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第二节 心理物理函数

第二节 心理物理函数. 一、概念 二、韦伯定律 三、费希纳定律 四、史蒂文斯定律. 一、概念. 心理物理函数是描述对刺激的心理感受和刺激的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常用来描述某种感觉如何随着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 二、韦伯定律. 1846 年 E. H. Weber 发表了他关于重量差别阈限的研究,系统地阐明了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是一个常数,通常用 △ I/I = k 表示。在这里,△ I 代表差别阈限, I 代表标准刺激强度, k 是小于 1 的常数。 K 也称作韦伯比例或韦伯分数。

eado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节 心理物理函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心理物理函数 一、概念 二、韦伯定律 三、费希纳定律 四、史蒂文斯定律

  2. 一、概念 • 心理物理函数是描述对刺激的心理感受和刺激的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 常用来描述某种感觉如何随着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

  3. 二、韦伯定律 • 1846年E. H. Weber发表了他关于重量差别阈限的研究,系统地阐明了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间的关系。 • 他指出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是一个常数,通常用 △I/I = k 表示。在这里,△I代表差别阈限,I代表标准刺激强度,k是小于1的常数。K也称作韦伯比例或韦伯分数。 • 不同感觉道的韦伯分数是不同的。后来,Fechner把这个关于差别阈限的规律称为韦伯定律(Weber Law)。 •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

  4. 表2 最优条件下各种感觉道的韦伯比例

  5. 三、费希纳定律 • 1860年,费希纳在韦伯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量了刺激的物理量和它所引起的心理量之间的关系。 • 费希纳受韦伯的启发,用差别阈限作为感觉的单位,用绝对阈限作为零点。 • S=KlgR,其中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值。 • 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 后来发现,费希纳定律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刺激

  6. 四、史蒂文斯定律 • 史蒂文斯指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个对数函数关系,而是幂函数关系。 • S=bIa。S是感觉量、b是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a是感觉通道和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

More Related