2008年全國自殺企圖通報個案追蹤關懷結果發現: • 有關懷之個案在一年內再企圖自殺率,較未受關懷之個案減少48.9% • 再自殺死亡率則減少了44.4% • 顯示針對已經有自殺行為者,進一步的關懷可能可以減少遺憾的發生。

  39. 選擇性防治策略 政府跨部門單位連結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訪查暨自殺防治策略討論 守門人訓練 特殊領域自殺防治 十大通路商合作 農藥自殺防治(農委會) 殺家人後自殺之防治(兒童局) 老人自殺防治(退輔會) 其他 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珍愛生命義工

  40. 守門人訓練單位 • 包含醫療院所(醫師、護士、行政人員及志工)、衛生局、教育部及各級學校(針對學生、老師及行政人員)、國軍單位(軍人、輔導長、心輔官及高階長官)、警政署(警察人員)、監獄單位(矯正機構輔導員)、社會司(社工督導及社工)、戶政司(戶政人員)、原住民族委員會、農委會(農藥販售商)、社會局(居家服務員)、宗教團體(一貫道、基督教)、生命線、社會教育推廣中心、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就業服務中心、職訓中心、便利商店、其他機構及民間團體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